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89年阿裏安娜莊的〈花神〉壁畫,到哥倫比亞畫傢波特羅2000年的〈花〉囊括波蒂切利〈春〉、梵榖〈鳶尾花〉、莫內〈睡蓮〉、歐姬芙〈紅色美人蕉〉等世界名畫,用100幅花卉名畫,遍覽兩韆年來美術史中的花卉之美。
美術史中的花卉之所以奪目,不僅是由於描繪得嬌艷欲滴、栩栩如生,足以和真實世界中的花卉媲美,更因為畫傢的手法和概念韆奇百怪、層齣不窮,為花卉的物質美平添瞭另一番美感與妙趣。
本書選取美術史上一百張以花卉為主題的名畫,遠及公元前89年的義大利阿裏安娜莊的〈花神〉壁畫,近抵哥倫比亞畫傢波特羅2000年的〈花〉,時間橫跨二韆餘年,風格涵蓋中國水墨畫、中世紀荷蘭花卉畫、寫實主義、印象派與後印象派、野獸派、日本浮世繪等,將花卉畫從傳統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的絢爛錶現,盡收書裏。讓我們得以在精簡的圖文中,將沉重的藝術史暫擱一旁,換一個門道走進藝術。
「名畫饗宴100」係列的規畫,是希望透過主題式的規畫,打開藝術史解述的無限可能,讓我們經由圍繞著與生活貼近的主題的100幅名畫,領略二韆多年來的東西方藝術發展。
前言 從圖像發現美的奧祕(何政廣)
第1幅| 阿裏安娜莊壁畫〈花神〉
第2幅| 迪奧斯科裏斯〈銀蓮花〉
第3幅| 李迪〈白芙蓉圖〉、〈紅芙蓉圖〉
第4幅| 波蒂切利〈春〉
第5幅| 梅姆林〈罐中的花〉
第6幅| 波蒂切利〈維納斯的誕生〉
第7幅| 丟勒〈一片草地〉
第8幅| 椿花陶皿
第9幅| 彼得.布魯格爾〈瓶花〉
第10幅| 波士哈特〈瓶花〉
第11幅| 楊.布魯格爾〈被繁花果菜環繞的聖母子〉
第12幅| 林布蘭特〈花神芙蘿拉〉
第13幅| 濛諾葉〈花與金盤〉
第14幅| 露絲剋〈瓶花〉
第15幅| 範赫桑〈陶壺插花〉
第16幅| 賀杜德〈孤挺花〉
第17幅| 貝爾瓊〈提籃裏的百閤與玫瑰花束〉
第18幅| 賀杜德《玫瑰圖譜》攀緣薔薇
第19幅| 罕特〈鳥巢、蘋果花及櫻草花〉
第20幅| 德拉剋洛瓦〈庭院中傾倒的花籃〉
第21幅| 德拉剋洛瓦〈青花瓶的花〉
第22幅| 歌川廣重〈堀切的花菖蒲〉
第23幅| 庫爾貝〈盆花〉
第24幅| 莫裏斯〈雛菊〉
第25幅| 庫爾貝〈在樹籬、花旁的女子〉
第26幅| 馬奈〈白牡丹與剪刀〉
第27幅| 馬奈〈颱上的白牡丹瓶花〉
第28幅| 竇加〈瓶花和支著手肘的女子〉
第29幅| 範談-拉突爾〈花、水果與酒瓶的靜物〉
第30幅| 巴吉爾〈花的習作〉
第31幅| 雷諾瓦〈春天的花束〉
第32幅| 範談-拉突爾〈春花與蘋果、梨子〉
第33幅| 莫內〈花和果實〉
第34幅| 雷諾瓦〈有花束的靜物〉
第35幅| 米勒〈瑪格麗特花束〉
第36幅| 塞尚〈颱夫特瓷瓶中的大麗花〉
第37幅| 雷諾瓦〈在阿芎特庭院寫生的莫內〉
第38幅| 畢沙羅〈中國瓷瓶裏的菊花〉
第39幅| 秀拉〈瓶花〉
第40幅| 莫內〈菊花〉
第41幅| 塞尚〈插在橄欖綠瓶中的花〉
第42幅| 高更〈窗邊的瓶花〉
第43幅| 莫莉索〈在布吉瓦爾的花園〉
第44幅| 莫莉索〈立葵〉
第45幅| 雷諾瓦〈花的靜物〉
第46幅| 卡玉伯特〈水邊嚮日葵〉
第47幅| 沙金〈康乃馨、百閤、玫瑰〉
第48幅| 梵榖〈銅壺中的貝母花〉
第49幅| 梵榖〈玻璃瓶中開花的杏桃枝椏〉
第50幅| 梵榖〈嚮日葵〉
第51幅| 梵榖〈鳶尾花〉
第52幅| 塞尚〈青色花瓶〉
第53幅| 梵榖〈花瓶中的鳶尾花〉
第54幅| 梵榖〈杏滿枝〉
第55幅| 威雅爾〈瓶子與花〉
第56幅| 卡玉伯特〈小熱納維耶花園的白色與黃色菊花〉
第57幅| 高更〈花束〉
第58幅| 卡玉伯特〈小熱納維耶花園的大麗菊〉
第59幅| 德摩根〈花神芙蘿拉〉
第60幅| 高更〈靜物〉
第61幅| 慕夏〈百閤花〉
第62幅| 莫內〈睡蓮池:綠之韻〉
第63幅| 威雅爾〈特魯弗街畫室中的盆花〉
第64幅| 莫內〈睡蓮〉
第65幅| 剋林姆〈有嚮日葵的農園〉
第66幅| 剋林姆〈罌粟花田〉
第67幅| 濛德利安〈孤挺花〉
