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的故事,是家国的故事。在大洋上自成一体的岛屿,独立、自治是一点也不陌生的政治议题。无论是寻求岛上的自体分裂或者与母国大陆的切断自立,分离与统一,动乱与和平,是岛屿历史上的关键书写。二○○八年当《经典》採访团队踏上印度洋边陲的东帝汶时,它还是世界上最新独立的岛国,历经辛苦争取来的独立,时局仍处动盪不安。除了东帝汶,北大西洋上的爱尔兰,地中海上的赛普勒斯都曾为了独立付出相当的代价。资源主权的争夺,是岛国难分难解的原因之一,宗教(南北爱尔兰天主教与基督教的纠葛对立)、族裔(南北赛普勒斯的希腊与土耳其族裔的不对盘)之意识型态认同,亦然。
从岛屿起家的大不列颠,原是北海一座不见经传的大岛,经历海洋上的无数征战,甚至因此改写历史,成为世界中心的「日不落国」,东方的日本亦乐而效尤。岛屿的位置是兵家必争,但岛屿的孤绝也可能是出发的动力,从孤悬一方到举世扬名。《经典》採访团队亦分批深入世界第二大岛纽几内亚岛,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由西巴布亚到巴布亚纽新几内亚实地踏查。这座位于赤道南方的岛屿,也是人类学家田野研究的珍贵宝库,这片古老的土地正面临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由万年前的石器时代缓缓摆渡到网路时代来。探访南半球上的绿色岛屿纽西兰、蓝海上的观光胜地马尔地夫、岛小志气大的新加坡,都带给我们不同的启迪与发现。而游走在大洋上的世界诸岛,我们发现岛国形势的瞬息万变让人措手不及。
造访经济成就与居住品质号称人间天堂的冰岛,这个国民年均三万八千一百美元的国家,平静而富裕,孰知,採访人员回国不到一年,就风闻冰岛破产噩耗,冰雪里的经济奇蹟,竟摇身一变成为一则警世惊奇。金融信贷的快速膨胀,像吹泡泡一样,在西方世界带来了令人兴奋的经济荣景,然而泡泡破灭之后,希腊、爱尔兰、英国等欧洲各国亦先后承受了苦果。二○一○年,由艾雅法拉火山所数度喷发的火山灰弥漫着整个欧洲大陆,瘫痪的不只是欧陆的航运交通,更株连了亟待复甦的欧洲经济。
尽管世界上百千多个岛屿的变化我们无法尽识,但无论身处偏远的北国极地或观光的热带岛屿,《经典》聚焦透视出的岛屿故事,始终角度独特,终极的关切永远在人,也在土地。岛国之旅,有以教我。这一段长达二年半的岛国之旅,採访人员得以到临一般人一辈子不可能亲访的极地、斧斤未施的原始雨林,面对岛国的极贫、极富、极苦、极乐的对比,增长了难得的国际视野,这样的丰富收获,《经典》将之结辑成书,希望也能带给读者同样的触动。
推荐序 大海涌出的粒粒珍珠:鑑赏《岛国人屿》中的无价珍品 王端正
推荐序 蕞尔小岛到蓬莱仙岛 王志宏
大不列颠(寻找新方向)撰文/郭怡青 摄影/徐安隆
爱尔兰(坚持作自己)撰文/居芮筠 摄影/徐安隆
冰岛(冰火淬炼)撰文/童贵珊 摄影/安培淂
日本(和而不同的共鸣)撰文/郭怡青 摄影/徐安隆
纽西兰(共生之岛)撰文/杨骏北 摄影/杜志刚
赛普勒斯(云霓已至甘霖未降)撰文/陈世慧 摄影/安培淂
马尔地夫(即没之岛)撰文/居芮筠 摄影/陈弘岱
新加坡(小国大志)撰文/潘美玲 摄影/萧耀华
巴布亚纽几内亚(忧郁热带)撰文.摄影/安培淂
西巴布亚(新石器时代)撰文/田哲荣 摄影/安培淂
东帝汶(重整中的新岛国)撰文/童贵珊 摄影/安培淂
这本书,《岛国.人屿(套书)》,我必须要说,它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些很柔软的地方。我通常不太喜欢那种过于说教或者情感泛滥的书籍,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它将情感融入到叙事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成长”的描绘,那些年轻的岛民,在面对生活的挑战和诱惑时,是如何一步步地认识自己,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我记得有一个角色,从一个懵懂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的转变过程非常真实,充满了迷茫、挫折,但最终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成长定义为“变强”,而是将其描述为一种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一种对生活更深层次的接纳。这本书也让我对“乡愁”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那些离开岛屿的人,无论走到哪里,心中总有一份牵挂,一份对故土的眷恋。这种情感,没有被夸大,也没有被淡化,只是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我读到那些关于离别和重逢的章节时,眼眶都湿润了。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充满人文关怀,并且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书。
评分我必须承认,《岛国.人屿(套书)》的阅读过程,对我而言,是一场意料之外的心灵冲击。我以为我会看到的是一些关于历史、地理或者某种文化符号的解析,但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类内心深处那些普遍却又隐秘的情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上的克制,他很少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人物的行为、对话,甚至是只言片语的内心独白,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悟。我记得有一个章节,描绘的是一个老人独自守着一座灯塔的故事,他的一生都在与海浪和孤独为伴。我读到那里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无数画面,关于坚持,关于奉献,关于生命中那些看似平凡却伟大的瞬间。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老人内心的孤独,但那种无声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却比任何华丽的辞藻更能触动人心。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的“岛国”和“人屿”,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概念,更是精神上的存在。它探讨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状态,以及在这种状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我发现自己开始关注书中的一些配角,他们可能只是匆匆一瞥,但作者却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他们独特的生命轨迹,让人印象深刻。这套书让我对“人”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层面,有脆弱,有坚韧,有爱,也有恨。
