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学之通识课程中,吴凤技术学院消防系首开「防灾与避难」为先锋,其目的在培养学生于日常生活中之防灾意识,并具备防灾知识。不论在公共场所或居家安全上,均有莫大益处。另一方面学习本课程后,又可习得使用灭火器、消防栓之方法,且可体验缓降机、救助袋之逃生技巧,远比修习其他通识课程来得有用又有趣。希望以此为开端,各系甚至各校皆能开设本项课程,则对提昇全民之防灾观念必有助益。
第1 章
台湾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第一节 地质特征
第二节 地质状况
第三节 气候现象
第2 章
灾害之定义与种类
第一节 灾害之定义
第二节 天然灾害
第三节 人为灾害
第3 章
灾害之型态与特性
第一节 天然灾害之型态与特性
第二节 人为灾害之型态与特性
第4 章
火灾预防对策
第一节 火灾预防之概念
第二节 火灾防御行动与抢救
第三节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第四节 消防安全设备之委託检修
第五节 防火管理制度
第六节 防焰规制
第七节 建筑物预防
第5 章
各类灾害防救对策与避难方法
第一节 风灾及水灾防救对策
第二节 震灾防救对策
第三节 空难防救对策
第四节 其他灾害防救对策
第6 章
灾害避难逃生
第一节 灾难自卫防救之理念
第二节 避难逃生防护计画
第三节 避难管理与避难计算
第四节 自卫防救与避难逃生训练
第五节 自卫防救组织
第7 章
灾害防救之管理及防治作为
第一节 我国灾害防救体系介绍
第二节 灾害防救工作推动情形
第三节 防灾体系运作缺失检讨与改进措施
第四节 灾害管理之未来展望
第8 章
消防安全设备及避难设施介绍
第一节 灭火设备
第二节 警报设备
第三节 避难设备
第四节 其他抢救必要设备
第9 章
结论
参考资料
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平时经常需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所以对防灾避难类的书籍特别关注。收到这本《防灾与避难(二版)》后,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要看看它在社区层面的应用价值。从目录上看,它涵盖的内容似乎非常全面,从基本的灾害类型识别,到家庭和社区的应急预案制定,再到具体的避难指导和物资准备,都涉及到了。我特别在意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如何组织居民进行疏散演练,如何在灾后迅速恢复社区秩序,以及如何利用社区资源进行互助。毕竟,理论知识很重要,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真正地保护到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成功的社区防灾案例分析,或者给出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群(如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的特殊避难指导,那就更好了,这能让我们的应急预案更加精细化。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在提升社区整体防灾减灾能力方面抱有很大的希望。
评分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只是大概翻阅了一下,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从书的装帧设计上就能看得出来,纸张厚实,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排版也很舒服,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封面设计虽然简约,但色彩搭配和图标选择都很专业,给人一种可靠、权威的感觉。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图表和示意图,这对于理解复杂的防灾避难知识来说至关重要。我个人一直觉得,光看文字描述有时候会比较枯燥,如果能配上直观的图示,效果会好很多,也能帮助我们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要点。另外,我注意到它被称为“二版”,这通常意味着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和完善,可能加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发展或者更贴近当前实际情况的案例。对于一本关于防灾避难的书籍来说,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毕竟灾害的类型和应对措施都在不断演变,所以“二版”这个信息让我对它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有了更高的期待。总的来说,仅从这本书的“硬件”和版本信息来看,我对它的内容品质已经有了初步的信心,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第一眼就被它严谨的排版和清晰的图示所吸引。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从书的整体风格来看,它似乎是一本非常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的参考书。我比较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应急管理框架,包括灾害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这四个主要阶段。尤其是在“准备”阶段,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制定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应急预案的详细指南,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应急演练。在“响应”阶段,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在不同灾害情境下,专业的救援人员是如何进行决策和行动的,以及我们普通民众在灾害发生时,应该如何配合救援,如何自救互救。另外,我对于书中关于灾后心理援助和重建的内容也充满期待,毕竟灾害的创伤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灾后心理压力,以及如何协助社区进行恢复和重建的指导,那么它的价值将大大提升。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在提供全面、系统、可操作的防灾避难知识方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非常“硬核”。我注意到书的厚度相当可观,而且从书名就能看出,它不仅仅是介绍一些简单的逃生技巧,而是系统性地探讨了防灾与避难这一宏大课题。我比较关注书中是否能深入探讨不同灾害的成因、发生规律以及预测和预警机制。例如,在自然灾害方面,是否会对地震、洪水、火山爆发、极端天气等进行详细的分类和介绍,并分析其发生的地理、气候等因素。在人为灾害方面,是否会涉及火灾、化学品泄漏、核事故等,并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和潜在的危险。此外,我对于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管理的部分也很感兴趣,希望它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的评估方法,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场景下的灾害风险等级,从而制定更有效的防范措施。这本书的“二版”也让我猜测,它可能在灾害监测技术、应急响应系统、灾后重建等方面,加入了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这对于需要了解行业前沿信息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来说,无疑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考虑为家里添置一些应急物资,并且想给家人普及一些基本的防灾避难知识,所以就入手了这本《防灾与避难(二版)》。我一直觉得,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但居安思危总是没错的。我比较好奇书中对于家庭层面的防灾准备,比如应该储备哪些必要的物资,如何在家中设置一个安全的避难区域,以及在遇到不同类型的灾害时,家庭成员应该如何分工合作,如何互相照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清单和步骤,让我们普通家庭也能轻松上手,而不是觉得太过专业或者难以实现。我也想了解一下,在发生地震、火灾、台风等常见灾害时,有哪些最基本、最有效的逃生技巧。尤其是对于有小孩的家庭,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危机时刻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生动、易懂的讲解,帮助我和我的家人都能成为更具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的一份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