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不到一千个英文单子,到可以翻译、通过英检;
从交不出国文作文,到国文拿到指考的顶标,
从数学笨笨到连续三年拿到全美高中数学奖。
《十个月考上政大》叙述的不是一个传奇,更不是一个天才少女的故事,
而是记录了一个平凡的中学生,与一位用心的妈妈,一起辛苦却踏实的读书经过。
一般高中学生花三年不能做到的事,她做到了。
她不但克服了台湾、美国两地截然不同的教育制度和学习环境,
更克服了自己的惰性,突破了自己的极限。
绝大多数的学生和她一样的平凡,一样的爱玩、爱看电视、小说、电影;
绝大多数的家长和作者一样的忙碌,总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师长的事,
但,《十个月考上政大》这本书告诉我们:
不论学历、不论背景,只要有心,只要肯花时间,每一位家长都能够陪着孩子一起学习,成为孩子学习上的最大助力。
《十个月考上政大》透过亲子间的对话手法,将学习的方式一一呈现在书中:
★一天背二十个生活上常会用到的英文单字,不但可以帮助提升英文能力,同时可以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学习一个语言要先和这语言谈恋爱,投入情感,建立亲密关系。
★从国中暑假开始可以慢慢读一些英文短篇小说。
★古文不用全背,只需要背几段喜欢的句子,全篇多读几遍就好。
★加强作文能力从每週写一篇作文开始。
★读书的方法要先了解自己的状况与复杂的考试机制,做好时间管理,才不会顾此失彼。
★读地理一定要看地图;读历史不只要弄清楚年代,也必须弄清楚地理环境。
★高一、高二轻松读,打好底子,高三全力冲刺。
★学习必须主动,主动阅读、主动发问。
妈妈的序
女儿的序
PART1 初到美国 MAMA MIA 呀
虽然有父母陪同,雅平这位国中的小留学生仍是惊慌不已,第一堂课交出了空白表,没有朋友,最怕的不是上课,反而是下课,妈妈咪呀,怎么到处都是听不懂的英文和西班牙文!
国中成绩很差喔
英文程度不到一千字
第一堂课交出空白表
最害怕下课
妈妈上阵教英文
数学笨笨出运了
给学校写抗议信
每天背20个单字
暑假回台补英文
通过FACT
三年读了几本英文书?
PART2 在美国拚中文 MISSION IMPOSSIBLE
别人只要在美国唸好英文就好了,雅平却为了要回台湾读高三、考大学,在美国就开始读古文、拚中文,对于懒慢带疏狂,只想留云借月,不想中西兼通的她,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务。
古文要不要背?
写不出梦,不去参加派对
每天翻译一小段英文
风笛中的美式读书法
等校车背论语
不肯回台湾
历史、三民主义躺着听
PART3 台湾高中苦,公主彻夜未眠
Nessun dorma杜兰朵公主的主题曲「谁也不许睡!谁也不许睡!公主啊!妳也一样。」剧中的公主为了一个谜不能睡,现实中的台湾公主、王子却是为了升学,彻夜未眠,自美国回来加入阵营的雅平也不例外,他们的内心喊着:
「消失吧!黑夜!
日落,星辰!
天明时,我终将征服一切。」
回台湾找高中很难
坚持不肯补数学
先玩再说
补习班──全方位教学有效
「大家都说我疯了」
偷偷补国文、英文
厨房里听那冷雨
图表书,急救丹
如何行走历史长河?
最后决定参加指考
PART4 攻顶省力法 牛仔不用很忙
雅平指考有三科拿到顶标,以她回台湾十个月的时间有此成绩,的确是有些取巧的妙招,周杰伦的新歌「牛仔很忙」,从MV看来,牛仔真是无事忙,攻顶可以不用如此忙。
作文如何拿高分?
英文、国文如何读?
考古题是测谎机
高一、高二先逛「树林」
没有参加冲刺班
主动请教老师
落点一定要多做几家
有专长有弱点,指考助你攀高峰
PART5 父母can be a good teacher
妈妈一路陪雅平读书四年,发现父母也可以是好老师,父母不要借口没时间,也不要害怕亲子关系会紧张,自己带动孩子唸书,更能有好成绩,更何况提出M型社会观念的大前研一表示,「把教育问题外包给老师是最糟糕的模式。」
报纸妈妈看,女儿用听的
夜读后,回家看电视
国中、高中父母仍可自己教
M型社会,少花钱补习
青少年的内心世界
停电十三天
回想高中一年如地狱
和孩子一起吸收知识
无助的国中生妈妈
妈妈的序
二○○三年七月,老公被公司外派至美国迈阿密,我们决定带小女儿一同前往,老公快马加鞭赶着去报到,我们也刚好赶上美国高中八月开学。
我自职场提前退休,更使得这趟旅程成为理所当然的必要之行,没有任何犹疑;回顾过去四年,从台湾到美国,再回台湾,一段走马灯似的岁月,对我是一次全新的经验,对小女儿来说更是永生难忘的人生篇章。
正如雅平出发前所说的「又期待又怕受伤害」,她着实受了不少乍到异地之苦,而我也由一个纯职业妇女变身为家庭主妇,再转化为陪公主读书的妈咪兼老师。
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缺席,我却是被迫一路自己教,还好这段路程不但教学相长,彼此更受益良多。
过去我是热衷工作又爱逸乐的人,再加上从小唸书从未麻烦到父母,因此一向把孩子的教育丢给学校;但是孩子到美国入学的第一天就带回来厚厚的原文书,算算有数百页之多,你要让一个只拥有不到一千个英文字汇的孩子如何去面对?虽然我的英文只有普通程度,也只能打着鸭子上架一面查字典一面教。
由于老公外调美国的期限是三年,当初即决定调回来时,带女儿回台湾就读高三再考大学,因此在她十一年级时又展开了中文教学,我自己并非容易贯彻始终的人,又如何要求孩子呢?只好採用高谈阔论说故事的方法,把自己所知再加上买来的参考书综合起来,每晚来个艺文讲堂。
雅平回台湾唸书十个月,大学指考的成绩,不但英文、国文、历史三科均为顶标,最让我们开心的是她的英文是全国的前千分之○.五,国文则是前千分之五,细究起来,这一切应该和她先学整体观念,也就是「先见林再见树」的研读方式有关吧。
反过来看,朋友的孩子高中补了三年的英文,指考只得三十余分,为何会这样?一路陪读过来,真的颇为感慨。
小女儿的国文在一年内突飞勐进,国文和作文屡拿全班最高分,也令我思考台湾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种籽在土壤中发芽长成幼苗,浇水及施肥再帮他茁壮,但不论如何,影响最大的还是孕育他的土壤,这不是很像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吗?