第68幅| 濛德利安〈菊〉
第69幅| 盧梭〈瓶花〉
第70幅| 盧梭〈熱帶風光:與猩猩搏鬥的印第安人〉
第71幅| 魯東〈瓶花〉
第72幅| 馬諦斯〈紅色金魚〉
第73幅| 威雅爾〈維科森花園的早晨〉
第74幅| 剋利〈漩渦之花〉
第75幅| 和田英作〈薔薇〉
第76幅| 安井曾太郎〈薔薇〉
第77幅| 恩斯特〈貝殼花〉
第78幅| 歐姬芙〈紅色美人蕉〉
第79幅| 夏卡爾〈丁香花中的情侶〉
第80幅| 裏維拉〈花節〉
第81幅| 歐姬芙〈曼陀羅〉
第82幅| 諾爾德〈花與雲影〉
第83幅| 夏卡爾〈花束〉
第84幅| 米羅〈自畫像二號〉
第85幅| 伍德〈栽培的花卉〉
第86幅| 剋利〈岩石上的花〉
第87幅| 徐悲鴻〈玉簪花〉
第88幅| 徐悲鴻〈庭院〉
第89幅| 裏維拉〈水竽百閤小販〉
第90幅| 馬諦斯〈黑色背景中的鬱金香與牡蠣〉
第91幅| 潘玉良〈盆花〉
第92幅| 魯奧〈裝飾的花〉
第93幅| 莫朗迪〈天竺葵中的白玫瑰〉
第94幅| 馬格利特〈摔角手之墓〉
第95幅| 常玉〈花〉
第96幅| 常玉〈荷花〉
第97幅| 安迪.沃荷〈花〉
第98幅| 安迪.沃荷〈花〉
第99幅| 草間彌生〈花〉
第100幅| 波特羅〈花〉
前言
從圖像發現美的奧祕 何政廣
西方評論傢將文藝復興之後的近代稱為「書的文化」,從20世紀末葉到21世紀的現代稱作「圖像的文化」。這種對圖像的興趣、迷戀,甚至有時候是膜拜,醞釀瞭藝術在現代的盛行。
法國美學傢勒內.於格(Rene Huyghe)指齣:因為藝術訴諸視覺,而視覺往往渴望一種源源不斷的食糧,於是視覺發現瞭繪畫的魅力。而藝術博物館連續的名畫展覽,有機會使觀眾一飽眼福、欣賞到藝術傑作。圖像深受歡迎,這反映瞭人們念念不忘的圖像已風靡世界,而藝術的基本手段就是圖像。在藝術中,圖像錶達瞭藝術傢創造一種新視覺的能力,它是一種自由的符號,擴展瞭世界,超齣一般人所能達到的界限。在藝術中,圖像也是一種敲擊,它喚醒每個人的意識,觀者如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即可進入它,從而欣賞並評判它。當觀者的感覺上升為一種必需的自我感覺時,他就能領會繪畫作品的內涵。
「名畫饗宴100」係列套書,是以藝術主題來錶現藝術文化圖像的欣賞讀物。每一冊專攻一項與生活貼近的主題,從這項主題中,精選世界名「畫」為主角,將曆史上同類主題在不同時代、不同畫傢的彩筆下呈現不同風格的藝術品,邀約到讀者眼前,使我們能夠多麵嚮地體會到全然不同的藝術趣味與內涵;全書並配閤優美筆調與流暢的文字解說,來闡述畫作與畫傢的相關背景資料,以及介紹如何賞析每幅畫作的內涵,讓作品直接扣動您的心弦並與您對話。
「名畫饗宴100」係列套書的齣版,也是為瞭拉近生活與美學的距離,每冊介紹一百幅精彩的世界藝術作品。讓您親炙名畫,並透過古今藝術大師對同一主題的描繪與錶達,看看生活現實世界,從圖像發現美的奧祕,進一步瞭解人類的藝術文化。期盼以這種生動方式推介給您的藝術名作,能使您在輕鬆又自然的閱讀與欣賞之中,展開您走進藝術的一道光彩喜悅之門。這套書適閤各階層人士閱讀欣賞與蒐存。
《藝術中的花卉》精選世界各國藝術傢以花卉為主題而創作的世界名畫圖像一百幅,從西元前的義大利阿裏安娜莊壁畫〈花神〉到2000年哥倫比亞畫傢波特羅的〈花〉,透過名畫中爭奇鬥艷的各種花卉,兩韆餘年來畫傢手法和時代趣味的演變,我們都可以透過對這一百幅名畫圖像的閱讀,來充分體會。同時,從這多采多姿的花卉名畫,我們可以觀察許多奇花異卉的栩栩生態,並欣賞齣自名傢巨匠筆下的藝術之美。
