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儿童少年福利需求为圭臬,提供案主及其家庭的福利服务以及介绍儿童少年社会工作者执行方案的准则。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儿童及少年的发展、儿童福利的范畴,有别于过去及传统所用福利服务之作法与想法;第二部分则介绍有关儿童福利之服务对象,例如,特殊需求之儿童少年、外籍配偶家庭之儿童、单亲家庭之儿童少年、原住民之儿童少年、青少年之性行为与未婚怀孕、犯罪少年之安置辅导,以及中辍儿童少年为对象,提供一些社会工作处遇之原则及方法介绍。另外,本书各章中也穿插一些个案资料,以彰显儿童少年及其家庭所处之复杂情境,同时也显示SWPIP之概念的应用性。
作者简介
郭静晃
学历∕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家庭关系与人类发展学系博士
现任∕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中华民国青少年儿童福利学会理事长
序 i
第1章 绪 论 1
第2章 儿童发展与儿童福利 7
第一节 人生历程与发展之意涵 9
第二节 儿童发展的理论 15
第三节 儿童福利之科学研究法 33
第四节 运用儿童发展知识于儿童福利实务 42
第3章 儿童福利专业 51
第一节 社会工作实务规范 55
第二节 儿童福利之社会工作专业内涵 61
第4章 儿童福利服务之新思维与作法 73
第5章 儿童少年保护福利服务 93
第一节 我国儿童保护现况 95
第二节 儿童保护工作微视与鉅视面之分析 100
第三节 儿童少年保护服务之处遇模式 109
第6章 婚姻暴力目睹儿童福利服务 123
第一节 婚姻暴力与目赌儿童之定义及现况 125
第二节 婚姻暴力对目睹儿童之影响 128
第三节 目睹婚姻暴力儿童之处遇模式 131
第7章 单亲家庭之儿童少年福利服务 143
第一节 台湾单亲家庭之概况及需求 147
第二节 社会变迁之家庭困境 150
第三节 单亲家庭福利政策 164
第四节 未来我国单亲家庭福利政策之走向 179
第五节 未来我国单亲家庭福利因应之道 181
第8章 离婚与失亲儿童少年福利服务 193
第一节 离婚与失亲之原因及其对儿童之影响 196
第二节 失亲儿童之政策及处遇方案 204
第三节 如何运用SWPIP于失亲家庭之儿童少年福利服务 206
第9章 青少年性行为与怀孕 225
第一节 青少年未婚怀孕之定义及成因 228
第二节 青少年未婚怀孕之政策与方案 242
第三节 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专业规范于青少年未婚怀孕服务 256
第10章 犯罪儿童少年之福利服务 281
第一节 儿童、少年非行概况 282
第二节 犯罪儿童少年之行为分析 287
第三节 触法儿童少年之安置辅导 290
第四节 强化儿童少年之安置辅导措施 305
第五节 运用SWPIP实务模式于犯罪少年 309
第11章 中辍儿童少年之福利服务 339
第一节 中辍学生的定义 345
第二节 中途辍学的相关理论 348
第三节 中辍学生辍学的原因 355
第四节 中辍学生的需求 364
第五节 中辍学生的辅导策略 367
第12章 外籍配偶家庭之儿童福利服务 387
第一节 东南亚外籍女性新移民的来台发展现况 390
第二节 外籍女性配偶的家庭生活阶段任务及冲突 396
第三节 外籍女性配偶教养现况与需求 402
第四节 我国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儿童福利相关法令之现况 407
第五节 有关外籍配偶家庭之政策走向 411
第13章 原住民之儿童少年福利服务 419
第一节 原住民之整体概况 422
第二节 原住民儿童及少年之福利需求 432
第三节 当前台湾原住民儿童及少年福利推行之现况 437
第14章 特殊需求之儿童少年福利服务 441
第一节 爱滋病儿童及少年 442
第二节 药瘾及酗酒家庭之儿童及少年 446
第三节 身心障碍儿童及少年 451
第四节 运用SWPIP实务模式于特殊需求之儿童及其
家庭 467
附录 479
附录一 儿童及少年福利法 480
附录二 2004年台湾儿童遭受伤害之新闻事件 500
《儿童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这个书名让我立刻想到了社区发展和家庭支持网络。我认为,家庭的稳定和健康成长,离不开强大的社区支持。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构建和发展社区家庭支持网络方面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者会如何识别社区中的家庭资源和需求?他们会如何组织社区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和交流?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家庭互助小组、亲子活动中心、或是社区青少年服务站等项目的设计和运作? 我特别好奇,在面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是有特殊需求的社区时,社会工作者会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搭建一个有效的家庭支持平台?书中会探讨如何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到社会工作中来,让他们成为支持家庭的重要力量吗?我也想了解,在整合社区内的各类资源,比如学校、医院、NGO组织、以及企业等,为儿童少年和家庭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方面,社会工作者会有哪些创新的方法和策略?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通过社区力量,赋能家庭,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的宝贵经验?
