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

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学术写作
  • 英文写作
  • 研究论文
  • 论文写作
  • 段落写作
  • 写作技巧
  • 学术英语
  • 英语写作
  • 高等教育
  • 写作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编辑室导读

  英文论文写作指南,从篇章架构、用字遣词到完整段落,
  带你从第一句写到最后一句!

  为了帮助学子提升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挥别撰写时的痛苦经验,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廖柏森教授所编写的一系列「英文研究论文」专书,多年来已是大学生、硕博生在撰写英文报告、论文时,不可或缺的案头工具书!

  《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是廖柏森博士的最新力作,强调英文研究论文的撰写有其一套句型架构,若能参考国际期刊专业论文,套用其惯用的用字、句型、段落、组织逻辑,除了能大幅降低写作的难度,更能全面提升英文论文的专业度。

  本书整合「英文研究论文」系列书籍的精华,除了收录英文论文惯用的句型段落,更逐一讲解句子、用字、文法,甚至进一步提供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教导写作者参考专业论文的语意逻辑、套用论文既有句型结构,带领写作者从第一句写到最后一句!

本书特色

论文架构,清楚掌握
  全书依论文标准架构IMRD格式编排,写作者除了可以清楚了解论文架构,更能按图索骥,方便查询不熟悉的篇章。

完整句型,即时套用
  本书句型段落皆来自国际专业期刊,为英文论文惯用的标准用法,写作者可即时套用至自己的英文论文中。

分析讲解,清楚脉络
  作者逐句解说段落篇章,分析语意逻辑、用字、句型,写作者得以更了解段落的组成以及组织的逻辑。

标点介绍,专业升级
  介绍标点符号的标准用法,写作者可以更清楚知道如何运用标点符号,提升论文的专业度。

作者简介

廖柏森

  东海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纽约大学英语教学硕士,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外语教学博士。

  现任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教授。曾任台北大学应用外语学系副教授、交通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经济日报》国外新闻组编译、非凡电视台编译组组长等职。

  着有《英文研究论文写作:关键句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文法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发表:口语报告指引》、《英文论文写作不求人:教授推荐你20个专业网站和语料库》、《英文论文写作不求人2:从世界名校的线上课程开始》、《美国老师教你写出好英文》、《新闻英文阅读与翻译技巧》、《翻译教学实务指引:从15份专业教案开始》、《英语与翻译之教学》;译有《英语学习策略完全教学手册》。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推荐序
前言

段落指引

Abstract摘要
Introduction绪论
1. Research Background Information 研究背景
2. Defining Concepts 定义概念
3. Literature Review 文献探讨
4. Research Gap 研究缺口
5. Research Purpose 研究目的
6. Research Questions 研究问题
7. Research Value 研究价值
8. Overview of the Paper 论文章节概述

Method研究方法
1. Research Design 研究设计
2. Subjects/Participants 研究对象 / 参与者
3. Materials/Instruments 研究材料 / 工具
4. Data Collection Procedure 资料蒐集程序
5. Data Analysis 资料分析

Research Results研究结果
1. Research Findings 研究发现
2. Graphics and Locations of Results 图表与研究结果所在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s讨论 / 结论
1. Conclusions 研究结论
2. Review of Research Findings 探讨研究发现
1 Giving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Results
解释研究的结果
2 Comparing Your Results with Those of Other Studies
与其他研究做比较
3 Suggesting Implications/Applications of the Study
说明研究的义涵 / 应用
3.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 研究限制
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建议未来研究

Acknowledgements致谢辞

标点指引
1. period 句号
2. comma 逗号
3. semicolon 分号
4. colon 冒号
5. quotation marks/inverted commas 引号
6. apostrophe 撇号
7. dash 破折号
8. hyphen 连字号
9. parentheses 圆括号
10. brackets 方括号
综合练习
参考书目References

