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造建筑虽然是基础课程,但其结构与工法复杂,在轴组与装饰材上也有许多专有名词,所以一直是许多建筑系学生入门的学习障碍,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够彻底理解学习,成为许多老师在教学上的重要课题。
本书内容由日本知名建筑系教授—原口秀昭撰写,依据其多年教学经验之笔记以及在部落格上与学生的问答集编纂成书。本书分为十个单元,从最基础的尺寸谈起,再开始谈工法、基础‧地盘、墙壁‧轴组、一楼地板组、二楼地板组、小屋组、屋顶、外部装潢、内部装潢。每个单元皆依照建筑系课程的难易做系统化的安排,并搭配图片做详尽清楚的解析,轻松拆解木造建筑的基础理论,让使用本书的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学习,不会有鸭子听雷的情况,特别的是,本书浅显易懂的文字,连非本科系学生也能阅读,是本非常可亲的工具书。
本书特色
◎木建筑入门书, 288个QA图文单元,轻松领你走进木造建筑领域。
◎内容循序渐进,浅显且系统化,不像坊间教科书艰涩难懂、不易咀嚼。
◎本书选题皆为建筑系学生常见问题,透过作者原口秀昭教授累积多年教学经验,以及在部落格上与学生讨论的重点,重新整理汇集成书。
作者简介
原口秀昭
1959年出生,东京人。1982年自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86年修完东京大学硕士学程。目前任职于东京家政学院大学,担任住居系准教授。
着有《漫画结构力学入门》《漫画环境工学入门》(积木文化出版社出版);《20世纪的住宅──空间构成的比较分析》(鹿岛出版会,暂译)、《路易.康之空间构成 从轴测图(Axonometric)看20世纪的建筑大师》《一级建筑师执照超级记忆法》《二级建筑师执照超级记忆法》《构造力学超级学习法》《建筑师考试 建筑法规超级解读术》《建筑世界中的「数学.物理」教室》(以上均由彰国社出版)等。
审定者简介
吕良正教授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所硕士毕业、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所博士毕业,专长领域为非线性分析与设计、计算力学、结构最佳化、结构力学、地震工程,目前为台湾大学土木系教授。
译者简介
陈郁汝
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毕业,曾参与东森电视台科学影片「台湾的脉动」共六集幕后制作,影片内容包含台湾的地震、耐震建筑等。
序…3
1 尺寸
三六板…8 必要空间…15 标准尺寸…27 高度尺寸…32
2 工法
工法的种类…39 线材和面材…41 屋顶的原理…46 水平材…48 接合…53
基础…55 工程顺序…56 轴组式或框组式…58
3 基础.地盘
地盘的特性…60 地盘改良.桩…65 基础工程事前的准备…67
基础的种类…73 整地…76 混凝土的基本认识…79 基础的处理…84
地槛的功用…90 换气孔的设置方式…93 防水处理…97 筏式基础…100
基础高度的表示法…104 地槛的保护措施…105
4 墙壁.轴组
柱子…106 横材…110 接合…114 耐力墙…122 间柱…127
5 1楼地板组
横木…130 支撑横木的部材…138 地板组的表示方式…144
纵向接合和横向接合…147
6 2楼地板组
横木与梁…151 地板组的表示方式…155 接合和补强…159
支撑阳台的方法…168
7 小屋组
椽木和横材…169 支撑小屋组的部材…175 建筑物的方向…179
