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巨大

宁静的巨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不知道是什么在护持着这「宁静的巨大」,
我却越来越相信它还在护持着我们。
──席慕蓉

  写《七里香》时的席慕蓉,是清澈的溪流,在年轻时涓涓地流着。那时我不认识她。等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是奔忙在故乡路上的席慕蓉了……她这时发现,自己的生命中居然还有一个浩淼的大海。
我为她感到幸运,不是每个作家都可以遇到溪流,也遇到大海的。
──陈丹燕〈读书记〉

  置身在多种源流的文化之间,席慕蓉以札记和书信的方式来诠释她的探寻、反省及发现。这本新书中有她不变的「本我」与「初心」,更让读者以全新角度来看待「他者」与「他方」的存在,领悟生命个体的流转,其实还有更幽微与更辽阔的牵连。

本书特色

1. 「生命里有些特别的质素在吸引着我,我渴望能把它们用文字挽留下来。」──席慕蓉。当代散文大家之一,文坛重量级作家席慕蓉最新散文集。
2. 题材优美动人,有幸福的时刻、有对原乡的感人情怀,一本就像好友时时在
身边陪伴我们的随身书。
3. 作者有别于科技时代许多人不再用手写信给友人,她与朋友鱼雁往返的情
谊,是一切讲求快速的现代人值得学习的。

作者简介

席慕蓉

  祖籍蒙古,生于四川,童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赴欧深造。一九六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

  在国内外举行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担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现为专业画家。

  着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二○○二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代序〉蒙文课

 ◎  辑一:短歌 琴声 邂逅 偶遇 画笔 孕妇 伴侣
哀伤的时代
冬日的午后
麻叶绣球
百合花及其他 诱惑
阴山下
草原骗局 洛阳李家营

 ◎  辑二:线索 关于挥霍
追寻之歌 如花的绽放
寄友人书 线索 舞者?阿月 初老 诗人与写诗的人 秋月 谢函

  ◎  辑三:对照集
童年物件 对照集 长路迢遥 天穹低处尽吾乡
圣诞夜
百合花及其他 一如天唱
走马 三匹狼 芨芨草
 
  ◎  辑四:高原札记
查干苏鲁德
斡难河畔
普氏野马
阙特勤碑
刻痕──写给海日汗的第二封信
神圣的人
诺门罕战争
鹰笛 玛丽亚.索

  ◎  辑五:北方书简 永世的渴慕 书写的意义
悲伤辅导 繁华旧梦 星空下的神话 无知的慈悲 花讯 生活?在他方 宁静的巨大
曼德拉山岩画

 【附录】
长城之外的草香——读《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所记观感    鲍尔吉?原野
读书记    陈丹燕

图书序言

追寻之歌
有些诗人,可以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作品分析,写成一本又一本有系统可循的书,宛如明镜,是一种清楚的自我认知和诠译。

有些诗人,则是除了他的诗作之外,从不多发一言。那面明镜,总是孤独地悬挂在自己的心中。

而我呢?我当然绝对做不成前者,但是,也更做不成后者。

创作的热情反覆前来,心中是怀着一些模煳的憧憬。可是,在创作的过程里,也充满了困惑,所有的线索好像都在,却是混乱、矛盾,甚至是互相否定的。

每次都是只有在终于写成了一首诗的那一瞬间,好像才能恍然于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些什么。

创作的热情反覆前来,却始终难以辨识那深藏在我心中的憧憬的全貌。

要更清楚的看见自己,我需要的是一种激发和触动。

如果眼前有个比较具象的画面,我应该就是那个在无星无月的夜里,在山林中艰难寻路的旅人,期盼天际能不时出现明亮的闪电,只为,那瞬间的光耀,就足够让我审视自己的置身之处与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以及方位的差异,从而可以在其后的黑暗里,再摸索出一小段的路程来。

由于脚步比较慢,诗因此也写得不算多。这几天,我的第六本诗集出版了,自己好奇地去数了一数,六本中发表的诗作总数,也不过是三百三十多首而已。可是,如果从其中年代最早的那一首算起,一九五九年的春日到此刻二○○五年的春天,这时间却是长长的四十多年!

好友其楣刚刚才对我说过一句话:

「你啊!你是个煳里煳涂就写了四、五十年的诗人!」

她的意思是说,我既不曾立下什么大志,也没有什么周详的写作计画,可是,却也一直一直没有离开。

是因为那深藏着的始终不曾向我完整显现的憧憬吗?

所以,我对「钱南章乐展──一棵开花的树」这场音乐会是充满期待的。

音乐会全场的二十首曲子都是以我的诗作入歌,由女高音徐以琳教授独唱,钢琴家王美龄教授伴奏。

而作曲家说,他想要以这二十首的独唱曲来诠释我这个人,以及我作为一个诗人的一生。

有这种可能吗?

在过往的生活中我们互不相涉,除了我偶尔听过他的音乐,他偶尔读到我的诗之外,几乎就等于是两个陌生人。但是,如果他真的做到了,对我来说,那又将是何等强烈炫目的闪电,何等令我战慄的激发和触动呢?

这三位音乐家在开始练习的时候,不希望我在场。等到终于准我去聆听的那日,是个又冷又湿的雨天,从淡水到关渡,车窗上一直有层薄薄的雾气,像我心里轻微的忐忑。

可是,第一首歌,就让我惊呆住了。

〈出岫的忧愁〉原诗写成于一九八二年:
骤雨之后
就像云的出岫 你一定要原谅
一定要原谅啊 一个女子的 
无端的忧愁

只有四行的诗,却重复了两次相同的请求。在诗成的当时,甚至一直到此刻之前,我都认为这「请求」是谦卑的表达。可是,为什么在钱南章的歌里,却让我听到了一个生命深藏着的坚持,甚至可以说是骄傲?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