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阵学囡仔歌
乡土歌谣轻松唱
国中小乡土教学最佳教材
教育部颁订台罗拼音註解
康原老师将台湾的民俗节庆编成台湾童谣,透过乡土语言的朗读与歌唱,认识台湾传统的民间习俗和节庆活动。本书不只是儿歌创作,也是具有知识的小百科,一年到头精采的节庆活动、深具特色的民间信仰、日渐消失的传统礼俗,与各种古早味的零食介绍,让孩子在快乐哼唱趣味歌谣的当中,也开始认识、爱上台湾传统文化。
◎45张由乡土艺术画家王灏所绘制的民俗节庆水墨插画
呈现出最台湾味的囡仔歌,带你认识台湾的民间习俗与节庆活动。
◎随书附赠教唱CD及乐谱,45首由旅美音乐家曾慧青所编谱的乐曲
并附有台罗拼音、字词註解以及知识小词典,让你有得唱、有得学、有得看。
◎最台湾的谚语和传奇故事
不只教唱囡仔歌,更融合相关谚语和故事,唱一首囡仔歌,等于读了无数个台湾谚语及前人智慧。
作者简介
康原(康丁源,1947 ~ )
彰化人。着有《大师的视界.台湾》、《追踪彰化平原》、《八卦山下的诗人林亨泰》、《赖和与八卦山》、《台湾囡仔的歌》、《台湾囡仔歌谣》、《人间典范全兴总裁》等四十本书。
曾任赖和纪念馆馆长、青溪学会彰化分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并荣获2004第六届磺溪文学特别贡献奖。现为彰师大台文所作家讲座、修平技术学院兼任讲师、作家,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策画主持公益频道「文化列车」节目。与林明德共同策画《彰化学》丛书。获2007年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
推荐序:歌谣体的生命礼俗典─路寒袖
作者序:俗谚.诗歌与文化─康原
辑一 节庆活动
01 新春恭喜
02 贴春联
03 开正
04 天公生
05 做粿
06 元宵节
07 土地公生
08 节气
09 迎妈祖
10 布袋戏
11 弄狮
12 清明
13 五日节
14 扒龙船
15 小暑合大暑
16 七夕
17 普度
18 中秋
19 照月光
20 烧王船
21 搓圆仔
22 食尾牙
23 送神
24 围炉
辑二 民间习俗
25 相亲
26 送定
27 安床位
28 娶新娘
29 食新娘茶
30 四句联
31 哭路头
32 算命
33 收惊
34 江湖仙
35 光明灯
36 财神爷
37 换花籽
38 八家将
39 阿弥佗佛
40 耶稣基督
41 画糖人
42 白糖葱
43 鸟梨仔糖
44 磅米香
45 捏秫米尪仔
推荐序
歌谣体的生命礼俗典--路寒袖
康原长期以来始终以土地为养料,致力于地方文史与民间礼俗的调查与採集,他的研究不是埋首故旧纸堆的资料拼贴、穿凿、臆测,而是剑及履及的实地踏勘。他的採撷态度从无功利的掠夺情事,总是与受访对象(不论人或地)建立起友善的亲密关系,因此,康原的「地方版图」扩充得极其快速,每隔一段时间,总又增添不少盟邦与盟友。
康原善于活用从乡野常民蒐罗而来的素材,依照它们的内涵与质料揉合于各类的创作之中,使其作品展现出饱满的民间色彩与草根的生勐活力,是文坛中少数拥有丰富地方文史素养的作家,更是认识彰化地区人文地景的最佳导览员。
「唱作俱佳」是康原另一项独步文坛的绝活,他熟稔许多流传于民间的民谣儿歌,多是记录常民生活、劳动的珍贵曲调,韵律鲜明,活泼生动,由康原浑厚嘹亮的嗓音加以诠释,更是传神而入味,也因此,康原一直都是颇受欢迎的演讲者,除了内容活泼有趣外,他随时都可开唱,相互佐证,令听者印象深刻。
康原源于大地的作品又联结了许多优秀艺术家,如与鹿港摄影家许沧泽、彰化音乐家施福珍、雕塑家余灯铨等人的作品合作,而出版了不少跨媒介又特色独具的着作。
长期的涵养以及重然诺的个性将康原训练成一位快笔写手,报导、评论、散文或诗作,不论何种文类多可立时写就,而且水准总令人满意。
本书是康原记录先民生活与意志的重大工程之一,虽然只有四十余首囡仔歌,但涵盖面极广,有敬天祝神的神祇观,如〈天公生〉、〈送神〉,以及〈搓圆仔〉:
圆仔 圆 圆圆
冬节时 逐家搓红圆
拜红圆 保庇阮兜好过年
生活快乐 大赚钱
圆仔 甜 甜甜
灶孔公 请汝好话报上天
歹话囥一边
腥操 欲食家己拈
有生命礼俗与婚丧喜庆的记录,如〈相亲〉、〈送定〉、〈食新娘茶〉、〈哭路头〉等。
〈食新娘茶〉诗曰:
新娘的茶 甜 甜甜
茶盘茶瓯 圆 圆圆
新娘生□ 真 标致
新郎缘投 笑 微微
轻声细说 唸 情诗
缘结连理 万 万年
