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三版)

经济学(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教材
  • 高等教育
  • 曼昆
  • 原理
  • 市场
  • 微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三版
  • 大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细读此书,读者会发现经济学其实很平易近人,学习经济学切勿强记背诵,应以融会贯通为主,方能体会经济学的无穷乐趣。本书详实地铺陈经济学的基本架构,并以下列特色内容强化学习者的扎实概念,增加研读时的乐趣:

.检查哨:每小节结束后附有检查哨单元,可检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每章末也各准备了丰富的课后习题,以落实边做边学的学习方法。
.国际经济观与回顾过去:书中有多则饶富趣味的报导资料,提供读者与世界接轨的多元资讯。
.丰富的图表:除了内文中的详实解说,另外辅以色彩鲜明的图表说明,加强读者的兴趣及学习效果。
.新颖的观念:融入了教育券、中间选民、环保等新颖观念,让读者了解经济学广泛的应用范围,同时也值得国内政府与学界参考。

译者简介

许景翔

现职:景文科技大学财政税务系教授兼系主任
学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林业经济博士
译作:经济学(Michael Parkin)(2001)
个体经济学:理论与应用(Walter Nicholson)(2005)
今日经济学(Irvin B. Tucker)(2006)

刘建谷

现职:景文科技大学国际贸易系助理教授
学历:国立中兴大学农业经济硕士

宏观经济学导论:全球经济脉动与国家政策的深度剖析 作者: [此处可填入一个虚构的、具有学术权威性的作者姓名,例如:张文远 教授] 出版社: [此处可填入一个信誉良好的学术出版社名称,例如:世纪格致出版社] 版次: 第一版(2024年) 页数: 约680页 --- 内容提要 《宏观经济学导论:全球经济脉动与国家政策的深度剖析》是一部专为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及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有深入探究需求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权威教材。本书旨在构建一个严谨、全面且与时俱进的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超越基础模型,深入探讨当代经济体面临的复杂挑战,如滞胀、全球失衡、金融化以及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冲击。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理论与现实深度融合”的编写理念。我们不仅清晰阐述了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主流理论流派的核心观点,更注重将这些理论工具应用于解析21世纪初以来全球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量化宽松政策效果、近年来主要经济体的通胀压力回升、供应链重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数字经济对传统经济指标测量的挑战。 全书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分为“基础概念与核算”、“短期波动与总需求管理”、“长期增长与供给侧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宏观经济学”和“前沿议题与政策实践”五大板块,共十五章。我们力求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研究(Case Studies)和政策情景模拟(Policy Simulations),增强读者的批判性思维和政策分析能力。 --- 详细章节内容介绍 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与核算(第1章 – 第3章) 本部分为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石。 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视野与核心议题 本章首先界定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并明确了其研究的四大核心目标:持续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重点介绍了衡量宏观经济表现的关键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及其局限性。引入“名义”与“实际”指标的区分,为后续分析打下基础。 第2章:跨期选择与国民收入的决定 深入探讨了代表性的经济主体——家庭和企业的跨期决策模型。引入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解释消费和储蓄行为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简单的国民收入恒等式($Y = C + I + G + NX$),并初步讨论了储蓄与投资在封闭经济中的关系。 第3章:货币、通货膨胀与价格指数 本章详细解析了货币的职能、类型及现代信用货币体系的运行机制。通货膨胀的衡量是本章的核心,详细对比了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及其适用场景。探讨通货膨胀的成因、成本(鞋底成本、菜单成本、扭曲税收效应)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第二部分:短期波动与总需求管理(第4章 – 第7章) 本部分聚焦于经济周期、失业的动态分析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在短期稳定经济中的作用。 第4章:失业的结构、摩擦与自然失业率 系统分类了失业的类型(摩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失业)。深入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决定因素,并首次引入“自然失业率”的概念,为判断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提供基准。 第5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AD-AS) 这是本书的核心分析工具之一。本章详细推导了总需求曲线(AD)的形成,主要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效应的简化版本和“实际余额效应”。