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 洞见《法华经》,彰显实践菩萨行的向度之门。
夜里,当我念诵《法华经》时,
经声震动银河,
穹苍之下的地球醒来,
在大地怀里,百花骤然绽放。
夜里,当我念诵《法华经》时,
一座宝塔出现,光芒万丈,
仰望夜空,触目尽皆菩萨,
而佛陀的手,就在我自己手中。
── 一行禅师
经中之王! 大乘佛经园地中最美丽的花朵!
历经数百年编纂而成的《法华经》,是佛陀晚年在印度灵鹫山所宣说,自古以来一直被佛教修行者尊为诸经之王。整部经典以庄重瑰丽的故事、巧妙的譬喻和寓言贯穿,不但文辞优雅,充满文学性与隽咏趣味,充分显证了佛陀慈悲的教义。
《法华经》从西元七世纪开始流传以来,包容广大的内容通常被分为两部分诠释──「历史的向度」、「究竟的向度」;第一部分「历史的向度」,叙述释迦牟尼佛出生、成长、为寻求心灵真理出家修行,以及最后证悟成佛,终生教导佛法,直到涅槃的过程。是一般感官知觉所见的人间佛陀。
第二部分「究竟的向度」,揭露了佛法超越时空的永恆意义,也就是真正的实相──涅槃,是超越一切二元对立的法界;在这个向度哩,可看到佛陀的法身,也就是超越一般时空与感官知觉层次的佛陀。
一向秉持将菩萨行的慈悲实践于日常生活分分秒秒的一行禅师,则在这部殊胜经典传统的「历史向度」与「究竟向度」之外,蒐集、整理了《法华经》中一切相关大菩萨的章节,也就是本书第三与第四部分──「行动的向度」、「开启行动之门」,以《法华经》的具体功用与行动,补足并齐备「历史向度」与「究竟向度」的教义。
第三部分「行动的向度」,一行禅师提出了《法华经》中,包括药王菩萨、常不轻菩萨、持地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等,这些菩萨採帮助历史向度中的人们触及并打开究竟向度之门,让他们减轻恐惧、绝望、焦虑所带来的痛苦,而得以在安详自在中过着喜悦的生活。
第四部分「开启行动之门」,一行禅师以「行动向度」中的诸菩萨为行动典范,教导我们透过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包容」、「精进」、「禅定」、「智慧」作为具体实践菩萨道的行动与方法,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以实际行动,增进家庭、社区、社会、自然环境与全世界的福祉,并开启进入菩萨行的向度之门。
《法华经》肯定人人都具有成佛的能力,一行禅师更以入世佛教的精神,指出并教导我们如何善用「人人皆能成佛」这份殊胜赐予,将《法华经》中的正念、慈悲与爱心修行化为实际行动,为个人,也为家庭、社区、整个地球,带来喜悦、和平与解脱。
作者简介
一行禅师(Thich Nhat Nanh)
1926年出生于越南,为越南临济法脉第42代传人。1960年代越战期间,一行禅师秉持「正念必须入世」的信念,以坚实的修行为基础,以具足的定力、慈悲与智慧济世在战火下煎熬的众生。1967年,美国黑人民权领袖小马丁.路德.金宣称「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来自越南的温和僧侣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法师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一行禅师通晓越、英、法及中文,除了佛学论述之外,并着有诗集、小说、戏剧、传记等,迄今已有上百本着作。
着作:
《橘子禅》,被誉为法师代表作品之一,出版当时即入非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七名。目前已有三十多种不同国家语文译本。
译者
方怡蓉
师范大学英语研究所硕士,中华佛学研究所毕业。另译有一行禅师代表作之一《橘子禅》(橡实文化出版)。
坦白說,我對《經王法華經》的期待原本沒有這麼高,畢竟市面上關於宗教或哲學的書籍何其多。然而,當我真正開始閱讀時,卻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非常用心,前後呼應,層層遞進,讓讀者在理解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突兀。它並非單純的教條式說理,而是透過許多譬喻和故事,將深奧的佛法概念具象化,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 我特別對其中關於「開示悟入」的論述印象深刻。它讓我體會到,佛法並非高高在上、遙不可及,而是與我們的生命經驗息息相關。書中反覆強調,佛法是為了讓我們開闊智慧、了悟人生,進而達到解脫。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常常被俗務蒙蔽了雙眼,而忽略了生命中更為本質的追求。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與一位智者對話,他用溫柔而堅定的語氣,引導我去探索內心的真實。它並沒有試圖說服你什麼,而是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框架,讓你能夠自行去發現真理。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宗教義理,更在於它所提供的對生命的反思與啟迪。它讓我對「修」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儀式,而是融入生活、轉化心境的過程。