這本書《藝術中的花卉》真的太棒瞭!它給我帶來的不隻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藝術探索之旅。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文化中花卉象徵意義的比較分析。比如說,在西方文化中,玫瑰常常與愛情、聖母瑪利亞聯係在一起,而嚮日葵則被賦予瞭熱情、追隨太陽的積極含義。但到瞭東方,比如中國,梅花則是堅韌不拔、傲雪淩霜的象徵,而牡丹則代錶著富貴吉祥。書中通過大量的藝術品案例,生動地展示瞭這些文化差異如何在藝術作品中得到體現。我特彆留意瞭關於波普藝術中花卉的章節,安迪·沃霍爾對瑪麗蓮·夢露肖像的重復印製,以及他將日常花卉圖案轉化為大眾符號,這不僅僅是對流行文化的挪用,更是對藝術界定和藝術生産方式的挑戰。這種將看似低俗的元素轉化為藝術品的創作手法,在書中得到瞭精彩的解讀。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現代和當代藝術中,藝術傢們如何突破傳統,用更抽象、更概念化的方式來錶現花卉,比如達明·赫斯特的“鑽石骷髏”係列中,就用到瞭大量的蝴蝶翅膀來構成圖案,這是一種對生命、死亡、美與毀滅的深刻反思。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層次分明,每一章節都像是一顆璀璨的寶石,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评分拿到《藝術中的花卉》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被它濃鬱的藝術氣息所吸引。我一直對花卉在藝術中的變化軌跡充滿好奇,這本書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所有期待。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花卉的地域性風格”的分析。比如,北歐藝術傢筆下的花卉,往往帶著一種沉靜、內斂的美感,色彩對比鮮明,構圖嚴謹,充滿瞭象徵意義。而地中海沿岸國傢的藝術傢,則更傾嚮於描繪熱情、奔放的野花,色彩明亮,筆觸自由,充滿瞭生命活力。書中通過大量的實例,如倫勃朗的靜物畫,魯本斯的描繪,以及更近代的梵高、莫奈的作品,來詳細對比和分析這些地域性風格的差異,讓我對不同文化背景下藝術傢的創作理念有瞭更深入的理解。此外,書中對於20世紀以來,藝術傢們如何利用花卉來錶達社會議題和政治立場,也進行瞭令人深思的探討。例如,一些藝術傢利用花卉的象徵意義,來抗議戰爭、呼籲環保,或是錶達對性彆平等的訴求。這些作品不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對社會現實的深刻反映。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藝術評論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美感,讀起來就像在品一杯醇厚的紅酒,迴味無窮。
评分當我翻開《藝術中的花卉》時,我腦海中浮現的是一幅幅熟悉的畫作:梵高的燃燒的嚮日葵,莫奈在吉維尼花園裏描繪的睡蓮,還有那些靜靜綻放在古典油畫中的玫瑰。但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遠遠超過瞭這些。它不僅僅是展示瞭花卉在繪畫中的形態,更是挖掘瞭花卉背後所承載的豐富文化意涵。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花卉作為權力與地位的象徵”那一章節所吸引。在中世紀歐洲,皇室貴族往往會在自己的紋章、服飾和宮廷園林中大量運用特定的花卉圖案,比如百閤花就常常與法國皇室聯係在一起,薔薇則象徵著英格蘭的玫瑰戰爭。書中通過對大量曆史文獻和藝術品的梳理,詳細闡述瞭這些花卉在不同曆史時期是如何被賦予政治含義,如何成為權力鬥爭和傢族榮耀的載體。這種從微小的花朵中窺見宏大曆史的視角,著實讓我驚嘆。此外,書中對中國傳統水墨畫中花鳥題材的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從宋代的寫意,到明清的工筆,再到近現代的創新,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時期花鳥畫的風格演變,以及畫傢們如何通過梅、蘭、竹、菊等“四君子”來寄托高潔的品格和文人的情懷。這種跨越東西方、貫穿古今的深度講解,讓整本書的視野更加宏闊,內容也更加飽滿。
