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财报自己来,不懂会计也ok!
日本神人级经营顾问,教你简单掌握财务三表。
你是不是觉得会计好难懂,财务报表根本就是有字天书呢?会计虽然是门学问,然而就如同你不一定会写程式,或是会组装电脑,但还是可以使用电脑一般。看懂财务报表,并不是会计达人的专利。只要花上几小时,学会一点规则,你也可以找出埋藏在数字里头的真相!
本书作者为日本数十家公司的经营顾问,运用他在职场数十年的经验,与丰富的会计知识编撰成本书。
书中内容首先在「基础篇」补强各种基本会计知识,再以「实践篇」实际分析。在此之中,作者会利用当下企业数值来加以说明财务报表的各个基本结构及观念,并分析该企业的财务内容,运用丰富的知识及经验,清楚说明该企业财务良好与不良的地方。而且本书还教导读者,不要只从单方面判断一家企业的财务内容,更要从全球趋势、市场动向、政府政策等方面判读财务报表。
懂得掌握财务三表,就能简单看穿大企业的盈亏,从此以后,投资、理财再也难不倒你!
专业人士都是这样看财务报表!
● 财务报表的观察顺序为「安全性→收益性→成长性」
●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安全性」,从损益表来看「收益性」
● 从未来投资的现金流量表来看「成长性」
● 从丰田汽车与GM的财务报表可以了解的事
● 什么原因会让银行产生「信用紧缩」和「贷款紧缩」
● 为了要识破粉饰结算,要看财务报表什么地方才好呢?
● 从结算简表「业务分类资料」可以得知什么事情
作者简介
小宫一庆
经营顾问.小宫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现任职十余间公司的兼任主管,1957年出生于大坂府,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系。曾于美国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艾默斯杜克学院(Amos Tuck)管理研究所留学(取得MBA)。
曾任职于东京银行(现今之三菱东京UFJ银行)、Okamoto Associates、日本福利服务(现今之Saint-Care) 。自2005年4月到2009年3月担任明治大学研究所会计专职研究科特约教授。
着作『超判读力,「1秒」看懂财务报表!』在日本畅销15万本(中文版由三悦文化出版)
部落格 komcon.cocolog-nifty.com/
第1章
资产负债表的看法.判读方法〔基础篇〕安全性分析1
公司的实力由「安全性→收益性→成长性」之顺序来看
「安全性」由资产负债表来看
资产负债表即表示「运用」与「调度」
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负债与净资产的差异
在观看安定性之际的重要指标…「自有资本率」
倘若我要以「1秒」看财务报表,该看哪里呢…「流动比率」
观察短期安全性的「速动比率」也是重要的
但是,短期最重要的为短期偿债能力
了解指标的优先顺序是重要的
第2章
观察.判读资产负债表的方法〔实践篇〕安全性分析2
无法仅用概论整理
也有即使流动比率为120%,也无法安心的行业
自有资本率的安全性也是根据行业别而大相迳庭
经营者拥有自己的一套判断基准
了解银行的自有资本率的限制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与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
即使比率良好,也会立即破产的行业
银行人员和会计师被资产负债表骗倒的重点(1)…应收帐款
银行人员和会计师被资产负债表骗倒的重点(2)…库存资产
银行人员和会计师被资产负债表骗倒的重点(3)…长期借款
第3章
损益表之观念.判读方法〔基础篇〕收益性分析1
损益表之构造为从销货收入中扣除各种的费用
第1个重点为,销货收入「及」利润是否有所成长?