图书序言

推荐序
「有知有觉」的学习撰写英文研究论文

  以当今国际化的趋势,以英文写作论文达到知识及研究成果与全球共享的目的,是每个硕博士生必经的学习过程,以个人过去指导研究生写论文的经验,常常发现同学在口头讨论的时候,想法非常好,很有创意,也具研究的学术价值,但诉诸文字时却经常词不达意,或者组织不合逻辑,或者篇章安排不当,因而无法将原本很有创意的研究重点清楚表达。廖柏森教授的大作《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的出版,正可帮助抒解此困境,极符合国内广大硕博士学术写作的需求。

  本书主要的特色之一是兼顾英文论文写作的宏观及微观层面,归纳一篇论文该有的结构区块,让读者既有整篇文章的面貌,又可将整篇论文各个击破,形成多个有意义的语块以掌握文章撰写的脉络。全书除前言外,包含摘要、绪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及讨论,俨然一篇学术论文该有的组织架构,而且每个部分还包含章节的细节发展。每个章节以解说开始,佐以在期刊论文精选的范例,每个范例均附有中文翻译,及逐句的句型、文法重点和用字遣词的讲解,接着则是抽离内容的句型以凸显区块的架构,最后让读者练习填写自己的研究内容,组合成篇,立即练习回馈。

  本书另一特色是在句型及词汇的练习上以词汇群的概念来安排讲解,符合当代认知语言学派所强调的学习理念,即在一定的认知框架下以语意群组的方式学习,无论是对文本的理解或者产出均较有助益。全书即遵循这样的模式安排,将论文篇章的结构性区块详细分析讲解后,让读者填入个别学术领域的内容,反覆在整体论文架构及章节细节之间来回练习反刍以求熟练。诚言,「像不像三分样」,只要按着本书的安排循序渐进反覆练习,必能举一反三,熟稔论文写作的技巧,并能将想法清楚表达,写好一篇英文研究论文。

  总之,本书符合当今英文学术论文之写作需求,让读者「有知有觉」的学习撰写流畅而正确的英文研究论文,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国立政治大学英国语文学系特聘教授
赖惠玲

推荐序
为研究生、大学教师提供指引的论文写作专书

  很高兴看到廖柏森老师的新书《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的出版。这本书整合廖老师前三本英文研究论文写作系列:《英文研究论文写作─关键句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及《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文法指引》,整个系列提供研究生在论文写作时从摘要、绪论、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乃至于致谢等不同章节之写作范例及练习。此书更以段落为单位,深入探讨论文各部分的结构、用字遣词,及可替换之不同语词,让初次尝试写研究论文之学生能由模仿习作渐渐掌握研究论文写作的诀窍。

  对于写研究报告的新手而言,要构思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析结果等研究过程,其工程已十分艰鉅,要再把整个过程详实记载、分析,并撰写成完整且易读的研究报告诚属不易,但所幸研究论文有其既定格式及应有的章节,每一章节也有其惯用的铺陈方式,甚至连语言结构也有章法可循,初学者如能依循此脉络,一定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清楚陈述。廖老师的这一系列书即是为指引学生写研究论文而规画、撰写的。

  廖老师在本书前言中提到近十年来台湾的硕博士研究生人数暴增,因此研究论文写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如此,现在大学之间彼此竞争激烈,许多大学也要求大学部学生要写毕业论文,科技大学也多会要求学生写专题报告,因此本书不但对研究生写研究论文有莫大帮助,对大学生的毕业论文、专题报告也能提供指引。除了学生写论文的需求外,各大专院校对于教师的研究能量也十分关注,尤其是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能量更是各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指标,因此本书也提供了拟发表于国际期刊的国内学者一块敲门砖,得以深入了解刊登于国际学术期刊之论文其文字架构上的共通点。

  本书特色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版型 (template)」,让每个研究者可以依自己研究内容套入一个已约定俗成的论文架构中,因此写论文时只要有内容,只要英语文字表达清晰、流畅,就不必担心论文结构是否符合规格,是否易于阅读及理解。这是一本撰写英文论文时必备的工具书,非常值得推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英语学系教授
陈秋兰

