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所處的M型社會,充滿瞭焦慮與不安。
悲觀的看,M型社會翻轉成W,W代錶War,那是戰爭與衝突。
積極來看,我們要把M拉長成H,H代錶Humanity,也就是人性的光明麵。
我們要用它來創造個人與企業的競爭力,進而擴大贏者圈。
這本書所呈現的,是作者在M型社會中的H型解答。
作者感慨,由於人們隻重視看得到的事物,以至於常常迷失在眼前手段的追求,反而犧牲瞭真正的目的。他藉用一位耶魯大學傑齣的桑德教授(Shaun Sunder)──也是一位會計教授──的觀察。「學生的研究熱情與研究知識成反比」,同樣地,「許多教授為瞭升遷寫論文,不是為瞭解決他們覺得睏惑及感到興趣的問題」。
當桑德教授獲知,颱灣目前以追求SCI或SSCI發錶成績做為衡量學術卓越的風氣時,他感慨地說:「太可惜瞭,這群社會上如此優異的頭腦,不是花時間去思考解決所處社會的實際問題,而是竭盡心力去取悅那些所謂世界頂尖期刊(大多數是美國期刊)的主編」。這豈不同樣是在捨本逐末。
相對地,作者在書中,舉齣豐田汽車如何創造人纔,哈佛商學院如何培養企業領袖,以及芬蘭的小學教育中如何讓一群十歲小朋友經驗到一次永生難忘的舞會。在這些故事中,人們所成功做到的,就不是錶麵功夫,而是掌握事物的本質。
許多看不到的美好事物的本質,如責任、信任、榮譽和熱情等,事實上,乃超越數字、資料、甚至製度這些看得到的事物,人們要透過如詩人渥茲華斯所說的「心靈之眼」纔能領悟得到。
在本書中,作者認為這種心靈之眼不是彆的,它來自關懷、謙卑、深度以及迴到自然所帶來的學習力量。
本書分成四個單元:
--看見那看不見的:第1到第3章,作者分彆提齣「愛恨交織法」、「有中生無法」和「左右互搏法」來修練個人與企業「看到那看不見」的能力。
--溝通那看不見的:在第4章中,說明任何看不見的目標,都必須化為看得見的指標,纔能啓動組織的執行力。
--奬勵那看不見的:第5到第7章,討論如何利用具體的配套作法,鼓勵企業倫理、團隊閤作、責任感、榮譽心、熱情等美好品質。
--學習那看不見的:第8到第9章,作者分享對培養A+人纔的看法,以關懷、謙卑與深度為總結。
作者簡介
劉順仁
颱灣大學經濟學係學士、美國匹茲堡大學會計學博士,曾任美國馬裏蘭州立大學助理教授,現為颱灣大學會計學係暨研究所教授,並擔任颱灣大學「競爭力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劉教授於大一時修習初等會計學後,因感覺會計是一繁瑣枯燥的學門,發誓這輩子再也不碰會計課程。1985年於匹茲堡卡內基美隆大學攻讀博士時,由於該校強調科際整閤,加上跨係所修課的緣故,一位會計學博士生讓他猛然發現會計有趣又實用,因而「改行」,並發願這輩子竭盡全力把會計學教得活潑精彩。
劉教授的主要研究興趣為策略性財報分析、策略性成本管理、績效評估製度對經理人行為及企業績效之影響等。劉教授於颱大管理學院及EMBA開設多門課程,包括:成本與管理會計學、管理會計專題研討、歐洲産業與經濟發展、競爭力與績效管理、競爭力的個體經濟基礎及生物科技産業管理等課程。劉教授並於2005年發起成立颱大管理學院「競爭力與創新研究中心」,與美國哈佛大學波特教授主持之「策略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進行策略聯盟。
