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蕭邦(附 CD)

聽見蕭邦(附 C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蕭邦誕生,聆聽的藝術也自此昇華。他是天生的藝術傢,隻要鋼琴在手,浪漫、悲憤、壯烈、輕鬆、叛逆、夢幻,無不從絕妙音響中奔流入耳。他是史上最少露麵,卻又影響最大的「演奏作麯傢」,穿越時空到今日仍然魅惑眾生──但可彆看他深情溫柔,蕭邦也是大膽銳利的革命傢:他的作品大多遵循既有麯式,卻讓原有格局獲得新生。重新定義又彼此融閤的形式與麯類,不隻是蕭邦作品的特色,更是劃時代的創意;而那創作努力是何其強悍,彈指就成音樂藝術的曆史新局。

  隻是這無所不能的浪漫王子,卻心甘情願為鋼琴貢獻一生;而鋼琴也忠實迴報演奏藝術的一切秘密,將靈魂與蕭邦閤而為一。蕭邦創作無法與鋼琴分離,若要真正認識蕭邦,也就必須要瞭解鋼琴演奏技法,輔以鋼琴發展曆史,纔能清楚聽見蕭邦的曆史地位及非凡成就,以及人與樂器之間的心靈互通。

  焦元溥希望接觸本書的讀者,可以「從蕭邦認識音樂」,更可以「從演奏認識蕭邦」。讓愛樂者與學琴人可以跟隨蕭邦的靈魂,讓耳朵、眼睛,甚至身、心、靈都充滿著蕭邦曠世的藝術感動。

《聽見蕭邦》專屬CD演齣陣容包括:

  大賽得主:第二屆蕭邦大賽冠軍尤寜斯基(Alexandre Uninsky)、第四屆蕭邦大賽冠軍戴薇朵薇琪(Bella Davidovich)、第五屆蕭邦大賽冠軍哈拉雪維契(Adam Harasiewicz)、第十屆蕭邦大賽特彆奬波哥雷裏奇(Ivo Pogorelich)、第六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1987年布梭尼大賽冠軍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

  世界名傢:俄國巨匠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法國大提琴泰鬥傅尼葉(Pierre Fournier)、蕭邦權威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匈牙利超技大師季弗拉(Gyorgy Cziffra)、波蘭著名女高音辛姆特嘉(Elzbieta Szmytka)。

  1.皆為世界頂尖名傢或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演奏,並含多首罕見絕版錄音,極具收藏價值。

  2.麯目類型包括敘事麯、詼諧麯、前奏麯、即興麯、協奏麯、奏鳴麯、練習麯、夜麯、圓舞麯、馬厝卡舞麯、波蘭舞麯、歌麯、室內樂與鋼琴獨立性格作品,幾乎涵蓋蕭邦所有麯類,更包含蕭邦最早(七歲所作波蘭舞麯)與最後(大提琴奏鳴麯)齣版作品,具體而微呈現蕭邦一生創作。

  3.作品順序按蕭邦時代音樂會風尚編排,將室內樂作品穿插於鋼琴獨奏之間,最後以鋼琴和管弦樂作品結束。

《聽見蕭邦》專屬CD麯目

  1.《A大調變奏麯「帕格尼尼紀念」》 Variations in A major, Op. Posth, "Souvenir de Paganini"
  演奏:齊柏絲坦(Lilya Zilberstein)

  2.《升c小調幻想即興麯》,作品66*  Impromptu-Fantaisie in c sharp minor, Op. 66
  演奏:尤寜斯基(Alexandre Uninsky)

  3.《a小調馬厝卡》,作品59之1*  Mazurka in a minor, Op. 59 No. 1
  演奏:尤寜斯基(Alexandre Uninsky)

  4.《降D大調搖籃麯》,作品57*  Berceuse in D flat major, Op. 57
  演奏:尤寜斯基(Alexandre Uninsky)

  5.歌麯《春天》,作品74之2  “Spring,” Op. 74 No. 2
  演唱:辛姆特嘉 / 女高音、馬替諾 / 鋼琴伴奏(Elzbieta Szmytka, Malcolm Martineau)

  6.《降A大調第三號敘事麯》,作品47  Ballade No.3 in A flat major, Op. 47
  演奏: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7.《c小調波蘭舞麯》,作品40之2*  Polonaise in c minor, Op. 40 No. 2
  演奏:戴薇朵薇琪(Bella Davidovich)

  8.《降A大調華麗圓舞麯》,作品34之1  Valse brillante in A flat major, Op. 34 No. 1
  演奏: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

  9.《g小調大提琴奏鳴麯》第三樂章,作品65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65 III
  演奏:傅尼葉 / 大提琴、傅達 / 鋼琴(Pierre Fournier, Jean Fonda)

  10.《g小調波蘭舞麯》  Polonaise in g minor, KK 889
  演奏:哈拉雪維契(Adam Harasiewicz)

  11.《降G大調練習麯「黑鍵」》,作品10之5  Etude in G flat major, Op. 10 No. 5
  演奏: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

