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的进展是近年来台湾值得骄傲的成就,而「人权立国」也一直是大家共同的理想。但回顾现实,台湾的人权较诸先进国家,仍有许多值得反省、检讨之处。
本书的发想人与计划主持人卓春英副教授,在一趟美国人权进修之旅后,基于对台湾的深厚感情与教育工作者的热忱,深感台湾人权教育仍有许多改善空间。于是积极邀请各界耕耘人权议题的学者专家,希望针对大学新鲜人,提供一本简明扼要的人权入门教材。
书中计有人权理论导读、原住民人权、妇女人权、医疗人权、儿童人权、劳动人权、 移民人权、反恐与人权、战争与人权等九项议题,涵盖全盘性的人权理论至具体的人权议题。希望与有心人权教学者互相切磋、参考。
作者简介
卓春英(现任长荣大学副教授)
为本书计划发想人与主持人,邀集人权各领域的学者专家或社团领导人合撰本书。
作者依章节顺序介绍如下: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总会理事长蔡明殿、英国牛津大学法学博士廖福特(现任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筹备处副研究员)、英国新堡大学博士黄松林(现任屏东美和技术学院助理教授、台湾省社会发展协会理事)、台湾大学法学博士林佳和(现任文化大学劳动暨人力资源系助理教授)、华梵大学通识中心讲师李明峻(现任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祕书长)、云林科技大学科法所讲师林雍昇(现任台湾国际法学会监事)。
另附录篇中收有高雄医学大学语言治疗师余咏禧女士所撰「医疗人权」、及英国里兹大学法律学研究所博士生江雅绮节译「妇女人权」相关文章两篇。
序
《人权思潮导论》各篇作者及译者简介
人权理论导读──棒球与人权
壹、前言
贰、世界人权宣言
参、世界人权宣言的产生
肆、人权在人类历史上的源起
伍、亚洲价值(Asia Value)
陆、文化相对论(Cultural Relativist)
柒、导读结语
妇女人权导读──妇女权利宪章之建构及内容
壹、前言
贰、历史发展
参、条约内容
肆、国家义务
伍、监督机制
医疗人权导读
壹、前言
贰、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参、全民人权教育协会(PDHRE)
肆、世界卫生组织推展和维护健康权利
伍、导读小结
原住民人权导读
壹、原住民族群人权概念内涵与来源
贰、原住民基本人权
参、政治权与经济权
肆、社会权:包括健康权、教育文化权、福利权、 特别权等
伍、从原住民人权理论探讨原住民社会排除议题
儿童人权导读──联合国与儿童人权
壹、界定国际共同承认的人权定义
贰、国际儿童权利文件
参、保障儿童与青少年的人权的几项联合国宣言和条约
肆、《儿童权利公约》的现况
伍、保障儿童与青少年人权的联合国机构
陆、受武装冲突影响的儿童权利
柒、儿童色情制品问题
捌、非政府组织向人权委员会提出的声明
玖、联合国八项千年发展目标之中有两项和儿童有直接关系
拾、政府确保儿童与青少年人权的责任
劳动人权导读
壹、前言
贰、保障劳动人权的思想与行动
参、劳动人权主要内涵一:我国劳动基准法的基本目的及原则
肆、结语:全球化时代的劳动人权
移民人权导读──外国人的人权
壹、前言
贰、保障外国人人权的动向
参、对外国人人权之具体保障
肆、外国人的入出境问题
伍、结语
战争人权导读──战争与人权
壹、前言
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法的萌芽
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反战
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战争法到武装冲突法
伍、《日内瓦公约》法系的完成
陆、《罗马规约》的通过
柒、当代几个违反战争罪的重要案例
捌、结语
反恐与人权导读──从国际人权法出发
壹、恐怖主义行为的定义
贰、九一一事件前国际间的反恐立场
参、恐怖主义行为的国际共识
肆、反恐是为了保障人权
伍、恐怖主义份子的人权保障
陆、九一一事件后国际的反恐作为
柒、反恐与人权保障间的紧张关系
捌、以反恐为名进行的人权侵害
玖、反恐下应有的人权保障
拾、结语
附录一 医疗人权
壹、定义
贰、医疗人权的发展
参、全球落实医疗人权所面对的问题
肆、弱势团体的医疗人权
伍、台湾医疗人权的状况与案例
陆、台湾的医生和医疗服务专业人员的医疗人权
柒、改善台湾医疗人权与医疗品质的探讨
捌、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独立的妇女人权?