大部分父母只在孩子国小时愿意陪读,到了国中高中,父母多认为教材益难,恐己力未逮,宁愿花钱把教学责任放给学校和补习班,完全放手的结果,孩子依据各自的资质而有不同的发展,但在考试引领读书的机械化教育制度下,孩子所拥有的多是机械性的思考。
我无意间闯进自学园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扮演不错的园丁,能把女儿这棵小苗拉拔成很直很美的小树,想想自己只是中等大学毕业,又是超没耐性的母亲,都可以做到如此程度,其他的父母只要有心,不也可以做到吗?这本书提供了我的经验。
和我共同写此书的雅平,也提供了她唸书的经验,大学考试不但应扎实的好好唸书,还必须有些致胜的策略性作法,才得以轻易登高峰。
在高三最忙的五月,她没忘记母亲卡,感谢我一路牵着她的手走来,还特别告诉我本来要用「陪」这个字,思索后觉得「牵」更为恰当,真是难为她观察如此细微,也真确表达出我们一路行来的关系。
这本《妈妈用心陪读,十个月考上政大》,光是名字就很有画面感,让人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个坚毅的母亲,一个努力的孩子,以及他们共同奋斗的场景。在现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而“陪读”这个词,很多时候被赋予了比较负面的含义,像是家长过度干涉,或者是一种无奈的付出。但这本书的书名却强调了“用心”,这让我看到了希望。我想,这不仅仅是陪伴,更是一种智慧的引导,一种情感的链接,一种价值观的传递。这本书或许会分享,母亲是如何在学习的道路上,给孩子提供最恰当的支持,如何在他们感到迷茫和挫败时,给予鼓励和力量,如何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分享喜悦和肯定。我也很好奇,“十个月”的时间跨度,意味着什么?是孩子之前基础薄弱,还是有特殊的学习挑战?而最终能够考上“政大”,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段奋斗史,它的细节会是怎样的?我很期待从中感受到那种真实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就带着一种温暖的色调,像是午后阳光洒在书桌上,让人心情宁静。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书名,就足以勾起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回忆和共鸣。“妈妈用心陪读”这几个字,瞬间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那些年,无论成绩如何,总有一个身影默默地支持着我,在书桌旁,在考试前,在成绩单拿到手的那一刻。这本书显然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辅材料,它更像是一本温暖的成长故事,记录着一段特殊的亲子关系,以及在这段关系中,母亲是如何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孩子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我想,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许多细腻的情感,关于陪伴的意义,关于亲情的支持,关于梦想的力量,以及在无数个日夜里,学习和成长的点点滴滴。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看到,一个母亲的智慧和付出,是如何化作孩子前进的动力,又是如何共同克服那些学习上的难题,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生活气息的书,光是书名就让人感受到一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妈妈用心陪读,十个月考上政大”,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故事,更是关于亲子关系,关于成长,关于坚持的生动写照。在这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成功的“秘籍”所包围,但往往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爱与陪伴。这本书的书名,恰恰强调了“用心”这两个字,这让我觉得,它所讲述的,并非是某种速成的技巧,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这位母亲是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将“用心”二字融入到陪读的每一个细节中,是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力,并最终引导他们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我相信,这本书里一定充满了感人的故事,深刻的感悟,以及可以借鉴的经验,它将为所有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带来启发和力量。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塑造,是能力的培养,是梦想的启蒙。看到《妈妈用心陪读,十个月考上政大》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标题所吸引,因为它触及到了教育中最核心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用心”的陪伴。我常常思考,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用心”?是事事包办,还是放任自流?这本书的标题暗示了一种平衡,一种在支持与放手之间寻找最佳支点的智慧。我非常希望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到,这位母亲是如何在漫长的陪读过程中,既给予孩子坚实的支持,又保护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在孩子面临学业压力时,传递积极的心态,培养他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又是如何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知识真正内化为孩子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分数上。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提高学业成绩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如何培养一个健康、自信、有能力的孩子的指南。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为孩子教育问题而焦虑的家长,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斥着理论化的说教,读起来让人感觉压力山大。然而,当我看到《妈妈用心陪读,十个月考上政大》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书名中的“政大”二字,本身就代表着一定的学术高度和竞争力,而“十个月”的期限,更是让人好奇,在这个相对短暂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能够促成如此显著的进步?我猜测,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关于如何提高考试分数,它更侧重于“用心”二字,这背后一定蕴含着一套行之有效的陪伴和引导方法。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家长如何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扮演好“陪读”的角色,如何真正做到“用心”,而不是流于形式;如何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理解他们的困惑与挣扎;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驱动力,让他们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情感支持,让我不再孤单地摸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