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传过来了
现在就看你愿不愿意点燃心底那支蜡烛
2003年春天,美国出兵伊拉克。那年冬天,席格的朋友约翰在一个寒冷雨夜开车回家,看到一个高瘦的老人穿着厚重大衣站在路边,手上高举着一个牌子,许多车子从他身边快速开过。他认出那是八十四岁的老人彼得席格,但看不清楚上面写着什么。等到开得更近一些,他终于看清楚了这个孤单、沉默但坚定的老者手上牌子写着:「和平(Peace)」。
他不能想像,以彼得席格如此知名的人,只要打电话给媒体就可以表达他的意见,却在这里默默地举着抗议牌。事实上,从伊拉克战争开始,席格每个月都会站在这里,静默地抗议。
—节录自〈Pete Seeger:穿越二十世纪的抗争民谣〉
抗议之声,就是这样疼痛成歌的。
现实也是这样,疼痛成为历史的。
我们记下并传诵、大声喊出这些先行者的名字,
借以告慰其他黑暗中的敲击者。
「无论写得多好的一本小册子都不会被阅读超过一次,然而一首歌却会被用心铭记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被重复吟唱」。Joe Hill的这段名言无疑是音乐何以改变世界最核心的诠释。毕竟,歌曲比起书本更能以一种无形的形式跨越时空限制而穿透人心。
2004年,张铁志用《声音与愤怒》开启中文世界的读者对于摇滚与社会关系的新视野;2007年出版的《反叛的凝视》,则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和文化反抗行动的反思;2010年,《时代的噪音:从狄伦到U2的抗议之声》结合了前两本书的摇滚与反抗精神,进一步书写关于西方重要的抗议歌手以及他们所处时代,因此,这不只是一本关于音乐人的书,而是一本纪录二十世纪至今的人民反抗史。
《时代的噪音》以人物故事为主,不仅对许多重要歌手做深入透析(例如Bob Dylan到底在什么意义上是抗议歌手,Bruce Springsteen如何调和他的巨星身分与抗议姿态),也介绍了许多在中文世界比较少被讨论的音乐人。另一方面,本书更深度着墨这些歌手所属时代的社会史,并透过不同音乐人的故事书写二十世纪至今的社会反抗史:从二十世纪初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到六零○年代民权运动史,再到如今的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斗争。除了有系统的音乐论述外,全书满溢理想主义的丰沛情感与坚持,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背后,是一页页血泪斑斑的反抗历程,读之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张铁志
文化与政治评论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 参与多个NGO。关注主题从国际政经、社运议题与文化,尤其是这些主题间的彼此连结。2004年出版《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获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并已第十刷;2007年出版《反叛的凝视》书写美国的社会与文化行动主义。现于台湾中国时报;香港信报、明报;大陆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城市画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等两岸三地主要媒体撰写专栏。
部落格︰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
第一部:左翼民歌时期
Joe Hill——抗议歌手的永恆原型
Woody Guthrie——唱人民的歌、为人民而唱
Pete Seeger——穿越二十世纪的抗争民谣
第二部:六○年代
Bob Dylan——像一颗石头滚动
Joan Baez——永不妥协的民歌之后
John Lennon——爱与和平的理想主义者
附一:蓝侬、杰格与1968
附二:「改变正要来临」:黑权与黑人歌曲
第三部:七○年代至今
Patti Smith——相信民众力量的诗歌摇滚
Bruce Springsteen——歌唱许诺之地的幻灭
The Clash——掀起白色暴动的政治叛客
Billy Bragg——用爱与正义杀死资本主义
U2——当摇滚巨星成为时代的声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