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萧邦(附 CD)

听见萧邦(附 CD)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萧邦诞生,聆听的艺术也自此昇华。他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钢琴在手,浪漫、悲愤、壮烈、轻松、叛逆、梦幻,无不从绝妙音响中奔流入耳。他是史上最少露面,却又影响最大的「演奏作曲家」,穿越时空到今日仍然魅惑众生──但可别看他深情温柔,萧邦也是大胆锐利的革命家:他的作品大多遵循既有曲式,却让原有格局获得新生。重新定义又彼此融合的形式与曲类,不只是萧邦作品的特色,更是划时代的创意;而那创作努力是何其强悍,弹指就成音乐艺术的历史新局。

  只是这无所不能的浪漫王子,却心甘情愿为钢琴贡献一生;而钢琴也忠实回报演奏艺术的一切秘密,将灵魂与萧邦合而为一。萧邦创作无法与钢琴分离,若要真正认识萧邦,也就必须要了解钢琴演奏技法,辅以钢琴发展历史,才能清楚听见萧邦的历史地位及非凡成就,以及人与乐器之间的心灵互通。

  焦元溥希望接触本书的读者,可以「从萧邦认识音乐」,更可以「从演奏认识萧邦」。让爱乐者与学琴人可以跟随萧邦的灵魂,让耳朵、眼睛,甚至身、心、灵都充满着萧邦旷世的艺术感动。

《听见萧邦》专属CD演出阵容包括:

  大赛得主:第二届萧邦大赛冠军尤宁斯基(Alexandre Uninsky)、第四届萧邦大赛冠军戴薇朵薇琪(Bella Davidovich)、第五届萧邦大赛冠军哈拉雪维契(Adam Harasiewicz)、第十届萧邦大赛特别奖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第六届柴可夫斯基大赛冠军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1987年布梭尼大赛冠军齐柏丝坦(Lilya Zilberstein)。

  世界名家:俄国巨匠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法国大提琴泰斗傅尼叶(Pierre Fournier)、萧邦权威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匈牙利超技大师季弗拉(Gyorgy Cziffra)、波兰着名女高音辛姆特嘉(Elzbieta Szmytka)。

  1.皆为世界顶尖名家或萧邦钢琴大赛得主演奏,并含多首罕见绝版录音,极具收藏价值。

  2.曲目类型包括叙事曲、诙谐曲、前奏曲、即兴曲、协奏曲、奏鸣曲、练习曲、夜曲、圆舞曲、马厝卡舞曲、波兰舞曲、歌曲、室内乐与钢琴独立性格作品,几乎涵盖萧邦所有曲类,更包含萧邦最早(七岁所作波兰舞曲)与最后(大提琴奏鸣曲)出版作品,具体而微呈现萧邦一生创作。

  3.作品顺序按萧邦时代音乐会风尚编排,将室内乐作品穿插于钢琴独奏之间,最后以钢琴和管弦乐作品结束。

《听见萧邦》专属CD曲目

  1.《A大调变奏曲「帕格尼尼纪念」》 Variations in A major, Op. Posth, "Souvenir de Paganini"
  演奏:齐柏丝坦(Lilya Zilberstein)

  2.《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作品66*  Impromptu-Fantaisie in c sharp minor, Op. 66
  演奏:尤宁斯基(Alexandre Uninsky)

  3.《a小调马厝卡》,作品59之1*  Mazurka in a minor, Op. 59 No. 1
  演奏:尤宁斯基(Alexandre Uninsky)

  4.《降D大调摇篮曲》,作品57*  Berceuse in D flat major, Op. 57
  演奏:尤宁斯基(Alexandre Uninsky)

  5.歌曲《春天》,作品74之2  “Spring,” Op. 74 No. 2
  演唱:辛姆特嘉 / 女高音、马替诺 / 钢琴伴奏(Elzbieta Szmytka, Malcolm Martineau)

  6.《降A大调第三号叙事曲》,作品47  Ballade No.3 in A flat major, Op. 47
  演奏:李希特(Sviatoslav Richter)

  7.《c小调波兰舞曲》,作品40之2*  Polonaise in c minor, Op. 40 No. 2
  演奏:戴薇朵薇琪(Bella Davidovich)

  8.《降A大调华丽圆舞曲》,作品34之1  Valse brillante in A flat major, Op. 34 No. 1
  演奏: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

  9.《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作品65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Op. 65 III
  演奏:傅尼叶 / 大提琴、傅达 / 钢琴(Pierre Fournier, Jean Fonda)

  10.《g小调波兰舞曲》  Polonaise in g minor, KK 889
  演奏:哈拉雪维契(Adam Harasiewicz)

