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赏析词的方法的第一本书
.系统阅读方法的学习锻鍊,最佳情感教育的启发,名师引领入殿堂。
.词文意境转化为画面或影像,勾勒创作背景轮廓,充满视觉感。
.创新以「心智图」的思维工具,分析架构,词文了然于胸,过目不忘!
.有古今诗文、流行歌曲、小说、电影的对照与延伸,余韵无穷。
.内附影音光碟,包含「朗读」与「吟唱」,边看边听,课堂最佳辅助材料。
阅读二十五首好词,掌握赏析的方法,铭记脑中,镌刻在心,值得时时朗读吟唱,可消胸中块垒,可长豁达明亮之姿,人生更适意。
每篇透过视觉、听觉与「心智图」的引导,为读者开辟一条赏析词曲的蹊径,既是系统阅读方法的学习锻鍊,也是内在灵魂的交流触动;既是词藻警句的驾驭掌握,也是声音曲调的捕捉聆赏;既是创作生命的感同身受,也是细腻情感与丰富人生哲理的延伸体会。每篇结构如下:
一首词
完整词文
生难字词解说
难字注音
轮廓素描:背景接触
作者生平概要
写作因缘
旨趣、主题
评价、特点
众彩设色:视觉转化与深入理解
情境视觉化:呈现静态画面、动态影像......
手法解读:分析构图、色彩、分镜、停格、镜头......
探索感情世界:送别与相逢、友情与亲情、
思人与思乡、顺境与逆境、人生体悟与哲理......
文字运用与情感表达
佳句化用、典故
构图骨架:心智图
建立骨架:核心概念+关联概念
整合内容与诠释
图像思考
快速持久记忆
诗乐交响:听觉飨宴
朗读+吟唱
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声情与词情的完美结合
附赠影音光碟
余韵盪漾:与现代生活的联结
与古典诗词、现代诗的比较
流行歌曲的对照
小说、电影的延伸
文字游戏
作者简介
潘丽珠
台北市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专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九年一贯语文领域第三阶段审查委员。专长为古典诗学、戏曲研究、诗文吟诵、现代诗及散文评论与教学、国语文创意教学及教材教法、文艺美学。
专着有硕士论文《盛唐王孟诗派美学研究》、博士论文《全元曲百种杂剧情节结构分析》、教授升等论文《台湾现代诗教学研究》、近年着作《现代诗学》、《清代中期燕都梨园史料评艺三论研究》、《国语文教学有创意》、《经典语文教学》(大陆版)、《国语文教学活动设计》、《千禧龙吟》、《雅歌清韵》、《古韵新声─潘丽珠吟诵教学》、《台湾现代诗教学研究》、《课程组织的理论与实务》(与杨龙立合着)。
詹敏佳
现任教竹东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获新竹县国语文中学教师组国语文朗读竞赛第三名。
林贞均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彰化县万兴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林晓亭
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基隆市碇内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张秀绢
中正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彰化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赖诗茹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林口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蔡霈瑀
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台中市居仁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协助台湾阅读推广中心编辑《大孩子的小故事》、《古蹟入门》,并参加台中市国语文竞赛中学教师组国语朗读,皆获得殊荣
蔡明勋
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新竹市新科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参加全国大专青年联吟,获团体组第三名。
江秋贞
现任教基隆市成功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李婉宁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彰化县彰安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林蓝馨
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马祖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获全国大专联吟古典诗七绝组佳作、连江县特殊优良教师。
刘依芸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台中市育英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吴俊萱
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基隆市碇内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陈文铨
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潮州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获全国大专联吟古典诗七绝组第三名,五、七律佳作等奖。编校《戎庵诗存》、《二十一世纪戎庵诗存》。
黄莉棉
现任教草屯商工,并就读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获联合文学巡回文艺散文佳作、彰化县磺溪文学奖、偏远地区人文巢文学奖,出版有《二十一世纪新曙光》(联合文学)小说合辑。
曾斐君
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桃园县石门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王怡苹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台中市居仁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合编有《文人百貌─世说精华选辑》、《圣哲智慧─论孟精华选辑》(耕书园)阅读测验。
赵玉芬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宜兰县三星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徐俪玲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台北县板桥市重庆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指导学生参加「字音字形」比赛,热中参与台北市「诗歌节」活动。
陈思嘉
辅仁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宜兰县复兴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谢雅惠
现任教台南市海佃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钟璧妃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中坜家商,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黄香惠
东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教员林家商,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郭钗钏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高雄市大仁国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曾获全国大专联吟团体组冠军。
黄丽祯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现任教桃园高中,并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硕士班。
特色、信用:潘丽珠老师与国文教学研究所的二十五位研究生,其目前均任教于全台各地的国、高中。
