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简单的pH电极到基因体计画所用的毛细管电泳技术,几乎所有生物相关技术都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而最近电池科技的发展更提高了这个知识领域的重要性。
但是,对于没有坚实化学背景的学生而言,想要了解电化学背后的原理却是一条漫漫长路。由于是物理化学的一条分枝,一般电化学教科书对于所牵涉的物理量都存 在物理化学特有的严谨度、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定义。例如,为了更精密地计算自由能,则使用「活性」来代替「浓度」,如此一来就必须先介绍与本文较不相关的 Debye-Huckel理论,这样势必影响教学的流畅性。
数学是科学家共通的语言,与其刻意地闪避数学式,毋宁以较不神经质、更有效的方式作观念的连结,以阐述特别是生医领域中常用电化学技术的原理。作者通常于 每一章后,至少设计一实验以阐明一些可能被隐藏着的观念,但基于篇幅,将之置于系上或研究室的网站中以供读者下载(连同本书原始的日文版本)。此外,为了 使本书更加完整,作者尚于附录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与其他应用。
作者简介
陈力骐
台大生物产业机电工程系副教授
研究专长:
生物感测S
电生理
生化工程监控
授课领域:
电化学系统工程
生物元件固定化技术
生医讯号与感测
說實話,我拿到《生醫研究者的電化學》這本書時,心裡是抱著一種「看看就好」的心態,畢竟電化學對我這個做基因工程的來說,感覺有點遙遠。但沒想到,這本書裡頭關於「生物電化學介面」的討論,真的讓我眼睛一亮。它不只是談純粹的化學反應,而是探討了電化學訊號如何與生物系統進行互動,以及我們如何利用這種互動來進行偵測和調控。書裡詳細介紹了不同種類的生物電極,像是酶電極、抗體電極、DNA電極等等,還有它們是如何被設計來識別特定的生物分子。我之前一直覺得,要偵測特定的生物標誌物,除了抗體這種傳統方法,好像沒有太多選擇,但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利用電化學原理開發新型生物感測器的可能性,而且這些感測器可能比傳統方法更靈敏、更快速、成本更低。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還探討了電化學刺激在促進細胞生長、引導組織再生方面的應用,甚至是一些電化學藥物傳輸系統的設計。這些內容完全跳脫了我過去的思維框架,讓我開始想像,或許我們可以透過精確控制電化學訊號,來「指揮」細胞的行為,這真的是太神奇了!
评分這本《生醫研究者的電化學》讓我對「電化學在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有了非常深入的認識,簡直像打開了一扇新大門。我之前在學術會議上聽過一些關於生物感測器的報告,但總覺得離自己的實際研究有點距離,也沒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但這本書把這些應用講得非常透徹,從最基本的血糖感測器,到後來一些更複雜的用於檢測心臟病標誌物、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蛋白質的電化學方法,都有詳細的介紹。書裡不僅解釋了這些感測器的工作原理,還深入探討了它們的優缺點,以及在實際臨床應用中可能面臨的挑戰,像是樣品前處理、穩定性、交叉反應等等。這對於我們生醫研究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不僅要了解技術的原理,更要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真正實用的診斷工具。書中對於「微流控晶片結合電化學感測」的討論,更是讓我看到了未來個人化醫療和即時監測的巨大潛力。想像一下,未來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透過一個小小的裝置,就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體內的各種疾病指標,這將會極大地改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模式。這本書的內容,讓我對電化學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充滿了期待。
评分這本《生醫研究者的電化學》讓我對「量化」這件事有了全新的體會。我一直以來都習慣用比較定性的方式來觀察實驗現象,比如說細胞的形態變化、蛋白質的表達程度,即使有數據,也比較傾向於做一些基本的統計分析。但這本書卻讓我意識到,很多生物現象背後其實都蘊含著精確的電化學資訊,只是我們過去沒有工具或方法去捕捉它。書裡提到的電化學感測技術,像是循環伏安掃描、安培計法等等,提供了非常強大的工具,可以讓我們量化細胞內外的離子流動、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甚至是一些特定分子的濃度。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生物電阻抗譜學」的介紹印象深刻,它能夠幫助我們無損地分析細胞的健康狀態、細胞膜的完整性,甚至是偵測腫瘤細胞的特性。這跟我們過去一些比較侵入性的檢測方法相比,簡直是革命性的進步。透過電化學的方法,我們可以得到更精細、更動態的數據,這對於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評估治療效果,甚至是篩選新的藥物標靶,都有著巨大的潛力。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電化學的分析技術融入到我的實驗流程中,或許能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解讀實驗結果, uncovering 更多隱藏的訊息。
评分這本《生醫研究者的電化學》讓我對於「電化學在藥物研發與治療中的潛力」有了非常深刻的體悟。我之前對藥物開發的認知,大多集中在藥物分子的合成、藥效學、藥代動力學以及毒理學等方面,但卻很少考慮到電化學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書中對於「電化學輔助藥物篩選」的探討,讓我意識到,我們可以利用電化學的方法來快速評估候選藥物的氧化還原穩定性、與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甚至是一些離子通道的阻斷或活化作用。這可以大大縮短藥物篩選的週期,提高篩選的效率。更讓我驚喜的是,書裡對於「電化學藥物釋放系統」的詳細介紹。想像一下,我們設計一個能夠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精確控制藥物釋放速率和釋放位置的系統,這對於需要精準劑量控制的藥物,像是化療藥物,或是需要靶向釋放的藥物,都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書中還提到了「電化學療法」,利用電化學刺激來誘導癌細胞凋亡,這更是將電化學與治療直接結合,展現了其獨特的優勢。總之,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拓寬了我的知識視野,也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創新的電化學理念應用到我的藥物研發工作中,以期能夠開發出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方法。
评分哇,這本《生醫研究者的電化學》真的有嚇到我!一開始看到書名,心裡還想說,電化學?這跟我們做生醫研究到底能扯上什麼關係?我平常實驗室裡都是細胞、動物模型、PCR、Western Blot,頂多就是一些光譜儀,哪裡有用到什麼電極、電解質的?結果翻開第一章,才發現原來電化學根本無所不在!像是細胞膜的離子通道、神經訊號的傳遞,甚至是一些生物感測器的原理,都跟電化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之前對這些東西都只是一知半解,但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把這些看似複雜的原理都講清楚了。特別是書裡舉了很多生醫領域的實際應用例子,像是利用電化學方法來偵測血糖、偵測癌細胞的標誌物,或是開發新型的藥物釋放系統,這些都讓我驚為天人。我以前一直以為電化學就是那種在化學系學生課本裡才會出現的枯燥內容,沒想到竟然能跟我們的生醫研究結合得這麼緊密,而且有這麼大的實用價值。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電化學的想像,也讓我開始思考,也許我的實驗設計可以加入一些電化學的元素,來獲得更精準、更創新的結果。對於正在做生醫研究,但又對電化學感到陌生,甚至有點害怕的同行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必備的入門磚,能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