一位代笔作家以别人故事装填自己人生,充满疑惑与遐想的思路历程
深入人的表象与内在接连的探索,表现空虚的实存感 br>德文现代文学佳作,崭新语言与形式的长篇小说
我想不起一个我心爱的字,那个我确定这辈子每天都说过的字。最后我为四十年的生命找到了下面六个字:「妈妈,饿,操,上帝,可恶,钱。」
这本书中没有姓名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一位代笔作家,以几近昆虫研究员的眼光来剖析人及其环境,述说他身为故事收集者的人生,他上了瘾似的,感受到一个个和他自己一样的陌生之我。这位代笔作家把女演员、经理以及激励大师的录音带藏在盒子里,那些他小时候贮存死甲虫的盒子。但他对别人传记的饥渴永远没有真正饱足的时候,因为别人的存在空洞又模煳不清,一如他自己的存在。
这个在这本小说发声的无名的我,是拟态高手,他愈来愈怀疑属于自己的陌生,当他叙述时,读者陪他惊愕审视自己。所有关于上帝的人生智慧,潺潺流过他脑海的阴道与死亡意象,彷彿巨大空洞的一个声轨。那个不认识自己,必须一再像变色龙般、重新杜撰自己的本人,把他的身分置于一无所有之上。那是一个幽灵,我们这个时代的鬼魅。
明夏.柯内留斯写了一本挑衅的小说,用繁多的方式指出:冷静地描写我们主要的感官以及所有形而上学净化过的存在,顽强地错把成就当成幸福的世代的强烈意象,也是处于自由落体状态的一个人物扣人心弦的心理探索。
作者简介
明夏.柯内留斯Michael Cornelius
1959年出生,现居慕尼黑郊区史坦伯格湖(Starnberger See)边。慕尼黑大学戏剧及哲学系硕士。写作生涯始于广播,当过赌场里收付赌金的人、巴登巴登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人、德国电视台RTL节目企画,《德国地理杂志》编辑及记者,《南德日报》杂志编辑,《南德日报》週末版主编。曾任代笔作家,编过许多书。《最美的时刻》是他的第一本小说。
译者简介
杨梦茹
东吴大学中文系毕,法兰克福大学德国文学博士候选人,译有《恐惧的原型》等十余册书籍,着作有《从忧郁到丰美──歌德的精彩人生》。并定期为《全国新书资讯月刊》撰稿,悠游于中德文之间,擅长游泳和烘焙,喜欢优美的文字与丰富扎实的人。
哇,拿到这本《最美的时刻》真的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封面设计得太素雅了,一点都不像我平常会买的那种譁众取宠的畅销书。但打开之后,那种细致入微的文字,像涓涓细流一样,慢慢地、不动声色地渗入心田,让人有一种宁静的感动。我特别喜欢作者描绘的那些生活中的微小瞬间,比如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的光斑,或者清晨,露珠在叶尖上闪烁的样子。这些场景,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可能转瞬即逝,甚至被忽略,但作者却能捕捉到它们独特的美,并且用非常富有诗意的语言把它呈现出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放慢呼吸,好像生怕打扰了那些被定格的美好。它不是那种会让你拍案叫绝的故事,也不是充满了戏剧性冲突的情节,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抚慰,一种对生活细微之处的重新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追逐那些“宏大的”幸福,却忘了在身边那些不起眼的时刻里,也藏着同样动人的风景。这本书就像一个温和的提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去感受那些被遗忘的、却真实存在的“最美的时刻”。尤其是读到关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淡淡的情感连接的描写,没有轰轰烈烈,却足够温暖人心,让我回想起一些生命中同样珍贵却未曾言说的片段。
评分我一直以为“最美的时刻”就是要那种阳光灿烂,大家都在笑,一切都很完美的状态。但读完这本《最美的时刻》,我发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点太狭隘了。作者笔下的“最美的时刻”,有时候反而是非常安静的,甚至带点淡淡的忧伤。比如,在雨天,一个人坐在咖啡馆里,看着窗外的雨丝,思绪飘远,那种宁静又略带惆怅的时刻,在我看来,也是一种特别美的存在。书里有很多这样的描写,关于成长中的蜕变,关于人生的起伏,关于那些曾经以为会永远的东西,最终还是留在了过去。但作者并没有让我们沉溺在悲伤里,而是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方式,引导我们去理解和接受,去看到即使在失去和告别中,也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生命力量。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告别”的解读,她认为告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是让我们更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这种豁达的态度,让我读起来感到一种释然,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生命中那些“告别”的时刻,也许,它们才是真正塑造了我的“最美的时刻”。
评分这本《最美的时刻》真的有种奇特的魔力,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但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把人带进一个全然不同的心境。我常常是晚上睡前翻几页,然后就会被里面那种温润的文字给安抚,渐渐地进入梦乡。作者写得特别细腻,观察得也特别敏锐。她能够捕捉到一些我可能自己都体会过,但从来没有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感受。比如,那种在旅途中,突然被某个陌生街景触动,然后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种归属感,又或者是在人群中,却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又并非全然的负面,反而有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这本书不是在讲大道理,也不是在贩卖心灵鸡汤,它只是平静地陈述,但陈述中却充满了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错过”和“遗憾”的描写,她没有去回避这些负面的情绪,而是用一种更宽容、更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它们,并且从中提炼出一种淡淡的美感。这让我觉得,生活的不完美,恰恰也是它的一部分,那些曾经的遗憾,也塑造了现在的我们。这本书让我觉得,能够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包括那些不那么美好的部分,本身就是一种“最美的时刻”。
评分拿到这本《最美的时刻》的时候,我还在想,现在的书名都好直接,是不是内容也一样?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就像是在用画笔描绘生活,但又不是那种油画般的浓烈,而是水彩画般的清淡,却又精准地勾勒出事物的神韵。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关系”的探讨,她写亲情、写友情、写爱情,都不是那种刻意的煽情,而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展现出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而又深刻的连接。有的时候,一个眼神就能传递很多信息,有的时候,一次简短的对话就能触动心弦。这本书让我觉得,我们之所以会感受到“最美的时刻”,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并非孤单一人,而是与他人产生了真挚的连接,即使这种连接是淡淡的,却足以温暖人心。我尤其喜欢书里对“理解”的描写,当一个人真正被理解的时候,那种被接纳、被珍视的感觉,本身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好。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中的许多“最美的时刻”,恰恰就发生在那些我们与他人心意相通的瞬间。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我有点没抓到重点,文字给我的感觉是那种淡淡的,好像在讲一些非常日常,甚至有些平淡的事情。但越往后读,越是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作者的叙事方式很特别,不是那种一气呵成的故事线,而是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将一些场景、一些人物、一些感受组合起来,最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画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刻画,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充满了力量,能够触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它让我开始思考,我们所谓的“最美的时刻”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因为拥有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这本书给我的答案是,很多时候,最美的时刻,恰恰发生在我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是我们内心的一种感受,一种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的宁静和喜悦。它不是外在的辉煌,而是内在的丰盈。我记得其中有几个片段,描绘了在孤独的时候,如何从自己内心找到慰藉,又如何在与自然相处中获得平静,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生活的作者,去发掘属于自己的“最美的时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