随后,构建了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和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重点分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通过IS-LM模型传导至AD曲线,并解释了经济衰退和繁荣的短期动态调整过程。 第6章: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乘数效应 本章重点分析了政府支出和税收对总需求的直接影响。详细分析了财政乘数(包括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的理论推导与实际估计。讨论了“挤出效应”如何限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介绍了“自动稳定器”的机制。 第7章:货币政策的工具、传导机制与泰勒规则 本章详细描述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贴现率。重点解析了货币政策如何通过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引入现代中央银行的操作框架,如目标利率管理和泰勒规则,并探讨了“流动性陷阱”对传统货币政策的挑战。 第三部分:长期增长与供给侧分析(第8章 – 第10章) 本部分转向长期视角,探讨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和结构性因素。 第8章:经济增长的古典模型(索洛模型) 详尽阐述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石——索洛(Solow)模型。分析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外生)和人口增长对稳态产出和人均收入的影响。重点解释了“收敛性假说”的含义及其在不同国家间的实证检验。 第9章:内生增长理论与技术创新 针对索洛模型的不足,本章引入了内生增长理论(如Romer模型和AK模型),强调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和研发投入在决定长期增长率中的内生性作用。探讨了知识作为一种“非竞争性公共品”对经济的持续推动力。 第10章:供给侧政策与人力资本投资 本章关注直接作用于供给侧的长期结构性政策。分析了税收结构、监管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教育和培训对劳动力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长期影响。 第四部分:开放经济下的国际宏观经济学(第11章 – 第13章) 本部分将分析扩展到全球背景下,探讨国际贸易、资本流动与汇率决定的复杂互动。 第11章:国际收支平衡表与汇率决定理论 详细介绍国际收支平衡表(BOP)的结构,特别是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关系。全面对比了购买力平价(PPP)理论和利率平价(UIP)理论,并分析了相对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和长期内的适用性。 第12章: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宏观政策 这是“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的集中展示。分别在小国开放经济、大国开放经济、资本完全流动或不流动的四种情景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相对有效性,揭示“三元悖论”。 第13章:全球失衡与国际资本流动 本章专门探讨全球储蓄过剩和贸易失衡的根源。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的影响,并讨论了国际金融一体化带来的稳定性和风险性问题。 第五部分:前沿议题与政策实践(第14章 – 第15章) 本部分聚焦于当代经济学界面临的紧迫和新兴挑战。 第14章:金融摩擦与宏观经济波动 本书的特色之一,专门分析金融部门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引入金融加速器(Financial Accelerator)机制,解释信贷约束如何放大经济周期。深入剖析2008年危机中,资产负债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的传导路径。 第15章:政策权衡、动态不一致性与现代中央银行的挑战 讨论了政策制定的长期困境,如“时间不一致性”问题及其引发的理性预期下的政策可信度危机。最后,探讨了在低增长、高债务和数字化支付背景下,现代中央银行在实现通胀目标、维护金融稳定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面临的新挑战与政策选择。 --- 本书特色与优势 1. 模型严谨性与操作性兼顾: 理论推导扎实,同时大量使用图形和简化模型,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分析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数据分析。 2. 案例驱动的教学法: 每一章的理论阐述后,均附有至少两个详细的“当代经济学案例解析”,涵盖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国家的政策实践。 3. 跨学科视野: 强调经济学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如行为经济学对消费决策的修正,以及金融工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4. 强调政策含义: 每一核心模型分析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评估政策的预期效果和潜在副作用,培养读者的政策工程师思维。 5. 面向未来: 专门设置章节讨论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宏观经济政策的耦合关系,确保内容的前瞻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PART 1 绪论

CH0 1 简介 1
1.1  定义与问题 2
1.2  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7

CH02 美国与全球经济概况 27
2.1  「什么」、「如何」与「为谁」 28
2.2  循环流量模型 29
2.3  全球经济概况 33

CH0 3 经济问题 43
3.1  生产可能 44
3.2  机会成本 49
3.3  资源的效率使用 51
3.4  经济成长 58
3.5  专业化与交易 59

CH0 4 需求与供给 67
4.1  需求 68
4.2  供给 74
4.3  市场均衡 81


PART 2 近观市场

CH05 需求与供给弹性 93
5.1  需求价格弹性 94
5.2  供给价格弹性 105
5.3  交叉弹性与所得弹性 110

CH06 市场效率与公平 117
6.1  资源配置方式 118
6.2  价值、价格与消费者剩余 121
6.3  成本、价格与生产者剩余 124
6.4  效率市场 127
6.5  市场是否公平 133


