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GIANT(捷安特),甚至以为这是欧美的自行车品牌。事实上,GIANT是由国内绩优企业--巨大集团所打造的品牌,在集团总裁刘金标带领下,成功将GIANT推向国际舞台,巨大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自行车公司。
巨大以新台币400万元创立后,曾连续亏损四年,当时有钱借到没钱,还差点关门;1986年,最大的客户突然转换供应商,但巨大没被击倒,反而越挫越勇,开启自创品牌、行销全球的契机。2008年,巨大的股本增至29.59亿元,全年产销自行车520万台,集团营收达414亿余元,税后纯益24.57亿元、每股纯益8.3元。
选骑GIANT自行车的选手,在2002、04至06年,四度勇夺环法自由车大赛团体总冠军;GIANT高级车种,一台卖到十几万元,限量纪念车更高达1万美元。而2008年GIANT的品牌价值2.82亿美元,已是巨大资本额三倍余。
本书作者採访巨大与刘金标十余年,透过敏锐观察、深度访谈,精心撰写出值得您品味的绝佳篇章。
作者简介
魏钖铃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广播电视科、逢甲大学经营管理硕士(EMBA高阶组),国际内部稽核师(CIA)考试合格。
1978年进入经济日报,历任记者、特派员、撰述委员,主跑证券、家电、大宗物资、车辆产业,及台湾省政、金融财税等新闻,与同仁共同获得2001年花旗财经新闻奖首奖。
推荐序 彰显企业与管理的价值∕刘金标
自序生活可以更美好
第1章不再驿动
出现人生与事业转捩点
艰苦的创业历程
默默耕耘,等待峰回路转
第2章创业维艰
自行车不继续踩,一停即倒
日商拒绝握手
通宵装柜,流汗五、六年
第3章台湾第一
三十分钟的约会
台湾成为自行车王国
出口跃居台湾之冠
股票上市为重要里程碑
捷安特市占率持续提升
第4章自创品牌
订单过度集中Schwinn公司
Schwinn公司突转往大陆投资
新品牌自行车乏人问津
捷安特造就巨大王国
捷安特品牌价值两亿一千一百万美元
Schwinn公司两度声请破产
品牌要具有独特格调与价值
第5章全球布局
採行全球运筹分工
赴荷设厂,抢攻欧洲商机
美国之路荆棘多又多
首度到东欧考察市场
投资收益有如金鸡母
赞助车队的行销策略
赞助德国T-Mobile车队
TCR碳纤维车是制胜武器
GIANT品牌与ODM并重
第6章华东设厂
修筑国际竞争防波堤
评估决定落脚江苏昆山
内外销并重的经营策略
选派种子团队登陆打拚
捷安特品牌成为行销优势
泉新金属新兵入列
用伊的土,煳伊的壁
自行车业的未来在两岸
第7章大陆商机
庞大新兴市场已形成
行销据点近两千个
以三个品牌区隔市场
再派刘涌昌去大陆打拚
举办两岸万人单车行
到成都、天津建立新基地
电动自行车商机可期
朝在上海挂牌努力
第8章投资台湾
总部在大甲的跨国企业
两岸竞合,力求差异化
专注本业,分享市场大饼
巨瀚科技备受注目
Schwinn∕GT案,业界损失大
增值减量,顺利度小月
整合推展A-Team计画
导入丰田式生产管理
A-Team之道更加宽广
第9章国际竞合
不能单看台湾厂的报表
取得日本Hodaka股权
曾与福特合制电动车
不选顶级对象合作
高盛证券曾为大股东
自行车成为台湾标志
美伊烽火中访东欧
林信义建议师法巨大
找对的人去做对的事
建构独特的GIANT Way
第10章创新价值
舒适车设计突破传统
引导更多人骑乘自行车
一万美元的TCR纪念车
注重研发,不copy他人
连获国家产品形象等奖项
TCR碳纤维车设计受肯定
申设研发中心获准
巨大追求唯一,而非第一
「欢笑曲线」创造经营价值
第11章快意骑士
骑乘自行车,身心平衡
大力推展自行车运动
希望台湾成为自行车岛
让干部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业界巨人、谦谦君子
正派经营,股价稳健
曾说巨大股价委屈
获蒋震杰出企业领袖奖
第12章世代合作
在水都订创业飞跃计画
当年精简员额见真情
研读《杰克.威尔许领导智典》
英语成为公司语言
未来的动向受关注
世代交替的序曲
永续经营的核心价值
附录巨大集团大事纪
推荐序
彰显企业与管理的价值-巨大集团总裁刘金标
台湾工业化之初,各行各业大都从原厂委託制造(OEM)做起,几十年来成功创造了经济奇蹟。而今时移势变,在全球化浪潮下,很多产业进入供过于求的微利时代,业界普遍体认到必须彻底转型、升级,朝创新产品、提高附加价值及全方位经营等努力,但面临的瓶颈与障碍正是缺乏自有品牌和行销通路。
巨大机械自创「捷安特」(GIANT)品牌,经过多年努力,幸运成为全球自行车名牌,并建构完整的行销通路,受到社会肯定。《经济日报》资深记者魏钖铃先生,长期採访公司及经营团队新闻,对我们跌跌撞撞的事蹟有深入了解,最近将巨大发展经验写成《骑上峰顶》,与各界分享。
阅读《骑上峰顶》书稿,我发现确实是一本完整呈现巨大成长历程的佳作,包括不同阶段的决策及其理念和环境,因时间久远或转往新的领域发展,原已遗忘或不为人知的诸多往事,又跃然纸上,令人记忆犹新。
巨大草创时期资源短缺、经营困窘,创业团队却能怀抱远大理想,坚持信念;一九八六年毅然踏上自创品牌(OBM)的不归路,艰辛备尝后终能获致成果。从各章节间回顾创业途程的苦与乐,真的是感触良多,数度湿了眼眶。
《骑上峰顶》深得巨大创业后一步一脚印,由小企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自行车公司,从接单代工到自创品牌,再迈向以台湾为营运总部、跨国经营的精髓,加以文笔流畅,深入浅出,钖铃兄用心之深令人感佩;书中引用相关的成功案例亦颇为贴切,对从事企业经营管理者,应有参考启迪之效。
