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着
★中国人最熟悉的历史小说新编精修白话本
★本书特别收录多个重点场景的精美手绘插图
《三国演义》是明罗贯中收集宋元以来的三国故事话本而成,以刘备所兴建的蜀汉为正统的历史小说。全书始自后汉末年宦官为祸、黄巾之乱、军阀割据的一片混乱之中,接着引出各个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随着故事发展,读者可以见到一代枭雄的曹操、人中之龙的吕布、义薄云天的关羽,以及许多耳熟能详的历史战役与场景。本书以浅白简洁的文字重新编纂,辅以精美的彩色插画,人物情节跃然纸上,引领读者细细品味这部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佳作。
作者简介
罗贯中
名本,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太原人。生平事蹟不详。工曲,善为通俗小说,着名的有《三国志通俗演义》、《南北史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说唐》、《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三遂平妖传》等。
第一回 宴桃园三英结义 鞭督邮刘备挂冠
第二回 献赤兔李肃说吕布 走中牟陈宫释曹操
第三回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孙文台宫井得玉玺
第四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五回 犯长安李郭作乱 报父仇孟德兴兵
第六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吕温侯大战濮阳
第七回 张翼德酒醉笞曹豹 吕奉先月夜袭徐州
第八回 小霸王独占江东 吕温侯射戟辕门
第九回 战宛城典韦死难 严军纪曹操割发
第十回 徐州城陈登用智 白门楼吕布丧生
第十一回 董国舅衣带传密诏 曹丞相煮酒论英雄
第十二回 关云长赚城斩车胄 祢正平击鼓骂曹操
第十三回 关公土山约三事 曹操白马解重围
第十四回 袁本初损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十五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刘皇叔古城会三英
第十六回 孙伯符丹徒遇刺 曹孟德官渡鏖兵
第十七回 败汝南玄德依刘表 平河北曹操征乌桓
第十八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走马跃檀溪
第十九回 施巧计刘备破曹仁 感重恩徐庶荐诸葛
第二十回 刘关张三上卧龙冈 诸葛亮妙对隆中策
第二十一回 荆州城刘琦三求计 博望坡孔明初用兵
第二十二回 蔡将军卖主献荆州 刘皇叔携民渡汉水
第二十三回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张翼德力拒当阳桥
第二十四回 鲁子敬力排众议 诸葛亮舌战群儒
第二十五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意破曹操
第二十六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二十七回 诸葛亮草船借箭 黄公覆献书诈降
第二十八回 铁索横江孟德赋诗 南屏筑坛孔明祭风
第二十九回 周公瑾火烧赤壁 关云长义释华容
第三十回 曹仁计赚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三十一回 收黄忠关羽战长沙 欺鲁肃刘备借荆州
第三十二回 刘备相亲甘露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三十三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三十四回 勇马超兴兵复仇 莽虎侯裸衣大战
第三十五回 曹阿瞒离间韩遂 张永年反难杨修
第三十六回 刘玄德分兵入西川 赵子龙截江夺阿斗
第三十七回 落凤坡中箭失庞统 巴郡城仗义收严颜
第三十八回 金雁桥孔明擒张任 葭萌关张飞斗马超
第三十九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甘兴霸百骑劫营
第四十回 莽周泰力破重围 勐张飞智取三寨
第四十一回 黄汉升力噼夏侯渊 刘玄德自立汉中王
第四十二回 庞德抬棺决死战 关羽放水淹七军
第四十三回 吕子明智取荆州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四十四回 关云长父子同遇害 曹子桓兄弟自相残
第四十五回 伐东吴先主兴师 抗西蜀阚泽荐贤
第四十六回 运良谋书生为大将 破连营火攻建奇功
第四十七回 蜀先主临终託孤 汉丞相安居退敌
第四十八回 征南蛮孔明渡泸水 败西洱孟获走秃龙
第四十九回 施攻心诸葛除后患 中反间司马失兵权
第五十回 赵子龙大战凤鸣山 诸葛亮智取天水城
第五十一回 孔明临阵骂王朗 马谡大意失街亭
第五十二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姜维献书赚曹真
第五十三回 诸葛亮走马取陈仓 司马懿拥兵战渭水
第五十四回 斜谷口曹真输赌赛 木门道张中埋伏
第五十五回 司马智守九浮桥 诸葛病殁五丈原