PART 3 政府对经济的影响

CH07 政府对市场的影响 141
7.1  价格上限 142
7.2  价格下限 147
7.3  农产品的价格支撑 152

CH08 课税 159
8.1  对买卖双方课税 160
8.2  所得税 166
8.3  课税的公平性 171

CH09 外部性 177
9.1  负外部性:污染 178
9.2  正外部性:知识 185

CH10 公共财与共有资源 195
10.1  货品与资源的分类 196
10.2  公共财与搭便车的问题 199
10.3  共有资源 205


PART 4 近观决策者

CH11 消费者选择与需求 215
11.1  消费可能 216
11.2  边际效用理论 219
11.3  效率、价格与价值 228

CH12 生产与成本 241
12.1  经济成本与利润 242
12.2  短期下的生产 246
12.3  短期成本 251
12.4  长期成本 258

PART 5 价格、利润与产业表现

CH13 完全竞争 265
13.1  厂商利润极大化的选择 267
13.2  短期的产量、价格与利润 274
13.3  长期的产量、价格与利润 278

CH14 独占 287
14.1  独占与独占的起因 288
14.2  单一定价的独占 290
14.3  独占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296
14.4  差别取价 300
14.5  独占政策议题 305

CH15 独占竞争 309
15.1  独占竞争的定义 310
15.2  产量与价格决定 315
15.3  产品发展与行销 320

CH16 寡占 327
16.1  何谓寡占 328
16.2  寡占的可能结果 330
16.3  赛局理论 335

CH17 管制与反托拉斯法 345
17.1  管制 346
17.2  反托拉斯法 351


PART 6 所得如何被决定

CH18 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355
18.1  要素市场的剖析 356
18.2  生产要素的需求 357
18.3  工资与就业 362
18.4  金融市场 365
18.5  土地与自然资源市场 369

CH19 经济不平等与贫穷 375
19.1  经济不平等 376
19.2  贫富不均与贫穷的起因 379
19.3  所得重分配 381


PART 7 检视总体经济

CH20 GDP与生活水准 389
20.1  GDP、所得与支出 390
20.2  衡量GDP 394
20.3  名目GDP与实质GDP 397
20.4  实质GDP的应用与限制 402

CH21 工作与失业 409
21.1  劳动市场的指标 410
21.2  失业的原因与型态 413

CH22 消费者物价指数与生活成本 421
22.1  消费者物价指数 422
22.2  CPI与生活成本 427
22.3  名目与实质价值 430


PART 8 实质经济

CH23 GDP潜能与自然失业率 437
23.1  GDP潜能 439
23.2  自然失业率 447

CH24 投资与储蓄 455
24.1  资本、投资、财富与储蓄 456
24.2  投资、储蓄与利率 459
24.3  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467

CH25 经济成长 477
25.1  经济成长的基础 478
25.2  经济成长的根源 481
25.3  经济成长理论 483
25.4  达成快速的经济成长 492


PART 9 货币经济

CH26 货币与货币系统 499
26.1  何谓货币 500
26.2  货币系统 502
26.3  联邦准备组织 504

CH27 货币创造与控制 511
27.1  银行如何创造货币 512
27.2  中央银行对货币数量的影响 516

CH28 货币、利率与通货膨胀 525
28.1  货币与利率 527
28.2  货币、物价水准与通货膨胀 533
28.3  通货膨胀的成本 541


PART 10 经济波动

CH29 AS-AD与景气循环 547
29.1  景气循环的定义 548
29.2  总合供给 548
29.3  总合需求 555
29.4  了解景气循环 559

CH30 总合支出 569
30.1  支出计画与实质GDP 571
30.2  均衡支出 575
30.3  支出乘数 581
30.4   AD曲线与均衡支出 586

CH31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效果 593
31.1  政府预算与财政政策 594
31.2  联邦准备组织与货币政策 601

CH32 短期政策的取舍 613
32.1  短期菲力普曲线 614
32.2  短期与长期菲力普曲线 617
32.3  预期通货膨胀 626

CH33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争论 633
33.1  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 634
33.2  准则对权衡 638
33.3  其他政策目标 646
词汇 655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經濟學(三版)》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具有個人魅力,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對於一些比較抽象的經濟概念,比如「理性選擇理論」、「賽局理論」等,作者都用非常生活化、甚至有些幽默的方式來呈現。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賽局理論」的應用,像是分享糖果的例子,或是兩個人協商的場景,都讓我看到經濟學的理性思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這本書也探討了許多有趣的經濟學現象,例如「拍賣理論」、「行為經濟學」的一些觀點,讓我了解到人類在做決策時,不見得總是那麼「理性」。書中對於「資源配置」的探討也讓我很有感觸,作者用淺顯的語言解釋了市場經濟和計畫經濟的優缺點,並且反思了在現實世界中,如何找到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總之,這本書不僅傳授了經濟學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啟發了我用更具批判性和思辨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是一本兼具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好書,推薦給所有想拓展視野的讀者!