评分《岛国.人屿(套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缓慢而深刻的震撼。它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不像流水账,也不刻意堆砌华丽辞藻,而是以一种非常沉静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关于人的故事。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岛屿上的生活,与海洋、与风、与气候息息相关,作者将这种紧密的联系融入到人物的命运之中,让人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浑然天成。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子与大海之间的羁绊,她对大海既敬畏又热爱,大海也见证了她的成长和蜕变。这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生存”的意义。在艰苦的环境下,人们如何保持尊严,如何寻找快乐,如何维系情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喜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那种宁静而有力量的感觉,它让我暂时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进入了一个更纯粹、更真实的境界。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岛国.人屿(套书)》的,最初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但很快就被它深深吸引了。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独特,他擅长运用场景的切换和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现故事的全貌。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书中没有绝对的“主角”,每个出现的人物,即使戏份不多,也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故事。我记得书中有一个关于渔村妇女的章节,她们的生活看起来平凡而琐碎,但作者却通过对她们日常劳作和相互扶持的描写,展现出了她们身上那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我读到那里的时候,觉得她们身上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仿佛能抵御一切风雨。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普通人”的价值。他们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坚持,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我喜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感觉,它让我看到了生活最真实的样子,也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
评分说实话,《岛国.人屿(套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留白和质朴的风格,让我觉得里面一定藏着不寻常的故事。而当我翻开第一页,这种感觉就被证实了。作者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最深刻的情感。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书中没有刻意去强调某种价值观或者人生哲理,而是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将这些东西融入到人物的生活和故事中。我特别被书中那些关于“选择”的情节所打动。在岛屿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而书中人物的每一次选择,都充满了人性的考量和现实的无奈。我曾经因为某个角色的选择而感到非常不解,甚至有些愤怒,但随着故事的深入,我渐渐理解了他的处境,也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这套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而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是更复杂、更真实的人性。我对其中关于“家庭”和“传承”的描写也印象深刻。即使在偏远的岛屿上,那些世代相传的习俗、情感和责任,依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让我思考,究竟是什么,能够让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根基和灵魂。
评分这套《岛国.人屿(套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我得说,我是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下翻开它的,起初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岛国”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固有的印象,而“人屿”则带着点哲学意味,我当时甚至有点犹豫它会不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读物。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时,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它所吸引了。作者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却又充满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些生活在特定岛屿上的人们,他们的人生百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特别喜欢其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那不是简单堆砌的景物,而是与人物命运紧密相连的背景,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海风吹拂过发梢的触感,甚至是海面上漂浮的渔网,都仿佛有了生命,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书中人物的塑造也极为成功,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无奈和闪光点。我读到某个故事时,甚至会跟着主角一起感到心痛,为他们的选择而纠结,为他们的命运而叹息。这套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孤独”这个概念,它不再是负面的,而是可能带来一种深刻的自我认知和对周遭世界的独特理解。它让我思考,在看似渺小的个体身上,也能蕴含着多么强大的生命力和情感力量。我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读完,期间无数次被书中的某个细节触动,反复回味。总而言之,这是一套值得细细品味,并且会让你在阅读后久久不能平静的书籍。
