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凤岗
电影电视逃兵。
电影工作经历包括:「亮不亮没关系」、「台湾英雄廖添丁」、「台湾镖局」导演;电影「搭错车」、「台上台下」、「游侠儿」、「英雄本色」制片;「棋王」还有其他无数电影小武行、小配角、小演员。
电视工作经历:中视「婆媳过招七十回」;台视「初恋30年」;华视「超级宝贝」导演。
嗜好:电影、小说、棒球、篮球、乒乓球、排球、网球、撞球、游泳、跑步等;养狗养猫也是他的嗜好,目前正养着四只狗、十只猫,每当跑步散步时,牠们是最忠诚的随扈。
推荐序1
朱延平(知名票房导演)
他就是恨铁不成铁
小说「刺杀陈水扁」是作者自身的遭遇及与大陆学者、军官的访谈内容再加上曾经想干过的刺杀行动所编写的黑色喜剧故事。千万别被书名吓到了!
小说中对两岸人民之渴望英明领袖有十分生动的描述及耐人寻味的桥段构思,对台湾现今政治人物多所着墨、非刻意羞辱,是恨铁不成铁,铁亦非铁的无奈。
故事似假还真,否定统一也否定独立,作者认为,同为世人,该有更高的理想,否定现代化否定人类大搞建设,破坏自然的行为。作者担心这类议题太过枯燥,小心翼翼巧妙的隐含在故事中,发人深省,真诚的用心值得鼓励。
故事中男女主角,一为绿,一为蓝,为了陈水扁、马英九闹的不可开交,是为现今许多家庭的写照,作者希望所有人不要再被这些政治人物所骗,用心极为良苦。
故事中最为有趣的部份是否定了全天下成年男人(对女人来说)。作者希望全天下女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空,不再把依附男人当成是唯一!不过,作者又代男人向女人求情,希望多给一次原谅的机会,他说其实感情需要依附的是男人,若没有人爱,男人比女人还容易衰老。
作者朱凤岗曾经是我的制片,第一次写小说就能如此突出,我给他A+。
推荐序2
林清介(知名票房导演)
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剧本
认识朱凤岗(以下简称小朱)是在1982年的秋天,那时我正应聘为新艺城开拍电影「台上台下」(由张小燕、张艾嘉主演),小朱是被派来当这部电影的制片,短小精悍的样子,嘴上除了经常叼着一根香烟,还加上浅浅的玩世不恭的微笑是我对他的初步印象。十年未见,不管境遇如何,相信他还会是这副模样。
我常对他和别人说:我拍过23部电影,他是我见过最好的制片,「台上台下」这么复杂难搞的电影(尤其是综艺大姊大张小燕一周有四天要录影),他安排得精细周详,我完全配合,30个工作天如期拍完杀青,真是难忘的美好经验。
突然接到他寄给我的小说「刺杀陈水扁」要我为他写序,我一时不知所措,也不以为然,我虽然关心政治,但绝不沾政治,绝不帮人站台。可等我花了十天时间仔细看完小说之后,我笑了,也非常乐意帮他写序推荐,如果他那天想不开要出来竞选公职,我会很乐意违反原则帮他站台。
虽然小朱说这是本小说,我宁愿说它是电影剧本,而且是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剧本,因为他包含很多电影元素:耸动有悬念的片名(书名)、两条主线精密的舖排和唿应──一条线述说男主角如何勇闯天安门到被秘密监禁、威迫利诱折磨,另一条线女主角(男主角的老婆)如何历经永无止境的无助和无望,两条线只有一个目标:一心一意坚定不移就是要刺杀陈水扁。戏剧张力十足,高潮迭起,令人胆颤心惊。
为了让观众(读者)不致让纠缠交错对比的两条线搞混了,作者让一条大陆的线打上西元×年×月×日×时,台湾的线则打上中华民国×年×月×日×时的时间註记,整部小说细分84个段落,等于剧本分了84个场景,恰是一部电影的长度。
不过,我可以理解小朱不愿把这本小说称作电影剧本的原因:小说可以嘻笑怒骂信手捻来皆文章,六十年的历练,小朱参透了人生:他说长大想当什么?想当动物。他说:教育儿女不要出人头地,否则会付出难以追回的代价──青春与快乐。他说:飞上枝头成凤凰,刚好变成别人的箭靶。他虽然以老狗小赖、老猫安安充满灰黯无力无奈自况,但嘲弄时政、人性,明讽法院、警察、税务单位、民意代表、黑道等,却又辛辣带劲。
为了蓝绿,也许会有很多人不喜欢小朱这部作品,但这部佈局工程浩大的作品却令我惊艳和叹为观止。
编按
李振华(本书编制统筹)
他总是全力以赴
朱凤岗导演、制片,我的前辈、学长,电影电视逃兵,曾说自己是从影视业退役的人,但是,最新的消息是:他决定重新上岗!
