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鸟Easy Go:陆鸟篇

赏鸟Easy Go:陆鸟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赏鸟原来这么简单!

  台湾第一本以鸟类体色、体型检索的口袋型赏鸟图鑑。介绍台湾从平地都市到森林游乐区常见100种陆生鸟类的观察方法与辨识重点,由鸟界资深「水陆双栖鸟博士」沙谦中亲自导览,是兼具实用与欣赏价值的野外赏鸟最佳工具书。

.特色1.多样查询功能:除了传统「科别分类查询法」,并有为入门者量身设计的「体色体型查询法」与「重点特征查询法」,即使不用望远镜也能轻松赏鸟。

.特色2.独到辨识祕笈:作者二十多年赏鸟识鸟功力一次传授,透过精心规划的编排设计,完整呈现100种陆鸟与近50种近似种的辨识与生态观察祕诀。

.特色3.精采鸟类图像:近400张珍贵生态摄影图片,展现鸟类丰富多样的祕密生活。

.特色4.轻巧防水折页:随书加赠台湾首见「体色特征快速查询折页」,方便野外观察比对。

  台湾目前有超过500种的鸟类记录,本书介绍从平地都市到森林游乐区常见的100种陆生鸟类。

  每一鸟种以一个跨页的篇幅来介绍,内容分为分为「辨识」与「生态」两大部分:在辨识上,以精选的生态摄影图片,搭配简洁扼要的鑑别特征叙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辨识重点,并列出外观易混淆的近似种,提示分辨要点;而生态部分则包括详实完整的栖地、生态行为等描述。

  为了方便读者查询,本书除有依科别分类排列的「目次查询法」外,书后特别附有「体色特征快速查询图录」折页,为入门者量身设计了「体色体型查询法」与「重点特征查询法」,以野外赏鸟时较容易观察的体色、体型大小,及重点局部特征,作为读者快速查询、比对的主要依据。

作者简介

沙谦中


  1958年生于台北县。1979年毕业于中国市政专校财税金融科。对生物具有天生的好奇心,自幼即喜爱接触各种动、植物,国中阶段已对鸟类观察萌发浓厚的兴趣。1987年撰写台湾第一份由个人独立完成之地区性鸟类观察报告《关渡鸟类观察报告》;1985年进入玉山国家公园解说教育课服务,1992年转任职于阳明山国家公园解说教育课迄今。着有《水里野生鸟类简介》、《玉山国家公园鸟类简介:塔塔加鞍部?玉山主峰》、玉山国家公园解说手册《南横?玉里鸟类》、玉山国家公园鸟类解说丛书《忽影悠鸣隐山林》、阳明山国家公园解说丛书《赏鸟篇》、《台湾湿地鸟的辨识》,以及交通部观光局训练教材《台湾的鸟类》等书。

摄影者简介

陈加盛


  1955年生于台南市,毕业于省立台南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组,担任国小教职27年又9个月,现为专业鸟类摄影者及自由作家。着有《野鸟的世界摄影集》、《府城野鸟:台南市野生鸟类解说手册》、《野鸟:大自然的精灵》、《睢鸠关关:台湾的海岸平原鸟类》、《南瀛野鸟志》、《台湾鸟类图志》以及《野鸟观察事典》等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目录
如何使用本书6
鸟类各部位名称图解9
本书用语解释13
台湾100种陆鸟图鑑16
中名索引216
英名索引219
后记223
致谢224