评分這本《經王法華經》真的是一本讓我覺得「大開眼界」的書!我以前對佛法總是有種距離感,覺得很深奧,很難理解。但是這本書用一種非常貼近現代人思維的方式,把很多重要的觀念解釋得清清楚楚。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經文,而是充滿了生命力,讀起來有種溫暖的感覺。 書裡有一個關於「三車譬喻」的故事,我真的印象非常深刻。它說明了即使目標一樣,達到目標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種,而且最終都會到達同一個地方。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在追求人生目標的過程中,有時候不必拘泥於一種方法,而是要懂得變通,靈活運用。而且,它也告訴我們,即使過程不同,只要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結果都是一樣美好的。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讓我對「眾生皆有佛性」有了更深的體會。它打破了我過去對於「誰比較有資格」的迷思,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有潛力去成為更好的人,去達到更高的境界。這不僅是一種心靈上的解放,也讓我更加珍惜與每一個人的互動,因為我開始相信,每個人都有著不可思議的潛能。這本書真的讓我對生命有了更正面、更積極的看法,非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生命感到好奇的朋友。
评分哇,這本《經王法華經》真的是一本讓人驚豔的書!我最近才接觸到,一開始是被它的書名吸引,總覺得「經王」兩個字就帶著一種無比莊嚴和深刻的意涵。翻開書頁,我發現它的文字敘述非常流暢,即使是對於佛法較為陌生的讀者,也能夠很容易地進入狀況。書中並沒有艱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非常貼近生活、充滿智慧的比喻和故事來闡述佛陀的教誨。 我尤其喜歡書中探討的「眾生平等」的概念,這在現今社會中尤其顯得重要。它提醒我們,無論出身、背景、能力如何,每個人內心都蘊含著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試著以更寬廣、更包容的心態去面對周遭的人事物。書中關於「方便法門」的闡述也讓我耳目一新,原來有時候為了度化眾生,佛陀也會運用不同的方式,這讓我聯想到現代的教育和溝通,有時候我們也需要彈性運用方法,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這本書不只是一本宗教經典,更像是一本充滿智慧的人生指南。它引導我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義,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慈悲與智慧。即使是平常沒有接觸過佛經的朋友,我也非常推薦你們翻閱這本書,相信你會從中獲得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內心的迷茫,帶來平靜與希望。
评分我對於《經王法華經》的感受,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在閱讀之前,我對佛法的理解多半停留在表面的認識,總覺得它離我的生活很遙遠。然而,這本書透過其獨特的敘述方式,讓我能夠感受到佛法的真實力量,以及它如何能夠在我們平凡的生活中產生巨大的影響。 書中對於「諸法實相」的闡述,讓我重新思考了許多我過去習以為常的觀念。它提醒我們,眼前所見的很多事物,可能並非其真實的面貌,而是受到我們內心各種執著與分別心的影響。這讓我開始試著去觀察自己的念頭,試著去釐清那些不必要的罣礙。這種對「實相」的探索,不僅僅是宗教上的追求,更是一種對自我覺察的提升。 我特別欣賞書中那種強調「自利利他」的精神。它告訴我們,真正的修行,不僅是讓自己獲得解脫,更要將這份善念與智慧,分享給周遭的人。這讓我領悟到,生命的價值,不僅在於個人的成就,更在於我們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多少積極的改變。這本書確實是一本能夠引導我們走向更開闊、更有意義人生的寶藏。
评分這本《經王法華經》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讀起來會有點吃力的書,但沒想到它竟然如此生動有趣。書中的語言非常優美,而且充滿了智慧,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充滿慈悲心的長者在娓娓道來,沒有任何說教的成分,反而讓人感到非常親切。 我最喜歡書中關於「一乘」的教義,它讓我明白,原來佛陀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引導眾生走向覺悟的唯一道路,只是因為眾生的根器和因緣不同,所以呈現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這讓我對佛法的宏大與包容性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放下了一些過去的偏見。它讓我體會到,無論我們過去是如何,只要有心向善,最終都能夠達到同一個圓滿的目標。 而且,這本書讓我對「佛」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只是遙遠的信仰對象,而是內在的潛能、覺醒的狀態。它鼓勵我們去發掘自己內在的光明,去實踐佛陀所教導的慈悲與智慧。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也更加堅定了追求生命更高價值的決心。我真的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每一個渴望成長、尋求心靈平靜的朋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