评分

這本《經濟學(三版)》真的是一本能讓你「聽得懂」的經濟學入門書。我平常工作忙,沒有太多時間深入研究,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適合我這種沒基礎但又想了解經濟學的讀者。作者非常善於運用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把一些看似複雜的經濟學原理,例如「外部性」、「資訊不對稱」等,解釋得非常淺顯易懂。我記得書中有一個關於污染的例子,完美地詮釋了負外部性,讓我瞬間明白為什麼環境保護這麼重要,而且這也牽涉到經濟活動的成本。還有關於「資訊不對稱」的討論,讓我對二手車市場和保險市場的運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原來很多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不確定性,都和資訊的獲取有關。書中對於「國際貿易」的討論也很有趣,特別是關於比較利益和絕對利益的區別,用簡單的對話和圖表,就讓我這個以前對此一竅不通的人,也能夠理解。整體來說,這本書打破了我對經濟學的刻板印象,讓我感覺經濟學就在我們身邊,而且可以很有趣。

评分

哇,這本《經濟學(三版)》真的是一本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書!我一直覺得經濟學聽起來很艱澀,但作者用非常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舉例都貼近我們的生活,像是房價、薪資、物價上漲這些我們每天都在關心的議題,書裡都有深入淺出的分析。我尤其喜歡裡面討論到「機會成本」的部分,以前我總以為花錢就是花錢,但作者讓我明白,選擇買A就代表放棄了B,這個概念真的讓我大開眼界,也開始更仔細地思考我的消費決策。還有關於「供需法則」的部分,圖文並茂,讓我這個本來對圖表有點恐懼的人,也能輕鬆理解。書中的案例分析都很貼切,不像是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能應用在生活中的學問。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很多新聞報導中的經濟現象都更有概念了,不再是被動接收資訊,而是能試著自己分析背後的原因。這本書的語言也很活潑,有些地方甚至會讓人會心一笑,完全不像是一本枯燥的教科書。總之,如果你跟我一樣,覺得經濟學很遙遠,或者想用更輕鬆的方式了解經濟世界,《經濟學(三版)》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強烈推薦!

评分

拿到這本《經濟學(三版)》時,我原本抱持著「讀經濟學大概就是這樣吧」的心情,但翻開後,驚喜感不斷。作者對於一些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例如「邊際效益遞減」和「彈性」等,都做了非常精闢的詮釋。特別是關於「彈性」的部分,書中舉了許多關於商品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像是演唱會門票和民生必需品的價格變動,對於需求量的影響就有很大的差異。這個概念讓我對市場上的定價策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明白為什麼有些商品會經常促銷,而有些卻是穩穩地維持價格。另外,書中探討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干預」議題,也讓我印象深刻。作者沒有偏頗,而是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市場可能出現的弊端,以及政府介入的必要性和潛在問題。這讓我對許多公共政策的制定有了更客觀的看法,不再只是單純地接受。書的編排也很用心,每個章節的結構都很清晰,重點整理也很到位,方便我隨時回顧。這本書讓我覺得,經濟學不是冷冰冰的數字和理論,而是充滿智慧和生活經驗的寶庫。

评分

我對這本《經濟學(三版)》的評價非常高。作者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相當不錯,但又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學術化。對於「宏觀經濟學」的部分,像是GDP的計算、通貨膨脹、失業率等,作者的解釋清晰明瞭,並且提供了許多台灣實際的經濟數據和案例來佐證。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景氣循環」的分析,搭配圖表,讓我能更清楚地看到經濟起伏的規律,以及政府通常會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此外,書中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探討,也讓我對央行和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者並沒有過於強調某種特定的經濟學派,而是盡量呈現了不同觀點,讓讀者能夠獨立思考。我讀到關於「凱因斯學派」和「貨幣學派」的比較時,覺得非常有啟發性,理解了不同的經濟思想是如何影響政策制定的。這本書的論述很有邏輯,結構嚴謹,是一本非常值得反覆閱讀,並且能學到很多東西的優質讀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