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城从小爱画画,忙碌的演艺工作让汪东城一度忘记自己喜欢画画这件事。为了追寻过去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绘画的灵魂」,他前往心中最喜欢的画家梵谷的出生地荷兰,重整自己的心情,带着画册和画笔,进行一趟追寻自我的旅行。
故事开始于梵谷的一幅自画像,结束于汪东城的自画像。
他追寻着梵谷的足迹,找着最初绘画的热情,他满载着回忆,画出属于自己的点滴故事。他想起童年的幸福回忆,在画中有着缤纷的色彩;他怀念已逝的父亲,用黑色铅笔在白纸上留下禁锢的双手和狰狞的脸孔;他看见美丽的湖光水色,将一股平静的详和以淡淡的水彩晕染一幅如诗之美景。
本书除了透过文字的叙述汪东城的故事,从快乐无忧的童年往事、历经丧父的沈痛、为了偿还债务到处打工、以投身音乐与绘画之中远离忧伤、进入演艺圈的困苦过程到最后在成军飞轮海获得大众喜爱的故事,令人感动,书中也呈现十三幅他亲笔的绘画创作,用不同的媒材和技法画出动人的作品,同时,本书更斥资数百万,由亚洲菁英摄影、服装、梳化团队远赴荷兰拍摄制作,收录了数百张汪东城不同于以往造型的影像。
文字.绘画.影像同步勾勒出汪东城最真切、最毫无隐藏的自己。
本书特色
*亚洲超人气偶像 汪东城燃烧灵魂之作!
*由亚洲摄影、梳化、造型团队共同打造,斥资数百万远赴荷兰拍摄。
*上百张照片饱览荷兰美景,追寻梵谷的故事,人文艺术洗礼的阅读享受。
*唯一收录十三幅汪东城全创作之绘画作品。
*全书四万字画说回忆与故事+十三幅梵谷及汪东城画作+数百张影像写真=一次珍藏汪东城所有故事。
*全书首度以3D立体画廊概念设计,让读者宛如身历其境。
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术馆,他遇见了第一幅梵谷的真迹,他站在画前,久久不能离去;在荷兰友人的家中,他感受到旅人在外所需要的温情接待,让他感动不已;在梵谷的出生地,他体会到前未有的安静详和,认识梵谷的生平;最后,来到梵谷最初的创作之地努南,他终于明白眼前诗一般的风景,是如何滋养了一个天才艺术家的灵魂。
「绘画是种信仰,不在乎世人的意见是其必须肩负的使命。」
-梵谷
「作画的时候,总可以让我回到最开心的童年时光。」
-汪东城
作者简介
汪东城
英文名:Jiro
生日:08.24
星座:处女座
血型:O
汪东城,一个大家眼中如夏日般热情奔放的阳光大男孩,曾用一段话来叙述自己:「我觉得我很像是一个咧嘴微笑的机器人,手中握着一支向日葵……」总是认真工作,为身边的人带来欢笑,邻家男孩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是大家对他最深的印象。
他从小就是一个沐浴在父母爱中的独生子,从小喜爱画画,立志要当画家,正当开心地考上理想学校复兴美工时,却传来父亲的噩耗,因为身体的病痛而辞世,让家中的经济状况一度陷入瓶颈,之后他便开始了负担家计半工半读的生活;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从模特儿进入演艺圈,因为学生时代对于音乐的热忱,让他想成为一名歌手,因此随身都携带着一把吉他到处参加试镜,让周遭工作人员印象深刻。本来一度加入BMG唱片,911事件的发生让他的发片计画中断,音乐梦破碎。
虽然一路的不顺遂,但他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终于在一次的演员试镜过程中受到瞿友宁导演赏识,接拍偶像剧《恶作剧之吻》,以阿金一角迅速窜红;后来更因演出《终极一班》一剧广受欢迎,并和炎亚伦、辰亦儒、吴尊成军〈飞轮海〉偶像团体,人气扶摇直上,红遍日本、台湾、香港、澳门、大陆、东南亚等地,成为亚洲偶像天团。
历年经历:
【唱片】
飞轮海专辑
2006年:《飞轮海 首张同名专辑》(CD+DVD)
2008年:《双面飞轮海》、《STAY WITH YOU》、《Treasure》
2009年:《越来越爱》、《ONLY YOU》、《飞轮海日本 Complete Album》
电视原声带
2005年《终极一班电视原声带》
2006年《东方茱丽叶电视原声带》
2006年《花样少年少女电视原声带》
2007年《终极一家电视原声带》
2009年《爱就宅一起网路原声带》
【电视剧演出】
2003年:中视《新麻辣鲜师》
2004年:卫视中文台《第8号当舖》
2005年:中视、八大《恶作剧之吻》、八大《终极一班》
2006年:华视、八大《花样少年少女》
2007年:八大《终极一家》,中视、八大《恶作剧2吻》
2008年:中视、八大《翻滚吧!蛋炒饭》
2009年:中视、八大《爱就宅一起》,八大、民视《终极三国》,八大、中视《桃花小妹》
飞轮海国际官方网站:www.fahrenciti.com/
(中国)「康师傅3+2」饼干
(中国)「蒙牛酸酸奶」乳制品
(中国)「Gatsby杰士派」发妆品
(中国)「野力体育运动鞋」
(中港澳)「可口可乐」碳酸饮料
(马来西亚)「Canon」数位相机
(大陆)「阿尔兰特服饰代言人」
(台湾)「TVBS关怀贫穷基金会」
2010年:(台湾)「可口可乐」碳酸饮料
飞轮海国际官方网站:www.fahrenciti.com/
01一趟追寻之旅
02拥有一颗画家之心
03遇见真实的梵谷
04铁达尼号教我的事
05怀念父亲的味道
06我的黑暗时期
07画一幅画给妈妈
08画室的二三事
09音乐成为另一种支柱
10原来梵谷曾在这里
11郁金香在唱歌
12恶作剧般的明星路
13不可能的自画像
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梵谷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光是听着,脑海里就勾勒出无数画面。汪东城,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代表着青春、活力,以及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电视剧和歌曲。而梵谷,则是一个永恒的艺术符号,一个燃烧着生命热情与痛苦的灵魂。当这两个名字被并列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忍不住想知道,在汪东城的心里,梵谷占据着怎样的位置?他的“字.画.像”又承载了怎样的故事?我一直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梵谷,或许是他的色彩,或许是他的笔触,又或许是他那与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独感。我特别好奇,作为一位公众人物,汪东城是如何将这份复杂的情感投注到自己的创作中的?