第五十六回 公孙渊称王反辽东 司马懿诈病诛曹爽
第五十七回 姜维连弩败司马 丁奉冒雪破胡遵
第五十八回 伐中原姜邓双斗智 战祁山蜀魏大交兵
第五十九回 姜伯约屯田避祸 钟士会兴兵伐蜀
第六十回 入西川二士争功 破东吴三国归晋
拿到《白話本三國演義》這套書,心裡有種莫名的親切感。三國故事,從我小時候聽大人講,到後來在學校接觸,再到各種影視劇的改編,感覺這部書就像是一張充滿年代感的電影海報,總是在我記憶深處佔據一席之地,但真正完整地、深入地去讀,卻始終缺乏一個好的契機。這次看到「白話本」的字樣,再加上「上+下(共二冊)」的實惠組合,立刻就勾起了我的興趣。 我對於「白話本」的期待,並不是要它變成一本網路小說,而是希望它能以一種現代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語言,去重新詮釋那些經典的橋段和人物。畢竟,原文的文言文,對於許多人來說,確實是一道不小的障礙。我希望這套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們這些對歷史感興趣但又沒有深厚古文功底的讀者,輕鬆地穿越回那個風起雲湧的三國時代。 我特別希望這套書在描寫人物時,能夠注重細節。像是關羽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的「大鬧長坂坡」,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空城計」,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我希望在白話本裡能夠讀出更豐富的層次感。不只是事件本身,更希望能夠看到這些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他們所面臨的抉擇、以及這些選擇背後的原因。讓這些歷史人物不再只是符號,而是有著豐富情感和複雜思維的真實個體。 當然,三國的魅力,很大一部分也在於那些精彩絕倫的戰役和權謀鬥爭。從宏觀的戰略佈局,到微觀的戰術運用,這些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希望這套白話本能夠將這些複雜的戰爭場面,用清晰、生動、有條理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清楚地理解戰局的發展,感受到其中的智慧和勇氣,甚至激發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總而言之,這套《白話本三國演義》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一扇能讓我重新、更深入地去認識那個傳奇時代的窗戶。我期待它能夠讓我讀得痛快,讀得過癮,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评分看到這本《白話本三國演義》上、下冊,真的勾起了我好多年的回憶。小時候在圖書館翻到過一些三國演義的兒童繪本,但總覺得意猶未盡,那些忠義、智謀、悲情的故事,總讓人忍不住想知道更多細節。這次看到「白話本」這三個字,就覺得很親切,好像終於能讓咱們這些對傳統故事有點興趣,但又怕文言文太難啃的讀者,也能輕鬆入門。 書名聽起來就沒有那種學術論文的壓迫感,更像是長輩在泡茶聊天時,娓娓道來的歷史故事。我想,這大概是很多台灣讀者對於三國演義的期待吧,不是要考據什麼,也不是要研究什麼兵法,就是單純地想沉浸在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感受那些人物的愛恨情仇、英雄氣概。 尤其是「上+下(共二冊)」這個標示,讓我覺得很實在。一本厚厚的書,可能讀到一半就氣力放盡了,分冊的好處就是可以一段一段地消化,比較不會有壓力。而且,這樣的組合也方便攜帶,可以放在包包裡,通勤時、午休時,都能隨時翻閱。 想想看,讀著那些耳熟能詳的人物,像是劉備的仁德、關羽的忠義、張飛的勇猛、諸葛亮的智慧,還有曹操的奸雄本色,這些故事在課本裡、在各種戲曲裡、在民間傳說裡,早就已經根植在我們的心中了。但透過「白話」的方式重新演繹,我相信一定能讓這些人物更加鮮活,讓他們的對話、他們的思緒,都變得更加容易理解和貼近。 總之,這本《白話本三國演義》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親切、易讀、實在,而且充滿了故事的魅力。我非常期待能藉由這兩本書,重新認識這個讓我既熟悉又嚮往的三國世界。
评分這套《白話本三國演義》上、下冊,光是看到書名,我就覺得很對味。畢竟,三國演義的名氣太大了,小時候聽大人說書,或者看一些簡化的漫畫,都覺得裡面的故事很精彩,但是要我一本正經地去讀原文,總覺得有點吃力。所以,看到「白話本」這三個字,就覺得像挖到寶一樣,終於有機會可以好好地、輕鬆地把這部經典從頭到尾讀一遍了。 我特別喜歡這種「上+下(共二冊)」的設計。有些書太厚一本,讀起來總覺得有壓力,尤其是我這種平常閱讀速度比較慢的人。分冊閱讀,每次讀完一冊,都會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而且也方便收納,書架上擺著兩本,也比較有完整性。 我很期待這套書的語言風格。希望它不是那種為了白話而白話,把所有的文言文都變成現代的口語,這樣反而會失去原有的韻味。我希望它能夠是一種流暢、生動,能夠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的語言。就像是聽一個很有經驗的長輩,用他自己的話,把一個很古老的故事,講得讓你覺得很親切,很有畫面感。 