【折页】
体色特征快速查询图录

【台湾100种陆鸟图鑑】
 
雉科
竹鸡16

鹭科
牛背鹭18
绿簑鹭20
黑冠麻鹭22

隼科
红隼24

鹰科
赤腹鹰26
凤头苍鹰28
松雀鹰30
灰面鵟鹰32
黑鸢34
蛇鵰36

三趾鹑科
棕三趾鹑38

鸠鸽科
珠颈斑鸠40
金背鸠42
红鸠44
绿鸠46

杜鹃科
小鸦鹃48
中杜鹃50
鹰鹃52

鸱鸮科
领角鸮54
黄嘴角鸮56

夜鹰科
南亚夜鹰58

雨燕科
家雨燕60

翠鸟科
翠鸟62

须鬣科
五色鸟64

山椒鸟科
灰喉山椒66

伯劳科
红尾伯劳68
棕背伯劳70

卷尾科
大卷尾72

王鹟科
黑枕王鹟74

鸦科
巨嘴鸦76
灰树鹊78
松鸦80
星鸦82
喜鹊84
台湾蓝鹊86

山雀科
煤山雀88
绿背山雀90

燕科
赤腰燕92
东方毛脚燕94
家燕96
洋燕98
棕沙燕100

长尾山雀科
红头长尾山雀102

百灵科
小云雀104

扇尾莺科
棕扇尾莺106
黄头扇尾莺108
斑纹鹪莺110
褐头鹪莺112
灰头鹪莺114

鹎科
红嘴黑鹎116
白头翁118
乌头翁120
白环鹦嘴鹎122

莺科
棕面鹟莺124
台湾短翅莺126
黄腹树莺128
强脚树莺130
短翅树莺132

画眉科
纹喉雀?134
绣眼雀?136
台湾噪?138
白耳奇?140
黄痣薮?142
棕头鸦雀144
大弯嘴?146
小弯嘴?148
红头穗?150
冠羽凤?152

绣眼科
绿绣眼154

戴菊科
台湾戴菊156

鹪鹩科
鹪鹩158

八哥科
八哥160
爪哇八哥162
家八哥164
亚洲辉椋鸟166
灰背椋鸟168

鸫科
台湾紫啸鸫170
赤胸鸫172
斑点鸫174
白腹鸫176
白氏虎鸫178

鹟科
栗背林鸲180
黄尾鸲182
红尾水鸲184
小剪尾186
蓝矶鸫188
黄腹仙鹟190

河乌科
河乌192

麻雀科
麻雀194

梅花雀科
黑头文鸟196
斑文鸟198
白腰文鸟200

岩鹨科
岩鹨202

鹡鸰科
树鹨204
灰鹡鸰206

雀科
酒红朱雀208
花雀210
灰头灰雀212

(巫鸟)科
黑脸(巫鸟)214

图书序言

后记

  如果有人问您还记得哪几首儿歌,剎那间,您会想起什么曲子?「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还是「我是只小小鸟,飞就飞叫就叫,自由逍遥……」?这几首歌,想必大多数的人不会陌生,甚至还能朗朗上口。

  人,真的是感官的动物,不管是什么东西,能吸引住我们目光的,不外乎是漂亮的、悦耳的。如果以生物举例,小朋友第一个认识的,除了家里养的猫、狗之外,很可能就是公园中的蝴蝶,或是小鸟;原因之一,牠们容易看见,原因之二,牠们丰富的色泽,自然而然成为小朋友目光的焦点!只是,这些一直存在于我们周边的小生命,虽然一路陪着我们长大,但也随着我们成长、生活的选择越来越多,而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距离日趋遥远。久而久之,牠们成为我们生命中一个个陌生的名词,就像名片夹内的名片一样,虽有一面之缘,却叫不出名字。

  鸟,与蝴蝶一样,多数都有引人注目的外表,但鸟类独有的悦耳鸣声,却是蝴蝶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与动物有关的民间社团,鸟会,是最早成立的,目前林林总总的自然观察图鑑,鸟类图鑑也是开山鼻祖。只是,早归早,多归多,解说方式大部分都太过于专业;专业不好吗?不是,专业当然好,但要看对象,如果一个很专业的解说员,对着一个完全不熟悉鸟类的游客,口沫横飞的说了一大堆鸟的名字与生态,这个专业解说对游客来说,您觉得会是收获,还是一种压力?如果民众原本满怀希望,想要简单的认识一种新的生命,但在听过这种专业解说之后,只感到一片茫然与挫折,那,他还会再来吗?所以,成功的解说,是要懂得适可而止,而不是给游客或读者过多的压力。