屋顶的形状…181 小屋梁的架设方式…183 纵向接合和横向接合…185
作为梁的木材和跨距…189 小屋平面图…193
8 屋顶
铺底板…202 屋顶的保护材…205 坡度…209 石板瓦铺面…211
金属板铺面…215 瓦铺面…218 折板屋顶…226 止雪.防雨…227
图面表现方式…233 阳台周围的防水处理…235
9 外部装潢
铺设雨淋板…239 外装板…240 焊接材…243 胴□.通气层…246
铺底材…249 喷附材…252 磁砖…254 窗框周围…257 玻璃…267
聚碳酸脂板…272
10 内部装潢
隔热材.吸音材…273 石膏板…277 地板材…282 端点部位的收纳…285
天花板材…288 各种装置…290 楼梯…294
作者序
木造建筑这门课很难教是在任何学校都有的共通课题。在教学的程序上,木造建筑会在RC结构或钢骨结构建筑之前教,或是刚开始从事设计的时候,也常常是先从木造建筑开始设计起。但是木造建筑的结构烦杂,不像RC结构或钢骨结构建筑,樑的上端是在同一个平面,也因为有悠久的传统,在轴组或装饰材上有许多专有名词,木造建筑的樑柱构架式工法其实是很复杂且困难的,相反地也因此而增添许多乐趣,但也成为初学者的一大障碍。
设计制图的课程上,一般会从复制木造建筑的设计图等开始。也有很多不懂木造建筑的道理、不懂到底画了什么就在画设计图的学生。也有觉得要将全部都理解后才来画图,可能到最后都画不了,所以索性就让学生先复制设计图的老师。但是在不清楚设计图上的线所代表的意义,而只是摹写的作业,可以说只会浪费许多时间而已。
在我的想法里,复制设计图之前,最好先了解木造建筑的道理、原理和构造等基本知识。可是在实际的情况中,虽然想要教授这些基本知识,却没有适合的教科书;虽然有很多结构工法的设计图集、制图的教科书,但一开始就看这些书,我认为学生们会有许多「这是什么」的疑问,因为我在学生时代时也是这样。
有这个想法后,我开始在部落格(plaza.rakuten.co.jp/haraguti/)上以学生为对象,用图文来介绍木造建筑的基本知识,是我的前作《从零开始「RC结构建筑」入门》的延伸。我请学生们将每一篇复制下来、贴在笔记本上。有容易理解的意见,当然也会有令人困扰的抱怨,本书是将在部落格上所写的文章、插图重新编辑,汇集成一本可以当成教科书使用的书,尽可能地将难懂的地方咀嚼后,再以简单的方式来说明。
本书的内容先介绍整体,再从轴组到加工循序渐进地介绍。主要以工程的顺序,轴组为下至上,加工则从外装到内装。
首先,从基准尺寸、人体尺寸、各种尺寸等设计时必要的尺寸谈起,在思考木造建筑上,不可以逃避尺、间等单位。(在本书中,基本上1间为1820mm、半间为910mm、1尺为303mm,但是在重视容易理解的简单数值时,1间为1800mm、半间为900mm、1尺为300mm,而在较重视数值的正确性时,1间为1818mm、半间为909mm、1尺为303mm。)介绍完尺寸后,接着介绍工法,以梁柱构架式工法(轴组式)和框组式工法(2×4工法)相互对比作为主轴,概略的从整体面来说明建筑物是如何组装的,希望让读者能对于木造建筑的整体面有初步的概念。
在介绍完尺寸、工法后,主要依照工程顺序,从下而上来介绍结构体和轴组。基础和地槛建造好后,接下来就是立柱子建造出墙壁的结构,然后地板组则是从下而上的顺序建立1楼地板组、2楼地板组到小屋组,整个结构体都完成后,再依序进行外部和内部的装潢工程。
汇整完成后再看一次,自认为这是一本作为掌握木造建筑基本知识的入门书,是相当容易理解好读的。只要反覆地读本书的解说和插图,应该就能完全吸收木造建筑的基本知识。将此木造建筑的基本知识用在设计图的作业上,学习效率应该会提升。看着漫画或插图,快乐的学习吧!
另外,若看完本书认识了木造建筑后,也请看看笔者的另一本着作《从零开始「RC结构建筑」入门》,来掌握RC结构建筑的基本知识吧!