他笔下的梵谷,是纯粹的模仿,还是融入了他自己对艺术、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字”和“画”的结合,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些设想:可能是他用文字记录下观赏梵谷作品时的心绪,可能是用画笔模仿梵谷的风格,也可能是他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诠释梵谷的经典画面。而“像”,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梵谷,更是关于汪东城如何通过梵谷来照见自己,呈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自我。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去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对话,去探索这位明星眼中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评分光是看到**《梵谷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这个书名,就觉得充满了故事性。汪东城,这个名字伴随了许多人的青春回忆,而梵谷,则是艺术史上一个永恒的符号,他的作品充满了生命力与情感的张力。将这两者结合,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和吸引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汪东城是如何理解和诠释梵谷的?他笔下的“字.画.像”,又会是怎样的呈现?是文字记录下他与梵谷作品的对话,还是画作模仿梵谷的笔触,又或者是他以自己的方式重塑梵谷的经典?“像”这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梵谷,更是关于汪东城如何通过梵谷来审视和表达自己。我好奇他会在书中展现怎样的艺术才华,又会通过梵谷这个载体,传递出怎样的信息和情感。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鉴赏,更是一次深入了解汪东城内心世界的机会,去发现他作为一个艺术家,是如何与伟大的梵谷产生连接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梵谷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给我一种强烈的画面感和故事感。我一直觉得,每个人在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世界,而当这个世界与另一位伟大艺术家产生共鸣时,往往会诞生出令人惊叹的作品。梵谷,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他的画作更是充满了原始的力量和细腻的情感。而汪东城,一个我们熟悉的艺人,他的“字.画.像”会如何展现他对梵谷的理解与感受?是纯粹的技法模仿,还是更深层次的灵魂碰撞?我特别好奇“字”和“画”的结合,是不是意味着他会在文字中倾诉观赏梵谷作品时的心绪,又会用画笔捕捉梵谷笔下的神韵?“像”这个词,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对梵谷的致敬,更是汪东城借由梵谷来审视和表达自己。我期待这本书能带领我进入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感受汪东城用他的方式解读梵谷的独特视角,并从中发现他身上不为人知的一面。这绝对不是一本简单的图册,而是一次关于艺术、关于自我、关于生命理解的深刻探索。
评分**《梵谷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这个书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它巧妙地将一个我们熟悉的公众人物与一位世界级艺术大师联系在一起,瞬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连接不同的个体。梵谷,他的作品以其浓烈的情感和独特的色彩而闻名,仿佛是他内心燃烧的火焰。而汪东城,在舞台和荧幕上带给我们无数的活力和惊喜,那么,当他拿起画笔,蘸取着他对梵谷的理解时,又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字.画.像”这几个字,更是充满了想象空间。我猜想,这不仅仅是一本单纯的画册,而是包含了汪东城用文字记录下的心路历程,用画笔描绘出的对梵谷的感悟,以及通过这些创作,“像”他自己,或者“像”他眼中的梵谷。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看到汪东城如何在梵谷的影响下,展现出他自己独特的一面,又如何通过艺术,与我们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这绝对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
评分刚拿到这本**《梵谷与我:汪东城的字.画.像》**,第一感觉就是它的质感。封面的设计,虽然我还没能细看,但单从名字就透着一股沉静又热烈的力量。梵谷,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了太多故事,太多情绪,他的作品如同烈火般灼烧着艺术史,也触动了无数普通人的心灵。而汪东城,作为一个我们熟悉的面孔,他的“字.画.像”又会是怎样的表达?我猜想,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作品集,更像是一场关于自我与艺术的深度对话。我很好奇,他会如何去理解梵谷那些充满生命张力的笔触?是他的热情,还是他的忧郁,亦或是他那种对美的极致追求,更打动了汪东城?“字”和“画”的结合,总让人联想到“文以载道”、“画以言志”。他是否会用文字来解释他的画作,还是用画作来阐述他的文字?“像”这个字,又让我觉得,这本书里一定有汪东城投射在梵谷身上的影子,有他自己的情感、思想,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经历。我非常期待看到,他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又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他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华。这绝对不是一本随随便便的偶像周边,而是蕴含着创作者真挚情感和艺术思考的独特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