對於故事內容,我最想看到的是那些人物的描寫。從劉備的仁德、關羽的忠義、張飛的魯莽,到諸葛亮的足智多謀、曹操的雄才大略、孫權的審時度勢,這些人物在我們的腦海中都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形象。我希望這套白話本能夠更深入地挖掘他們的內心世界,讓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更加立體,更加讓人信服。 還有,三國的戰爭場面也是一大看點。赤壁之戰、官渡之戰、夷陵之戰等等,這些精彩的戰役,我希望在白話本裡能夠被描寫得更加清晰、更具張力,讓讀者能夠在文字中感受到那種千軍萬馬的氣勢,以及戰場上的詭譎多變。總而言之,這套書對我來說,就是一個重新認識並深入了解三國世界的絕佳機會。
评分對這套《白話本三國演義》的期待,我最看重的是它能否真正地「白話」出原著的精髓。這是一部承載著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經典,它不僅是故事,更是對人性、權謀、忠義、勇氣等諸多複雜情感的深刻展現。如果只是簡單地將文言文轉換成現代語,而忽略了其內在的語氣、節奏以及人物的獨特表達方式,那麼讀起來可能會失色不少。 我個人非常欣賞那種能夠在翻譯或改寫中,巧妙地保留原著風骨的語言風格。就像是看一部改編電影,它必須忠於原著的精神,但又能夠用電影的語言來詮釋,讓觀眾產生共鳴。我期待這套《白話本三國演義》能夠做到這一點,用一種現代讀者容易接受,但又不失古樸韻味的方式,將那些波瀾壯闊的歷史場面,那些風雲際會的人物,重新呈現在我們眼前。 尤其是在人物刻畫方面,我希望能夠看到更細膩的描寫。對於像是諸葛亮那樣的神機妙算,或者曹操那樣的複雜性格,僅僅是簡單的讚美或貶低,都無法完全體現其魅力。我希望這套書能夠深入挖掘他們每一個決策背後的考量,他們每一次行動的動機,讓這些歷史人物不再是紙面上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真實存在。 我也很在意它在情節推進上的節奏感。三國演義的篇幅浩瀚,人物眾多,情節錯綜複雜。一個好的白話版本,應該能夠做到綱舉目張,條理清晰,讓讀者能夠輕鬆地跟隨作者的敘述,不會因為情節的跳躍或人物的過多而感到困惑。特別是那些宏大的戰爭場面,如何用簡潔而有力的文字來描寫,如何讓讀者感受到戰局的變化和緊張感,這對作者的功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這套書的「上+下(共二冊)」的設計,也讓我感到很貼心。它提供了一個相對輕鬆的閱讀架構,不會讓人在短時間內感到疲憊。我希望這套書能夠成為我重新認識和深入理解三國演義的一個重要媒介,讓這部經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存在,而是能夠真正地走進我的生活,豐富我的精神世界。
评分對於《白話本三國演義》這套書,我抱持著一種既好奇又有點保留的態度。雖然「白話」這兩個字聽起來很吸引人,畢竟傳統的《三國演義》原文,對於現代的讀者來說,確實有一定程度的閱讀門檻。但關鍵在於「白話」的程度和品質。我希望它不是簡單地把文言文翻譯成現代口語,而是能夠在保留原著精神和故事精髓的同時,用一種更為生動、流暢,甚至帶點敘事張力的筆法來呈現。 畢竟,《三國演義》之所以成為經典,不單單是故事情節的豐富,更在於其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戰爭場面的描寫、以及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如果只是為了追求「白話」而犧牲了這些,那反而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我個人比較偏好那種能夠讓人讀出「味道」來的白話文,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流水帳,而是能夠讓讀者彷彿身歷其境,能夠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能夠體會到人物的喜怒哀樂。 我非常關注這套書在人物塑造上的處理。例如,劉備的仁德是否被過度神化?曹操的奸雄形象是否被過於臉譜化?諸葛亮的智慧是否被過於神秘化?一個好的白話版本,應該能夠在傳承經典的同時,也加入一些更為符合現代視角的解讀,讓這些人物更具層次感和複雜性,而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 此外,對於戰爭場面和謀略的描寫,我希望它能夠做到既清晰易懂,又不失其原有的宏大和精彩。畢竟,三國的戰爭可不是單純的你死我活,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戰術運用、軍事智慧,甚至是心理戰。一個好的白話版本,能夠讓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也能夠領略到這些戰爭的精妙之處。 總而言之,對於這套《白話本三國演義》,我期待它能成為一本既能讓入門者輕鬆接觸,又能讓資深愛好者讀出新意的作品。它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白話」的深度與廣度,以及它是否能成功地在傳承經典和創新表達之間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