评分《岛国.人屿(套书)》带给我的,是一场缓慢而深刻的浸润。它的叙事节奏并不快,就像海岛上日出日落一般,平缓而有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细节上的刻画,比如对某种海产品的处理方式,对当地节日习俗的描绘,甚至是人物之间不经意的眼神交流,都充满了画面感和生活气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共同构建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岛屿世界。我读到一段关于渔民出海捕鱼的描写,那段文字让我仿佛能听到海浪的咆哮,感受到渔船在风浪中的摇晃,甚至能闻到海水的咸湿气息。而当渔民们回到岸边,面对着辛勤劳作的成果,那种欣慰和疲惫交织的情感,被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个体,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价值。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生活”的定义,是不是一定要轰轰烈烈,是不是一定要波澜壮阔。也许,真正的生活,就蕴藏在那些日复一日的平凡之中,蕴藏在那些细微的情感之中。我喜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平静感,它让我暂时逃离了都市的喧嚣,进入了一个更纯粹、更真实的境地。
评分《岛国.人屿(套书)》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的书。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部充满乡愁和忧郁的作品,但实际上,它展现了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韧性。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他能够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希望”的描写所打动。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岛上的人们依然怀揣着希望,期待着美好的未来。我记得一个章节,讲述了在一次台风过后,整个村庄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人们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相互鼓励,共同重建家园。这种集体力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这本书也让我对“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于生活在岛屿上的人们来说,家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归属。我喜欢书中关于家庭成员之间那种默默的支持和关怀的描写,虽然不常说出口,但却弥足珍贵。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充满正能量,并且能够引发读者共鸣的书籍。
评分我必须坦白,《岛国.人屿(套书)》的阅读过程,是一次充满意外的旅程。我原本期待的是一些关于文化习俗的介绍,但它却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人性深处的大门。作者的叙事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人物最细微的情感波动,并将之转化为生动的文字。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孤独”的描绘。在岛屿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孤独似乎是一种常态,但作者却从中挖掘出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以及个体在孤独中获得的成长。我记得有个角色,他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独自生活,他的生活看起来寂寞,但作者通过对他与自然的互动,以及他对过往的回忆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深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孤独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它也可以是一种自我反省和精神升华的机会。我还会反复阅读书中的某些句子,每一次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
评分《岛国.人屿(套书)》是一本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书。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在一开始就抓住你的眼球,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作者的文笔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人物最微妙的情绪变化,并将之转化为文字。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记忆”的描写。对于生活在岛屿上的人们来说,许多回忆都与海、与风、与那些世代相传的故事紧密相连。我记得有个章节,讲述了一个老人回忆自己年轻时的爱情故事,那段回忆充满了青春的悸动和岁月的沧桑,让人不禁为之动容。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煽情,但那种淡淡的忧伤和怀念,却足以触动人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在看似单调的生活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世界。它让我思考,我们是如何被我们的过去所塑造的,又是如何带着这些回忆,走向未来。我还会反复阅读书中的某些片段,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这套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