销货收入不同于现金流量表
确认销货成本的重点
销货成本不同于制造成本
观察销货收入之际,必须确认库存的增加情形
别被利润迷惑
制造业合法的「粉饰」之构造
为何销货收入重要呢
确保销售毛利和附加价值是重要的
各企业的附加价值的合计为GDP
第4章
损益表之观念.判读方法〔实践篇〕收益性分析2
1.分析全体与部分
分析损益表
并非「销货收入-费用=利润」,而是「销货收入-利润=费用」之观念
观察业务分类资料,就可了解应採取的策略
整体、平均值为错看战略
2.同时分析同行的其他公司
比较两间同行公司可以了解的事
也需注意非常利润、非常损失的内容
也需注意资产内容以及现金流量
从数值洞悉企业的战略
3. 详细分析业务分类资料
从Seven & I的业务分类资料可以了解的事
从永旺的业务分类资料可以了解的事
解析「事业组合」
4. 试着比较预期与实际的业绩
制造业的大幅减产所造成之收益下跌
试着比较预期与实际…
制造业的情况为,一旦销货收入大幅降低,成本率即随之提升
亦需注意权益法利润
检证业绩预测
注意折旧费的动向
前言
我们常常听到「会计难」或者「会计难以亲近」之类的话。由于我身为管理顾问并担任十几间公司的董事及查帐人员的关系,因此我常有出席经营会议及董事会议的机会,但是我总觉得,不少人虽然身为经营干部,却没有充分地阅读财务报表。
话说回来,「判读」财务报表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困难。会计之所以难以亲近,「有规则」是首要原因。会计并非如同经济和法律那样将原本就存在于现实社会的现象加以分析以及建立系统等,而是为了能简单明了地掌握公司的财务内容,因而制定了许多的「规则」(资产负债表的左侧之「资产」,以及右侧之「负债」及「净资产」,是制定出来的一个规则,并不是自然产生的)。
而且,另一个令人觉得艰难的地方在于许多人试图从财务报表的「作法」来理解会计。
以我的经验来说,非从事会计及财务相关工作的多数商业人士及经营者是完全不需要具备专业科目的知识,只要能够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判读方法就够了。就如同几乎所有的商业人士,应该是不了解电脑的作法,但是实际上却能使用。同样地,即使不了解财务报表的作法,也能充分判读财务报表。
至今年(2009年)的3月为止,我在从事管理顾问之余,也担任了明治大学会计研究所的特约教授,负责教授「经营分析」、「战略管理会计」以及「成本控管」等。但是,我当时发现许多学生在一开始并不能充分判读财务报表。特别是关于财务报表的经营层面的判读知识,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未具备(当然,经过教授之后,他们都已经能判读了)。
他们几乎都拥有簿记1级左右的实力,也就是说,他们非常了解财务报表的作法,但是,却没有做到充分了解财务报表的判读方法。这就如同电脑一样,作法和判读方法是两回事。而且,并不是了解财务报表的作法,才能够判读财务报表,相反地,即使不了解作法等,也是能充分判读财务报表的。
只要花上几个小时,学习一些「规则」,任谁都能看懂财务报表,这是基于我在许多企业实际教授财务报表的判读方式而获得的经验。
託各位读者的福,前一本着作----『超判读力,「1秒」看动财务报表!』,已成为销售超过15万本的畅销书。虽然我将本书定位成前一本着作的续篇,但是,考虑有些读者或许是从本着作开始阅读的,因此,我致力写出「单靠本书,也能「判读」财务报表」的内容 (由于两本书所涵盖的内容有些许的不同,因此,可以的话,希望读者读完本着作之后,也能阅读前一本着作。这么一来,就应该更能增进学习了)。
本书依序以「资产负债表.基础篇」(第1章)、「产负债表.实践篇」(第2章)、「损益表.基础篇」(第3章)、「损益表.实践篇」(第4章)、以及「现金流量表」(第5章),解说财务报表之经营层面的「判读」方法。
当然,在此过程,会利用当下企业的实际数值来加以说明财务报表的各个基本结构及观念,致力于使各位读者随着阅读本着作而能增进财务报表的判读能力。在内文中,也介绍了几个时事话题。在前本着作中,同样也有将整体经济的话题及经营层面的相关事物做了「会计层面」的分析。倘若能借此加深各位对会计概念的理解,就再好不过了。
相信各位读者在读完本着作后,如果能持续接触报章杂志等的会计话题的话,必定能更加提升会计及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一点一滴地累积」是很重要的!
倘若借由本书能提升各位对财务报表的判读能力,进而成为提升各位的商业能力的契机,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开心的了!