前言

  英文研究论文写作在学术竞争全球化的今日非常重要,而台湾的研究者在这方面的表现向来不俗。我国的国家实验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曾做过分析,以National Science Indicators 资料库搜寻国际学术论文,显示台湾学者在2009 年共发表24,305 篇论文,在全球约150个国家中排名第16 名,论文数量的能见度相当高。而以论文的品质而言,我国的成绩也不错,从2005 到2009 年的五年期间,共被引用337,133 次,全球排名第19 名。当然整体来说,这样的研究成绩还可以再精益求精、更上一层。但从另一方面,也就是刚加入研究社群的研究生来看,其英文论文写作的表现就难免令人忧心。主因在于国内研究生的数量于近年内激增,可是目前学生的程度和学校投入的教学资源都不符预期,值得国内高等教育学界注意。

  据内政部统计,截至2009 年底,国人拥有硕、博士学历的人数已提升至86 万人,在十年间剧增了四倍。而教育部的资料也显示,在89年度,全国博士班共有450 所13,822 人,硕士班有1,397 所70,039人;而到了99 年度,博士班增为794 所33,751 人,硕士班则增至3,303 所183,401 人。也就是说,过去十年间,博士班大幅成长344 所19,929 人,而硕士班更暴增了1,906 所113,362 人。高等研究人才的增长幅度可谓惊人,如果能够好好加以训练指导,这将是提高我国研究能量的大好契机,而其中英文能力就扮演关键的角色。研究生除了必须以英文获取国际间最新研究资讯和理论知识,也常需要以英文写作来传达其研究的成果,按理对于研究生英文程度的要求也应愈高。不过目前研究所因数量激增,导致入学门槛降低,研究生的英文普遍欠佳,而学校当局却常误以为研究所不需要再训练英文,很少针对研究生开设英文课程,导致大量的研究社群潜力无法完全发挥,极为可惜。

  笔者现于研究所任教,也长期教授英文论文写作,深知国内研究生在英文写作上的困境与需求,觉得各大学对研究生英文学习的关注不够,因此过去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编写一系列英文研究论文写作的专书,希望能稍微弥补一下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有幸得到广大读者的回响。之前出版的三本论文写作专书:《英文研究论文写作─关键句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搭配词指引》、《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文法指引》,内容涵盖英文句型、用字和文法的重点,都已分别付梓再刷数版。

本书的内容和特色

  而本书《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段落指引》则是整合之前三本着作,而且进一步结合语意逻辑、用字遣词和篇章架构的发展,提供段落写作和标点用法的指引,兼顾英文论文写作的宏观与微观层面,每种语意段落的编排分为(一)范例:精选学术期刊论文的英文段落作为范例并附上中文翻译;(二)讲解:逐句讲解范例段落中的句型特色、文法重点和重要词汇用法;(三)句型:把原文的研究内容抽离,提供句型的架构,呈显语意的逻辑发展与句型架构的关系;(四)练习:只呈现句型架构,让读者以填入空格的方式来练习段落写作。另外书后约四分之一篇幅则介绍论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练习,包括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引号、撇号、破折号、连字号、圆括号和方括号等,让读者对一些习以为常但其实容易犯错的标点符号用法有进一步的理解。

  本书的主要特色在于把论文段落视为多个意义语块或词组的组合,进而形成连贯的篇章。而且组合的方式往往可归纳成几种常用模式,以有效率地传达论文内容的讯息。此种观点源自于Lewis (2002)所提倡的词语教学法 (lexical approach),他主张语言通常是由多字的预制语块 (multi-word prefabricated chunks) 所构成;换句话说,现行的语言文字都是由之前使用过的多种词组所生成。因此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我们经常使用的词语组合上,而不是致力于创造新的句子。本书採取相同的立场,大量蒐集已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过的英文论文,撷取各章节中有代表性的语意段落,加以详细的解说分析,并整理出常用的句型模式,供读者练习论文段落的写作。不过由于原论文的段落相当长,又牵涉到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对本书读者帮助不大,因此笔者的工作还包括简化改写原论文的内容并缩短段落长度,但保留了段落的主要结构和重要用字,希望有利于读者学习上的便利。另需加说明的是,因为改写过的段落和原文差异过大,已几乎不属直接引用的范围,因此并未在每个段落加註资料来源。但读者若对原文出处有兴趣,请直接参阅书后的参考书目(References),内有详细的文献出处。

