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全世界已变成为一个「地球村」。台湾国际化的脚步近年来也逐渐加快,在台湾召开国际会议和展览的次数也与日俱增,大家都有很多机会参加国际会议和展览,也都有很多机会筹办国际会议和展览,所以了解一项会议或展览如何筹备以及如何使会议在完善的规划下圆满举办成功,已经是现代人必备的知识。
作者简介
沈燕云
获得美国加州洛杉矶州立大学长堤分校“Professional Management and Events Planning Program”专业会议暨活动管理证书
曾任∕北京嘉业会议服务公司上海分公司资深会议经理
茵康国际会议公司会议总监
康德国际会议公司副总经理
美洲旅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Travel Agents)1991 年世界年会执行长英文秘书暨节目组副召集人
中华民国国际会议推广协会秘书长
现任∕专业会议经理人
吕秋霞
学历∕国立台北大学企业管理学系研究所硕士
曾任∕钖安国际会议顾问有限公司专案经理
钖安国际会议顾问有限公司顾问
现任∕专业会议经理人
PCO专案顾问
Part 1 绪论
Chapter 1 国际会议的定义与种类
第一节 国际会议的定义
第二节 国际会议的种类
Chapter 2 国际会议的效益与现况
第一节 国际会议的效益
第二节 国际会议的现况
第三节 相关国际会议组织
Part 2 国际会议的争取
Chapter 3 国际会议承办方式及争取条件
第一节 国际会议承办方式
第二节 争取国际会议的条件
Chapter 4 国际会议的竞标
第一节 竞标企划书的内容
第二节 评比人员
Part 3 会议前的规划(I)
Chapter 5 大会组织与经费的筹募
第一节 组织筹备委员会
第二节 订定工作进度表与节目的设计
第三节 编列预算与财务管理
Chapter 6 会议前的作业安排(I)
第一节 场地的选择
第二节 会议行销
第三节 印刷设计与制作
Chapter 7 会议前的作业安排(II)
第一节 视听设备的安排
第二节 会场临时工作人员的安排
第三节 其他相关服务的安排
Part 4 会议前的规划(II)
Chapter 8 会议展览的作业安排
第一节 会议展览内容介绍
第二节 会议展览场地选择
第三节 会议展览行销
第四节 参展厂商作业安排
第五节 其他相关事宜安排
Chapter 9 与会代表的作业安排
第一节 签证与通关
第二节 交通与旅游的安排
第三节 住宿与餐饮的安排
第四节 社交节目的安排
Part 5 会议期间的工作执行
Chapter 10 会期中的作业安排
第一节 会前协调会的安排
第二节 秘书处设立与大会资料运送
第三节 报到的程序与现场的沟通
第四节 记者会的安排
第五节 紧急事件的处理
Chapter 11 会期中特殊事件处理
Part 6 会议后的善后工作
Chapter 12 会期后的检讨与评估
Chapter 13 会期后的善后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一节 执行检讨与会议评估
第二节 结帐
第一节 致谢相关人员
第二节 其他善后事宜
这本书《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第二版)》,绝对是行业内的“宝典”级读物!我是一名大学教师,经常需要组织学术会议,虽然次数不多,但每次都感觉像一场“战役”。过去的经验大多是摸索和试错,走了不少弯路。有了这本书,感觉就像是拥有了一位经验丰富、无所不知的“总指挥”。它从会议的理念、战略层面的思考,到执行层面的细节,都进行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讲解。我特别欣赏的是,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用大量的图表、流程图和案例来佐证和说明,让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象化。比如,它关于“会议预算管理”的分解和控制方法,对于我这样一个非财务专业背景的人来说,也变得清晰明了。而且,书中对“会议效果评估”的详细论述,让我意识到,会议的价值远不止于召开本身,更在于其后续的影响和成果。这本书让我对未来的会议组织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更高的期待。
评分作为一个对国际交流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我一直渴望了解文化差异在会议组织中的具体体现。而《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第二版)》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关于“怎么开会”,更是关于“怎么跨越文化隔阂开好会”。书中关于“跨文化沟通策略”和“国际礼仪”的章节,让我受益匪浅。我了解到,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会议的期望、沟通方式、甚至时间观念都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例如,关于“准时”的概念,在某些文化中是极其严格的,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相对灵活。这本书提供了具体的应对策略,比如如何提前进行文化背景培训、如何设计能够兼顾不同文化习惯的议程,以及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文化误解。这对于我未来参与国际项目或者在跨国公司工作都将是宝贵的财富。它让我明白,成功的国际会议不仅需要精密的组织,更需要对参与者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评分在翻阅《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第二版)》的过程中,我不得不感叹作者的细致入微和前瞻性。作为一名在会展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原以为自己对会议管理已是了然于胸,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不少启发。它对于“可持续性会议”的论述,尤其让我眼前一亮。在当今社会,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不可回避的议题,这本书不仅提出了倡议,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如何减少会议产生的碳排放、如何选择环保型的供应商、如何鼓励参会者采用绿色出行方式等。这对于正在寻求转型升级的会展行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书中关于“风险管理与危机应对”的章节,也让我更加警醒。面对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一份周全的应急预案是多么重要。这本书的系统性让我意识到,会议管理并非点滴的集合,而是一个高度集成、环环相扣的体系。
评分刚翻完《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第二版)》,这本书简直是给我的一个巨大惊喜!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会议策划者,但作为一名长期参与各类学术研讨会的研究人员,我一直对会议的幕后运作充满好奇。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场看似流畅的会议背后,凝聚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智慧。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流程,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环节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从最初的场地选择、预算制定,到后期的参会者体验优化、风险管理,作者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会议目标设定”的部分,过去我总是觉得会议就是为了交流,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清晰、可衡量的目标才是驱动整个会议成功的核心,而这需要跨部门的协作和长远的战略眼光。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技术在会议中的应用,比如虚拟会议的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挑战等等,这些都非常有启发性。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会议”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参与者,而是能从更宏观、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它。
评分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我最近被临时指派负责一个小型国际交流活动,此前我没有任何经验,接到任务的那一刻简直是两眼一抹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国际会议规划与管理(第二版)》,简直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提供的框架和步骤非常清晰,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我身边手把手指导。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供应商选择与管理”那一章节,里面详细列举了在选择餐饮、AV设备、礼仪服务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关键点,以及如何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谈判,避免了很多潜在的陷阱。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贴切,让我能结合实际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其中的所有内容,但这本书已经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焦虑,让我对即将到来的活动更有信心。它不像那种枯燥的理论书籍,而是充满了实践指导意义,让我觉得学到的知识可以直接运用到工作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