壹、国际妇女人权理论
附录三 亲密关系中的暴力──家暴与虐待
壹、从人权理论了解家暴事件的内涵
贰、由虐待的观点来看家暴
参、剧烈的生理或心理痛苦
肆、主观故意
伍、虐待的目的
陆、结语
我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沉甸甸的”。不是重量上的,而是那种知识和思想上的厚重感。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社会最根本价值的议题很感兴趣,而人权,无疑是其中最核心的一个。《人权思潮导论》这个书名,就直接点明了它所探讨的主题,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集,而是会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引人入胜的方式,来阐释人权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是如何思考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去了解那些为争取人权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例如,书中是否会深入剖析启蒙运动时期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对个体权利的强调?又是否会讨论那些曾经挑战和重塑人权观念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以及近代的民权运动?而且,我也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触及到人权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和发展,比如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人权的理解差异,以及新兴的数字人权等问题。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回顾,一次对自由、平等、尊严价值的有力 affirmation。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在我的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思想图景。人权,这个词汇,我们每天都在听到,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思想家、社会运动家、甚至是革命者的智慧和汗水。《人权思潮导论》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本详尽的地图,为我指引人权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我猜想,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心思去梳理那些塑造了我们今天人权理念的深刻思想。比如,亚里士多德和斯宾诺莎对政治权利的早期思考,约翰·洛克对自然权利的经典阐述,卢梭对社会契约的革命性解读,以及康德对普遍道德法则的强调,这些思想是如何一步步汇聚,最终形成了现代人权理论的基础?而除了哲学思辨,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权运动?从法国大革命到美国独立战争,再到近现代的民权运动、反殖民运动,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否会被作者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理解,人权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在争取自由、平等、尊严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斗争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致敬。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体验,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与一位饱学之士进行一场深度的对话。它不是那种让你快速浏览、轻松吸收的读物,而是需要你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甚至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当扎实,叙述清晰而不失文采,对于复杂的人权概念,他/她都能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来阐释。我尤其喜欢书中的某些章节,它们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生动地描绘了人权思想的萌芽与演变。比如,关于洛克和卢梭的自然权利学说,书中是如何将抽象的哲学概念与当时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的?他们所倡导的“天赋人权”是如何挑战当时的君权神授理论的?而当目光转向近现代,书中又会如何梳理那些为争取人权而进行的斗争?那些为自由、平等、尊严而呐喊的声音,是否会被作者以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设想,书中应该会涉及一些关于集体人权和个体人权的辩论,以及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人权概念所面临的挑战和适应性。毕竟,人权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它在不同的社会土壤中,会有不同的生长姿态。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视角,让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更全面地理解人权的多重维度和复杂性。
评分这本书在我心目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对人权思潮的梳理,更在于它可能引发的深刻反思。在台湾,我们经历了从威权到民主的转变,人权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而《人权思潮导论》这本书,我猜想,一定触及了那些塑造我们今日社会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我期待它能够深入探讨,人权思想是如何从西方传入,又如何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并最终影响了我们的法律体系、政治制度乃至于社会文化。书中是否会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台湾社会对人权的认知差异?例如,在戒严时期,人权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种“舶来品”,而在解严之后,它逐渐成为我们追求民主、自由的重要基石。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本土的经验与普世的人权理念相结合的?是否会引用台湾本地的人权实践案例,来佐证或阐释某些人权理论?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人权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同时也能够让我们反观自身,思考在人权保障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未来又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它应该是一本能够激发我们更多思考,更多行动的书。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不是那种内容空洞的虚胖,而是那种一眼望去就知道里面承载了丰富知识的厚实。我本身对政治哲学和法律思想一直很有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触及社会根本价值的议题。《人权思潮导论》这个书名,就直接点出了它所探讨的领域,这正是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止步于对人权概念的简单定义,而是会深入挖掘人权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步步演变的,有哪些重要的思想家、哪些关键的历史事件,对人权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期待它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对公民权利和自然法的早期探索,去感受启蒙运动时期对理性、自由、平等的激昂呼喊,去理解那些为废除奴隶制、争取妇女权益、反对种族歧视而进行的艰苦斗争。而且,我相信这本书也会探讨人权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尤其是它如何在中国和台湾这样的语境下,被理解和实践。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入人权思想的溯源之旅,一次对人类文明进步历程的深刻体验。