  11.《降G大调练习曲「黑键」》,作品10之5  Etude in G flat major, Op. 10 No. 5
  演奏:马卡洛夫(Nikita Magaloff)

  12.《升g小调练习曲「三度」》,作品25之6*  Etude in g sharp minor, Op. 25 No. 6
  演奏: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

  13.《降D大调夜曲》,作品27之2*  Nocturne in D flat major, Op. 27 No. 2
  演奏:季弗拉(Gyorgy Cziffra)

  14.《升c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10  Prelude in c sharp minor, Op. 28 No. 10
  演奏: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

  15.《升c小调第三号诙谐曲》,作品39  Scherzo No.3 in c sharp minor, Op. 39
  演奏: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

  16.《f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作品21*  Concerto for Piano & Orchestra No. 2 in f minor, Op. 21 III
  演奏:戴薇朵薇琪 / 钢琴,马利纳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 协奏(Bella Davidovich, Sir Neville Marriner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记号 2、3、4、7、12、13、16 轨为绝版录音,市面无售。

本书特色

  钢琴出现仅有形体,直到萧邦降世才有了灵魂

  《游艺黑白》遍访五十五位钢琴演奏家
  长年与世界最顶尖音乐家与音乐学家的交流
  焦元溥四处搜寻萧邦所布下的音乐密码
  亟欲希望让大家都可以真正听见萧邦

  ★购书独享专属珍藏CD  国际名家尽出  焦元溥亲选  环球音乐制作★

  ★凭书腰享 20X10 萧邦 CHOPIN 国际音乐节 音乐会门票95折优惠★

  20X10 萧邦 CHOPIN 国际音乐节
  超过三年策画  耗资千万打造  世界名家齐聚
  2010年  11位钢琴家,奔腾与键盘上的震撼,演出25场无懈可击的萧邦飨宴

  详见官方部落格:blog.yam.com/CHOPIN2010

  艺术总监 焦元溥  策划
  最坚强的演出阵容  最经典的萧邦钢琴作品 
  尽在20X10萧邦CHOPIN 国际音乐节

  2010年4月1日起,凭本书腰折页至年代售票系统端点购买—20X10 萧邦CHOPIN 国际音乐节音乐会票券,即可享九五折购票优惠,每张书腰限购两张。

  主办:台湾爱乐协会 亚艺艺术

作者简介

焦元溥

  1978年生于台北。台大政治学系(国际关系组)学士,美国佛莱契尔学院(The Fletcher School, Tufts University)法律与外交硕士(Master of Arts in Law and Diplomacy),2008 / 2009大英图书馆爱迪生研究员(Edison Fellow),现为伦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London)音乐学博士候选人。

  自十五岁起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于报章杂志,作品涵盖音乐作品分析、诠释讨论、钢琴演奏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钢琴大赛报导与文学创作。着有乐评选集《经典CD纵横观》系列三书(联经,2005)、《莫札特音乐CD评鑑》(联经,2006)、《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访问录》(联经,2007)和专栏选集《乐来乐想》(联经,2008)。

  近年于《联合报》「名人堂」与副刊之「音缘际会」和「城市角落」、《联合晚报》之「乐闻乐思」、《今周刊》之「风尚」和香港《艺术地图》等专栏,更让他成为深受好评且炙手可热的专栏作家。

  文字创作之外,焦元溥也担任「游艺黑白—世界钢琴家系列」策划人与「20X10国际萧邦音乐节」艺术总监,以及「Taipei Bravo FM 91.3」和「Classical古典音乐台FM97.7」《游艺黑白》与《伦敦Online》节目主持人。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前言 为何要写萧邦

第1章 认识萧邦
第2章 萧邦与钢琴发展史
第3章 萧邦的钢琴演奏技巧系统
第4章 萧邦的钢琴音乐美学
第5章 从华沙、维也纳到巴黎:萧邦早期作品
第6章 小曲中的大师风范:萧邦《练习曲》、《夜曲》、《前奏曲》、《即兴曲》与独立小曲
第7章 大型曲目与结构创意:萧邦《诙谐曲》、《叙事曲》与《奏鸣曲》
第8章 歌声舞影:萧邦《圆舞曲》、《马厝卡》、《波兰舞曲》与《波兰歌曲》
第9章 让爱融作回忆,痛苦化成歌:萧邦晚期作品
第10章 萧邦评价与演奏风貌

附录一 傅聪谈萧邦
附录二 萧邦年表
附录三 萧邦作品表
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第一章 认识萧邦

