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或许知道大陆人买馒头、买水饺,都不是算「个」,而是要算「斤」;但您知道大陆的1斤与台湾的1斤差了多少?
有大陆人说你「很牛」,是在赞美你?还是在贬抑你?其实就像台湾人用的「屌」字那样。王建民在美国打棒球,可以说:「王建民真屌(牛)」。但不良少年找麻烦时,也会说:「你屌(牛)什么屌(牛)?」
明明是中国字或中国话,组成的用语却让人觉得陌生,或一时不明其意,或难以查辨正反侧喻,或在本意之外另有别意,为什么会这样?
中国自1949年后,随政经、社会、文化、传媒与市井小民生活的变化,发展出许多独特又有创意的用语,相对于非中国居民,这些用语有时新鲜传神,有时却不明所以,甚至鸡同鸭讲而闹出笑话。
如今全球正兴起中国热,加上北京奥运会与上海博览会的举行,大陆地区以外的广大华人,与正在努力研习中文的三千万外国友人,若能透过本书,对大陆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农业等社会状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再因两岸习惯用语不同而会错意、闹笑话,大家交流更密切,商机也无限,就是出版本书的最大期望。
本书特色
*一般大陆以外地区的读者观众,对大陆人说的写的望文生义,虽然大部份也能看懂听懂;但懂归懂,却不会使用;偶尔还会猜错用错。这本书用最幽默的笔法、最贴切的举例,告诉你两岸用语的不同之处。
*坊间虽然也有一些类似的大陆用语参考书,但大多只是累积抄袭,以致收录的词条有的太冷僻,有的又太琐碎。尤其对于关系民众权益的公文用语、新闻记者的习惯用语、网路上交谈的火星文,在书中都难以找到。另外解释的文字,则是让人看了只想打瞌睡。
*本书作者耗时四年,广泛蒐集逾一千两百则中国大陆专用的生活词汇,逐一考据其定义与使用方法。并配合大陆流行之顺口熘,以轻松活泼生动语气写出,一改过去工具书的呆板、艰涩,增加其可读性。
*本书美一词条标题以简体字标示,再附正体字对照,便于读者查阅。将在开放大陆观光客来台与两岸直航时,全台同步热情上市。
作者简介
张天惠
1945年生于北京,成长于台湾。
省立台南一中、政治大学毕业。曾任航运公司业务经理,足迹踏遍全球。后移民至美国,担任旧金山星岛日报记者,现为旅居中国之美籍华侨。
《现代中国用语词汇》是他第一本针对希望前往大陆旅游、洽商、交友,甚至在当地工作,以及要在台湾接待大陆客旅的读者,以幽默解说配合生动举例而写的工具书。
作为一名热衷于中国文化研究的学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精确捕捉当代中国语言脉络的工具。而《现代中国用语辞汇》这本书,恰恰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它所收录的词汇,很多都反映了中国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飞速发展下催生出的新概念和新表达。我尤其对其词条的编纂深度感到惊喜。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词汇,更重要的是对每一个词汇都进行了细致的考究,包括其词源、演变过程、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用法,以及可能存在的社会文化隐喻。例如,书中对“凡尔赛文学”的解释,就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而是深刻剖析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某种社会心理和传播机制,这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网络文化生态非常有启发。此外,它还收录了一些在专业领域或特定群体中流行的术语,但这些术语正日益渗透到日常交流中。这本辞汇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面貌和语言的生命力。对于我这样的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并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言素材。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辞汇,不如说是一本现代中国社会的“活地图”。我是一个对社会变化和人情世故都有着浓厚兴趣的人,而《现代中国用语辞汇》恰恰满足了我这种好奇心。它所收录的词汇,很多都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和人际交往的潜规则。比如,书中对某些委婉的表达方式的解析,让我深刻理解了在中国文化中,有时含蓄比直接更受欢迎,也更能体现一种情商。再比如,对一些描述社会现象的词语的梳理,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当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变革和人们的普遍感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像传统辞书那样拘泥于字面意义,而是更注重词汇的实际应用和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色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够“听懂”很多中国人之间的交流,更能体会到他们说话的言外之意和幽默感。它就像一本“读心术”的指南,帮助我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人的情感和意图。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提升与中国人沟通效率的人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现代中国用语辞汇》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可能就是一本普通的词典。但越翻越觉得惊喜,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太丰富了,而且特别实用!我是一个对新生事物很敏感的人,平时上网看新闻、刷社交媒体,经常会遇到一些新词新语,很多时候都一知半解。这本辞汇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里面收录了很多我经常看到但不太明白意思的词,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还有一些形容人或者事的时髦说法。最让我喜欢的是,它不只是简单地解释词义,还会告诉我们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在什么场合下用比较合适,甚至会举一些很贴切的例子,让我能立刻明白它的用法。我经常会把这本书放在手边,遇到不认识的词就查一下,感觉自己的中文水平又提高了一截,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更有底气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检索起来也很方便,不像一些厚重的工具书那么让人望而生畏。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我最近发现的宝藏,真的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现代汉语的朋友们。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混迹于语言文化交流领域的人,我一直深知语言的演变速度之快,尤其是现代汉语,更是日新月异。《现代中国用语辞汇》这本书,无疑是捕捉这种时代脉搏的绝佳之作。它所呈现的不仅仅是孤立的词汇,更是对当下中国社会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文化潮流的生动记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许多词汇的解释,都饱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文化变迁的理解。例如,书中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或特定群体色彩的用语的收录,并对其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解释,这对于了解中国不同地域、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态非常有帮助。它的优点在于,既有对前沿热词的敏锐捕捉,又不失对一些经典但用法有所变化的词汇的梳理,使得整本辞汇既具有时代感,又不失学术的严谨性。它的出现,填补了许多现有辞书中存在的空白,为研究者、学习者以及任何对当代中国语言感兴趣的人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参考。我尤其欣赏它对词汇背后含义的挖掘,往往能触及到更深层的社会议题,引人深思。
评分刚拿到这本《现代中国用语辞汇》,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长期在中文学习一线摸爬滚打的外国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跟上时代步伐的工具书,而这本似乎正是我梦寐以求的。它不像一些老旧的词典那样,充斥着早已被淘汰的旧词,也并非仅仅罗列网络流行语,而是非常巧妙地将那些在当代中国社会广泛使用,但又不太容易在传统词典中找到的词汇收录其中。我尤其欣赏它对词汇的解释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词汇的文化背景、使用语境,甚至是一些引申含义和微妙的感情色彩。比如,书中对“内卷”的解析,就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词的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理。再比如,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热词,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拼音和解释,而是会追溯其来源,甚至举出一些生动的例句,让我能立刻感受到这个词在实际生活中的活力。我试着查阅了几个我平时听到但不确定的词,发现书中都有非常详尽且贴切的解释,这对于我理解当代中国人的沟通方式、思维模式,乃至社会动态都起到了极大的帮助。整体而言,这本书的编排设计也很人性化,查找起来十分便捷,信息量大而不显得冗杂,给我的学习过程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