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零八条好汉 战的是天下英雄好汉 砍的是世上逆子谗臣
不管他们是挟朋树党的草寇 还是济弱锄强的义贼
不问他们是官逼民反 还是民不堪命 且观且读且评且论
中国最早最完整的侠义小说
水浒传可以说是一部「古代版《无间道》」──《无间道》导演刘伟强都想拍的一部小说
*将一百二十回原典分为六分册,便于翻阅。
*选收不同名家评点,以「百家争鸣」拓宽读者思路。
*平均每回数十条注释,解释艰难字词。
*以说明性和评点性的详细图说,提供读者理解。
*共选名家绘图与相关照片约上千张精致彩图。
*版面美观流畅、阅读性强,随原文掌握注释、评点。
★至于有哪些名家与彩图?→
版面设计
本书原文,将一百二十回原典分为六分册,便于翻阅
精致彩图,共选名家绘图与相关照片约上千张精致彩图并附有详细图说→随文摆放
名家评点,选收不同名家评点,以「百家争鸣」拓宽读者思路→随文直书于下方栏位
详细注释,平均每回数十个字词注释,解释艰难字词→置于单数页左侧
版面美观,版面美观流畅、阅读性强,随原文掌握注释、评点
作者简介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约1296 ~ 1330A.D.),字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属江苏)人,亦有钱塘人之说。施耐庵的生平,可查者甚少,传说他曾参加过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因此有借小说纪念起义者的动力。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确实借鉴了《宣和遗事》以及诸多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等,在此基础上整理、加工创作了《水浒传》。
《水浒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人物刻画,书中一百单八将广为人知,其次,对于世俗景观的描写十分细腻准确,犹如工笔刻划,精细地描述出了当时的风俗人情。
编者简介
张鹏高
1974年生,籍贯陕西户县。1999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99年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先
后任职于《人民日报》、inter中国研究中心。2003年为自由撰稿人。
导读
俗至绚烂成大雅 主编 张鹏高
常话说少不读《水浒》,怕草莽气熏坏了少年郎。少时偶然得到金圣叹批评《水浒传》一套,正逢书渴,便顾不得那么多了。没想到一看就?不住车,不但文字纯朴质感,金圣叹的评语更令人叫绝。记得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中,洪太尉爬龙虎山一段,太尉大人爬山辛苦,不免心内产生想法。原文如此写道:
「这洪太尉独自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不说,肚?踌躇,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
金圣叹在此突然评了一句「丑话」。如果没有这句评语,这段文字可能就会轻轻放过,但这两字评语却会让人从此开始思考判断。更重要处,金圣叹的评语嬉笑怒?生冷不忌,让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少年一下感受到语言的活泼与可爱。其时正值暑假,暑热中麻辣的文字似乎有种解暑的作用。时过多年,想起《水浒传》,总有种暑热中凉爽的感觉。
因受金圣叹影响过大,一度觉得金的批语比原文更出色。然而后来多看几遍原文之后,慢慢体味到,金文过于淋漓的文字,终难免洒狗血的嫌疑。一回文字中,有两三处「好货」之类的唾?,确实让人盪气回肠,如果有十几处「绝妙」、「奇绝」之类的夸奖,自然有些过火。
金圣叹过高评价《水浒》,有当时具体的考量。明代小说是没有地位的俗文字,金圣叹将之评价为天下才子必读书之一,与《孟子》并列,矫枉过正自然无可厚非。隐去华丽的批评词藻,《水浒》正文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写实处细致周详,丝毫不惜笔墨,作者对各种民俗掌故九流三教乃至居家装饰都了然于心,往往会不厌其详地一一介绍。因此,《水浒传》虽然距离真实历史很遥远,却经常给人一种极度写实的印象。
第二回高俅进身一段,描画了「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作为高俅进身的小道具,作者都在色彩、质感方面尽量填充。这?要是换成「一对镇纸狮子」,感染力便会下降不少。此外,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一节,描写孔亮喝酒,为了渲染酒肉对武松的吸引力,不惜四次点出「青花瓮酒」来刺激武松和读者。这种用重复来强调的技巧,到了二十世纪,米兰?昆德拉(捷克作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才提了出来,犹然以为新创不久。《水浒传》的技巧往往掩藏在自然的笔墨之下,不详细品味,虽然能感觉到其甘甜,却难以发觉其原因。
