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吃之美:基隆庙口(进口炫光纸经典怀旧版)

台湾小吃之美:基隆庙口(进口炫光纸经典怀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小吃
  • 基隆美食
  • 庙口文化
  • 怀旧
  • 美食旅游
  • 台湾旅游
  • 地方小吃
  • 饮食文化
  • 经典美食
  • 炫光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是小吃王国,基隆庙口小吃则是台湾最有传统、最具代表性的庙口小吃。

  《台湾小吃之美:基隆庙口(进口炫光纸经典怀旧版)》是第一本将基隆最富特色的庙口小吃,以手绘图方式折页,完整呈现。本书以进口炫光纸印刷呈现,纸面採多次珍珠涂料处理,光彩夺目,最适合珍藏!


  吃夜市也要有文化水准,台湾小吃的饮食特色一次全览;一条街百种食物风情,吃巧吃好变胖有理,本书附赠「基隆庙口」日文版及英文版简介,可以轻轻松松带外国朋友逛庙口!

  你想知道哪一摊的卤肉饭是全台湾最好吃的?
  每一家都标榜是老店,哪一家的食物才是最古早味的做法?
  平平都是「羹」,哪一家是最道地的真材实料的肉羹?
  泡泡冰的配料很多,怎么配最好吃?
  基隆庙口天妇罗要吃哪一家?
  鸡卷跟「鸡」有没有关系?
  最着名的红烧鳗,其实每天还有一道限量供应佳餚,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1. 要吃对东西
  2. 要知道什么好吃
  3. 要找到好吃的所在
  4. 要吃得有文化
  5. 要知道吃的来由

  基隆庙口小吃有四大特色:
  第一、历史悠久,有很多几十年的摊位,所卖小吃经得起时间和竞争的考验。

  第二、摊位数量很多,而且集中在仁三路(固定摊位,又称老庙口)、爱四路(流动摊位)两条交叉的小街上,傍晚以后总共有两三百个摊位。

  第三、各摊位所卖小吃很少重复。

  第四、营业时间很长,仁三路很多摊位都採轮班制,全天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年无休。

  基隆庙口小吃的食材种类繁多,做出来的小吃琳瑯满目,台湾各地的小吃大都可以在基隆庙口找到。基隆庙口也有不少独特小吃,有些摊位还在其他夜市开了分店,并进驻百货公司美食街。

本书特色

  1. 为大众介绍全方位且多样性的基隆庙口小吃。
  2. 从文化面、历史渊源、到小吃特色,做整合性的介绍。
  3. 从文字、加上手工绘制的插图,展现充满人性以及特殊风味的庙口小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曹铭宗


  学历:东海大学历史系,美国北德州立大学新闻硕士

  经历:曾任联合报资深文化记者,2002年至2005年吴舜文新闻奖文化专题报导奖。

  着作:人物传记有《影响世界的人―释迦牟尼》、《工人博士:江灿腾的奋进人生》、《自学典范:台湾史研究先驱曹永和》、《菅芒花的春天:白冰冰的前半生》、《这款人物》、《小人物万岁》。

  其他文化相关着作:《台湾的饮食街道:基隆庙口文化》、《台湾文化容颜》、《祝你永保安康》、《集集火车快开了》、《台湾广告发烧语》、《台湾国语》、《台湾歇后语》、《台湾地名谜猜》、《什锦台湾话》等。

绘者简介

施政廷


  1960年出生于高雄县桥头乡,现居住在桃园县中坜市。
  曾任出版社美术编辑,而现在是一个「家庭手工」业者,在家从事图画书创作,生产图画故事书和插图。
  还到大学兼课、小学演讲和图书馆说故事,赚外快贴补家用。
  在创作时喜欢尝试不同的材料和技法,相信绘画创作是件快乐的工作。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曹铭宗


  我是基隆人,今天还住在基隆。我跟很多基隆人一样,「去庙口若咧行灶脚」,庙口就像家里的厨房。

  1997年,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举办文建会的基隆文艺季,以「庙口文化」为主题,计画出版一本介绍基隆庙口小吃的书,找我担任计画主持人。当时,我访问庙口耆老,也对庙口历史最悠久的仁三路段共约七十家固定摊位做了访查,出版了《台湾的饮食街道:基隆庙口文化》一书。

  2007年,我跟画家施政廷合作基隆庙口的绘本,与十年前抱着一样的心情:很高兴可以为基隆庙口写历史!

  我对小吃很有感觉,因为这是国民美食,让穷人家不必花太多钱就可以吃到好吃的东西。所以,卖小吃的只要做得好吃,对社会也有很大的贡献。

  早年,穷人家有机会到庙口吃点东西,就会很高兴了。很多基隆港的码头工人都常到庙口吃饭,两碗卤肉饭、一碗羹汤就可以补充体力。我听过一个画面:摊位的头家看到工人来了,就自动把白饭装多一点、卤汁浇多一点,还一直把汤加到碗里。

  今天,庙口几个摊位的头家还保有这种文化,看到客人的汤快喝完了,就赶紧舀汤过去,真是好味又加了人情味。

  当年我去採访一口吃香肠,头家讲了「一口吃」的由来,因为常看到小孩没多少零用钱,才想到把香肠做小,一条只卖五元,让小孩也吃得起。这或许是生意经,但我却看到了善意。我一直相信,有善意就会有好生意。

  走在基隆庙口,多数摊位生意很好,头家很忙,脸上充满自信;少数摊位生意不太好,头家都走到路上来揽客了。客人呢?脸上写着满足,很多人还边走边吃。

  基隆庙口小吃其实吸引了各阶层的人。我十五年前认识日本Kose化妆品台湾代理商大老板,当时他对基隆庙口比我还熟,还在很多摊位吃出心得。他赞美基隆庙口卤猪脚比万峦猪脚好吃,还夸奖头家一把小刀切猪脚的好功夫。