企业经营必须不断创新挑战,追求卓越,而自创品牌之可贵在能自主经营,巨大在Racing to the Top(骑上峰顶)过程中,每当达成阶段性目标时,又会发现另一个机会与挑战,不断激发成长动力,这也是本书付梓的深层意义。我深信本书将能彰显企业与管理的价值,而乐于撰写序文。
自序
生活可以更美好
二○○四年夏天,美国福斯公司卖座的「机械公敌」(I, Robot)电影,是以二○三五年的芝加哥为背景,描述人与机械人生活的科幻世界。片中,出现来自台湾巨大机械公司所产的Revive、Prodigy两款自行车,让全球观众印象深刻。
二○○七年五月,七十三岁的巨大机械董事长刘金标骑乘自家生产的GIANT自行车,在十五天内环绕台湾一圈、总长九百二十七公里,不但带动单车环岛风潮,也感觉自己和企业都年轻起来。
在台湾,谈到自行车、要买最新流行、最夯的自行车,很多人就会想到、指名“GIANT”:大家耳熟能详的「捷安特」,它从台湾红到全世界,给人的印象是运动、热情洋溢、健康和快乐。
二○○二及○四至○六年环法自由车大赛,骑乘捷安特碳纤维自行车的西班牙Once与德国T-Mobile车队,先后荣获四次团体总冠军。
GIANT的品牌价值,在二○○三年经国际品牌顾问业者Interbrand公司、外贸协会等单位共同评定为二亿一千一百万美元,在台湾十大国际品牌排名第六;此后三年连续进入前十名,○八年为第十一名、品牌价值增至二亿八千二百万美元。
连续获选全球最佳企业
二○○一、○二及○五年,巨大连续获得全球知名财经杂志《富比士》(Forbes),评选为全球最佳的两百家小型企业之一。
在中国大陆,捷安特与可口可乐、吉列(生产刮胡刀的公司)同被列为「中国驰名商标」,受到市场高度肯定与主管机关的保护。
由此,约略可以看出巨大的轮廓,开始接触这家有特色的企业。其实,从传统代工到自创品牌、跨国经营,巨大一路走来高潮迭起,创业经验弥足珍贵,成功之道也广受关注。
一九七二年创立的巨大,截至二○○九年夏天,已经是世界最大的自行车集团,旗下共有二十三家(含子、孙)公司,自台湾、大陆、日本、澳洲、欧洲,延伸至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到处看得到GIANT自行车驰骋在公路、旷野、山边或水涯。
每当产、官、学、研齐聚一堂,探讨企业自创品牌成功的案例时,经常提到的也是GIANT,这是台湾少数真正走出去的世界知名品牌之一,在全球五十余国的行销据点多达一万个。
进入二十一世纪,不论是捷安特或GIANT,巨大集团品牌蕴含着独特的DNA(去氧核糖核酸)、基因,在全球自行车业界的名气响叮当。
巨大创立以来,所揭示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好的自行车公司」愿景,真的做到了,二○○八年集团营收达新台币四百十四亿余元,税后纯益二十四亿五千七百万元。分析获利大好的原因,巨大董事长刘金标淡然表示,创业之路历经相当多的调整、朝高级化发展、透过不断开发新产品带动流行、创造市场新需求,幸能获得良好成效。
他经常说自行车业是「万年工业」,认为自行车已经过千锤百鍊,永远都有市场,但必须不断研发、创新产品,产销让消费者心动、感动的车子。
就二○○八年的市场分析,GIANT自行车是台湾与大陆第一品牌;在日本是进口登山车最大品牌,澳洲、荷兰、加拿大等为最大进口品牌;在美国专卖店(IBD)市场名列第三品牌;在欧洲则为三大品牌之一,全年以GIANT品牌销售的自行车逾三百五十万台。
自创品牌的过程有辛酸、有欢笑,却是想成为国际性企业必走的路。一手带领同仁打造巨大与捷安特金字招牌的刘金标说:「没有GIANT,就没有今天的巨大。」
总部在大甲的跨国企业
巨大从台中县大甲镇、以四百万元起家,能够跃为全球性企业,自创的GIANT品牌与企业识别系统(CIS)结为一体,的确不容易。而品牌价值与行销通路,一直被视为巨大集团最重要的资产。
尽管经营有成,刘金标仍将集团的研发、管理、行销及财务等总部设在大甲,真正是深耕台湾、回馈故里的企业家。
综观巨大的经营策略,伙伴结盟、注重研发、自创品牌,是经营成功的指针;而执着本业、专注经营,终能摆脱台湾制造业的代工宿命,开创出一片天。
三十七年来,巨大以发展为Global Total Cycling Solution Provider(全球自行车生活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目标,追求顾客满意、持续改善、创新挑战、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平实而贴近市场。
一步一脚印,巨大历经数次景气循环而能持续成长,二○○七年每股税后纯益为六点四七元,○八年每股纯益更增为八点三元,与绩优电子、科技产业相比,不遑多让。
让刘金标引以为傲的是,巨大股票上市迄今,不论景气如何变动,公司发布的财务预测目标只有调高,从未调低过。
在西进浪潮下,巨大也是两岸分工的典型企业,透过海外控股公司到江苏转投资捷安特(中国)公司,从一九九三年设立以来,产能与业绩蒸蒸日上,二○○八年产销二百八十一万台自行车,成为母公司重要的获利来源。
刘金标以台湾俗语「用伊的土,煳伊的壁」来形容海外投资心得,认为这是台商到海外打拚可以採行的营运模式,也能使双方互利互惠。
做为成功的企业,巨大长期以「生活可以更美好」为追求的目标,借由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配合GIANT的品牌优势,确保领先地位。「这样,当太阳升起,我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依自己的想法、意志来行销,不必再因五毛钱、一块钱,就将订单拱手让人。」刘金标昂首凝视远方,充满信心地说。
庆祝创业三十年,及赞助的Once车队于环法赛表现优异,巨大在二○○二年首度打造三十五台TCR Gold纪念车,每台卖到一万美元的高价,结果是销售一空。