  这些段落的解说基本上与我在课堂上教授论文写作课时的内容雷同。当我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如何写作时,都会使用已经在国际期刊出版的论文段落作为范例,提醒同学注意多从上下文语境 (context) 的关系来理解词组的意义,并归纳结构相同的词组,以提高他们对词组搭配型式的意识 (awareness),进而习得其中字词标点的用法、句法的结构组织、意义的铺陈转折等要点。而这本书就是把我上课口语讲解的内容转化为书面文字与读者分享,因此本书除了可放在案头供查询参考之用外,从教学的观点出发,也可作为国内大学院校在英文论文写作课中使用的教材。本书已把论文段落的基本架构建立好,教师可以段落为单位来教导用字和文法功能,之后并请同学按架构练习段落写作。当然读者亦可自修本书,多次练习段落中的句型写作之后,甚至可举一反三,自行创制新的语意段落,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套用句型并非抄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过去在各大学和研究机构演讲英文论文写作时,偶尔有听众问到,使用别人期刊论文上的句型会不会构成抄袭 (plagiarism) 的问题?我们在此可以做个釐清。首先看一下《韦氏大学辞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对抄袭的定义为:to commit literary theft: present as new and original an idea or product derived from an existing source(着述上的盗窃:从现存来源衍生,却以全新独创的观念或作品呈现)。而研究论文的常用句型从未被视为是全新或独创的元素,只有研究的结果和内容才需要凸显其原创性,这也才是会构成抄袭的部分。再者,美国着名的论文写作教科书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作者Swales 和Feak (2004:172) 在这本书中也提到:Of course, borrowing the words and phrases of others can be a usefu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Certainly you would not be plagiarizing if you borrowed items that are commonly or frequently used in academic English or that are part of common knowledge.(向别人借用字汇或片语当然是种有用的语言学习策略,如果你借用的是在学术英文中常用的项目或常识,绝对不算是抄袭。)而且他们还举出几个句型如The results from this experiment seem to suggest that...(实验结果似乎指出......)和These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这些结果具统计上的显着性。)等都是借用的例子,在写作学习策略上还可以称之为平行文本 (parallel text)。

  再从针对学术写作 (academic writing) 本身的研究来看,上述的常用句型有学者称为lexical bundles(词汇群)(如Biber, Johansson, Leech, Conrad & Finegan, 1999),也有人称之为chunks(语块)(如Lewis, 2000, 2002)或cluster (词组)(如Scott, 1996)。无论名称为何,它们都是指「词汇组合的频率是高于随机的预期,而有助于釐清文本语意以及我们对特定语域的了解」(words which follow each other more frequently than expected by chance, helping to shape text meanings and contribute to our sense of distinctiveness in a register [Hyland, 2008:42])。而且研究结果也指出,愈成熟的作者就愈常使用这些词汇搭配的型式 (Haswell, 1991),而学习某一研究领域的固定词组,就能提升在该领域的沟通能力 (Hyland, 2008)。

  换个方式来说,研究论文其实也是由许多语块或词组所合成,依其功能大体上可分为内容性语块 (content-oriented chunks) 和结构性语块 (organization-oriented chunks)。内容性语块用来表达每个学术领域不同的研究主题、知识内容和细节资讯,每个人精心研究的内容应该不会一样;而结构性语块则主要是用来衔接、连贯、延展、总结或概括研究论文的内容,是种组织语意的架构或框架 (frame),大部分的研究论文都会遵循类似的结构来撰写。尤其研究论文是种极为正式严谨的文体,而从文体学的观点来看,愈正式的文体,其文体结构和语言特点就愈客观明确,也就愈容易辨识和归纳出众所遵循的模式或架构。因此对于初学英文论文写作者而言,了解论文不同章节段落中的常用句型模式,进而加以模拟练习,应当会有很大的助益。

  如果还是有人质疑句型雷同的问题,我们换个角度从中文论文写作来做个对比就会更清楚,例如某一作者的原句是: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脑辅助教学在国内英语教学上的应用。」

  而以下两个改写的句子中,哪个句子看起来比较像抄袭原句呢?

