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教育部标准新编
根据教育部公布标准字体编定并参照「一字多音审订表」标准读音编制而成的实用辞典
特别加收活用修辞学与繁、简字对照表
收录近7千个生字、上万组丰富词条
商品特色
1. 字词丰富:收录近7千个生字、上万组丰富词条,词组完整详尽。
2. 字体标准:根据教育部公布标准字体编定,清晰易读。
3. 读音标准:参照「一字多音审订表」标准读音编制而成。
4. 版面清晰:依笔画顺序列出本页生字,让读者一目了然。
5. 词例详尽:每项解释都附有相关词组及最新实用名词,并完整列出所有词性的解释和用法。
6. 活用学习:每个词组都有生活化的造句示范,并收录衍生词,让读者便于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用法。
7. 附录实用:特别加收活用修辞学与繁、简字对照表。
8.加编彩页:收录完整世界国旗全彩图,呈现各国国旗鲜艳色彩,让学习更多元,提升国际化视野。
商品功能
1.便于读者查询字音字义,并且累积字汇。
2.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对于不懂的字词将更有印象。
序文
近年来,每次看到孩子写作文和日记时,发现他们的想像力增加了,写出来的文章洋洋洒洒的,可说是「后生可畏」,可是在他们的写作过程中,却令人不敢领教,不断搔首挠耳的问:「这个字怎么写?那个字的注音是什么?」起初会觉得为什么孩子有这么大的反差,几经思索,才了解现在的大部分父母都太「勤劳」了,从小就唸书给孩子听,虽然孩子的知识丰富了许多,却缺乏自己去读、去认字,有些孩子甚至于连辞典都懒得查,只要随口问就有答案了。如此,识字能力当然是每况愈下。基于这种原因,只要孩子在写作或阅读书报时,我一定要他把辞典放在一旁,随时查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孩子的识字能力果然增加了,也不需要一定要有大人随侍在旁。
世面上有许多不同版本的字典和辞典,当然都各具特点,但是,使用时,总觉得缺少什么,因此,在风车出版社许社长和编辑群的鼎力支持下,编者针对各辞典的优缺点,以及大学以下学生的需求,费尽心思,再三琢磨,完成了这本收集六千多个单字(含常用国字、次常用国字及多音字),一万多条语词的「新编实用国语辞典」,相信对改善孩子的国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以往,一本辞典常由祖父传至儿子,再传给孙子,可以使用好几代。不过,编者认为,一本理想的辞典,除了针对适用的对象外,还必须顺应时代的演变,随时蒐集资料,增加语汇,就如本辞典就增加了奈米、手机、简讯、三温暖、悠游卡、金融卡、部落格、快捷邮件、情绪智商、卫星导航……等等新语词,以便使用者随时掌握时代的趋势。
本辞典的优点还包括使用教育部颁布的标准字体、笔画、一字多音,以及可以提供写作参考的优美例句、帮助认识更多语词的衍生词。同时为了让学习者了解每个字的多重解释,这本辞典也具备了字典的功能。至于在附录方面,为了求尽善尽美,除了一般辞典应有的内容外,还增加了「易混淆的同音异字」、「修辞学」。这些都是广受好评的特色。
在海外华人生活圈,二、三十年前一直是繁体字的天下,但在近十年来,随着大陆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外唐人街上的商舖招牌、中文媒体,简体字也佔据了一半以上,而在海外的中文教学中,简体字更是佔据绝对优势,因为90%以上的中文学习者,都选择大陆作为他们的留学地,这也是简体字成为汉语教学主流的原因之一。为了因应这种趋势,本辞典也在附录中,增加「繁、简字对照表」,以供读者参考与查询,希望能够在促进两岸人民交流中,得到更多的便利。
编纂辞典是非常繁琐的大工程,既要有厚实的文字素养,还必须兼具细心和耐心,本社在编辑这本辞典的过程中,编辑们都抱持着非常严谨、负责的态度去书写、校对、编排,然而恐怕还是有疏漏的地方,敬请各位先进、读者惠予指正。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辞书,应该是既有权威性,又兼具易读性。《新编标准国语辞典》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它在释义方面,力求准确、简洁,避免了不必要的专业术语,让我这样的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同时,它在例句的选择上,也非常讲究,很多例句都是从文学作品、新闻报道或者日常对话中提取的,既有代表性,又充满了生活气息。 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一些抽象概念词时,能够层层深入,从根本上剖析其含义,而不是简单地给出一个定义。例如,在解释“创新”这个词时,它不仅说明了其字面意义,还引申出了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创新的重要性,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另外,这本书还附带了一些很有用的附录,比如常用汉字笔顺、偏旁部首等,这些细节的补充,都极大地增强了它的实用性。对于想要系统学习汉语,或者在工作中需要精确运用语言的人来说,这本《新编标准国语辞典》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让查阅的过程变成了一种学习的过程,一种对汉语之美进行探索的过程。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文字充满好奇的人,总喜欢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然后一头扎进辞海里寻找答案。《新编标准国语辞典》的出现,无疑让我这样的“文字探险家”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据点。这本书的编纂者们似乎有着一种独特的“匠心”,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让读者更清晰、更准确理解汉语的机会。 我特别留意到它在处理一些多义词时,所展现出的细致入微。比如,很多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截然不同的含义,甚至是指代完全不同的事物。这本书不仅会罗列出所有的义项,还会通过不同类型的例句,来区分这些义项的使用场景,让读者能够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词语的含义。这一点对于理解文学作品,或者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都至关重要。 还有,它在解释一些成语、谚语、俗语时,不仅仅是给出字面意思,还会追溯其典故、来源,甚至解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查一个孤立的词语,而是与一个词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对话。这种深度挖掘,让我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层次。可以说,《新编标准国语辞典》是一本让我读起来“有味道”的书,它不仅仅是工具,更是知识的载体,文化的桥梁。