在最后我由衷感谢在企画阶段帮助我的彰国社的中神和彦先生,和仔细地进行原稿整理和校稿的尾关惠小姐。非常感谢。
原口秀昭
2009年1月
这本书我真的找了好久!最近搬了新家,想着说要不要自己动手装点一下,体验一下DIY的乐趣。以前对木工完全是门外汉,连锤子和钉子的区别都分不太清(夸张啦,但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在网上搜了好多教程,视频看得眼花缭乱,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是那种系统性的、循序渐进的讲解。我一直觉得,要学好一个东西,基础知识太重要了,就像盖房子一样,地基打不牢,上面盖多漂亮的房子也容易垮。看到《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的时候,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图解”这两个字太戳我了,我知道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光看文字说明肯定会头疼,有图有真相,再加上又强调“入门”,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嘛!而且,现在很多网上的教程都比较零散,东拼西凑的,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尤其期待里面关于木材种类、连接方式、工具使用这些最基础但又至关重要的部分。希望它能帮我建立起一个扎实的木造建筑认知体系,而不是只停留在“敲敲打打”的层面。毕竟,我可是想做一些有“灵魂”的家具,而不是随便拼凑出来的东西。这本书如果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这样设计、为什么这样连接,会比单纯的步骤讲解更有价值。
评分我一直觉得,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更是一个能体现居住者个性和品味的空间。我最近在考虑装修,但又不太喜欢那种千篇一律的现代装修风格,总觉得少了点“灵魂”。我一直对木质的家居和装饰品情有独钟,它们总能带来一种温暖、自然的氛围。然而,我对于如何将木材更好地融入到家居设计中,以及木造建筑的独特魅力,却知之甚少。《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给我带来灵感的书。我期待它能展示出不同风格的木造建筑设计,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巧妙的木结构和装饰,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我希望它能介绍一些木材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木材种类,如何进行木材的加工和处理,以及如何通过灯光和色彩来突出木材的质感。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木造建筑的“美学”解读,比如为什么某些结构看起来会特别和谐,或者为什么某些木材的搭配会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那就更好了。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构建一个更清晰的“木质家居”的理念,并从中获得一些实际的装修灵感。
评分我一直对“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这些概念很关注。在思考这些话题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对木造建筑的了解仅限于“用木头盖房子”,对于它具体的构造、原理、以及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都知之甚少。《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填补我知识空白的书。我特别期待它能介绍木造建筑在现代建筑领域的新发展,比如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和设计,让木造建筑更加环保、节能、舒适。我希望它能展示出一些成功的现代木造建筑案例,并通过图解的方式,让我们了解这些建筑的设计理念和结构特点。我也想知道,除了传统的木屋,木材还能在哪些方面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比如高层建筑的木结构,或者一些特殊的建筑形式。这本书如果能结合一些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那对我来说就更具吸引力了。我希望它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木造建筑的价值,不仅仅是它的美学,更是它对环境的贡献。
评分我一直觉得,自己动手做一些东西,能带来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花钱买来的东西无法比拟的。最近,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自己搭建一个简易的木质花架,或者一个小型的木制置物架。但问题是,我完全是零基础,对木工的工具和技术一无所知。《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像是给我量身定做的“救星”!我非常期待它能从最基本、最实用的角度出发,教会我一些基本的木工技能。比如,我需要了解哪些最常用的木工工具,它们分别有什么功能,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我希望能看到详细的步骤图解,教我如何测量、切割、打磨木材,以及如何进行木材的连接。我特别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连接方法,比如用螺丝、钉子或者一些基本的木工胶水。如果还能有一些关于如何处理木材表面,比如上漆、打蜡的介绍,那就更完美了。这本书如果能让我真正动手做出一些小物件,那绝对是一本“神书”!我希望它能让我跨出DIY的第一步,并培养我对木工的兴趣。
评分我一直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对任何事物都想知道它背后的原理和运作方式。尤其是在接触到一些新的领域时,更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适合我这种求知欲强的人。我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比如木材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树种有哪些特性,以及它们分别适合用在建筑的哪些部位。然后,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木造建筑的结构体系,包括承重墙、梁、柱、楼板、屋顶等各个部分的构成和受力原理。我希望书中能有大量的图解,用三维的视角展示出各个构件是如何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的。我还想了解,在进行木造建筑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如气候、地质、以及相关的建筑规范。这本书如果能让我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怎么做”,那对我来说就是一本非常成功的入门书。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更深入理解木造建筑的大门,让我能够带着更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和思考。