  我最近才知道,作家、旅行家舒国治曾说,全台湾最好吃的卤肉饭在基隆庙口19号晚上七点才开的摊位。他还说,此摊的猪脚汤也是全庙口最好吃的,他都指明要猪脚的「中段」部位。

  基隆庙口应该常有这种画面吧!市井小民在吃,隔壁就坐着大老板,或许作家也在旁边。
  对基隆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庙口小吃,每次去庙口,大都吃一样的东西。
  像我,几乎每次都向31号摊位的天一香报到,吃卤肉饭一定要配一颗卤鸭蛋。

  外地人难得来到基隆庙口,有人大唿不知从何吃起,有人则希望肚子变大,好多吃几摊。有些年轻人,二、三人甚至四人合叫一碗,这样就可以吃到五、六、七……十二摊,我女儿每次带外地朋友来基隆庙口就是这样吃的。

  年轻人好胃口,吃完咸的要吃甜的,吃完热的要吃冷的,所以基隆庙口不论夏天冬天都卖冰。几个卖冰的摊位,像泡泡冰常看到年轻人在排队,店面大的三兄弟豆花也常挤满了年轻人。

  多年来,基隆庙口有一个卖口香糖的老婆婆,背驼得非常严重,你在吃东西时,她来问你要不要买一条?但她很客气,你摇头,她就走;如果你买了,她会说感谢和祝福的话。我每次去庙口,只要看到她,我一定买。现在有好一阵子没看到她了,还有点想念她呢。我想,或许她曾经靠卖口香糖养活一个家。

  这就是基隆庙口,不在乎卫生、环境马马虎虎,只希望热闹、人情长长久久。



施政廷


  第一次去基隆庙口是女朋友带我去的,当时她在基隆工作,所以我就「追」到基隆去,下班后她很开心的带我到庙口去吃东西。到了接下这份绘图工作的时候,我们的大儿子都已经唸高中了,而她期待可以去庙口的眼神,仍然是很愉悦的。

  就像作者铭宗兄的感觉一样,我有一些基隆出生的朋友也觉得庙口就像自家的厨房,随时去、想怎么吃、想吃什么,都有!而且还可以满足每个人不同的心情、品味、民族情感甚至口袋的「胃口」。

  打着「为了工作需要」的借口,先是和铭宗兄与黄主编去「实地探勘」,接着自己去、再带太太和小儿子去,然后加上大儿子一家四口再去,又吃又买的,最后一家四口再加阿姨,去了又去,竟然还有表姊抱怨没跟上。而且每次在回家的路上,总是一边回味今天吃的,却又再盘算下回去非吃什么不可了。

  带着到自家厨房的情感,在基隆庙口接受摊家承传了两三代人的手艺招待,为了这份绘图的工作,手中捧着专家作者铭宗兄的文稿指引来到基隆庙口,可不只是嘴巴吃到好口味而已,心中还多了些文化的品味!

图书试读

台湾是小吃王圈,基隆庙口小吃则是台湾最有传统、最贝代表性的庙口小吃。
 
基隆庙口小吃有四大特色:一、历史悠久,有很多几十年的摊位,所卖小吃禁得起时间和竞争的考验。二、摊位数量很多,而且集中在仁三路(固定摊位,又称老庙口)、爱四路(流动摊位)两条交叉的小街上,傍晚以后总共有两三百个摊位。三、各摊位所卖小吃很少重复。四、营业时间很长,仁三路很多摊位都採轮班制,全天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年无休。
 
基隆庙口小吃以仁三路的奠济宫(建于1875年,奉祀开漳圣王)为中心,整个小吃区就是从这座庙的周边开始发展的。可能在清朝时代,庙埕就有市集,出现了流动摊贩。日治时代,允许在庙埕两旁设固定摊位,并发给执照纳入管理,但仁三路上也开始有流动摊贩了。
 
战后,随着人口增加及经济发展,仁三路上的流动摊贩愈来愈多,后来开始移到店家门口,并慢慢固定下来,最后由市政府统一规画固定摊位。1969年以后, 再规定下午四时以后爱四路上开放流动摊贩,后来又自然延伸到爱四路边的仁二路、仁一路,形成更大的庙口小吃区,并成为台湾最着名的夜市之一。
 
今天,基隆庙口小吃呈现中西并列、汉和杂陈、台湾创意的美食荟萃之地,有其历史渊源。
 
基隆早年移民以漳州人为主,也有不少福州人(基隆离福州很近,据传荷兰时代已有福州人在基隆集居成一条「福州街」,日治时代基隆与福州有定期商船航线),带来中国五大菜系之一的闽菜。闽菜以「善治海鲜,每多羹汤」着称,其中福州菜善用红糟,构成基隆庙口小吃的主流。
 
此外,日治时代留下的日本饮食,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带来的中国各省饮食,台湾走向国际化引进的世界各国饮食,以及愈来愈多东南亚新娘带来的东南亚饮食,都增加了基隆庙口小吃的内容。另一方面,一种饮食在食材上会融入在地特产,在作法上也会不断创新改良,结果又产生新的饮食,也让基隆庙口小吃继续丰盛下去。
 
基隆庙口小吃的食材种类繁多,做出来的小吃琳瑯满目,台湾各地的小吃大都可以在基隆庙口找到。基隆庙口也有不少独特小吃,有些摊位还在其他夜市开了分店,并进驻百货美食街。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