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全麵改變
各行各業創造價值和成長的關鍵,就在於取得全球性的資源網路,與顧客共同創造獨一無二的經驗,一次一個的個人化經驗。要達成這個目的,執行長、主管和各級經理人,都必須改造他們的商業流程、技術係統、供應鍊管理,完成重要的社會和技術架構條件,以打造一個持久的創新優勢。
在這本劃時代的著作裏,普哈拉和剋利斯南說明如何促成這樣的轉變──資訊工程和管理架構形成企業基本基礎的轉變,提供策略包括:
◆係統重新設計,與顧客共同創造價值,並讓公司各部分都連結這個流程
◆透過智慧分析,衡量個人的行為
◆持續提升所有麵對顧客和後端流程的彈性和效能
◆把所有相關人等──顧客、員工、投資人和供應商──都當成獨一無二的人
◆在順暢的全球網路中,跨文化、跨時區工作
◆建立能快速提供高品質、低成本解決方案的團隊
新價值 新來源
A公司在全世界三個時區都有研發中心,所以能24小時不停進行産品開發。其競爭對手B公司,隻在一個地方進行所有的研發。且不論成本差異,A公司的研發就是快一點。這正是競爭優勢的極大來源。因此毫不意外的,有幾傢全球性的公司都在印度和中國建立研發中心,並將之列入全球計畫中。同時,印度和中國的公司也透過併購歐洲和美國的公司,走上全球化。
全球性的公司不會聘一大批人,然後在六個月方案結束後就要他們走人。相反的,這些公司,能在短時間內集中大批人纔。Infosys可以在一個星期內,把300到500 名軟體工程師,從一地轉到另一地,從一個案子轉到另一個案子。將一些工作包給其他人,這是在短時間內建立規模的必要手段。
大公司最好鎖定小公司為創新來源。新科技是在小公司裏孕育、培養齣來的。美國矽榖、印度班加羅爾(Bangalore)、北京,都是創新的來源。發現創新、並且利用這些從世界級機構和新創小公司所發展齣的創新,是永遠獨占鰲頭的關鍵。舉例來說,光是印度的資訊科技産業,就有超過3,000傢小公司,每一傢的獲利都在2,500萬美元以下。這些公司都是創新套利的來源。透過選擇性的授權、結盟、或者購併,創新的品質和速度,將明顯改變。
◆我們要如何將這些新興的策略機會,和每日的經營結閤?
◆我們要如何瞭解特定消費者的欲望、技術和行為,纔能幫助他們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經驗?
◆我們需要哪些技術支持架構,纔能以低成本創造齣彈性和創新的可能?
◆我們在管理人力資本上,需要那些改變?
◆我們是否準備好在一個平順無縫的全球網路中,跨越文化和時區地進行工作?
作者簡介
C.K.普哈拉(C.K. Prahalad)
全球暢銷書《消費者王朝》(The Furure of Competition)的共同作者,以及《金字塔底層大商機》(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的作者。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的全校傑齣教授。普哈拉在2007年獲倫敦《時代雜誌》選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管理學者」,以及《商業周刊》選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商業策略學者」。
M.S.剋利斯南(M.S. Krishnan)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的商業資訊與科技教授暨研究員。
譯者簡介
袁世珮
颱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暨外文學士,現任媒體記者,譯作甚豐。
作者序
第1章 商業的轉型
第2章 商業流程:創新的推手
第3章 分析:創新的洞察
第4章 事關重要:創新的技術架構
第5章 組織的舊包袱:價值創造的絆腳石
第6章 效率和彈性:管理緊張情勢
第7章 靈活地部署人纔
第8章 給經理人一課:創新的性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