评分我这个人,动手能力不算特别强,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却一直很旺盛。尤其是涉及到一些传统工艺或者手艺,总是会让我跃跃欲试。前段时间,我看到朋友家自己动手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木质阳台,看着挺简单的,但出来的效果却非常漂亮,非常有质感。那个时候我就在想,其实很多我们觉得很复杂的事情,如果有一个好的入门指南,也许我们也能尝试去挑战一下。我一直对木工有一些模糊的概念,知道它跟家具制作、房屋建造都有关系,但具体的流程和技术细节却是一窍不通。《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接地气,很适合我们这种完全没有基础的人。我特别期待它能从最基础的工具介绍开始,比如不同的锯子、钻头、刨刀,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我们应该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然后,再逐步讲解如何进行木材的测量、切割、连接。我希望这本书的图解部分能非常清晰,比如那种三维的立体图,能让我一眼就看懂各个构件之间的关系。而且,我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基本的连接方式,比如最常见的榫卯结构,或者一些螺丝、钉子的正确用法。如果能有不同建筑形式的图解,比如简单的棚架、小木屋的搭建,那就更棒了!我希望这本书能点燃我学习木工的热情,让我觉得 DIY 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评分我一直对“工匠精神”这个词特别推崇,觉得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专注于一门技艺,并将其做到极致,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品质。我对木造建筑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好感,觉得它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精湛技艺的体现。《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一本能带我走进“工匠世界”的书。我期待它能介绍一些木造建筑中常见的工艺细节,比如木材的选取、干燥、以及不同的切割和连接方式。我希望它能通过图解的方式,展示出这些工艺背后的原理和技巧,让我明白,为什么传统的木匠能够建造出如此坚固耐用、又充满美感的建筑。我还想知道,在现代建筑中,这种“工匠精神”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以及在材料、技术、设计等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这本书如果能让我感受到木造建筑中蕴含的耐心、细致和对完美的追求,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是一种精神的启迪。我希望它能让我对木造建筑产生更深层次的敬意,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用心做事”的感悟。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老建筑那种古朴、温润的质感特别着迷。尤其是在台湾,很多日式老房子,那种木头经过岁月洗礼后散发出的韵味,是现代钢筋水泥无法比拟的。每次去一些老街区,站在那些老房子面前,都忍不住会去想象它们当年是如何建造起来的,里面的木结构是怎么支撑起整个房子的,榫卯的连接是怎么做到如此精妙而又牢固的。我一直觉得,木造建筑不仅仅是材料的选择,更是一种工艺、一种智慧的传承。这种传承,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梁柱的结构、屋顶的坡度、还有那些精巧的连接件。我平时也很喜欢逛一些家居展或者工艺品店,总能在一些木质家具上发现一些让我惊叹的设计和细节。但总是不得其解,不知道这些细节背后是如何实现的。当我看到《图解木造建筑入门》的时候,我立刻觉得这会是一本能带我深入了解木造建筑“骨骼”的书。我期待它能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出木造建筑的构造原理,从基础的墙体、屋顶,到更复杂的结构体系。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为什么同样的木材,在不同的设计和施工下,能呈现出如此不同的效果。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木造建筑深层理解的大门,让我可以不仅仅是“看”,更是能“懂”。
评分我一直对一些传统工艺和技术充满了好奇,总觉得这些古老的技艺中蕴含着非凡的智慧。尤其是在建筑领域,那些没有先进机械的年代,人们是如何用双手和简单的工具,建造出如此宏伟而又精密的建筑,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撼。《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正好契合了我对这方面的兴趣。我期待它能详细介绍木造建筑的传统建造方法,特别是那些精妙的榫卯结构。我希望它能通过大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出不同类型的榫卯连接,以及它们是如何在不使用钉子的情况下,将木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的。我希望它能让我理解,为什么榫卯结构在力学上如此巧妙,以及它在抗震、耐久性方面有什么优势。我还想知道,在古代,建造一栋木造建筑,从选材、设计到施工,整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本书如果能介绍一些历史上著名的木造建筑案例,并通过图解的方式,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建造工艺,那就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能带我领略传统木造建筑的魅力,并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居住的空间,除了实用性之外,还能带来什么。我总觉得,很多现代建筑虽然漂亮,但总少了那么点“人情味”。相比之下,木造建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和故事的老房子,总能给人一种温暖、亲切的感觉。我一直对“木结构”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但它听起来又很专业,好像离我们普通人很远。我不太懂建筑学,对那些专业的术语和理论更是摸不着头脑。《图解木造建筑入门》这个书名,正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向我介绍木造建筑的核心概念。比如,为什么木头适合做建筑材料?它有哪些优缺点?不同的木材又有什么特点?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图示,展示出木造建筑的整体框架,包括梁、柱、墙体、屋顶等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的结构作用。我希望它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老祖宗会选择榫卯这样的连接方式,而不是简单的钉子和螺丝。这本书的“入门”二字,让我觉得很有希望,它不像那些专业教材那么枯燥,而是希望能让我轻松地走近木造建筑的世界,去感受它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