就《水浒》而言,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水浒》最出色的地方,在于其入俗脱俗之处:《水浒》入俗深,没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一百单八将;同时又能超脱世俗,在历史的长河中刻下难以磨灭的烙印。优秀作品与经典作品的差别就在这?。
《水浒传》描写一百单八将,是迎合世俗,方便传播的写法,这种技巧在当时历史演义的大潮中十分普遍,《水浒》进步的地方在于用了天罡地煞的外衣来包装。这些只能算作优秀,真正让《水浒》进身百年经典的地方,则在于维系作品的对仁、义等传统美德的思考、描写以及宣扬。如果说一百单八将是作品的框架,那么仁义则是经脉,此外,才有各种细节作为骨肉而存在,以上均具备,才有作品的灵性和血脉的流转。
小说不同于哲学,小说的伟大不需要说明,只能用情节、故事来感染。因此阅读小说与学习哲学、科技知识完全不同。经典的小说未必适合每一个人,一本好的小说,也未必需要完全通读。兴趣永远是第一位。《水浒传》这样的经典也同样,只要内心某处被突然打动,必然会主动细细阅读全文。现代的读者完全可以漫不经心地翻看经典,无论原文、评论或者插图,先从自己感兴趣,吸引自己的地方入手。所以一部收集所有经典评论、适当注释并且总揽所有插图、繁衍作品的典藏版本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基于这样的原因,本套《水浒传》并没有选择影响力最大的金圣叹的七十回版本,尽管金圣叹的删改十分高明,完全可以自圆其说,但毕竟是不完整的。《水浒传》在传播的过程中,大家早已经认可了更完整的版本。而且选择其他版本,完全可以容纳金圣叹版的精华。
同样的原因,尽管一百回版是公认的最早的完整版,后加的征田虎的二十回故事很明显是后加的,小说内的时间也表明了这一点。但是考虑到征讨田虎在流传过程中的影响力,一套经典的版本自然应该是最完整的版本,因此底本选择了一百二十回版。
当然,后二十回与前百回相比,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前百回中的战争描写,固然也有儿戏部分,比如收服关胜、凌振等人的时候,作为朝廷命官的关胜,轻易投降山贼,无论从情理还是逻辑上都难以说通,而且大型战争场面犹如儿戏,确实暴露了《水浒传》作者民间立场对军事知识的不足。但小说的本质是虚构,《水浒传》中「仁义」大于朝廷命令、大于逻辑关系,因此这些都不算大的缺点,况且作者在写战争的时候,往往侧重于计策、心理等活动,因此显得灵气十足。
而后二十回对战阵等的发挥,确实有点暴露短处。难怪李卓吾评价说:「水浒传文字不好处只在说梦、说怪、说阵处;其妙处都在人情物理上,人亦知之否?」甚至进一步指出「文字至此,都是强弩之末了,妙处还在前半截」。
尽管如此,后二十回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也有许多优点,只从田虎事蹟对比梁山泊的发展过程这一点来看,就很有意义,至于招安,则与小说「仁义」的内在逻辑有关。
最后,姜玉女士帮助查找了不少资料,在此一併表示感谢。
閱讀《水浒传》,總讓我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好像自己也身處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親眼目睹著那一百零八位性格迥異的好漢,如何從社會的邊緣,走向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舞台。我特別喜歡裡頭那些充滿生命力的描寫,像是魯智深大鬧五台山,那種不受拘束、粗獷豪邁的氣質,讓人印象深刻;還有武松打虎,那種在絕境中爆發出的驚人勇氣,更是傳頌千古。這些人物,他們不是完美無瑕的神,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凡人,他們的身上都有著普通人會有的缺點和掙扎,但同時又擁有一種超越自我的力量。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深刻地刻畫了「官逼民反」這個主題。在那個時代,貪官污吏橫行,百姓生活困苦,走投無路的人們,最後選擇了聚集在梁山,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尋求正義。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對社會現實的反映,一種對權力濫用的控訴。