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总想一举超越老鸟,老鸟一心只想排挤竞争对手,当良莠不齐的保险业务员找上门时,你如何将好鸟请进门;坏鸟扫出门?本书带你主动出击,拒绝保险业务员再也不必「惊歹势」!
作者简介
王唯
学历:
逢甲大学商学院毕经历:产、寿险实务及保险、法学教学12年资历,现为「保险契约消费者权益促进会创会理事长」、市政府调解委员、多家企管顾问公司专任讲师、保险行销「国际华人网──保险大学之专题讲师」、三立电视台「黄金7秒半」的专题来宾。
保险契约消费者权益促进会网址:www.ipa.org.tw
给业务员的话
序
Part 1
保险的救星──守护着被社会忽略的弱势者
01 保险法为谁订?
02 违反告知,造反有理?
03 等到海枯石烂!
04 什么都不留给你
05 要保书能当护身符?
06 等我等到你心痛
07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08 母子均安不够好,除外责任也付才算好
09 赔不赔都在一线间
10 豁免保费,该怎么搅「和」?
Part 2
知人知面不知心──解放被保险奴役的百姓
11 保险四人帮之要保人
12 保险四人帮之被保险人
13 保险四人帮之受益人
14 保险四人帮之保险人
15 责任准备金补来何用?
16 把人当人看
17 什么叫「意外」
18 业务员害人
19 保险加费真划算?
20 收据副本不能赔?
Part 3
保险探险队──预言未来、掌握未来、开创未来
21 保险公司越大越好?
22 夫妻同心,力可「断金」
23 多赔一点也不对?
24 你选安琪,或是琳达?
25 爱情「无」价?
26 只有你买保险,真不幸!
27 别人买药效果好?
28 近代进士尽是近视
29 特别的受给特别的你
30 我想的不是你想的
Part 4
致命的陷阱──起死回生的仙丹妙药
31有样学样,多学无妨
32 保险人看到的假象
33 保险公司没看到的真相
34 我的写真──心情篇
35 你的写真──心理篇
36 洞烛机先,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
37 附加契约的意义
38 被保险人=「背」保险人
39 保险公司死要钱
40 诊所=厕所
41 骗你骗到我心痛
42 你知我知天地不知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沟通”的本质。我们常常认为,与保险业务员打交道,就是一场“攻防战”,是“你劝我买,我劝你退”的博弈。但这本书却巧妙地打破了这个框架,它将重点放在了“理解”和“尊重”上。作者通过大量的篇幅,分析了业务员在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心理状态,以及他们所使用的沟通模式。然后,它教我们如何在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清晰、坚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界限。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里关于“界限设定”的讲解,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的方法,比如如何清晰地告知对方“我现在不需要”、“我暂时没有计划”,并且能够不带愧疚感地坚持下去。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我过去总是担心说“不”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或者会失去一个潜在的机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设定健康的界限,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因为它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和资源的浪费。它教会我,即使在拒绝,也可以保持友善和礼貌,做到“硬”在原则,“软”在态度。
评分这本读物,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参加一堂非常生动的“生活情商课”。我一直认为,与人打交道,尤其是处理那些带有商业目的的交往,是一门艺术,而这本书,就是这门艺术的上乘之作。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你“套路”的书籍,而是从一种更深层次的心理学角度,去剖析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模式。我特别喜欢书里关于“倾听”和“反馈”的章节,它教你如何真正地去倾听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只想着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也教你如何给予对方恰当的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从而更容易接受你的决定。我过去常常在推销电话中,心不在焉地听着,然后急于挂断,结果往往是越弄越糟。这本书让我明白,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是建立在理解和信任之上的。它也让我看到,业务员并非都是“冷酷无情”的,他们也有自己的职业困境和情感需求。而当我能够以一种更成熟、更富有同理心的方式去回应他们时,反而更容易达成一种皆大欢喜的局面——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不被强迫购买),他们也能够带着尊严完成工作。这本书,无疑是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懂得与人相处、更具智慧的消费者。
评分这本书简直让我眼前一亮,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推销”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保险业务员都是那种能言善辩、巧舌如簧的,总能找到各种理由让你无法拒绝,从而签下并不那么划算的保单。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拒绝他们,也并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书里分享的很多小技巧,比如如何巧妙地转移话题,如何用简短但坚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立场,甚至如何在不引起对方反感的情况下,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但又不失原则,这些都非常实用。我记得我曾经有个同事,每次遇到保险推销员都只能尴尬地应付,最后要么勉强接受,要么直接挂断电话,事后又常常感到后悔。读了这本书,我那个同事也觉得受益匪浅,现在她表示,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她就不会再那么被动了。书里的例子都很贴近生活,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仿佛是在听朋友聊天,分享经验。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时间管理”的部分,它教你如何在短短几分钟内,既礼貌又有效地让对方知道你的决定,避免被过多的信息轰炸。总之,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防身秘籍”,让你在面对推销员时,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游刃有余,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题目听起来有点“硬核”,我最初以为会是一本充满技巧性、冷冰冰的“攻略”,教你如何像个战士一样,用各种策略和话术去“击退”保险业务员。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才发现我错了。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温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坐在你身边,跟你娓娓道来。它没有强行灌输任何观点,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真实案例,让你自己去体会,去领悟。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情绪管理”的描写,它指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屈服于推销,并非完全是因为对方的技巧高明,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的情绪波动,比如不好意思拒绝、害怕错过、或者被对方营造的“紧迫感”所影响。这本书教你如何识别和管理这些情绪,让你在冷静的状态下做出决定。我过去就曾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稀里糊涂地买了一份并不太适合自己的理财保险,后来才后悔不已。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的盲点,也为我指明了未来的方向。它让我明白,拒绝,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智慧,一种自我关怀的体现。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保险业务员的态度是有些“敌对”的。总觉得他们像一群“蝗虫”,总想从我们口袋里掏钱。但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另一面,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认知偏差。作者并非简单地教你如何“对抗”业务员,而是从一种更平和、更具同理心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工作,理解他们面临的压力,以及他们所销售的产品背后的价值。这本书并没有鼓吹“拒绝一切”,而是强调“理性选择”。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辨别信息,如何去评估需求,而不是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我最欣赏书里关于“提问的艺术”这一章节,它教你如何在提问中掌握主动权,通过提问来引导谈话方向,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产品的本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信息。我过去总是担心自己问得太笨,或者问得太多会惹恼对方,但这本书给了我勇气,让我明白,提问是获取信息、做出明智决策的关键。它让我意识到,与其害怕被推销,不如主动去了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成为一个更具信息辨别能力、更懂得自我保护的个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