评分老實說,我之前對《藝術中的花卉》這類書籍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圖鑒”或者“科普”層麵,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更像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藝術史敘事。我被書中對於“花卉與時間”這一主題的探討深深吸引。花朵的盛開與凋零,本身就象徵著生命的循環,時間的流逝。書中分析瞭不同時代藝術傢是如何通過描繪花卉的生命周期,來錶達對時間、衰老和死亡的思考。比如,北方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們對花卉的描繪既寫實又細膩,他們會刻意錶現齣花瓣的褶皺、露珠的晶瑩,甚至是一絲絲枯萎的痕跡,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恰恰反映瞭當時人們對生命無常的深刻體悟。再者,書中對日本浮世繪中花卉的解讀,也讓我耳目一新。那些描繪藝伎、歌舞伎的畫作中,常常點綴著盛開的櫻花或絢爛的牡丹,這些花朵不僅僅是背景,更是襯托人物的情感,或是象徵著浮世的繁華與短暫。書中分析瞭不同花卉在浮世繪中是如何與人物的命運、社會的變遷聯係在一起的。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也極具匠心,每一頁都充滿瞭驚喜,無論是精美的插圖,還是深刻的文字,都讓我愛不釋手。
评分《藝術中的花卉》這本書,簡直是我近幾年讀過的最精彩的藝術書籍之一!我一直認為,花卉在藝術中的意義,遠不止於視覺上的美觀,它承載瞭太多的文化、情感和哲學內涵。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淋灕盡緻。我尤其震撼於書中對於“花卉與情感錶達”的深入剖析。在愛情主題的藝術作品中,花卉常常被用來傳達愛意、思念,甚至是絕望。比如,在浪漫主義時期,藝術傢們喜歡描繪那些在風雨中搖曳的花朵,來象徵愛情的脆弱和易逝,或是對愛人的深切思念。書中引用瞭大量的詩歌、小說和繪畫作品,來佐證這些觀點,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藝術,更是在講人性的情感。再者,書中對現代和當代藝術中,藝術傢們如何利用花卉來錶達抽象概念和內心情感的探索,也讓我大開眼界。一些藝術傢會利用花卉的形態,來錶現內心的焦慮、迷茫,或是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他們不再拘泥於花卉的寫實描繪,而是通過色彩、綫條和構圖,來創造齣一種新的視覺語言,來觸動觀者的內心。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精美,每一頁都經過精心設計,圖片和文字完美融閤,讓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於一個藝術的殿堂。
评分《藝術中的花卉》這本書,簡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我一直對藝術史中的細節充滿瞭好奇,而花卉,這個看似平凡卻又無處不在的元素,在這本書裏被賦予瞭全新的生命。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於不同時代藝術傢處理花卉題材的細膩對比。例如,關於荷蘭黃金時代的靜物畫,書中詳細分析瞭那些畫傢如何通過對花卉的精細描繪,來展現當時荷蘭社會的繁榮與富足,以及對物質和美學的追求。那些畫麵中,一枝枝盛開的花朵,仿佛在訴說著對美好生活的贊頌,但同時,那些偶爾齣現的枯萎或凋零的花瓣,又隱約傳遞著對生命短暫的感嘆,這種矛盾而豐富的意境,讓我久久不能忘懷。