每次讀到他們為了兄弟的安危,不惜兩肋插刀,那種深厚的義氣,總是讓我感動不已。這是一本能夠讓人反思社會、思考人性的經典之作,即便在現代社會,依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评分坦白說,《水浒传》這本書,第一次接觸是從電視劇開始的,那時候覺得裡面的打鬥場面很精彩,人物也很鮮明。後來真正拿起書本來讀,才發現它的深度遠遠超出我的想像。它描繪了一個充滿江湖氣息的時代,裡面的人物,每一個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像是宋江的圓滑,李逵的魯莽,還有林沖的隱忍。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將人物簡單地分為好人或壞人,而是將他們複雜的人性展現得淋漓盡致。那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人們,因為被逼無奈而走上梁山,他們有著各自的悲歡離合,卻因為共同的目標而凝聚在一起。這本書最讓我動容的,是那種「替天行道」的精神。在那個充滿不公的社會裡,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來追求正義,雖然過程充滿了艱辛和犧牲,但他們依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每次讀到他們為兄弟兩肋插刀,那種深刻的義氣,總是讓人熱淚盈眶。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武力,更是關於智慧、關於勇氣、關於人性。
评分很久以前,家裡的老爸就常常哼唱著「阮是黑道兄弟」,那時候我對「江湖」的想像,大概就是一群兄弟講義氣,有難同當。後來長大了,偶然在舊書攤看到一本泛黃的《水滸傳》,隨手翻開,就被裡面的故事深深吸引。那種明朝時期,官逼民反的無奈,還有梁山泊裡一百零八條好漢,各自有著不同身世背景,卻因為相似的際遇而聚集,一起替天行道,我常常在想,在那個時代,他們是不是也像我們現在某些朋友一樣,有著各自的苦衷,卻能在關鍵時刻互相挺身而出?尤其每次讀到林沖被逼上梁山那一段,他的無奈、他的憤怒,還有最後的絕地反擊,都讓我感覺到一種深切的共鳴。這本書描繪的,不僅僅是打打殺殺,更多的是人性的掙扎、義氣的展現,還有對於不公義社會的控訴。就算隔了這麼久,書裡的人物,像是武松、魯智深,他們豪爽的性格,還有那種直來直往的行事風格,至今仍然讓人津津樂道,彷彿他們就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每次讀完,總會對「兄弟情」這個詞有更深的體會,那種不計較個人得失,只為了共同目標而奮鬥的感覺,真的讓人熱血沸騰。
评分聽長輩說,《水浒传》是很經典的書,一直想找機會好好讀一讀。最近終於有時間,一口氣讀了好幾章,發現裡面的故事真的很有意思。我特別喜歡裡頭那些描寫細膩的人物,像是武松,他的英勇無畏,還有他對親人的情義,都讓人印象深刻。還有魯智深,他的率直和俠義,也吸引了我。這本書讓我對「江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不再只是打打殺殺,而是充滿了人性的掙扎和選擇。在那個時代,官府的腐敗,社會的不公,逼得一些人不得不走上反抗的道路。梁山泊的英雄們,他們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缺點,但他們都擁有一種共同的特質,那就是對義氣的重視。每一次讀到他們為了兄弟,不惜付出一切,都讓我感受到那種深厚的情誼。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反映,也讓人思考在面對困境時,人該如何選擇。它讓我看到了,即使在黑暗的時代,依然有人為了心中的正義而奮鬥。
评分每次翻開《水浒传》,腦海裡總會浮現出一些經典的場景,像是「智取生辰綱」那段,吳用的智謀,晁蓋的豪爽,還有眾好漢的配合默契,都讓人拍案叫絕。這本書裡的人物,每一個都像是被刻畫得栩栩如生,有著獨特的性格和命運。我尤其欣賞那些出身背景各不相同,卻因為對抗不公而走到一起的英雄們。他們之中,有的是被陷害的官員,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草莽英雄,還有的是江湖上的俠客。他們的聚集,彷彿是那個時代社會矛盾的縮影,也是一種對理想社會的嚮往。這本書讓我看到了「義」的 अनेक面向,有朋友之間的義氣,有對故土的忠誠,也有對兄弟的情誼。當中的情節,有時讓人感到熱血沸騰,有時又讓人感到深深的無奈。特別是那些為了追求公平正義,不得不與體制對抗的橋段,總會讓人聯想到現實生活中,那些在不公平環境下奮鬥的人們。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故事,更是一部關於人性、關於選擇、關於反抗的史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