既描述新娘捧茶敬客时的喜庆和谐情景,也将此一礼俗内容暗合于诗中。喝茶(皆为甜茶水,以喻新人甜甜蜜蜜)的客人必须预先准备好红包,以便「压茶瓯」回礼,之外,也得说好话(既所谓的说「四句联」)以为祝福。
慎终追远的祭祖怀思,〈清明〉、〈五日节〉、〈普渡〉等皆是。节庆时令也是本书的重点,像〈送神〉、〈贴春联〉、〈围炉〉、〈新年恭喜〉、〈开正〉、〈元宵〉、〈五日节〉、〈七夕〉、〈中秋〉、〈节气〉、〈小暑合大暑〉……等。
试举〈七夕〉一诗:
……
即马的七娘妈生
无人咧讲 牛郎织女
真济人喝 我爱玛莉
少年人 走对旅馆去
受西潮影响,现代的年轻人拥有西洋情人节、白色情人节,以及中国情人节(即七夕),本诗除了为节庆做了重点的记录外,更是一笔点出年轻人过节的开放作风,潮流变化如此之快,想必令七娘妈瞠目结舌吧。
〈迎妈祖〉、〈财神爷〉、〈烧王船〉、〈八家将〉等诗则为民间宗教活动留下美好的身影。
另外,康原也记录了许多先民生活习俗的点点滴滴,像〈收惊〉、〈食尾牙〉、〈捏秫米□仔〉、〈光明灯〉、〈白糖葱〉、〈磅米香〉、〈做粿〉、〈鸟梨仔糖〉、〈算命〉、〈江湖仙〉……等,这些朴实而饶富文化风味的民间唿息都是康原的生命经验,因此写来格外的生灵活现,透过文字我们彷彿被带入加了味觉的3D电影之中。
本书于每首诗后皆附有「字词解释」、「小典故」与「民俗知识通」,帮助读者认识台语文,避免阅读上的「文字障」,后两项则简明扼要的介绍民俗典故,使读者得以完全融入诗作的描绘。这些都是细腻而贴心的设计,读本书不仅能享受康原台语童诗的文字声韵之美,也领受了常民于生活、劳动之中结晶而成的生命观照,堪称是歌谣体的台湾生命礼俗典。
自序
俗谚.诗歌与台湾文化--康原
从一九九四年由《自立晚报》出版《台湾囡仔歌的故事1、2》两册后,中央图书馆的台湾分馆策画我的专题系列演讲,笔者走进学校校园及各种图书馆与社团,展开〈传唱台湾文化〉及〈说唱台湾囡仔歌〉为主题的演讲,唱施福珍老师的歌谣,讲我透过歌谣书写的故事,获得许多听众的回响。
一九九六年玉山社也为我们出版《台湾囡仔歌的故事》,二○○○年由晨星出版《囡仔歌教本》,玉山社的书获得当年的金鼎奖之后,我也开始创作囡仔歌,二○○二年出版《台湾囡仔歌谣》、二○○六年出版《台湾囡仔的歌》,我曾在序文中说:「台湾囡仔歌是台湾人的情歌……有家乡的风土味、童年的嬉戏记忆与成长过程的生活点滴……」,笔者认为作家一定要以作品去传递生活经验。
由曾慧青小姐谱曲的《台湾囡仔的歌》二十首歌,诗人向阳说:「台湾囡仔歌谣的特色,在康原笔下重新复活,台湾记忆也在这些作品中回到我们的心中。」廖瑞铭教授说:「吟唱这些诗歌,一边回味诗中的农村画面,一边感受康原记录这块土地的节奏,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书推出之后也获得很好的赞赏。
二○○七年八月四、五两日,在彰化县政府教育局及文化局的支持下,分别在员林演艺厅、彰化县政府演艺厅,办了两场演唱会,也获得听众的欣赏,媒体报导:「康原为传承逐渐消失的农村经验,也为了推展母语,将诗歌谱成儿歌来传唱……慧青的曲加入西洋音乐的和声、爵士曲风、古典音乐的风味,却不离台湾乡土味……」,演唱会之后,我还是努力的传唱台湾。
今年二月推出以动物为描写对象的歌谣《逗阵来唱囡仔歌--台湾歌谣动物篇Ⅰ》,这本书是以传授小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了解这些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长期生活在岛上的动物,因与人有密切关系,也产生许多谚语,比如牛,就有「牛牵到北京嘛是牛、一只牛剥双领皮、牛声马喉、牛头马面……」以及摸春牛的台湾习俗等,都要透过唱歌的过程,让孩子接触台湾文化。
如今又推出系列作品《逗阵来唱囡仔歌─台湾民俗节庆篇Ⅱ》,透过诗歌传唱台湾人的生活与节庆,除了文化层面的学习之外,还要让学生认识台湾人的风土与民情,因此特别请知名画家王灏,以水墨画去表达民俗与节庆活动图像。在编辑上,我们规划:囡仔歌词除汉字外,以教育部颁订的台罗拼音标示,请台语教师谢金色标音,方便学习阅读。本书歌曲由旅美音乐家曾慧青谱曲与演唱,精确的诠释歌谣中的情境,这是曾小姐为我所谱的第二本作品。书中也写囡仔歌故事及典故或其他延伸故事,以故事吸引小读者或其他的阅读者。本书以谈谚语、唱歌谣、看图像,来认识台湾民俗与节庆。使小孩能快乐学习语言、认识土地与生活的习俗、了解台湾文化进而珍爱台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