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药理学》一书,以实验药理学的方法,针对中药材每一种生药与成分的药理作用展开研究,将其综合效果的汉方药理做解明。另一方面更从临床医学的立场,针对病症、証、方剂,推论归纳后,以治疗成果做为报告结果。
所谓「汉方药理学」,是以西方医学的立场,对汉方所使用的药物和及其与有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这本书乃日本生药学者应用现代药理学实验的方法,对人类使用了数千年之古老的汉方生药及汉方生药所含有之纯粹成分进行现代药理活性的说明,是一部药学、医学等学科的预备生最佳的汉方药入门书,在日本被广泛地使用在药学、医学教育上。
本书集结了日本当今最权威的汉方药理学者群共同编写,尤其提供了汉方药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消息。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说」:介绍汉方药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各论」:精选介绍重要的汉方生药150种,对每一种汉方药的基原、成分、药理、适用、处方以及文献内容作介绍。且于书末收载313个汉方方剂,内容宝贵丰富。
本书译者林大桢教授,赴日攻读汉方药理多年,并取得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在为台湾药学生、医学生寻觅最优良的教科书、也为更多临床医师和研究者提供绝佳参考价值药理书的强烈使命感下,林教授积极推动《汉方药理学》中译本授权台湾,如今繁体中文版终于在中医学各界引领期盼下,上市出版!
作者简介
高木敬次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木村正康(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名誉教授、德州大学教授)
译者简介
林大桢(日本九州大学药学博士、中台科技大学教授)
序说
一、 汉方药理学及其研究的动向
二、 汉方方剂的作用原理与分子机转的系统之研究
三、 汉方药的中枢神经作用检索法
四、 汉方药的免疫赋活作用
五、 驱瘀血药与微小循环
六、 汉方对于证的概念
七、 汉方方剂的临床药理
八、 用汉方药及天然物作为起源物质的抗过敏性药
九、 汉方药的修治与成份
十、 汉方药的资源与本草
各论
一、 全身性疾病的生药
二、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的生药
三、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生药
四、 唿吸器系统疾病的生药
五、 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的生药
六、 消化器系统疾病的生药
七、 泌尿器系统疾病的生药
八、 产妇人科系统疾病生药
九、 皮肤.粘膜疾病的生药
十、 抗菌.驱虫类的生药
方剂集
索引
这是一本厚重而又引人入胜的书。初次翻阅,就被其严谨的编排和丰富的内涵所吸引。作者以清晰的逻辑,将看似庞杂的汉方药理学知识梳理得井井有条。从基础的药性理论,到具体的药物成分分析,再到临床应用的案例阐述,无不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一味药材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罗列其性味归经,更深入地探讨了其内在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以及在不同病证中的具体应用。例如,书中对麻黄的阐述,不仅提到了其发汗解表的功效,还详细分析了其中的麻黄碱类生物碱如何发挥支气管扩张和兴奋作用。这种微观层面的解读,极大地加深了我对汉方药物作用原理的理解。 书中的配伍原则讲解也十分精彩。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经典的方剂,而是深入分析了组方背后的道理,如君臣佐使的配伍策略,寒热温凉的平衡之道,表里虚实夹杂的辨证思路。通过对这些原则的深入剖析,我开始能够更灵活地理解和运用汉方方剂,而不是死记硬背。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典故和名医验案,使得阅读过程更加生动有趣。这些鲜活的案例,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理论知识的实践之路,让我看到了汉方医学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学习汉方药理学的案头必备,更是激发对传统医学深入探索的绝佳引子。对于任何希望系统了解汉方药物学精髓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个宝藏!作为一名初学者,我对汉方药理学一直充满好奇,但又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为我指引了方向。 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一堆复杂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循序渐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很快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药性”的解释,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寒、热、温、凉”,而是结合了现代科学的视角,分析了药材的成分和作用机制,让我对这些古老的理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对各种常见疾病的汉方治疗方案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会详细分析每种疾病的病因病机,然后根据辨证结果,给出最合适的方剂,并详细解释方剂中每一味药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配合发挥疗效的。这让我不再觉得汉方治疗是“玄学”,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汉方名方的解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方剂,而是深入分析了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加减变化。这让我对汉方方剂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汉方药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它不仅能帮助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能激发你对这门古老医学的无限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涵盖了汉方药理学的各个方面。作者以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从基础的药性理论讲到复杂的配伍原则,再到具体的药物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味药材的药理作用的阐述。作者不仅仅停留在“什么功效”,而是深入到“为什么会有这种功效”,结合了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分析了药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在体内的作用机制。例如,在讲解活血化瘀的药物时,作者会详细分析其抗凝血、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方面的作用,让我们能够更科学地理解这些药物的疗效。 书中对经典方剂的解析也非常精彩。作者不仅会介绍方剂的组成和主治,还会深入分析方剂的配伍原理,以及在不同病证下的加减变化。他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汉方方剂在实践中的应用,让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汉方医学的魅力。 此外,书中还涉及了一些重要的中药炮制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这对于我们了解中药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作者的严谨态度,也让我们对汉方医学的科学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讲解深入浅出,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汉方药理学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枯燥的药理学知识,融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药铺,亲手触摸着每一味药材,感受着它们独特的香气和药性。 作者在介绍每一味药材时,不仅列举了其主要的药理作用,还深入探讨了其炮制方法、功效主治,甚至一些民间应用的小偏方。这种全方位的介绍,让我对每味药材都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认识。例如,书中关于人参的讲解,不仅仅是其大补元气的功效,还详细分析了其含有的多种皂苷成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等。 书中对经典方剂的解析,更是让我赞叹不已。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方剂,而是深入剖析了方剂的组成、配伍原则,以及在不同病证下的加减变化。他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生动地展示了汉方方剂在实践中的神奇疗效,让我对汉方医学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 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汉方医学发展史的介绍,以及一些名医的传记。这些内容让我对汉方医学的起源、发展和传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更加理解了这门医学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实践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是一本汉方药理学的教科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读本。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的厚度和内容吓了一跳。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没想到读起来却意外地引人入胜。作者的文笔流畅,条理清晰,将汉方药理学的各个方面都讲得透彻。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每一味药材的详细介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味药有什么功效,更会深入讲解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它是如何作用于人体的。比如,书中对当归的讲解,让我了解到它为何能够补血活血,不仅仅是简单的“补血”,而是因为其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造血功能。 书中对各种疾病的汉方治疗方案讲解也非常细致。它会先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然后根据辨证结果,选择合适的方剂,并详细解释方剂中每一味药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配合发挥疗效的。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汉方治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故事和名医的经验,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汉方医学的博大精深。这些故事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古老的医学。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书。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讲解深入浅出,对于想要学习汉方药理学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