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前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兆汉主编的「历代十大家词系列」的最后一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林立执笔编撰。选评之二十世纪词人包括:陈洵、张尔田、陈曾寿、叶恭绰、吕碧城、夏承焘、丁宁、沈祖棻、饶宗颐及罗?烈。每位词人选词十首,共一百篇。除详细之注解、评析及时人对十位词人之评语外,尚搜罗了大量有关二十世纪词人、词坛的资料及参考书目,发前人所未见。研究近现代词,此书必不可少。
說實話,市面上好的詞選書籍不少,但真正能讓我讀後,感覺「意猶未盡」的,卻不多。《二十世紀十大家詞選【精】》絕對是其中之一。它不僅僅是一本精美的詞集,更像是一本引導我深入探索詞的世界的「地圖」。 我特別喜歡編選者對於賀鑄詞的處理方式。賀鑄這個詞人,過去給我的印象總是「冷峻」,他的詞作結構嚴謹,感情也相對內斂。但是,這本選集卻透過對他幾首代表作的細緻分析,讓我看到了他詞作中另一面,那種深沉的憂鬱,對人生際遇的無奈,以及對愛情的渴望。編選者並沒有刻意去拔高或貶低,而是用一種非常客觀而又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將賀鑄詞的魅力展現出來,讓我對這位詞人有了更立體、更全面的認識。
评分我一直覺得,要真正懂得一首詞,光是知道作者是誰,年代是何時,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要能進入那個時代,去感受作者的心境,去體會他筆下的風景。《二十世紀十世紀十大家詞選【精】》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單是提供了一堆名家的詞作,更像是為讀者開啟了一扇時光之門。 最讓我折服的是,它對於龍榆生詞的選錄和解析。過去我對龍榆生的印象,更多停留在學術研究者的身份,但這本選集卻讓我看到了他詞中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以及對時代變遷的敏感。他筆下的詞,並不像一些同行那樣華麗辭藻堆砌,而是有種樸實無華的力量,字裡行間透露出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對民族命運的關懷。特別是那幾首寫在動盪年代的詞,讀來讓人心潮澎湃,彷彿能感受到那個時代的脈搏,以及詞人內心的掙扎與堅韌。
评分這本《二十世紀十大家詞選【精】》真的讓我驚喜連連,我一直對詞的歷史和發展頗有興趣,但總是覺得市面上的一些選集,雖然名家雲集,卻少了那麼一點「精煉」的感覺,彷彿是把名家的作品隨意拼湊,少了點深度和考量。這次入手這本,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它的選集標準之高,令人讚嘆。從編選者的序言就能感受到其用心,他不僅是對詞作的字斟句酌,更是對每一位詞人的時代背景、創作歷程、藝術風格進行了深入的梳理和洞察。這使得每一首選詞,都仿佛有了鮮活的生命,不再是冰冷的文字。 其中,對周邦彥詞的解讀尤其讓我印象深刻。以往讀周詞,總覺得結構精巧,音律考究,但總覺得少了那麼點情韻。這本選集透過對他詞作的分析,不僅點出了他「集大成」的功力,更發掘了詞中深藏的細膩情感,那種既有皇家貴氣,又不失個人情思的獨特韻味,被闡釋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對《蘭陵王》的賞析,讓我重新認識了這首詞的層次感和音樂美,彷彿能聽見詞人聲聲嘆息,字字珠璣。
评分閱讀《二十世紀十大家詞選【精】》的過程,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陳年的佳釀,越是細細品味,越是能感受到其中的醇厚與回甘。我認為,一本好的選集,不僅在於選錄的作品有多麼廣為人知,更在於它能否引導讀者發現那些被埋沒的珍珠,或者讓讀者對已知的作品,產生全新的理解。 這本選集對於蘇軾詞的呈現,就讓我印象深刻。蘇軾的詞,向來以豪放見長,氣勢磅礡,但這本選集卻巧妙地挑選了一些更能展現他詞作中細膩情感的篇章,並對其進行了深入的賞析。編選者並沒有回避蘇軾的「愁」與「嘆」,而是將這些情感視為他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通過對比他其他作品,以及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位偉大的詞人,在豪放之外,更有著一顆纖細而敏感的心。
评分我向來對詩詞的鑑賞,偏好能夠觸動人心的作品,而非純粹追求技巧上的絢爛。而《二十世紀十大家詞選【精】》恰恰滿足了我這一點。它所選錄的詞作,不僅在藝術技巧上達到了極致,更在情感的表達上,做到了深刻而真摯。 特別是當我讀到 William Blake 的作品時,更是被深深吸引。他那些看似簡潔的詩句,卻蘊含著豐富的哲理和對人性的洞察。這本選集的編選者,對於 William Blake 詞的選取,可謂是獨具慧眼。不僅挑選了幾首最能代表他個人風格的作品,更在解析中,引導讀者去思考詞中隱藏的象徵意義,以及作者對社會、對生命的獨特見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