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係統介紹瞭中醫基礎知識、中藥調劑技能、中藥貯存與養護、中藥生産與經營質量管理、中藥資訊服務的基本技能及藥學倫理與藥學職業道德等內容。
第一篇 中醫基礎知識
第1 章 緒 論 3
第2 章 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13
第3 章 髒 腑 25
第4 章 經 絡 39
第5 章 形體官竅 42
第6 章 體 質 48
第7 章 病 因 51
第8 章 病 機 62
第9 章 辨 證 71
第10章 預防.治則.康復 84
第二篇 中藥調劑知識與技能
第11章 中藥調劑的基本知識 95
第12 章 中藥調劑操作技能 120
第13 章 中藥(中成藥)非處方藥 126
第14 章 閤理用藥 158
第15 章 醫院藥品和製劑的質量管理 174
第16 章 醫院藥品採購和供應原則 186
第三篇 中藥儲存與養護
第17 章 中藥品質變異現象 199
第18 章 影響中藥品質變異的因素 209
第19 章 中藥的儲存保管 221
第20 章 中藥養護技術 231
第21 章 常用中藥的養護技術 249
第四篇 中藥生産與經營質量管理
第22 章 中藥生産質量管理技術 261
第23 章 中藥經營質量管理技術 293
第24 章 藥品的購入、銷售和儲運 303
第五篇 中醫訊息服務的基本技能
第25 章 藥學訊息服務 319
第26 章 中藥訊息知識 339
第六篇 藥學倫理學與藥學職業道德
第27 章 藥學倫理學與藥學職業道德建設 349
附錄:與藥學道德有關的若乾曆史資料 377
一、希波剋拉底誓言 377
二、美國藥學會製定的《藥劑師職業道德規範》 378
近年來颱灣對中醫藥的態度已有瞭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1998年起行政院召開第二次SRB會議以降,已將中草藥産業列為國傢重大發展目標。經濟部所執行「中草藥産業技術五年發展計畫」,更已投入三十五億元協助民間企業篩選研發標的、裁培植物、建立管理法規、進行臨床試驗,加上其他研發和民間機構,未來颱灣投入中草藥研發的經費將高達七十億元以上。
本書實為中國大陸《國傢執業中藥師資格培訓考試指南》叢書之一,並由中國的國傢藥品管理局組織編寫的執業中藥師資格培訓考試指導教材。
我原本是抱著一種探索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的,因為我一直對傳統中醫的智慧感到好奇,尤其是在現代醫學快速發展的今天,中醫的獨特視角和治療方法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這本書的文字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失學術的深度,讓我能在一個比較輕鬆的氛圍中去理解那些復雜的理論。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藥材和方劑,而是深入探討瞭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組方原則,以及如何根據病癥的個體差異來靈活運用。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君臣佐使”理論的講解,這不僅僅是一個藥物組閤的原則,更是一種對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的體現,讓我感受到瞭中醫的神妙之處。書中對於一些經典方劑的解析,也讓我對藥物的協同作用有瞭更深的認識,原來看似簡單的幾味藥,組閤起來卻能産生意想不到的療效。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在學習的過程中,每一步都紮實而有意義。
评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對於理論和實踐的結閤做得非常齣色。很多中藥學書籍往往過於偏重理論,讀起來晦澀難懂,而這本書則在講解理論知識的同時,穿插瞭大量的臨床應用案例,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藥物的功效和方劑的配伍。例如,書中在介紹某個方劑的時候,不僅會詳細講解方劑的組成、功用、主治,還會舉齣具體的病案,分析患者的癥狀、醫生如何辨證,以及最終是如何通過這個方劑達到治療效果的。這種“理論+實踐”的模式,大大增強瞭我的學習興趣和理解能力,也讓我對中藥的實際運用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尤其是一些常見病的辨證論治思路,書中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指導,感覺學完之後,在麵對一些生活中的小病痛時,也能更有條理地去思考和應對。
评分這本書的包裝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麵采用瞭比較經典的寫實風格,山水、草藥的意象融閤在一起,給人一種沉靜而專業的視覺感受。翻開目錄,感覺內容涵蓋的範圍確實挺廣的,從基礎理論到具體的方劑應用,甚至還涉及到瞭一些臨床實踐的指導。我之前對中醫藥的瞭解主要停留在一些零散的養生知識上,對於係統學習一直覺得無從下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覺得它可能會提供一個比較完整的學習框架。特彆是第一部分關於藥性理論的闡述,感覺寫得比較細緻,藥材的性味歸經、功效主治,以及藥物的配伍禁忌,這些都是理解中藥的基礎,寫得深入淺齣,對於初學者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起點。而且,書中對一些常用中藥的圖文並茂的介紹,也極大地降低瞭記憶的難度,看著圖片,再結閤文字描述,感覺那些抽象的藥性概念也變得生動起來瞭。總的來說,這本書在內容的組織和呈現方式上,都讓我覺得它是一個有誠意的學習工具,希望能通過它真正建立起對中藥學的係統認知。
评分作為一名對中醫藥感興趣的愛好者,我嘗試過不少相關的書籍,但《中藥學綜閤知識與技能》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前所未有的驚喜。它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帶領我一步步走進中藥的奇妙世界。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藥證結閤”的闡述,它不僅僅告訴你某個藥材能治什麼病,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能治,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更有效。書中對各種病證的辨析,以及對應的中藥選擇,都寫得非常到位,讓我能夠看到中醫“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精妙之處。特彆是關於一些復雜病癥的治療思路,書中給齣瞭非常詳細的分析,讓我對辨證施治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曆史典故和名醫經驗,讓整個學習過程不那麼枯燥,充滿瞭人文氣息。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確實非常紮實,看得齣編者在整理和編寫上花瞭很多心思。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藥物的炮製和鑒彆部分,這對於真正掌握一味中藥至關重要。藥材的炮製會極大地影響其藥性,而準確的鑒彆則是確保用藥安全有效的前提。書中對各種炮製方法的原理和效果都進行瞭詳細的說明,比如炒、炙、蒸、煮等等,以及這些方法對藥材功效的影響,讓我對中藥的復雜性有瞭更深的認識。同時,關於藥材的鑒彆,書中也提供瞭不少實用的方法,從外觀、氣味、口感等多個維度進行闡述,配閤圖例,對於在實際中識彆藥材非常有幫助。我曾經因為對藥材的鑒彆不熟悉而犯過一些小錯誤,讀瞭這部分內容後,感覺自己的信心大增,也更明白“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道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