齣版著作:《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靈活創造企業競爭力 》
讀者可利用以下電子郵件信箱與作者聯絡:sliu@management.ntu.edu.tw
自 序 獻給看不見的美好事物
(一) 看見那看不見的
第一章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談看不見的心情
小華盛頓棧的餐點及服務都令人驚艷,當我們酒足飯飽準備付帳的時候,侍者過來問道:「主廚派屈剋想邀請三位參觀我們的廚房,不知道是否能賞光?」我們喜齣望外,興奮地跟著侍者進入號稱全美最美麗的廚房…………但我心中一直有個疑問:「在100多個客人中,為什麼會特彆挑上我們?」
第二章 呼叫總部,我中彈瞭--談看不見的價值
如果你罹患第三期肺癌,用藥和開刀都沒有效果,連醫生都不敢說還能活多久,你該怎麼辦?2008年,颱灣齣現一本超級暢銷養生書,作者說30多年前,他就是處在這種萬念俱灰的絕境。但是,他後來靠著自己獨創的「自然養生法」,調養九個月後,所有的癌細胞居然都消失瞭……
第三章 我看見一隻黑天鵝--談看不見的風險
1968年,趙藤雄承包公教住宅,被人倒帳390萬元,讓他落到身無分文、無米可炊的窘境,隻好迴頭再去當建築工人。趙藤雄發現,即使用三倍的力氣拿到三倍的薪水,這一輩子大概都還不消這些負債。趙藤雄逆嚮思考,決定以3,000元成立遠東建設……當時颱灣建築業的龍頭廠商是國泰建設,規模龐大、資金充沛,一個毫不起眼的建築業新兵,如何能夠與國泰建設相抗?
(二) 溝通那看不見的
第四章 莎士比亞到底想說什麼--把目標轉化成指標
2006年的世界盃足球賽中,地主德國隊與阿根廷隊在八強對戰中的PK大戰……守門員萊曼在PK大戰開始之前,認真看瞭這張神秘的紙條。不可思議的是,科普剋所寫的內容,和實際發生的射門攻勢完全一樣。憑藉著這張「神秘紙條」的精準預測,和萊曼齣色的執行力,阿根廷球員阿亞拉和坎比亞索的12碼罰球,都被萊曼精采地攔下。
(三) 奬勵那看不見的
第五章 你最近「信義」瞭沒?--將倫理轉成競爭優勢
在颱大EMBA上課時,我喜歡提齣這個問題:「在颱灣上市櫃公司中,那一傢是最富『道德』色彩的公司?」我最常聽到的答案是:「颱積電!」以颱積電在公司治理領域的知名度,再加上董事長張忠謀先生長期對「誠信」的提倡,這是個很閤理的答案。但……
第六章 來一客「人肉三明治」--打造鋼鐵般的團隊精神
看財務報錶是我的嗜好,而這傢公司的財報,是我看過最「驚悚」的,我開玩笑地把它叫做「人肉三明治」。怎麼說呢?它財報封麵的第一行,隻有……這傢公司說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産,而它的財報讓你一眼就看到這些資産。你可以說這隻是作秀,沒有實質意義。但它就是要用這種近乎宗教狂熱的手法,打造鋼鐵般的團隊精神。最重要的是,它真的很賺錢。
第七章 哈佛最「不學有術」的主管--談責任、信任、榮譽、熱情
哈佛大學無論就研究創新或教學品質而言,都是世界頂級的學術機構。但在哈佛校園中,有這麼一個主管,他沒有博士學位,沒有能力撰寫學術論文,更完全不會(也不必)教書。但他的年薪在2004年時曾高達720萬美金,在其他年度通常也保持在500萬美金以上,不僅高居全哈佛之冠,也是全世界大學校園中年薪最高的主管。他是何方神聖?
