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世界里,最残暴的入侵者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当被破坏的食物链,逐步影响人类生活时,才终于警觉、弥补。台湾的保育过去在国际间,颇为人所诟病,数度引起保育团体抗议。经过多年努力,台湾也能在保育上做出一番成绩,让许多动物在台湾受到妥善照顾,本书将记录、介绍这些照育技巧经验、故事,分享给还在学习中的国家,并以越南为例详细说明,用不一样的方式表现台湾、荣耀台湾。
让孩子能对台湾这块土地有深一层的认知,体认人类与大自然、野生动物间的关系,更可以了解台湾在保育动物上所作的努力与成就。不仅意识到生态保育的重要性及国家形象问题,进而体认对生命的尊重。
作者简介
裴家骐
先后毕业于辅仁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及蒙大拿大学,专攻野生动物学,目前任教于屏东科技大学野生动物保育研究所。授课及研究的兴趣包括:哺乳动物学、野生动物生态学及经营管理学、地景生态学、研究方法学和保育人文学。除了教学和研究外,也担任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的「野生动物保育谘询委员会」的委员,并参加「华盛顿公约」(CITES),和「世界保育联盟」(IUCN)及「濒临绝种野生物贸易调查委员会」(TRAFFIC)两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同时也是「屏东科技大学保育类野生动物收容中心」的创办人及负责人。更长期担任原住民族的顾问及义工,希望能够推动并促成国内原住民族对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权力。
【推荐序】
坚持、固执和挑剔的保育人
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
热带生态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主任∕林良恭
今年三月在台湾,掀起一阵风风雨雨、忽暗忽明的政治大选举,终于顺利结束。「台湾向前行」是赢家,于是「立足台湾、放眼世界」的口号又活络起来。然而,「台湾向前行」的方向似乎仅着重在经济面。在我们生意做得好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做更多好事,因为两者是相辅相成,好事就是让地球受益,让一些濒临绝种的生物有机会喘口气。
我们进出东南亚已有段时间,但在东南亚,尤其是越南这风光明媚但又受尽战争摧残的国家,在多数台湾人的认知,可能就只是当年的越战与今日的台商和远嫁台湾的越南新娘。而在书店林林总总介绍越南的书籍中,往越南向前行路途的导游手册都在「向钱行」打转,裴家骐这本《抢救野生动物大进击》却让我们看到,台湾的生态学者与学生在越南进行生物保育实践的心路历程;我深深体会到,在他们的心中有一座高山,比我们的玉山还高,它矗立在环绕四周的热带丛林里,但大部分的人只在森林边境绕来绕去,更不知道这座山的存在。
关心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育议题的人,明白台湾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台湾,我们有一部严峻的保育法、有主管野生动物的机关、有占全国面积百分之二十的保护区与国家公园、有野生动物保育研究的学术单位,我们每年培育近二十位野生动物保育的年轻研究者,当然也不再是被立在屏东科技大学保育类野生动物收容中心门口为红毛猩猩请命的牌子上,所指责那个时候的我们台湾。然而,当我们在为台湾的黑熊、狐蝠、水獭的生存担忧之际,究竟有多少人会去想到从台湾出发,去「照亮所有野生动物生存的阴暗角落」,达到「保育无国界」的使命。裴教授主持的屏东保育类野生动物收容经验是惨淡经营而来,我虽不是过来人,但其过程有关许多保育工作的辛酸及误解,还算熟知,这类经验是东方社会里人与生物冲突、经济成长与生物保育对立的缩影,西方保育人士所能体会到的深度有限。生物保育的发展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有一个龙门在那里,要跳过去才能成龙,也就是说要跃过去才能成为保育先进的国家。台湾可以说才刚刚跳过去不久,回过头来我们应该去帮助其他未跳过的国家,且从文化血缘经济而言,甚至生物地理,台湾与东南亚的关系本就密切,裴家骐从亲身走过的经验与专业的知识,毫不吝惜去支援越南野生动物的保育工作,侃侃道来不骄饰不虚伪,流露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就像本书所纪念一生奉献给灵长类拯救事业,却英年早逝的保育工作者--吉姆?柯罗宁(Jim Cronin)一样,是一个坚持、固执和挑剔的保育人。裴家骐的保育理想就是让大家了解我们人类在那么短时间造成地球生物的伤害,不管需用多少年去补救,我们都要坚持做下去。
我必须说,这本书所传递的理念,远比我最初预期的要深刻和广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野生动物的科普读物,更是一部关于责任、关于行动的宣言。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大进击”概念,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充满了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从台湾出发”这一点的强调,这让我看到了本土化保护的巨大潜力和必要性。它提醒我们,拯救野生动物并非遥不可及的国际性议题,而是可以从我们身边,从我们所熟悉的土地开始。我从书里学到了许多关于栖息地修复、社区参与、法律法规完善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都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开始思考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究竟能够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些什么。书中也描绘了一些成功的保护案例,这些案例充满了希望,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未来生态环境改善的信心。