评分最近翻阅了《新编标准国语辞典》,作为一名语言爱好者,我真的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辞书,更像是一部关于汉语精妙之处的百科全书。它的编纂者们似乎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从词条的选取到释义的精准,再到例句的贴切,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我尤其欣赏它对词语的多重含义进行细致区分的能力,很多时候,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而这本书恰恰能清晰地呈现这些细微的差别,让我恍然大悟。 比如,我之前对“然”这个字的应用一直有些困惑,觉得它在古今汉语中用法多变。但翻开《新编标准国语辞典》,关于“然”的解释条目,不仅列出了其作为助词、副词的多种用法,还辅以大量带有时代感的例句,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在不同时期汉语中的生命力。这种编纂方式,极大地帮助我克服了阅读古籍时遇到的障碍,也让我对现代汉语的词汇表达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字体大小适中,纸张质感也很好,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检索系统非常便捷,无论是按拼音、部首还是笔画,都能迅速找到目标词条。这一点对于需要频繁查阅词语的读者来说,无疑大大提升了使用效率。总的来说,《新编标准国语辞典》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随时翻阅的优秀工具书,它让学习和探索汉语变得更加愉悦和富有成效。
评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一本优质辞书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新编标准国语辞典》的出现,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它在词条的收录上,既遵循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又兼顾了教育的实际需求。许多在教学中常遇到的,学生容易出错或者难以理解的词汇,在这本辞书中都能找到清晰、专业的解释。 我尤其欣赏它对词语的衍变和演进的梳理。很多词语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会产生新的用法,或者意义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本书很细致地追踪了这些变化,并用翔实的例证来说明,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鲜活性、动态性非常有帮助。 此外,这本书在例句的设置上,也体现了教育的智慧。它不仅使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语言材料,还经常会提供一些对比性的例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避免混淆。对于我来说,这本辞书大大减轻了备课的负担,也为我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生动、有趣的素材。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辅助教学、提升语言素养的得力助手。
评分刚拿到《新编标准国语辞典》,第一感觉就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实、扎实,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功夫的。我平时对一些生僻字、异体字比较感兴趣,所以查阅辞书的频率还挺高的。市面上很多辞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标准”,但实际内容却良莠不齐,要么过于晦涩,要么过于简单。这次的《新编标准国语辞典》在我看来,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 它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字词,比如同音不同义,或者形近字,都做了很细致的辨析。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不仅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还常常会点出这些词语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给出纠正的方法。这种“防患于未然”的编纂思路,对于我这样求知欲强但又怕犯错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收录词条的广度上,也做得非常到位。除了基础的常用词汇,还收录了不少在特定领域、专业术语,甚至是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词汇。这使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传统的国语辞典,更像是一本能够跟上时代发展,反映当下语言生活变化的活教材。我尝试查阅了一些之前在网上看到但不太明白的词,这本书都能给出清晰的解释,让我跟上了潮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