想要认识萧邦,首先必须正视并承认的是,他是一位极其特别的艺术家,更是极其复杂的人。我们很难再找到一位作曲家像萧邦一样,根本是各种悖论的混合:萧邦生前就受到重视,版税和教学让他过着优渥生活,作品也从不褪流行,但他也是受到最多误解,作品真价最被低估的作曲家;他有迷人的衣着、教养和生活品味,书信中的萧邦却让人惊讶于他的苛薄寡恩与利用朋友,其音乐喜好也往往让人无法理解;他的思想保守,绝不和社会相抗,创作却精彩大胆,不断追求新方法与新形式;他是广被认可的钢琴大师,却几乎绝足于公开演奏;他是伟大的即兴演奏名家,笔下作品却精雕细琢,深思熟虑而没有一丝苟且……凡此种种,任何一项都是奇特,萧邦竟拥有全部。而关于萧邦其人最弔诡的一点,或许则是身处在浪漫时代,又住在人文荟萃、各种艺术风起云涌的巴黎,萧邦却和他的时代抽离,几乎不为外界所动。而这样一个封闭自我的艺术家,却透过作品和全世界沟通,甚至深刻影响了他之后的音乐发展。在艺术世界里,我们再也找不到另一个如此集矛盾之大成的例子,而如此矛盾大成竟是作品听起最梦幻美丽,令人感觉最无害的萧邦——这已经不是矛盾,而是复杂难解的谜。

萧邦生平
但再怎么复杂难解,还是有蛛丝马迹可供释疑。即使本书旨在介绍萧邦的演奏风格与音乐创作,我们还是有必要简单回顾萧邦的人生。虽然他认为自己出生于3月1日,根据资料萧邦其实出生于1810年2月2日,唯各方争论始终不断,我们也因此有两个生日可供庆祝。萧邦之父尼可拉斯(Nicolas/ Mikołaj Chopin,1771-1844)是十六岁移居到波兰的法国人,更以波兰人自居,后来在华沙中学(Warsaw Lyceum)担任法语教师。他在华沙附近小镇杰拉佐瓦沃拉(Żelazowa Wola)的史卡贝克(Skarbek)家族担任家教时,认识他们负责帮佣的亲戚克丽姿扬诺芙卡(Justyna Krzyżanowska,1782-1861),两人结婚后生下于1807年生下露德薇卡(Ludwika)、1810年斐德列克(Fryderyk Franciszek)、1811年伊莎贝拉(Izabella),1813年艾蜜莉亚(Emilia)。四个孩子中唯一的儿子是不折不扣的音乐神童,从小就展现不凡的钢琴演奏和即兴创作才华。斐德列克六岁起和居于华沙的波西米亚小提琴家齐维尼(Adalbert/ Wojciech Żywny,1756-1842)学习钢琴,七岁即出版波兰舞曲并举行公开演奏会而为华沙上流社会所知。萧邦十二岁时他跟随华沙音乐院院长艾尔斯纳(Józef Elsner,1769-1854)上私人作曲课,十四岁进入父亲任教的华沙中学。在十六岁进入华沙音乐院正式和艾尔斯纳研习前,萧邦已是一位具有知名度的年轻作曲家 。而在此萧邦音乐与人格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有三项事实深刻影响萧邦一生:

高尚气质
虽未生在贵族之家,凭着音乐才华萧邦自幼即和名流交游往来。天生气质加上后天环境,造就了他高雅出众的品味。见诸纪录,萧邦在当时人心中也总是以举止合宜有礼、谈吐丰采翩翩闻名,而如此气质正是日后他迅速打入巴黎上流社会的关键之一。

自学成才
齐维尼是小提琴家,钢琴并非本业,只能教授基本演奏技巧,艾尔斯纳也没有给予萧邦多少作曲之外的演奏训练。如此教育背景显示萧邦的钢琴技巧可说是自学而成。在第三章我们将看到萧邦的钢琴演奏技巧系统是何其独特而原创,而这正是自学而成的独到心得。

美学基础
在当时华沙,巴赫其实不被重视且罕为人知,齐维尼却给予萧邦相当深厚的巴赫教育,对巴赫的热爱也自此伴随萧邦一生,且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与美学 。艾尔斯纳则是非常开明的老师,他给予萧邦古典乐派的训练和知识,让萧邦始终热爱巴赫和莫札特 ,而他深知萧邦的天分并任这样的天分自由发展,不以传统教条限制。此外萧邦就读中学时,夏天常至同学德泽汪诺夫斯基(Dominik Dziewanowski)在萨伐尼亚(Szafarnia)乡间住处度假,接触到真实的波兰民俗音乐与舞蹈。书信中显示,十四岁的萧邦就已思考如何开发波兰民间音乐的和声与节奏潜能 。在严谨巴赫、天赋才情、民间元素三者互相共鸣下,萧邦的作曲就在多重美学中发展,成就其浑然天成却又缜密精确的艺术。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