出版价值:潘老师长期从事诗歌推广,是每年大专院校诗歌吟唱比赛的评审。教育英才无数,学生大都成为今天各国高中的国文老师。这本书的出版便是从师大国文教学研究所暑期进修的「词曲教学研究」激盪而来。全书作者是二十五位全台各地的国高中国文教师,其后续可发酵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基测作文不可犯的五十个错误》也属于相同的模式。
总策画与作者介绍
导论 如何阅读一首词 潘丽珠
一、咏
0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02苏轼〈定风波〉
03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04陆游〈卜算子.咏梅〉
05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二、感
06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07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08晏殊〈浣溪纱〉
09秦观〈浣溪纱.漠漠轻寒上小楼〉
10李清照〈武陵春.晚春〉
11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
12蒋捷〈虞美人.听雨〉
13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三、情
14韦庄〈思帝乡〉
15李煜〈菩萨蛮〉
16柳永〈雨霖铃〉
17欧阳脩〈生查子〉
18晏几道〈鹧鸪天〉
19陆游〈钗头凤〉
20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四、思
21范仲淹〈苏幕遮〉
22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3李清照〈醉花阴〉
24蒋捷〈一翦梅.舟过吴江〉
25贾宝玉〈女儿酒令之一〉
《如何阅读一首词》这本书名,就如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里,为我点亮了一盏通往古老韵律的明灯。我生长在台湾,从小就对那些用简短文字却能勾勒出千古风流的宋词深深着迷。总觉得,每一首词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一种心情,甚至一个时代。然而,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种无力感——我能读懂字,却未必能领会其神韵。那些词句中的转折,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那些对仗工整却又意蕴无穷的描绘,总让我觉得隔了一层纱。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帮助我拨开迷雾的书,一本能让我从“看懂”进阶到“读懂”的书。《如何阅读一首词》这个名字,恰恰点出了我内心深处的需求。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浅显易懂的方式,揭示词的奥秘,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词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词句的艺术魅力,进而触碰到中华文化那深沉而隽永的美。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是《如何阅读一首词》,光是看书名就觉得很有吸引力!作为一名从小就对古诗词情有独钟,尤其偏爱宋词的台湾读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真正引导我深入理解词作的工具书。《如何阅读一首词》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我一直觉得,宋词的魅力在于它那种婉转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很多时候,读懂字面意思是一回事,真正体会到作者的苦心孤诣、遣词造句的妙处,以及词句中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和人生况味,又是另一回事。市面上也有不少关于诗词鉴赏的书籍,但总觉得流于表面,或者是过于学术化,对我这种希望能获得更贴近心灵的共鸣的读者来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典雅,散发出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气息,让我对内容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耐心地带着我一步步走进词的世界,解读那些看似平常却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
评分身为一位常在台湾的咖啡馆里,一边品味着手冲咖啡,一边沉浸在古籍中的读者,我不得不说,《如何阅读一首词》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对宋词的热爱,由来已久,总觉得那些字里行间流淌着的,是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是古人细腻又丰富的情感。但实话实说,我常常觉得自己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阶段,那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境,让我渴望有一本能够真正“点醒”我的书。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词的骨骼和灵魂。我希望它能教授我如何去体味词牌的抑扬顿挫,如何去辨析词语的妙处,如何去捕捉词句背后隐藏的时代风貌和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阅读的“方法论”,让我不再是零散地、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有深度地去探索和理解词的魅力,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与古人精神的对话。
评分我是一个对宋词情有独钟的台湾读者,经常在阅读时会感慨,为什么古人能用如此凝练的文字,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那些婉转悠扬的旋律,那些如诗如画的场景,总是能触动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如何阅读一首词》这个书名,让我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我一直在寻找的“通关秘籍”。我深知,要真正理解一首词,不仅仅是认识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词的精髓,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词牌的特点,以及它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我曾尝试阅读过一些诗词鉴赏的书籍,但有些过于艰深,有些又显得流于表面,总觉得没能真正触及到我想要的那种深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让我能够从零开始,一步步地解锁宋词的密码,学会如何去品味词的韵味,如何去欣赏词的艺术,最终能够独立地、有深度地去阅读和理解每一首词。
评分我一直都很喜欢在午后阳光正好时,泡一杯台湾高山茶,然后随手翻开一本关于古典文学的书籍。最近,我的目光被《如何阅读一首词》这本书吸引住了。作为在台湾长大,深受中华文化熏陶的一员,我对宋词有着特别的情感。那些婉约的、豪放的、悲伤的、喜悦的,仿佛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然而,要真正“读懂”一首词,绝非易事。我常常觉得自己像是站在一座宏伟的宫殿前,虽然能欣赏它的外观,却无法窥探到内部精妙的构造和深邃的历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把钥匙,让我能够解锁那些隐藏在词句中的智慧和情感。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去辨析词牌的格律,如何去理解那些古色古香的意象,以及如何去感受词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我希望这本书的语言是亲切的,不会让初学者感到望而却步,同时又能保有学术的严谨性,让我真正学到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