评分这本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次思想的探索之旅。人权,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极为复杂的概念,其背后承载着人类文明数千年的探索和挣扎。《人权思潮导论》这个书名,就预示着它将带领我们去追溯人权思想的源头,去理解它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模样。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地剖析那些奠定人权基础的哲学思想,比如古希腊的自然法,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以及启蒙运动时期对个体自由、平等和理性的强调。这些思想是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被修正和完善的?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讨论人权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和适应性问题?例如,当人权概念传入亚洲,它如何与东方的社群主义、集体主义传统产生碰撞与融合?书中是否会引用一些亚洲国家在人权实践中的经验和挑战?这对于我们理解全球范围内的人权议题,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人权框架,至关重要。这本书,在我看来,将是一次对人类智慧的致敬,一次对自由、平等、尊严的深刻追问。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是一本“值得沉下心来读”的书。那种厚重感,那种精心设计的封面,都透露出一种学术的严谨和对知识的尊重。我平时对社会议题,尤其是与人权相关的议题,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在台湾,我们经历过民主化的转型,对于人权的珍视和捍卫,有着特殊的体会。《人权思潮导论》这本书,我猜想,它不会仅仅停留在对人权概念的简单罗列,而是会深入探讨人权思想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被不断地思考、被不断地发展。我非常期待它能够详细地剖析那些塑造了我们现代人权观念的重大思想流派,比如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以及近现代的一些社会民主思想、批判理论等等。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关键的转折点,例如《世界人权宣言》的诞生,以及在不同的国际背景下,人权概念所面临的挑战和演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系统、更深入地理解人权的思想根源,同时也能够引发我对当前人权现状的思考,以及对未来人权发展的展望。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人权,这个看似熟悉的概念,其背后却蕴含着极其深邃的思想史。我猜想,《人权思潮导论》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几个重要的人权概念,它更像是要带我们去追溯这些概念的源头,去理解它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被建构、被修正、被捍卫的。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人权思想发展的主要脉络,从古希腊的城邦公民权利,到罗马法的自然法思想,再到基督教伦理对人的尊严的强调,以及启蒙运动对理性、自由、平等的呼唤。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在作者的笔下,是否能汇聚成一条清晰可见的人权思想发展的主流?此外,我也很好奇,书中是否会讨论人权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张力?例如,东方哲学中强调集体主义和社群责任,与西方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两者之间如何可以相互对话,求同存异?这对于我们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权实践,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本书,应该是一次思想上的深度探索,一次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宏大回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很沉稳、很有质感的感觉,不是那种花里胡哨、哗众取宠的风格。装帧也很牢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内容一定很扎实。我平时对人权议题一直很关注,尤其是在台湾,我们经历过转型正义的阵痛,对于人权保障的价值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就立刻被吸引了。我猜想,《人权思潮导论》应该不是那种只罗列人权宣言条文的书,它更可能是在探讨人权概念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发展,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呈现出的多样面貌。我特别期待它能深入剖析那些塑造了我们今日人权观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想流派,比如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自由主义对个体权利的强调,甚至是浪漫主义时期对民族自决和文化认同的关注,这些思潮是如何相互激荡,最终汇聚成人权思想的主流的。当然,我也很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触及一些近现代的人权议题,比如环境权、发展权、数字人权等等,这些新出现的权利概念是如何被纳入到人权保障的框架中的,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总体而言,这本书给我一种“干货满满”的预感,希望能从中获得对人权思潮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也希望能借此反思台湾在人权保障方面的经验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评分在我看来,《人权思潮导论》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提供了一张人权思想的“全景地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零散的碎片化信息所淹没,而一本系统梳理人权思想发展脉络的书,显得尤为珍贵。我猜想,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去挖掘那些塑造了人权概念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根源。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呈现出人权思想是如何从古老的哲学思辨,逐渐演变成现代法律和政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例如,从古希腊的公民权利,到罗马法的自然法,再到启蒙运动时期对天赋人权的呼唤,以及近现代的社会革命和人权运动,这些重要的节点是如何串联起来的?同时,我也很希望书中能够探讨人权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和本土化过程,特别是它如何在中国和台湾这样的文化语境下,被理解、被接纳,并最终影响了我们的社会发展。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深刻解读,一次对自由、平等、尊严价值的郑重 affirmatio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