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一生思想找寻者,不外是个人内心世界永恆之路;同时也提醒人与自然一体的概念,人非自然惟一的中心;华尔腾(Walden)湖水如镜,梭罗不过希望每一个人看到真实的自我,不法世俗,勇敢选择自己生命,所有的人言、传统皆不足畏,「活在当下,作你自己」,其构想单纯,人人易读。
二十一世纪,当人心依然失衡在物质与精神天平之上,所谓的「自然有机生活」,亦不过是将民宿、生机饮食或咖啡搬到山林星空下与资本消费文化的妥协结合;而人类在「不愿面对的真相」中,看到天地的旱潦反扑;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迫在眉睫的共识,益使梭罗返璞归真、前瞻性的智慧言行,更有让人重新体验的需要。
作者简介
涂成吉
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博士。目前任教醒吾技术学院,应用英语系之助理教授。另着有《克莱恩与台湾》、《中华民国在联合国的最后日子》、《「悦」读美国史的二十四堂课》。
自 序
第一篇 梭罗的文学与政治
一、湖滨前期的改革理念:自我教化
二、简约生活:远离文明
三、梭罗人格的务实
四、边界生活:文明与自然的调合
五、梭罗的政治理想国:权宜统治
六、废奴:暴力的不服从
七、约翰布朗:梭罗等待的果陀
八、结论
第二篇 文学生活
一、自我
二、独处
三、工作
四、休闲
五、邻居
六、食物
七、自由与奴隶
八、野性、印地安人与诗
第三篇 梭罗的务实观
一、实用主义
二、合群
三、社会公平
四、梭罗与孔子
第四篇 哲学人生
一、生命与死亡
二、真理
三、智慧
四、美德
五、时间
六、友谊
七、与爱默生
第五篇 自然
一、太阳
二、声
三、种子
四、叶
五、花果
六、鸟
七、木
八、兽
第六篇 社会生活
一、继承
二、城乡
三、教育
四、慈善
五、保育
六、媒体
第七篇 政治理想
一、政府
二、公民不服从
三、政党
四、投票
五、立法
六、约翰布朗
七、暴力不服从
第八篇 批评
参考书目
梭罗生平年表
我一向認為,好的文學評論,不應該僅僅是學術性的考據,更應該能夠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並讓讀者從中獲得啟發。《梭羅的文學思想與改革意識》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作者的文筆流暢,論述清晰,即使對於不熟悉梭羅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而對於已經對梭羅有所了解的讀者,這本書更是提供了許多新的視角與深入的見解。它讓我重新審視了梭羅,不僅僅是一個寫《湖濱散記》的作家,更是一位有著深刻文學追求和堅定改革信念的思想家。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的書,它會讓你對文學、對人生、對社會,都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對梭羅的「公民不服從」思想感到興趣,這也是他最為人稱道的「改革意識」的體現。但《梭羅的文學思想與改革意識》在這一塊的闡述,比我以往讀到的任何資料都要來得深入與細緻。書中不只是單純地介紹他的理論,而是將他的政治觀點與他的文學創作、哲學思考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作者花了相當大的篇幅,分析梭羅如何從個人對真理的追求,延伸到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以及他如何透過散文、詩歌、演講等各種文學形式,去傳達他的改革理念。特別是作者對於梭羅參與廢奴運動的論述,讓我對他的人格有了更深的理解。那種發自內心的良知驅使,以及不惜個人代價去捍衛理想的精神,透過作者的筆觸,變得更加鮮活與動人。
评分第一次在書店的文學區看到《梭羅的文學思想與改革意識》這本書,就被書名吸引住了。梭羅這個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大學時讀過《湖濱散記》,那種貼近自然、內省自我的文字,總能給人一種寧靜與啟迪。不過,對於他「文學思想」和「改革意識」這兩個向度,我一直覺得有些概念上的模糊,總覺得他更多的是一個隱士,一個與世隔絕的自然主義者。所以,當看到這本書深入探討這兩方面時,我就迫不及待地想把它帶回家。 翻開書,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對於梭羅早期寫作的分析。原來,梭羅並非一開始就走向了徹底的鄉野生活。作者透過梳理梭羅在大學時期以及初期發表的一些文章,展現了他對文學形式、語言風格的實驗與追求。那時候的梭羅,已經展現出了對於當時主流文學的質疑,以及對更為真實、更為個人化的表達的渴望。這點讓我覺得很驚喜,原來他早就埋下了對「創新」與「反叛」的種子。作者對這些早期作品的解讀,如同撥開迷霧,讓我看到了梭羅文學抱負的雛形,那種對於語言力量的敏銳捕捉,以及試圖透過文字觸動人心的企圖,都清晰地呈現了出來。
评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豔的是,它並沒有將梭羅的「文學」與「改革」割裂開來,而是展現了兩者之間是如何互相滋養、互相成就的。很多時候,我們讀到梭羅的改革思想,可能會覺得他是一個嚴肅的社會評論家;但當我們回到他的文學作品,又會被他對自然的細膩描寫、對生活的熱愛所打動。作者透過深入的文本分析,揭示了這種內在的聯繫。他認為,梭羅的文學,是他對個人精神自由的極致追求,而這種個人精神自由,恰恰是他進行社會改革的根基。因為只有能夠獨立思考、不為世俗所困的人,才能真正看清社會的弊病,並有勇氣去挑戰。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對梭羅這個人物有了全新的認識。
评分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不禁聯想到我們當代的社會。資訊爆炸、價值觀多元,但也伴隨著很多迷惘與焦慮。梭羅的文學思想,在於他對「簡單生活」和「深刻體驗」的強調,這在當下這個喧囂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而他的改革意識,則提醒我們,即使是個人的微小力量,只要基於良知與勇氣,也能產生巨大的影響。作者在書中,並沒有生硬地將梭羅的思想套用到當代,而是透過詳盡的分析,讓我們自己去體會其中的啟示。這種「引導」式的寫作方式,比直接的說教來得更有力量,也更能引發讀者的共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