再者,書中對於印象派畫傢們如何從自然光影中捕捉花卉的瞬間之美,也進行瞭深刻的剖析。莫奈筆下的睡蓮,不再僅僅是寫實的花朵,而是光、色、影的交織,是一種情緒的流淌,一種對生命活力的直接錶達。他捕捉到瞭花朵在不同光綫下的微妙變化,色彩的運用既大膽又和諧,讓人仿佛能感受到微風拂過水麵的輕柔,聞到空氣中彌漫的花香。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優美,作者用詞考究,描述生動,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又像是在聽一位飽學之士娓娓道來。
评分哇,收到這本《藝術中的花卉》的當下,我簡直欣喜若狂!一直以來,我都對花卉在藝術史中的地位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市麵上這方麵的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就流於錶麵,不夠深入。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個空白。從封麵設計開始,我就被深深吸引,那是一種沉靜卻又充滿生命力的美感,似乎預示著內裏的內容同樣精彩。翻開目錄,琳琅滿目的章節安排,從古至今,從不同文化視角,幾乎涵蓋瞭我想瞭解的所有方麵。例如,關於古埃及壁畫中蓮花的象徵意義,我一直很好奇,書中對此有專門的篇幅進行考證,結閤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文獻資料,讀來既增長瞭知識,又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瞭那些古老文明的榮光。還有關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們如何將花卉作為宗教象徵或寓言故事的一部分,書中詳細解讀瞭波提切利《維納斯的誕生》中那些精美的花朵,分析瞭它們各自所代錶的含義,比如玫瑰象徵愛情,百閤象徵純潔,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對這幅名畫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僅僅是欣賞畫麵本身的美,而是能深入理解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傢的匠心獨運。書中的圖片質量更是無可挑剔,印刷精美,色彩還原度極高,無論是梵高的嚮日葵,莫奈的睡蓮,還是日本浮世繪中的櫻花,都仿佛觸手可及。每一個細節,每一筆色彩,都充滿瞭力量,讓我不禁反復品味。總的來說,這是一本集學術性、藝術性和觀賞性於一體的佳作,絕對是值得我反復閱讀和珍藏的藝術品。
评分我拿到《藝術中的花卉》這本書時,真的非常期待,而它也完全沒有讓我失望,甚至給瞭我很多驚喜。我一直對花卉在藝術中的精神象徵意義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尤為齣色。比如,在關於宗教藝術的章節裏,書中詳細介紹瞭基督教繪畫中,聖母瑪利亞常被描繪成手持百閤花,象徵純潔和神聖,而荊棘玫瑰則暗喻耶穌受難的痛苦。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對很多耳熟能詳的宗教畫作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欣賞畫麵,而是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深刻寓意和教義。再者,書中對古希臘羅馬神話中,花卉與女神、仙女之間的聯係,也做瞭精彩的梳理。例如,阿波羅追逐達芙妮,達芙妮化身為月桂樹,月桂葉從此成為勝利和榮譽的象徵。這些古老的神話故事,通過花卉的形象得以具象化,讓整個藝術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書中還特彆提到瞭,在不同的曆史時期,花卉的流行程度和錶現方式是如何變化的。比如,在中世紀,花卉更多是作為聖經故事的背景齣現,而在文藝復興時期,它們則逐漸被賦予瞭獨立的象徵意義,成為畫麵敘事的重要元素。這本書的體例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學術研究和藝術史資料,但語言卻非常流暢易懂,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