不过,本书的某一部份,是借由追加以及修正先前投稿于杂志『ALL投资』(东洋经济新报出版社)的连载原稿而成的。在此,对『ALL投资』编辑部的山本直树编辑以及本多正典副编辑表达深深的谢意。另外,在发行单行本之际,如同先前的着作,亦是承蒙了出版社冈田光司先生的大力协助,託他的福,才能成就一本好书。因此,我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
作者
小宫一庆
坦白说,我过去在尝试理解财务报表时,常常会遇到一个瓶颈:即使看懂了每一个数字的含义,也很难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关于公司整体健康状况的判断。就像是看懂了棋盘上的每一个棋子,却不知道如何走下一步才能赢棋一样。这本书的标题“超分析力”让我产生了一种期待,那就是作者不仅仅会教我“看懂”报表,更会教我如何“分析”报表,如何从中提炼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超越传统会计讲解的视角,例如,从管理层、股东、竞争对手等多个角度来解读同一份报表,或者强调某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或机会。我曾经读过一些关于“价值投资”的书,但往往在实际操作中,我很难找到那些“价值”。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快速识别公司价值和风险的“雷达”,那将是无比宝贵的。我尤其好奇“玄机”这个词,它暗示了财务报表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显而易见的“门道”,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发掘。我渴望这本书能够揭示这些“玄机”,让我能够像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一样,拥有“火眼金睛”。
评分我之所以对这本书如此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标题所传达出的“效率”和“深度”。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我们常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大量决策,而对于财务报表这种相对“厚重”的材料,如何快速提炼出关键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书的“1秒破解”让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捷径”,一种能够快速提高我们财务分析能力的方法。我一直相信,学习的关键在于找到最高效的路径。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够帮助我实现“1秒”看懂报表,那将极大地节省我的时间和精力。我猜测,作者可能总结出了一些“黄金法则”或者“核心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组合分析,就能快速判断公司的优劣。我曾尝试过一些在线的财务分析课程,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实操性不强。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更注重于“实战”和“效率”,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秘籍”,让我能够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一样,瞬间看破敌人的招式,掌握主动权。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我一看就觉得很有意思,「超分析力」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再加上「1秒破解财务报表的玄机」,简直让人好奇心爆棚。我平常看财经新闻,常常被各种数字搞得晕头转向,尤其是那些报表,看起来就像天书一样。每次看到那些公司财报公布,感觉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我总是在旁边看得一头雾水。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关于投资、理财的书,但很多都偏向于宏观经济分析,或者是一些基础的概念讲解,对于我这种小散户来说,真正能帮助我“实操”的,能让我快速抓住重点的,实在是太少了。我一直觉得,如果能有一种方法,让我短时间内就能看懂一张报表,知道这家公司的真实状况,那该多好啊!这本书的标题就直击了我的痛点,让我想立刻翻开它,看看作者到底有什么“独门秘籍”,能够做到这么神奇的效果。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简单易懂的技巧,让我这个财务小白也能变得“超有分析力”,不再被复杂的数字吓倒。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很简洁大气,给人的感觉很专业,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加入到了我的书单里,希望它能带给我一次全新的财务报表阅读体验,让我真正学会“看懂”一家公司的价值。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对于财务报表,我深知其重要性,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它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学问,普通人很难真正掌握。这本书的标题,“超分析力,‘1秒’破解财务报表的玄机!”,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也给了我一种“可能性”。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接地气”的方法,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应用到实际的投资决策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从那些冰冷的数字中,读出公司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实战案例”,让我能够看到书中方法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位“良师益友”,在我迷茫的时候,能够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能够更清晰、更自信地做出每一个投资决策。
评分当我在书店或者网络上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哇,这听起来太厉害了!” “1秒破解财务报表”,这本身就像是一个魔术,一个能够瞬间解决我长期以来困扰的难题的“魔法”。我过去总是觉得,看懂财务报表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大量的时间,对于我这个普通工薪族来说,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这本书的标题,却给了我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我希望作者能够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快速地抓住财务报表的“精髓”。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捷径”,让我能够绕过那些枯燥的理论,直接掌握最核心、最实用的分析技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一种“财务直觉”,让我能够一眼看穿公司的“好坏”。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投资军火库”里的一件秘密武器,让我在面对各种投资机会时,都能充满信心,做出正确的选择。