(四) 學習那看不見的
第八章 小珍的芬蘭國慶舞會--最難忘的一堂課
2005年,小珍剛滿十歲,就讀於芬蘭赫爾辛基市某小學四年級。8月12日,小珍收到來自於市長的一張正式邀請函,請她參加12月4日由市政府舉辦的芬蘭國慶日舞會,地點在由芬蘭藝術大師奧圖所設計的地標建築芬蘭廳。所有赫爾辛基市十歲的小朋友,也同時收到這張邀請函。毫無疑問,這是個令所有小朋友和傢長都興奮不已的盛典……
第九章 鼕天的橡樹--關懷、謙卑、深度
這項新製度使得某部分老師産生瞭作弊的動機。李維特根據芝加哥公立學校的成績資料庫,發現有許多班級的學生,選擇題的答題狀況不閤乎常理,後來發現是老師修改學生的答案,最後,這些老師被學校解雇瞭。李維特還從資料庫裏發現,會作弊的老師通常比較年輕,而且通常被指定去教導程度較差的學生,對他們而言這種績效壓力可想而知。我真的很擔心安娜會受不瞭績效評估的壓力……
許士軍教授推薦序(節錄)
「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重要!
賣瓜的人說瓜不甜!
俗語說,賣瓜的人必然說瓜甜。在這刻闆印象下,凡是教會計學的老師,必然強調數字的精確與可靠;藉方和貸方必須平衡,絲毫馬虎不得。然而,奇怪的是,如今卻有一位國立大學會計係資深教授,在他的一本著作中一開始就高唱反調,引用詩經中「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詩句,說是什麼「木桃瓊瑤經濟學」以及「木桃瓊瑤心理學」,還舉齣劉備以「三顧茅廬」這一「木桃」贏得諸葛亮以他一生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瓊瑤」,做為迴報。這是一種顯然有違藉貸平衡的交易,但是作者指齣,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卻是人們所歌頌的「高義」。
何況,不管怎樣,即使「木瓜」,也還是實實在在的東西。這位教授又說,評估一傢企業的真正價值,所根據的,不是採用資産負債錶上的股東權益,或是依獲利能力,而是來自看不見的地方。他引用一位和他有同樣獨具慧眼教授的話:「對企業的價值創造而言,看不見的,遠比看得見的更為重要」。他將這一代錶企業創造「超額利潤」(excessive return)的無形價值,特彆稱為 "喝彩”價值。為瞭說明這種價值的創造,他又舉齣自己在美國一傢餐廳的經驗。原來這傢餐廳透過一種心情分數──而不是靠食物或一般服務──以創造顧客的美好體驗和迴憶。
許多看不到的美好事物的本質,如責任、信任、榮譽和熱情等,事實上,乃超越數字、資料、甚至製度這些看得到的事物,人們要透過如詩人伍斯華茲所說的「心靈之眼」纔能領悟得到。在本書中,作者說,這種心靈之眼不是彆的,它來自關懷、謙虛、深度以及迴到自然所帶來的學習力量──也就是如作者在本書最後一章中所引述那篇短篇小說「鼕天的橡樹」中所刻劃的那種景象。
這本書就是來自一種「看不見的」本事和能力
本書作者劉順仁教授是我最敬佩,也是最羨慕的一位管理學者,在我拜讀他發錶的著作中,無論是<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或是<管理要像一部好電影>,帶給讀者的感受,都如同這些書名所顯示的,在他的生花妙筆下,使得原來是枯燥而艱澀的管理理論與觀念,讀起來都變得淺顯易懂而且趣味橫生。說真的,劉教授不但是一位講故事的好手,尤其他那種旁徵博引的能力,鞭闢入?的洞察力以及細膩而精緻的見解,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劉教授這種修為,應該也屬於一種「看不見的」本事和能力吧!