  (1)「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电脑辅助教学在国内英语教学上的使用。」
  (2)「本研究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可能大多数人会认为第 (1) 句比较像抄袭,为什么呢?因为第 (1)句与原句的内容语块如「电脑辅助教学」和「国内英语教学」是一样的,难免会让人联想其他研究内容也会雷同,而这并不是本书提供指引的写法和教学立场。相对地,第 (2) 句与原句相同之处是结构性语块如「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上的应用。」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型来表达各自不同的研究内容,也比较不会引起争议。但就算还有人担心这样仍有抄袭的可能性,那其实连结构性语块也可以改写,例如改成「此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学生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上的使用。」这句的结构和原句都是一样的,两句皆在讲「这个研究的目的在探讨某研究主题在某领域或场所的使用情况。」但这两句的内容和用字都完全不同,没有人会认为是抄袭。而这样的写作观念和做法即为本书的理论立场与操作方式。

模仿句型有助提升写作的效率

  其实无论我们用中文或英文写作论文时都会有一些惯用的固定或半固定句型,每个人都可以使用,没有抄袭的问题。而且笔者所谓的句型架构并不是指具体特定的字词组合,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要用对了正确架构就能有效传达作者的旨意 (intended meaning),至于构成此架构的字词是可以灵活代换、有许多变化的。只是我们在台湾用非母语的英文写作时心里比较不踏实,觉得不是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句子就有点心虚,或者觉得使用别人写过的句型没有原创性。但其实除了文学创作讲究表达型式的创新之外,我们大部分的写作还是在重复前人早已用过的句型和用字。尤其学术论文写作的重点是在内容上呈现创新的研究结果或理论,但文字表达基本上还是遵循共同的行文规范,常用的句型也相当一致,这样才能促进学术社群在论文写作和阅读上的效率。因此学习模仿已经出版的国际期刊论文的句型和表达方式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捷径。

  当然笔者也要提醒读者注意,此书提供的各种段落句构只是一种写作的可能性,它们是描述性 (descriptive),而不是规范性 (prescriptive)的;亦即本书旨在描述分析国际期刊出版过的论文写作文本,但并不是规定读者都必须要如此写作。本书的内容可让初学英文论文写作者在练习时有个可以依循的引导,有个可以支撑的架构,应该比一个人闷着头拚命写论文,结果反而创造出一大堆中式英文 (Chinglish) 的句型要来得有效。而且本书的引导和架构是开放的,也鼓励读者在符合英文语意的架构下去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灵活运用,开展出最有效率的方式来传达研究内容。

  本书提出的学习论文写作方式还可以用盖大楼来作比喻,在兴建过程中要建置鹰架 (scaffold) 来支持整栋建筑物,本书的段落范例就有如鹰架支撑起你的研究内容;等大楼盖到接近完工的阶段就可以慢慢拆除掉鹰架,让建筑物自行挺立起来。或者我们再用另外一个比喻,就好像初学书法者,大多从临摹字帖开始,会比自己摸索如何一笔一划书写更有效率。等反覆临摹到某个阶段,写出的字体形神皆肖,渐次就可以自创新局,挥毫出个人的风格章法,也就不再需要依赖字帖了。而读者使用本书的段落范例后,也应该会逐渐培养出自己撰写论文的语感和风格,熟练之后自然就不再需要本书的指引。因此笔者编写本书的长远理想目标,就是期许读者未来不用再参考本书也能写出流畅正确的英文研究论文;但是在那天来临之前,也希望本书仍能作为读者在学习论文写作征途上最佳的伙伴。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副教授
廖柏森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