他从电影最最基层干起,场务、道具、服装、化妆、灯光、摄影助理、爆破特技、吊钢丝、佈景工、演员、武行、配音、剪接、场记副导、剧务、制片、导演前前后后三十多年,每一个位置都下过功夫,不是蜻蜓点水。其实要说他没干过什么比较简单,电影制片人、投资老板他没当过。但他骄傲的说:「我向你保证台湾有如此多经历的我是唯一的一个,将来有机会还要把最后两项完成。」
他跟过的导演,从早期的孙圣源、徐一工、李嘉……到后来的李朝永、陈明华、凌云、虞戡平、刘家昌、麦嘉、石天、林清介、朱延平,他偷偷告诉我:「他们拍戏的法宝,我偷学了许许多多。」
他待过的电影公司也很多,从早期的中国电影制片场、中央电影公司……到后来的朋友电影公司、七贤公司、新艺城公司、龙祥影业公司、中视、台视、华视,他说:「分分秒秒、前前后后我都是全力以赴,务求无愧,我感谢他们给我的机会。」
他写这本小说原本只是想给自己、给过世的父母、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一个终结的交待,然后去流浪。但是众人给他的好评让他兴趣又来了,他说:「我要为电影写一连串的故事,让一些后生电影人知道电影元素的重要,为台湾的电影产业贡献最后的力量。」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又略显疯狂的人,不过,绝对是一个「真诚」的人。
自序
我不是坏人
人的一生走到晚年才发现全是负数,何等悲哀。是我不努力吗?
夫妻的情感没有因为我的不忠而终结,反而被一些毫不相干的政治人物所分化,濒临瓦解,太好笑了吧!能任其无限扩大吗?我的爱心有优先顺序,非常自私,枕边人第一、父母第二、猫狗第三、子女第四、朋友第五、老板第六……,是这个出了问题吗?
三十多年前还青壮时,从来不觉得我的「国家」有什么问题,现在快到终点站了,才勐然惊觉「她」摇摇欲坠了,怎么办?
「影剧」之路一直是我努力耕耘的目标,为了生计我暂时离开了十年,现在回过头来我居然找不到「她」了,发生什么事?
原本我是个「温良恭俭让」的人,但这五个字让我在新竹的生意输到「脱裤」,如果不是子女争气,我可能早就加入睡火车站的行列。
众多的不如意,使我感到在这个世界上真是「小」到不行。我想上街头,但是打不过人家;我想高声吶喊,但是没有舞台;我束手无策、惶惶终日,这才想起父亲的期许,他说:「作家可以明志,作家可以救国。」我也对子女说过:「写东西一定要真实、真诚、真意,如此才能感动人。」于是我拿起笔,把我的一生以小说的形式做个总结,就让看过的人来评断我的功过,最起码要让别人知道我不是坏人。
我属狗,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狗的陪伴,奈何牠们的生命不如我长,这让我情伤,所以我的故事一定少不了「牠们」,我以此来纪念「牠们」。
小说故事从打字到出版,给我支持与鼓励的顺序是打字→老板→朋友→猫狗→子女→爱人同志,跟前面的顺序刚好是倒过来的,耐人寻味,不过……管他呢?