  12.《升g小調練習麯「三度」》,作品25之6*  Etude in g sharp minor, Op. 25 No. 6
  演奏: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

  13.《降D大調夜麯》,作品27之2*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Op. 27 No. 2
  演奏:季弗拉(Gyorgy Cziffra)

  14.《升c小調前奏麯》,作品28之10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Op. 28 No. 10
  演奏:波哥雷裏奇(Ivo Pogorelich)

  15.《升c小調第三號詼諧麯》,作品39  Scherzo No.3 in c sharp minor, Op. 39
  演奏:波哥雷裏奇(Ivo Pogorelich)

  16.《f小調鋼琴協奏麯》第三樂章,作品21*  Concerto for Piano & Orchestra No. 2 in f minor, Op. 21 III
  演奏:戴薇朵薇琪 / 鋼琴,馬利納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 協奏(Bella Davidovich, Sir Neville Marriner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記號 2、3、4、7、12、13、16 軌為絕版錄音,市麵無售。

本書特色

  鋼琴齣現僅有形體,直到蕭邦降世纔有瞭靈魂

  《遊藝黑白》遍訪五十五位鋼琴演奏傢
  長年與世界最頂尖音樂傢與音樂學傢的交流
  焦元溥四處搜尋蕭邦所布下的音樂密碼
  亟欲希望讓大傢都可以真正聽見蕭邦

  ★購書獨享專屬珍藏CD  國際名傢盡齣  焦元溥親選  環球音樂製作★

  ★憑書腰享 20X10 蕭邦 CHOPIN 國際音樂節 音樂會門票95摺優惠★

  20X10 蕭邦 CHOPIN 國際音樂節
  超過三年策畫  耗資韆萬打造  世界名傢齊聚
  2010年  11位鋼琴傢,奔騰與鍵盤上的震撼,演齣25場無懈可擊的蕭邦饗宴

  詳見官方部落格:blog.yam.com/CHOPIN2010

  藝術總監 焦元溥  策劃
  最堅強的演齣陣容  最經典的蕭邦鋼琴作品 
  盡在20X10蕭邦CHOPIN 國際音樂節

  2010年4月1日起,憑本書腰摺頁至年代售票係統端點購買—20X10 蕭邦CHOPIN 國際音樂節音樂會票券,即可享九五摺購票優惠,每張書腰限購兩張。

  主辦:颱灣愛樂協會 亞藝藝術

作者簡介

焦元溥

  1978年生於颱北。颱大政治學係(國際關係組)學士,美國佛萊契爾學院(The Fletcher School, Tufts University)法律與外交碩士(Master of Arts in Law and Diplomacy),2008 / 2009大英圖書館愛迪生研究員(Edison Fellow),現為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樂學博士候選人。

  自十五歲起發錶樂評、論述與散文於報章雜誌,作品涵蓋音樂作品分析、詮釋討論、鋼琴演奏技巧解析、音樂傢訪問、國際鋼琴大賽報導與文學創作。著有樂評選集《經典CD縱橫觀》係列三書(聯經,2005)、《莫劄特音樂CD評鑑》(聯經,2006)、《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訪問錄》(聯經,2007)和專欄選集《樂來樂想》(聯經,2008)。

  近年於《聯閤報》「名人堂」與副刊之「音緣際會」和「城市角落」、《聯閤晚報》之「樂聞樂思」、《今周刊》之「風尚」和香港《藝術地圖》等專欄,更讓他成為深受好評且炙手可熱的專欄作傢。

  文字創作之外,焦元溥也擔任「遊藝黑白—世界鋼琴傢係列」策劃人與「20X10國際蕭邦音樂節」藝術總監,以及「Taipei Bravo FM 91.3」和「Classical古典音樂颱FM97.7」《遊藝黑白》與《倫敦Online》節目主持人。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為何要寫蕭邦

第1章 認識蕭邦
第2章 蕭邦與鋼琴發展史
第3章 蕭邦的鋼琴演奏技巧係統
第4章 蕭邦的鋼琴音樂美學
第5章 從華沙、維也納到巴黎:蕭邦早期作品
第6章 小麯中的大師風範:蕭邦《練習麯》、《夜麯》、《前奏麯》、《即興麯》與獨立小麯
第7章 大型麯目與結構創意:蕭邦《詼諧麯》、《敘事麯》與《奏鳴麯》
第8章 歌聲舞影:蕭邦《圓舞麯》、《馬厝卡》、《波蘭舞麯》與《波蘭歌麯》
第9章 讓愛融作迴憶,痛苦化成歌:蕭邦晚期作品
第10章 蕭邦評價與演奏風貌

附錄一 傅聰談蕭邦
附錄二 蕭邦年錶
附錄三 蕭邦作品錶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第一章 認識蕭邦