巨大确实是一家拥有独特文化的企业,不以急进或机巧取胜,稳扎稳打,从经营内涵与体质改善,来提升市场的竞争力。
而为业界所津津乐道的是,巨大创业以来,专注在自行车本业的发展,以成为全球最好的自行车公司、最佳品牌,与消费者分享骑车喜乐,创造自行车新文化为念,不单是为了扩增营收及获利而已。
分享巨大成功经验
也因为如此,多年来想为巨大及刘金标写书立传者不乏能人,但他总是谦辞相关的邀约。
直至二○○四年,为让更多人了解巨大的发展历程,认识这家自创GIANT品牌成功企业的内涵,有助传承刘金标与经营团队的经营理念,作者不揣浅陋,开始撰写台湾自行车业龙头、业界教父,与捷安特自行车「骑上峰顶」的传奇故事,终获刘金标首肯、并多次接受访谈,在二○○四年底出版《骑上峰顶》。
二○○九年五月,刘金标身为巨大集团总裁,以七十五岁的高龄再次挑战自我,在五月进行「京骑沪动」计画──从北京骑亲自设计的GIANT自行车Defy到上海,二十天内骑完一千六百六十八公里,他的企图心、精神及毅力,实在令人敬佩。
而《骑上峰顶》付梓四年多来,巨大集团业绩持续成长,经营内涵、品牌发展都已更上层楼,颇多值得更新记述之处,推出增订版将让更多读者融入GIANT的世界。从初版至推出增订版,承蒙巨大发言人、总管理处特别助理许立忠兄,与代理发言人、公关专员陈美惠小姐多所协助,併此致上最诚挚的谢意。
正如巨大在千禧年的产品告白用语:「为自己开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天窗,跳出生活的框框,骑上你的捷安特,整个天空都是你的。」好产品让人备感精采,好企业永远不会寂寞。
生活可以更美好,阅读巨大、GIANT的成就,再看刘金标的丰富人生,兼具理性与感性,思考之路也会是无限宽广。
这本《骑上峰顶:捷安特与刘金标传奇(节能减碳版)(增订二版)》着实是一次令人振奋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那些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伟大的企业家故事充满好奇,而刘金标先生的经历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作者以极其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捷安特在自行车产业的漫漫征途中所经历的挑战与辉煌。书中那些关于产品研发、市场策略、全球扩张的细节,都展现了刘金标先生超凡的商业远见和卓越的管理才能。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争议,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呈现,这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可信,也让我对这位传奇人物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书中穿插的对于“节能减碳”的探讨,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时代的光辉,它提醒我们,伟大的事业不仅在于规模的扩张,更在于对环境的责任和对未来的承诺。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仿佛能与刘金标先生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汲取他身上那种永不服输、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
评分阅读《骑上峰顶:捷安特与刘金标传奇(节能减碳版)(增订二版)》的过程,是一次与企业家精神深度对话的旅程。作者以极其饱满的叙事热情,将捷安特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品牌,成长为自行车行业的巨擘的史诗,娓娓道来。刘金标先生那份源源不断的创新热情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贯穿了整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初心和坚守。书中对市场变化趋势的敏锐捕捉,以及在关键时刻所做出的战略决策,都展现了他非凡的商业智慧。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节能减碳”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真正融入到了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如何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也积极拥抱绿色未来。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流畅,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娓娓道来,让我能够沉浸其中,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商业传奇。它不仅是一本企业发展史,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坚持与责任的励志篇章。