评分一看到《儿童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这个书名,我立刻想到了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议题。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面临着困惑和挑战。 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家庭教育指导和亲子关系促进方面的实践。例如,社会工作者会如何帮助家长理解儿童少年的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沟通技巧、情感管理、或是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实用内容,来帮助家长与孩子建立更和谐的关系? 我特别好奇,在面对一些家庭冲突,比如代际沟通障碍、青春期叛逆、或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误解等情况时,社会工作者会如何介入,扮演调解者的角色?他们会采用哪些专业的技巧来修复和改善亲子关系?我也想了解,社会工作者如何帮助家长认识到自身的成长需求,并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以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育儿的挑战?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促进亲子关系和谐的实用指导和理论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题目《儿童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让我立刻想到了社会政策和儿童福利的议题。我一直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福利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社会文明的程度。 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者是如何参与到儿童福利制度的设计中去的?他们会如何收集儿童和家庭的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关于儿童福利的宏观议题,比如童年贫困、教育公平、医疗保障等,以及社会工作如何在其框架下开展具体服务? 我尤其关心书中会如何阐述社会工作者在倡导儿童权利方面的角色。他们如何通过各种渠道,为儿童争取更多的权益和资源?是否会介绍一些与儿童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法律工具来保护儿童?我也想了解,在面对一些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或是失学儿童等群体时,社会工作者会如何设计和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更完善的儿童福利体系,以及社会工作如何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深刻洞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很喜欢,非常温馨,一眼就能看出是关于家庭和孩子的。我一直觉得,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土壤,而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这本书的题目《儿童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恰好触及了我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领域。 我一直对儿童保护方面的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如何通过社会工作的方法,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们。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儿童权利的保障,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在家庭关系出现危机时介入,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干预。比如,对于家庭暴力、忽视、虐待等情况,社会工作者究竟会采取哪些具体的评估和介入策略?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儿童建立信任,让他们愿意开口讲述自己的经历?此外,我也很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儿童少年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面临的独特挑战,以及社会工作如何针对这些挑战设计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一些关于家庭支持服务的议题。我个人认为,预防性的家庭服务比事后干预更为重要。如果社会工作能够更早地介入,提供育儿指导、亲子沟通技巧培训、资源链接等,或许能有效避免许多家庭问题的发生。 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家庭支持案例,以及这些案例背后的社会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例如,如何帮助新手父母应对育儿压力?如何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如何构建一个更具支持性的社区环境,让家庭能够更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也想知道,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家庭结构,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是多代同堂家庭时,社会工作者会有哪些不同的工作侧重点和方法?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论,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不同类型的家庭?
评分读到《儿童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了青少年犯罪和矫正的问题。我知道社会工作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我对其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了解不多。 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除了家庭因素之外,还有哪些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的深层原因?在青少年矫正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如何与这些青少年建立关系?是否会采用一些心理辅导、技能培训、或是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方式?书中会探讨如何进行个案管理,如何评估青少年的风险,以及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干预计划吗?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社区矫正、寄养家庭、或是少年司法等方面的社会工作实践? 此外,我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情绪问题等,社会工作者在这方面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心理危机干预的技巧,或是如何引导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应对机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们了解社会工作如何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其健康成长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