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林云大师书画的人很多,求墨宝的人更多,但知其妙处者;不多。大师七岁开始研习书法诗词绘画,大师的书画在世界华人美术年鑑、台湾美术年鑑、中华艺术书画辑、亚洲艺术学会画辑等等都有专文介绍和刊载。
纽约着名的Eastlake Gallery「东湖艺廊」亦曾展出,旧金山蒙台籍书画展,波士顿市立美术博物馆将其列为永久珍藏的作品。
「云石师友唱合集粹」收集林云大师 2008年诗作;有国学大师曲学楷模罗锦堂教授的善知识、有林云大师相交四十年的好友「檀岛奇芭」赵子仪教授的诗歌,资料珍贵、值得珍藏。林云法王的祈福墨宝:有气韵、有禅机、有密理、有易道,画中见诗意,灵气处处可寻。
作者简介
李是欣女士
生于台湾省台中市
国立师范大学社教系新闻组毕业
从事新闻、传播、公关相关工作二十余年,现为云石精舍终身义工
33岁那年皈依佛门密宗黑教一代宗师 林云大师门下。
囿于密宗黑教是ㄧ个奇特法门,专渡有特殊缘分的人,上师从不立文字,然这个法门却非人人有缘亲近,李是欣居士,将她追随上师十余载,所见、所闻纪录整理,书中汇集有上师开示、讲「理趣经」、讲密宗黑教不共传的「密中密」、个人心得、感应与启示。「不可思议的力量」三部曲是她生平第一次写书,当中有许多不可能且出人意料的奇蹟、让您不得不相信「信仰」的力量!
林云法王推荐序
朱笕立仁波切推荐序
自序
壹、林云大师诗辑与枯竹再生图 17
贰、林云大师禅诗、禅话 36
参、林云大师经常被问到的问题 85
肆、心有所感 101
伍、附录一 162
陆、附录二 205
柒、跋 207
捌、重要说明 214
林云大师序
李是欣女弟,是多才多艺的才女,做事迅速,不会拖泥带水,而且出口成章颇有倚马之才,她的「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蒐集的资料正确、完整,而且稀有。多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原始初稿,我自己也觉得十分珍贵,值得收藏。
我的诗,做的不理想,但是里面有国学大师曲学权威善知识,罗锦堂教授的大作,震醒痴聋、发人清醒、还有檀岛奇芭四十年好友赵子仪教授的诗歌,也兼有劝勉世人之功效。
我觉得是欣这本新着对有缘读者来说,是获益匪浅的,所以,我乐为之序。
我真的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这本书的感受,因为它带来的冲击是多层次的。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一本专注于“唱和”的诗文集,但事实远不止于此。作者在探讨学术问题的同时,并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挑战,他巧妙地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展现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担当。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立志”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空洞地讲励志口号,而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如何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目标。这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受用。而且,书中许多观点都极具前瞻性,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也依然充满智慧。例如,作者对“信息过载”的担忧,以及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独立思考的建议,简直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整本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读起来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交流,他既有深厚的学识,又有入世的智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积极的态度。
评分《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这本书,就像是我在人生旅途中偶然拾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轰动效应,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地触动着我的内心。我被作者对“时间”的哲学思考所深深吸引,他并没有把时间仅仅看作是流逝的刻度,而是赋予了它更丰富的生命意义,比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不辜负每一个当下。书中关于“学习”的篇章,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并没有将学习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强调了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课堂,从每一次的经历中都能学到宝贵的经验。我尤其喜欢他关于“提问”的探讨,他认为好的问题是求知的起点,也是智慧的火花。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一些提问方式,以及如何通过更有效的提问,来深化对事物的理解。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总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自我,找到新的方向,就像一本打开心灵的钥匙,解锁了更多未知的可能。
评分《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这本书,初次拿到手时,就被它典雅的书名所吸引,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文雅气息。打开扉页,看到的是序言中温润如玉的笔触,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深厚的感情,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书中收录的这些唱和与答问,仿佛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群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在笔墨之间交流心得,探讨学问,分享感悟。我特别喜欢其中几篇关于生活感悟的篇章,作者并没有高谈阔论,而是从细微之处着手,描绘出日常生活中蕴含的诗意和哲理,读来让人感到亲切而又有所启发。例如,书中有一段对“闲”字的解读,作者没有将它简单理解为无所事事,而是赋予了它更深层的含义,认为真正的“闲”是一种精神上的从容与安宁,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这种对字词的精妙揣摩,也让我对汉语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认识。整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考究,纸张的质感、字体的大小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智者的陪伴,在浮躁的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的空间。
评分《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这本书,绝对是一股清流。拿到书的那一刻,就感受到它散发出的那种宁静致远的古典韵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情”的理解,他没有将它简单地归结为男女之爱,而是将其延伸到亲情、友情,甚至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书中有一篇写到朋友之间的“知音”之情,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几个知己好友,在人生低谷时互相扶持,在得意时共同分享喜悦的场景,读来让人倍感温暖。这种对真挚情感的珍视,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同时,作者的文字功底也相当扎实,遣词造句精炼而优美,每一句话都仿佛经过了反复推敲,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不失深刻的内涵。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品味其中的几段诗词,虽然我不懂诗词创作,但通过作者的解读,我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浓厚情感和作者的才情。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老者,用他的人生智慧和丰富阅历,与你娓娓道来,让你在轻松的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滋养。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对《云石师友唱和与答客问》这本书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师友唱和”听起来有些像是古板的学术探讨,担心会过于枯燥。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说,我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了。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一点也不像我想象中的那种“学究气”。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应酬”的探讨,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批判,而是辩证地看待,分析了人际交往中的分寸感和智慧,如何既能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又不失自己的原则和独立思考。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我们常常被各种社交场合和人情世故所困扰,这本书就像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指南,教我们如何在复杂的社交网络中游刃有余。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读书心得的分享,作者对一些经典作品的解读角度非常新颖,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些我曾经读过的书,发现了很多以前忽略的细节和深意。这种“以文会友”的方式,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仿佛置身于一场场精彩的头脑风暴之中。整体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发读者思考,并且提供了一种更加积极、智慧的生活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