《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這個書名,真的挺吸引人的。在颱灣,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時候都習慣於被外在的東西所吸引,而忽略瞭內在的價值。《決勝》兩個字,本身就有一種召喚力,讓人想要去探尋勝利的奧秘。《在看不見的地方》則是一種引導,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勝利,往往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東西,而是隱藏在深處的力量。這本書會不會講述一些關於長期主義的故事?或者關於那些默默耕耘、不求迴報的奉獻者?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類型的內容,因為它能觸及到人內心最柔軟也最堅韌的部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專注力、如何堅持不懈,以及如何在逆境中找到希望的啓示。畢竟,在颱灣,我們每個人都在生活的舞颱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都在努力地尋找自己的“決勝點”。如果這本書能幫助我發現那些我可能忽略的“看不見的地方”,並從中獲得力量,那將是非常有意義的。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讓我聯想到瞭很多。在颱灣,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其實一點也不誇張。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成功人士,他們光鮮亮麗的外錶背後,可能付齣瞭我們難以想象的努力,而這些努力,很多都發生在“看不見的地方”。可能是深夜裏的挑燈夜讀,可能是無數次枯燥的練習,也可能是麵對失敗時默默擦乾眼淚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我一直覺得,要在一個領域裏真正做到“決勝”,光有天賦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那種持續不斷的、不為人知的積纍和磨練。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齣瞭這一點。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因素。或許是一些心理學上的洞見,又或者是關於效率提升、時間管理的小技巧,甚至可能是如何培養一種堅韌不拔的意誌力。我很想知道,在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時刻,成功的力量是如何一點點積纍起來的。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讓我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去發現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可能存在的隱患,也或許,是能給我指引一個方嚮,讓我去發掘那些能夠讓自己脫穎而齣的“決勝點”。
评分第一次看到《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這個書名,就覺得有點意思。颱灣的書名有時候就是這樣,總能戳中你內心深處某個點。《決勝》兩個字,本身就帶有一種力量感,仿佛告訴你,這本書能幫你找到製勝的關鍵。而“在看不見的地方”,又留下瞭很多想象的空間。它可能指的是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細節,也可能是人生中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和堅持。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我很好奇,也充滿期待。我猜想,它可能是一本關於個人成長、職場進階,或者人際關係處理的書。因為很多時候,真正的“決勝點”往往就藏在那些不顯眼的角落,需要我們用心去發掘,去經營。或許,作者會分享一些鮮為人知的成功秘訣,或者是一些能夠改變我們思維方式的獨特視角。我特彆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論,讓我們在麵對挑戰時,能夠更從容、更有策略。畢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誰不想成為那個“決勝者”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啓發,讓我看到彆人看不到的東西,找到屬於自己的“看不見的地方”,並在那裏取得真正的勝利。
评分第一次看到《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的書名,就覺得它很有深度。颱灣的書名設計,有時候就是這樣,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我常常覺得,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太容易被錶麵的光鮮亮麗所迷惑,而忽略瞭真正構成事物的根基。“看不見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含義,它可以是內心的信念,可以是長期的積纍,也可以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這本書的“決勝”,我相信不是指那種一時的運氣,而是指一種能夠持續取勝的能力。我很好奇,作者將如何去描繪和探討這些“看不見”的力量。它會不會涉及到一些關於時間管理、情緒管理,或者說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全新的視角,讓我去重新審視那些我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在颱灣,我們常常會麵對各種各樣的挑戰,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生活中的瑣事。如果能掌握一些在“看不見的地方”就可以“決勝”的方法,那將是多麼寶貴的財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這樣一種寶貴的能力。
评分《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這個書名,真的很有畫麵感。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個運動員在賽場上奮力拼搏,而真正的決定性一擊,可能是在比賽前無數次的訓練中,在對手看不到的那些汗水和堅持裏。或者是一個創業者,在公司外麵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無數個夜晚為瞭解決一個技術難題而冥思苦想,為瞭爭取一個閤作機會而奔波勞纍。颱灣社會節奏快,競爭也激烈,我們每個人都在某種程度上追求“決勝”。但很多時候,我們隻關注到瞭結果,而忽略瞭那個過程。這本書的“在看不見的地方”,我覺得就是那個過程的關鍵。它不是那種教你一夜暴富的“秘籍”,也不是那種空洞的勵誌口號,而更像是一種對“內功”的修煉。我期待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些深刻的思考,關於如何培養內在的驅動力,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清晰的頭腦,以及如何從每一次的挫摺中汲取養分,而不是被它打垮。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良師益友,在我的“看不見的地方”,默默地給我一些指導和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