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仍想着经历过我身体的那些人,想着那些我也曾经历过他们生命的那些人。
阴影与光芒,一切都从那儿开始。
离开一个地方,离开过往。可是,大海吸纳了过往的声音与气味,却在另一个时空中传散开来。
离开童年的海边小镇,她来到北京,时间长的让她说话、行动、想法、感受都像一个地道的城市人,连烦恼也像──无聊的工作、不知未来的爱情、冷漠的关系、看似忙碌却又一无所成,日复一日相同的对话或者沉默,连做爱都驱散不了的虚无感……
直到有一天,从家乡小镇,不知是谁寄来的一条鳗鱼干,那浓厚的腥味挑衅似地刺入她尘封的记忆,于是,记忆溃堤,她又成为那个名唤「阿狗」的孩子,没有父亲母亲,只有一辈子都不快乐的祖父,与一辈子安安静静的祖母,在那个家家户户都打渔的小村子,只有她从来不曾像其他人一样,在海边盼回什么人。她是没有人管的野孩子,就连村里头的哑巴都要欺负她,将她监禁在黑暗的地洞中,死亡成了她唯一的企盼,因为,比死亡还可怕的是入骨的耻辱。
而与这个村子所有人命运紧密联系的大海,总是放肆地强取豪夺,最后也带走了哑巴。只有这个石头小镇的荒凉,是它不想带走的部分,她一次又一次站在唯一能离开此地的道路上,但总是没有钱买车票,唯一能够走远的一次,却是去取出自己的小孩。她的生命,碎裂如海边的浪花,她以为,只要远离大海,就能不再受它缠绕与诅咒。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大海借由风干的腥味,强迫她面对曾经想要逃离的一切,随着气味而出现的,是她不曾想像过、她以为从来不曾存在的父亲,带着生命腐朽之前的回光,此时此刻,她终于可以大声哭喊,融化了像石头般坚硬而永不消失的黑暗与阴郁,也才让她有更多的力气,可以任由过去的浪,打掉现在一身的灰,而属于未来的生命色彩,才得以重新显现。
作者简介
郭小橹 Xiaolu Guo
一九七三年生于浙江石塘,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学硕士,2002年赴英国,现居英国拍电影写小说。她兼具小说家、评论家、编剧、导演数种身分,曾出版长篇小说《芬芳的三十七度二》、《我心中的石头镇》、电影理论文集《电影地图》、《电影理论笔记》等书;编剧作品有《网络时代的爱情》、《汪洋中的一条船》。
《我心中的石头镇》英译版在2005年获得英国《独立报》外国小说奖最终提名,与爱尔兰「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初选,后又出版以英文写作的《恋人版中英词典》,入围英国「柑橘小说奖」决选,成为英国文坛上颇受注目的新人。
在电影方面,她至今拍了六部长短片,包括纪录北京申奥期间农工悲苦心声及城市样貌丕变的《嵌入肉体的城市》(The Concrete Revolution)获法国巴黎「国际人权影展」大奖、描写城乡及归乡情结的《今天的鱼怎么样?》(How is your fish today?)获2007年法国Creteil「国际女性影展」评审团大奖,以及借由双亲的东西行旅透视文化冲突的新片《西行之路》(We went to wonderland)。
小说与电影,是她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网站上她如此写道:「透过小说创作与电影拍摄,我试着找出一个觉得自己站在局外的人,如何在纷乱的现实中展现人类存在的真理。我发现,人的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遥远。人性总是渴求爱与心灵的抚触,艺术往往能使人的灵魂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我心中的石头镇》这个书名,让我想起了当年在乡下唸书的日子。那时候,我们住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周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平日里,学校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同学、老师,还有那些充满故事的老建筑,都构成了我们青春的一部分。放学后的操场,总是有追逐嬉闹的身影;图书馆里,书本是陪伴我们度过孤独时光的最好的朋友。课余时间,我们喜欢一起爬上学校后面的小山坡,看日落染红天际,聊着未来的梦想。石头镇,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回忆,是生命中一个温柔的锚点,无论走到哪里,回首望去,都能感受到那份温暖和力量。
评分看到《我心中的石头镇》这个书名,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童年夏天,阿嬷家门前那条碎石子铺成的小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在上面奔跑、跳跃,有时还会捡几块光滑的鹅卵石,拿回家当宝贝。那时的乡村,日子过得慢悠悠的, neighbours 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人情味浓得化不开。早晨,鸡鸣狗吠声此起彼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泥土和青草的香气。傍晚,家家户户升起炊烟,厨房里飘出的菜肴香气,总是让人食指大动。记忆中的石头镇,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简朴的房屋,热情的乡亲,以及最纯粹的快乐。
评分《我心中的石头镇》这个名字,给我一种踏实、宁静的感觉。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片可以停靠的港湾。《我心中的石头镇》听起来就像是这样一个地方,没有浮华,没有喧嚣,只有最真实的情感和最简单的生活。也许那里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物质不一定丰裕,但精神是富足的。他们懂得分享,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人事物。这样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让人忍不住去向往,去追寻。
评分《我心中的石头镇》这个书名,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根”的探索。在台湾这片土地上,我们融合了多元的文化,也经历了不少历史变迁。许多人,无论是在城市里落地生根,还是身处异乡,心中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镇”,那是我们来时的路,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源头。它可能是祖辈们开拓过的土地,可能是童年嬉戏过的巷弄,也可能是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和习俗。这本书名,仿佛在邀请我们一同回溯,去寻找那份最初的感动,去理解我们与这片土地之间,那份不可分割的连结。
评分读到《我心中的石头镇》,我突然想起年轻时第一次离家到大城市闯荡的情景。那时,心里总有一份对故乡的眷恋,但又被城市的繁华所吸引。离开熟悉的环境,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充满挑战。为了生活,每天奔波忙碌,渐渐地,故乡的模样在记忆中变得模糊。但每当遇到困难,或是感到疲惫时,脑海里总会闪过家乡的画面,那些朴实的乡音、淳朴的面孔,总是能给予我前进的动力。石头镇,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在许多人的心里,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精神寄托,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