能获得朋友们的肯定,让我又有了活力,这种感觉真好。
坦白说,初看《刺杀陈水扁》的书名,我内心是有些忐忑的。这类题材往往充满了争议,很容易走向极端或者流于表面。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却远远大于我的预期。作者在处理这个敏感话题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克制和智慧。他并没有一味地煽情或者猎奇,而是以一种非常冷静、客观的视角,去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去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语言上的驾驭能力,他的文字朴实却极富感染力,能够轻易地将读者带入到故事的情境中。书中对人物情感的刻画也十分细腻,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挣扎、痛苦以及在绝境中的坚持。这本书让我反思了很多,关于政治、关于人性、关于历史的复杂性。它让我明白,很多事情并非非黑即白,而是充满了灰色的地带,需要我们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包容。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入思考的书,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刺杀陈水扁》这本书的格局非常宏大,它不仅仅聚焦于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中。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思潮、政治斗争以及人们的心态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并且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叙事之中。我感觉这本书并非仅仅是讲述一个“刺杀”的故事,它更像是在描绘那个时代的一幅群像,展现了各种力量的角逐,以及在这些角逐中,普通人的命运是如何被影响和塑造的。作者的笔触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却又没有显得枯燥乏味,他能够抓住人性的闪光点,也能毫不避讳地揭露人性的阴暗面。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示,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它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历史,去理解那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
评分刚翻开《刺杀陈水扁》这本书,就被作者营造出的那种压迫感和紧张感所淹没。文字的笔触粗粝而有力,仿佛在描绘一幅充满暗影的画卷,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都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我能感觉到作者在叙事上有着极强的控制力,他并没有急于抛出所有的信息,而是如同庖丁解牛般,层层剥离,一点一点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叙事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风声鹤唳的年代,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内心的煎熬与外界的压力。每一章的结尾都留下了悬念,让我如同着了魔一般,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到下一页,寻求答案。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也极其到位,无论是人物的微表情,还是环境的烘托,都显得那么真实,那么具有画面感。我仿佛能听到那些低语,看到那些闪烁的眼神,感受到那种无处不在的危机。作者的功力显露无疑,他成功地将一个可能严肃甚至沉重的主题,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带入其中,无法自拔。
评分读完《刺杀陈水扁》,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来自于情节的跌宕起伏,更是来自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它让我看到了在极端环境下,人们所能爆发出的勇气与智慧,也看到了他们内心的脆弱与挣扎。书中没有绝对的善恶,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动机和不为人知的过往,这种多维度的人物塑造,让整个故事更加立体和真实。我尤其被书中对权力、欲望和理想之间微妙平衡的探讨所吸引。它迫使我去思考,在追求某种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失去自我?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信念,又会在怎样的冲击下土崩瓦解?作者巧妙地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让读者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时代洪流中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引发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看到《刺杀陈水扁》这本书名,我当下就感到一股莫名的震撼。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更像是一个充满张力和暗示的符号,让人在脑海中自动构建出无数个可能的故事情节。是历史的回溯,是对某个惊心动魄时刻的剖析?抑或是某种政治惊悚的虚构,将我们带入一个充满阴谋与对决的黑暗世界?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成功地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让我想要了解作者是如何处理如此敏感且富有戏剧性的主题。我很好奇,作者会以什么样的角度去切入,是聚焦于事件的幕后推手,还是深入描绘被卷入其中的各方人物的内心挣扎?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叙事潜力和解读空间,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作者能够呈现出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故事,能够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事件描述,而是能够触及到更深层次的动机、人性以及时代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