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观察者,而是被激发出了参与其中的勇气和决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动感和希望,那只展翅高飞的鸟儿,搭配着一抹温暖的夕阳,瞬间就勾起了我对未知旅程的向往。我一直对自然生态和保护野生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人类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似乎忽略了那些与我们共享这片土地的生灵。这本书的书名《抢救野生动物大进击:从台湾出发》,就如同一个响亮的号角,预示着一场充满挑战却又意义非凡的行动即将展开。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场“大进击”究竟是如何开始的?“抢救”的重点又会放在哪些濒危的物种身上?“从台湾出发”这个定语,又意味着什么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会贯穿其中?我尤其好奇,在作者的笔下,那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野生动物,会以怎样鲜活的姿态重新出现在读者眼前,它们的生存现状是否得到了真实的呈现,而我们又该如何从这些故事中汲取力量,去思考和实践更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一种积极的力量,让我对即将翻开的篇章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在某些章节的叙述上,带给我一种近乎身临其境的体验。作者似乎拥有某种魔力,能够将文字转化为画面,让我仿佛置身于台湾的原始森林,或者潜入深邃的海洋,与那些珍贵的生命近距离接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具体保护项目的详细介绍,这些项目充满了创新和韧性,展现了无数动保工作者付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面对的困难并非易事,但他们依然坚持着,用行动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感染。它让我看到了希望,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我的内心深处被某种力量所触动,一种想要为这颗星球上的生灵做点什么的冲动油然而生。这本书让我明白,野生动物的保护,并非一项遥不可及的任务,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都应该参与的伟大事业,而且,这场“进击”,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加入。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来自于它对于现实问题的直面和剖析。作者毫不避讳地揭示了野生动物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到非法盗猎和贸易,再到气候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每一个方面都触目惊心。然而,作者并非仅仅停留在揭露问题,他更着重于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影响的论述,角度非常独特,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科学研究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将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保护行动。整本书充满了思辨性,让我不仅仅在阅读故事,更是在进行一场关于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责任的深入思考。它迫使我去反思,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谛,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才能为野生动物留下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台湾这片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深度的人文与自然的探索。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能够将复杂晦涩的科学知识,用一种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仿佛能听到溪流的潺潺声,闻到雨后泥土的芬芳,更能感受到那些野生动物在各自栖息地里的悲欢离合。书里详细描述了台湾特有的多种野生动物,从高山上的稀有鸟类,到海岸边的海洋生物,再到森林深处的珍稀哺乳动物,每一个物种的介绍都饱含着作者深切的关怀和专业的考量。我特别被打动的是,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动物们从生命起源、生存环境、面临的威胁以及它们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娓娓道来。这种细腻的情感描绘,让我对这些动物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共鸣,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保护它们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物种本身的延续,更是为了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我们人类自身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