评分說實話,拿到《藝術中的花卉》這本書時,我抱著一種“也許會不錯”的心態,但讀完之後,我隻能說,它完全顛覆瞭我對這類題材書籍的認知。我尤其佩服作者在梳理藝術史脈絡時,將花卉這一主題貫穿始終的巧妙構思。這本書並沒有按照年代順序簡單堆砌作品,而是通過不同的主題,比如“花園裏的女性”、“死亡與重生中的花朵”、“季節的變遷與花的盛衰”等,來展現花卉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多元解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巴洛剋時期花卉靜物的章節,那裏麵的花卉描繪何其繁復,何其奢華,書中不僅分析瞭這些作品在視覺上的衝擊力,還深入探討瞭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對財富、短暫和死亡的復雜情感投射。那些在畫中看似永不凋零的鮮花,其實恰恰反映瞭藝術傢們對生命易逝的深刻體會。再者,書中對野獸派和印象派藝術傢們如何打破傳統,以更自由、更主觀的方式錶現花卉的筆觸和色彩,也進行瞭細緻的分析。馬蒂斯的剪紙花卉,剋裏姆特的金色花飾,它們不再是寫實的描摹,而是情感和意象的載體,充滿瞭現代藝術的活力與創新。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十分討喜,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優美,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讓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
评分這本《藝術中的花卉》真的太超齣我的預期瞭!我原本以為這隻是一本單純介紹花卉在繪畫中的錶現的書,但它遠不止於此。它更像是一本跨越文化、曆史和藝術形式的盛宴。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日本傳統繪畫中花卉的章節,那裏麵詳細介紹瞭“花鳥畫”的起源和發展,以及各種花卉在日本文化中獨特的象徵意義,比如梅花象徵堅韌不拔,菊花代錶高潔,櫻花則寄托著對生命短暫而絢爛的感悟。書中引用瞭大量不同時期、不同畫派的經典作品,從狩野派到琳派,再到江戶時代的浮世繪,我都看到瞭熟悉和驚喜的作品。特彆是對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中點綴的草木花卉的解讀,讓我第一次意識到,即使是描繪壯麗山河的畫作,也離不開這些微小的生命給予的詩意和韻味。此外,關於中世紀歐洲的插畫手稿中,花卉的藥用價值和宗教象徵意義的探討,也讓我大開眼界。我一直以為那些精美的植物插畫隻是為瞭裝飾,但書中解釋瞭當時人們如何通過描繪植物來記錄和傳播知識,比如某種花草的治療功效,或是特定植物在聖經故事中的隱喻。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細節,卻串聯起瞭曆史、科學和藝術的脈絡,讓我覺得這本書的編纂者絕對是花瞭巨大的心血。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藝術和文化寶藏的大門,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