评分我一直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比单纯掌握大量信息更重要。尤其是在金融投资领域,时间就是金钱,眼光精准、判断迅速至关 সবই (sabi - 各种各样)。过去,我接触的财务分析书籍,往往要从会计学原理讲起,一层层剥开,学完一套下来,可能已经过了好几个月,而且对于实战的指导性并不强。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投资者,需要的不是成为会计师,而是成为一个能够快速筛选出优质资产、规避风险的“侦探”。这本书的“1秒破解”和“玄机”这两个词,就暗示了作者的方法论可能是一种高效、直观的分析模式,不需要繁琐的计算过程,而是通过一些关键的指标或者特定的视角,瞬间抓住核心信息。这对于我这种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明智投资决策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天赐福音。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1秒”的?这背后一定有非常精炼、高度提炼的分析框架。我甚至可以想象,这本书可能会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者“检查清单”式的工具,让我们在看报表时,能够有条不紊,直奔主题。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财务报表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将其视为可以轻易掌控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超分析力,‘1秒’破解财务报表的玄机!”,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侦探破案的情节。财务报表就像是一堆线索,而“超分析力”就是找出这些线索之间关联,最终揭示真相的“火眼金睛”。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1秒”就破解“玄机”的。我猜想,这背后一定有一种非常精炼、高度概括的分析框架,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锁定关键信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侦探工具包”,让我们在阅读报表时,能够像侦探一样,敏锐地发现那些“蛛丝马迹”,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经验法则”,让我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识别出那些“危险信号”或者“潜在的宝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彻底改变我对财务报表的看法,让我不再觉得它是一个枯燥、复杂的难题,而是能够激发我探索欲、充满乐趣的“谜题”。
评分我一直相信,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精准地传达出书籍的核心价值和作者的理念。这本书的标题,“超分析力,‘1秒’破解财务报表的玄机!”,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它不仅承诺了一种“超凡”的能力——“超分析力”,更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学习目标——“1秒破解”。“玄机”这个词,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和探索性,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平常接触到的很多财务相关的书籍,往往内容偏向理论,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钻研,对于我这样希望快速提升自己能力的人来说,效率非常重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巧劲”,让我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回报。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经验之谈”,告诉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财务数据中,快速找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避免被无关紧要的数字所迷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的一把“瑞士军刀”,能够帮助我在面对各种财务报表时,都能游刃有余,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概念的作者充满敬意。财务报表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就像是一层迷雾,难以穿透。而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1秒破解”这个字眼,让我觉得作者可能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非常直观的解读方式。我希望这本书不会是一本堆砌公式、术语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能够带着我一步步走进财务报表的“内心世界”。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非典型”的分析方法,比如,如何通过观察某些“反常”的数字来发现潜在的问题,或者如何从报表中读出管理层的“真实意图”。我常常觉得,很多时候,那些隐藏在报表中的“玄机”,恰恰是决定公司未来走向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培养一种“直觉”,一种能够快速感知报表中“危险信号”或者“闪光点”的能力。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期待感”。“超分析力”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种“力量感”,好像掌握了它,就能拥有洞察一切的能力。而“1秒破解财务报表的玄机”,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书中内容的兴趣。我一直认为,在投资决策中,对公司财务状况的了解是至关重要的基石。然而,现实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别人呈现的信息,或者被复杂的报表搞得晕头转向,无法做出独立、理性的判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高效的方法,让我能够自己动手,快速、准确地评估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和潜在风险。我期待作者能够分享一些“独家秘籍”,帮助我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财务报表分析框架,让我能够摆脱对外部信息的依赖,成为一个更有自信的投资者。这本书的标题给我一种“一学就会”的直觉,我希望它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让我从此告别对财务报表的“恐惧”,拥抱“分析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