  对一个赏鸟人来说,这本图鑑可能就像套餐中的开胃菜一样,好吃,但分量不怎么多;对,这就是我们的选择,从台湾500多种鸟类中,选出100种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包括居家附近、公园绿地、行道树间,或者您假日会去的溪头、阿里山、日月潭……等游憩区)的鸟种,而且其中有很多种类,是凭肉眼就能看到的。看鸟,并不一定要用望远镜,很多鸟,其实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远离人群。

  如果您想丰富生命,想尝试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种简单的乐趣,建议您不妨先把这本图鑑当小说看,先稍稍知道一些鸟的名字(当然不是用强记或硬背的),有一些鸟类外形上的粗略概念,然后从家里的阳台开始,运用我们告诉您的使用方法,一步一步的走出去。笔者深信,相对于深奥的解说、填鸭式的记诵数百种鸟名,这本小而美、小而精的图鑑,带给您的喜悦一定大于挫折。

  简单,是建立信心的开始;休憩,本来就是舒压。任何一种学习,在没有压力下,成果往往是最好的;万事起头难,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愿尝试或接触。看过这本图鑑之后,下次出门散步、逛建国花市,甚至开车等红绿灯时,何妨脚步放慢一点,眼睛往电线、树梢多瞄几眼,说不定就会多认识一个常年在您周遭,却被忽视的小生命。

  意外的收获,总是让人特别开心。

  沙谦中

致谢

  经验告诉我,事情的规划或执行,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把缺失降至最低。

  我是个连傻瓜相机都不会用的「古早人」;这也没什么坏处,至少在做鸟类观察的时候,我不会因为过于接近,而看不到鸟类真正的生态行为;「缘分」是我一直相信的两个字,不论是「人」或「事」,只要是无心插柳产生的善果,多可以用它来解释。

  二十多年前,在玉山国家公园服务的时候,发现一位很喜欢拍鸟的志工──陈加盛先生;虽然我们蒐集资讯的方式不同,但共同置身在这样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环境,让我们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丰硕的成果。与陈加盛先生的合作,让我深刻体会什么叫做「相辅相成」,二十多年来,不论是搭配,或是个人创作,所有的成果里都可以看到我们两个彼此互助的影子。

  在鸟的世界打混了近三十年,我必须感谢两个人;

  近三十年前,台湾没有一本教人看鸟的图鑑,因缘际会,曾国藩先生(那时的台北鸟会会长,不是清朝绑辫子的那位)在关渡堤防上,用自己的经验,教我认识了鸟人视为畏途的水鸟。他,让我学会相信自己的感官,这个方式我沿用至今,三十多年来,眼睛和耳朵一直是我和自然沟通的工具,书籍,只是睡前打发时间的小说。

  了解自己的性向是必须的,但有没有发挥的机会,又是另外一回事。民国74年,玉山国家公园第一任处长叶世文先生,大胆的用了一个完全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进入连公文纸都还没有的新单位;在当时总共不到二十个人的情况下,这群人把一个处从无到有,一点一滴的撑起来,他的充分信任、授权与指导,让每个新鲜人由摸索中快速的建立自信,而十万余公顷的国家公园,更让我知道太多一般人没有机会了解的知识,打下了对森林鸟类观察的深厚基础。

  就像前面说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把事情的缺失降至最低」,不论是我,或是陈加盛,都不可能看尽、或拍尽台湾所有的鸟,当幻灯片的蒐集遇到瓶颈时,一群未曾谋面的网路朋友,主动给了我们最大的协助,让这本图鑑得以顺利推出;谢谢各位,您的盛情,就像印在您大作下的名字一样,永远烙在我们心中。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