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虽然是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国际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对周边亚洲国家的认识却相当皮毛。由于殖民地的历史和西方媒体的影响,香港人对英美的了解远较对日本、南韩和东南亚诸国为佳。环顾香港的大专院校,似乎找不到一位日本政治的专家,更遑论一些东南亚国家了。
2004年开始陆续出版的「认识东亚及东南亚系列」,就是从这个目的出发,鼓励市民,特别是大专学生,多了解本港周边的亚洲国家,其中包括日本和东盟的十个成员国。鉴于反应不错,第二阶段扩展为「认识亚洲系列」,计划再出版10本,包括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以及南、北韩,蒙古等,期望能逐步包括亚洲每一个国家。
丛书以浅白的文字,辅以大量有趣的资料及图片,本书针对伊拉克作概括性的介绍,让大专学生、工商界人士、游客、以至有兴趣的市民,对伊拉克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有一初步的认识。
作者简介
刘月琴
1978年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亚非系毕业。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世界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1979至1981年在伊拉克巴格达大学留学;1997至1998年在埃及开罗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2至2003年在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曾出访过埃及、土耳其、利比亚等中东国家。
刘氏长期从事中东政治、国际关系研究,学术专长为伊拉克国别、伊斯兰教历史和现状、伊斯兰文化、海湾地区国际关系及综合问题等。先后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院院级重点教研专案,发表各类研究成果;独着:《冷战后海湾地区国际关系》(2002)、《伊拉克》(2007);合着:《中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987)、《伊斯兰复兴运动论集》(1989)、《走向中东》(1990)、《香港与英国的殖民撤退》(1993)、《现代海湾国家政治体制研究》(1994)、《中外政治制度大辞典》(1994)、《海湾战争后的中东格局》(1995)、《世纪之交看中东》(1997)、《简明西亚北非百科全书》(2001)、《伊拉克战争后动盪的中东》(2007)等十多部学术着作。
1. 中东的心脏地区
2. 悠久的两河流域古文明
3. 为独立而斗争
4. 战火连连的国度
5. 国家重建过程
6. 战后经济发展
7. 伊拉克的外交关系
8. 教育体制与文化体育发展
9. 民生与媒体
10. 宗教、风俗、旅游
伊拉克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着称,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摇篮,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
这块神秘土地上的人民孕育了世界最古老的两河流域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人类历史发展到中世纪,伊拉克还是阿拉伯帝国的中心,谱写了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辉煌。
在对世界文明史的分类研究中,倘若以地域标准划分世界文明类型的话,伊拉克为亚洲文明;若以人类活动划分世界文明类型,伊拉克属于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若以历史年代标准划分文明类型的话,伊拉克则属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文明;若以宗教为标准划分文明类型,伊拉克为伊斯兰文明。在人类对世界文明的研究中,无论怎样划定文明类型,伊拉克都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伊拉克拥有如此多的世界文明资源,背负光辉的历史,向世界展示其古老、神秘、文明、富裕、繁荣的面貌。
这拥有世界着名的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它们是伊拉克的母亲河,养育了伊拉克人民。伊拉克在中东国家中是地理、资源、文化、人文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不仅拥有人类最悠久的古文明史,七千多年的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绝,光耀于世,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储量巨大的黑金—石油矿产资源。水和石油在当今世界均属于稀缺战略资源,而伊拉克集水资源和石油战略资源于一身,可谓是中东地区的资源富国。
伊拉克是世界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曾创造了现代史上的奇迹,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富国。20世纪70年代,伊拉克完成了石油国有化的历史使命,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赶走了西方的殖民者,石油国有政策是伊拉克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转捩点,使国家经济走向独立发展道路,是保障国家政治独立和繁荣发展的重要后盾。同时,石油国有政策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经济的根本利益,是伊拉克经济史上一个极重要的里程碑。之后,从石油贸易赚取的外汇改变了伊拉克一穷二白的面貌,使其由一个贫穷的农业国迅速发展为富裕的石油输出国。伊拉克扬眉吐气,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工业、炼油业、建筑业、化工业,在世界上建立了地位和尊严。伊拉克也开始大力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和援助巴勒斯坦等贫穷的阿拉伯国家,以崭新的姿态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楷模」。
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已经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3,200美元,全国实行社会高福利政策,包括施行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每个中产家庭都有车、有房、有别墅,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可是,这样一个繁荣强盛的国家,却被战争毁于一旦。伊拉克曾是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拥有百万大军。但是,从1980年到2003年,伊拉克连续发生了三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两伊战争、波斯湾战争、伊拉克战争,战争严重摧毁了这个昔日繁荣富庶的国家,耗尽了其国力。尤其是伊拉克战争,彻底改变了伊拉克人的命运。国家政治制度巨变,美国推翻了萨达姆政权,遣散了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解散了伊拉克军队等等,使伊拉克变成了战乱国家。至今,伊拉克人民还在战乱中呻吟。
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代表阿拉伯民族与波斯民族伊朗浴血奋战长达八年之久,最终成功地抵御伊朗什叶派政权向波斯湾地区输出伊斯兰革命。萨达姆的政治主张充满矛盾和悖论,他反对霸权主义,却极力建立地区霸权;他发起石油国有运动,发展伊拉克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伊拉克的功臣;他援助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要求解决阿拉伯国家之间贫富悬殊的问题;他敢于向美国和以色列挑战,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尊敬。然而,他穷兵黩武,侵吞邻国科威特,让世人深恶痛绝。伊拉克是世界霸权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地区霸权的执行者。萨达姆反对世界霸权的强权政治,却侵扰比其弱小的科威特,这是他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萨达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人物,对伊拉克而言,他给国家带来了繁荣、尊严,同时亲手葬送了伊拉克的前程。
2003年12月13日,萨达姆在他的家乡提克里特附近被美军抓获,关押在美军军营。2006年11月5日,伊拉克高等法庭以反人类罪和屠杀罪判处萨达姆绞刑。同年12月30日,伊拉克马利基政府对萨达姆行刑。萨达姆的悲剧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伊拉克的悲剧,其中的教训极为深刻。伊拉克战争使其丧失国家主权,沦为了美军佔领下的国家。
伊拉克有说不尽的辉煌历史,也有道不完的灾难,频繁的战争摧毁了人民富足的生活,战后的伊拉克百废待兴,何时才能摆脱战乱,重新走向稳定和辉煌呢?伊拉克局势是当今国际媒体每天报导最多的国家之一,战乱、自杀式爆炸、教派冲突、复仇、石油、内战等热点此起彼伏,引世人瞩目。毫无疑问,它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令西方大国垂涎,因此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它有太多的谜团尚未揭开,亦使它成为一个极具诱惑的国家。
本书全面介绍伊拉克国情、地理环境、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情况,力求给读者呈现一幅鲜活完整的画卷,为全面了解从古至今的伊拉克提供大量宝贵资讯。笔者在参考前人和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吸收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笔者曾在伊拉克生活和学习,长期研究伊拉克国情,对完成本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书中依然有不足之处,尤其是伊拉克战后深陷战乱,国家机构重新设置,政治变革,社会变迁,经济转轨,战后重建等一系列情况尚在急剧变动之中,一些政经社会发展变化还未来得及更新及记述,许多数据统计资料国际间也并不一致,书中如有疏漏和不妥,真诚地冀盼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刘月琴
2010年3月
北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