评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企业传记,但《骑上峰顶:捷安特与刘金标传奇(节能减碳版)(增订二版)》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想法。它读起来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小说,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和商业的智慧。作者在讲述捷安特的发展历程时,非常善于捕捉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以及支撑这些转折点背后的人物性格和决策。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刘金标先生在面对技术瓶颈、市场变化时的那种从容和决断,他不是一个被动接受命运的人,而是主动去塑造自己的未来。书中关于“节能减碳”的论述,也并非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巧妙地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叙事中,展现了企业如何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肩负起社会责任。这让我看到了一个企业家的担当,也看到了一个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每次读到书中那些充满智慧的对话和感人至深的片段,我都会深受启发,并开始思考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如何去面对挑战,如何去创造价值。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不是一个自行车发烧友,但读完《骑上峰顶:捷安特与刘金标传奇(节能减碳版)(增订二版)》后,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企业成长史。书里对于捷安特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工厂,一步步成长为全球自行车领导品牌的历程,描绘得既细腻又充满张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刘金标先生个人经历的深入挖掘,他身上那种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精神,以及他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都深深地打动了我。看着他如何带领团队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如何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抓住机遇,如何将一个台湾制造的品牌推向世界舞台,这过程中的智慧和毅力,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商业教科书。而且,书中关于“节能减碳”的理念,在如今这个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时代,显得尤为及时和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企业奋斗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以更负责任的方式发展产业的启示录。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也让我对“坚持”和“创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骑上峰顶:捷安特与刘金标传奇(节能减碳版)(增订二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励志课程。它以捷安特和刘金标先生的奋斗史为主线,展现了一个从零开始,最终走向世界巅峰的创业传奇。我尤其被打动的是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那些关于早期工厂的艰辛,关于产品创新的执着,关于市场竞争的残酷,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刘金标先生身上那种“在地化”的根基与“国际化”的视野相结合的特质,让我看到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所必备的广阔胸怀和深刻洞察力。书中将“节能减碳”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并非是简单的附加,而是贯穿于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之中,这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它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成功,是能够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和环境做出积极贡献。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是一种激励,一种想要去追求卓越、创造属于自己“峰顶”的动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