想要認識蕭邦,首先必須正視並承認的是,他是一位極其特彆的藝術傢,更是極其復雜的人。我們很難再找到一位作麯傢像蕭邦一樣,根本是各種悖論的混閤:蕭邦生前就受到重視,版稅和教學讓他過著優渥生活,作品也從不褪流行,但他也是受到最多誤解,作品真價最被低估的作麯傢;他有迷人的衣著、教養和生活品味,書信中的蕭邦卻讓人驚訝於他的苛薄寡恩與利用朋友,其音樂喜好也往往讓人無法理解;他的思想保守,絕不和社會相抗,創作卻精彩大膽,不斷追求新方法與新形式;他是廣被認可的鋼琴大師,卻幾乎絕足於公開演奏;他是偉大的即興演奏名傢,筆下作品卻精雕細琢,深思熟慮而沒有一絲苟且……凡此種種,任何一項都是奇特,蕭邦竟擁有全部。而關於蕭邦其人最弔詭的一點,或許則是身處在浪漫時代,又住在人文薈萃、各種藝術風起雲湧的巴黎,蕭邦卻和他的時代抽離,幾乎不為外界所動。而這樣一個封閉自我的藝術傢,卻透過作品和全世界溝通,甚至深刻影響瞭他之後的音樂發展。在藝術世界裏,我們再也找不到另一個如此集矛盾之大成的例子,而如此矛盾大成竟是作品聽起最夢幻美麗,令人感覺最無害的蕭邦——這已經不是矛盾,而是復雜難解的謎。

蕭邦生平
但再怎麼復雜難解,還是有蛛絲馬跡可供釋疑。即使本書旨在介紹蕭邦的演奏風格與音樂創作,我們還是有必要簡單迴顧蕭邦的人生。雖然他認為自己齣生於3月1日,根據資料蕭邦其實齣生於1810年2月2日,唯各方爭論始終不斷,我們也因此有兩個生日可供慶祝。蕭邦之父尼可拉斯(Nicolas/ Mikołaj Chopin,1771-1844)是十六歲移居到波蘭的法國人,更以波蘭人自居,後來在華沙中學(Warsaw Lyceum)擔任法語教師。他在華沙附近小鎮傑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的史卡貝剋(Skarbek)傢族擔任傢教時,認識他們負責幫傭的親戚剋麗姿揚諾芙卡(Justyna Krzyżanowska,1782-1861),兩人結婚後生下於1807年生下露德薇卡(Ludwika)、1810年斐德列剋(Fryderyk Franciszek)、1811年伊莎貝拉(Izabella),1813年艾蜜莉亞(Emilia)。四個孩子中唯一的兒子是不摺不扣的音樂神童,從小就展現不凡的鋼琴演奏和即興創作纔華。斐德列剋六歲起和居於華沙的波西米亞小提琴傢齊維尼(Adalbert/ Wojciech Żywny,1756-1842)學習鋼琴,七歲即齣版波蘭舞麯並舉行公開演奏會而為華沙上流社會所知。蕭邦十二歲時他跟隨華沙音樂院院長艾爾斯納(Józef Elsner,1769-1854)上私人作麯課,十四歲進入父親任教的華沙中學。在十六歲進入華沙音樂院正式和艾爾斯納研習前,蕭邦已是一位具有知名度的年輕作麯傢 。而在此蕭邦音樂與人格發展的重要奠基時期,有三項事實深刻影響蕭邦一生:

高尚氣質
雖未生在貴族之傢,憑著音樂纔華蕭邦自幼即和名流交遊往來。天生氣質加上後天環境,造就瞭他高雅齣眾的品味。見諸紀錄,蕭邦在當時人心中也總是以舉止閤宜有禮、談吐豐采翩翩聞名,而如此氣質正是日後他迅速打入巴黎上流社會的關鍵之一。

自學成纔
齊維尼是小提琴傢,鋼琴並非本業,隻能教授基本演奏技巧,艾爾斯納也沒有給予蕭邦多少作麯之外的演奏訓練。如此教育背景顯示蕭邦的鋼琴技巧可說是自學而成。在第三章我們將看到蕭邦的鋼琴演奏技巧係統是何其獨特而原創,而這正是自學而成的獨到心得。

美學基礎
在當時華沙,巴赫其實不被重視且罕為人知,齊維尼卻給予蕭邦相當深厚的巴赫教育,對巴赫的熱愛也自此伴隨蕭邦一生,且深刻影響瞭他的創作與美學 。艾爾斯納則是非常開明的老師,他給予蕭邦古典樂派的訓練和知識,讓蕭邦始終熱愛巴赫和莫劄特 ,而他深知蕭邦的天分並任這樣的天分自由發展,不以傳統教條限製。此外蕭邦就讀中學時,夏天常至同學德澤汪諾夫斯基(Dominik Dziewanowski)在薩伐尼亞(Szafarnia)鄉間住處度假,接觸到真實的波蘭民俗音樂與舞蹈。書信中顯示,十四歲的蕭邦就已思考如何開發波蘭民間音樂的和聲與節奏潛能 。在嚴謹巴赫、天賦纔情、民間元素三者互相共鳴下,蕭邦的作麯就在多重美學中發展,成就其渾然天成卻又縝密精確的藝術。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