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你所拥有的一切,都只是暂时替众生保管而已;如果你执迷于某些人、事、物,就像把一片叶子放在眼前,本来可以尽入眼底的大好风景,全被遮蔽在外,无缘享受。
人生境遇,跌跌撞撞很难免,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然而,那些跌入生命幽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是因为背负在身上有形无形的东西太多太沉重,始终不愿意卸下来而让自己停住了脚步。
其实,只要前脚踏了出去,后脚就会跟上来,放下心中执念,自然会有一番新天地;不能放下,就算天堂离你只有一步之遥,你也进不去。
现代人离爱越来越远,离慾望越来越近,一心想要买房子、想要好身材、想要事业有成、有钱有地位……无论是金钱名利,或是他人的期待,每一个想要「紧紧抓住」的念头,不但对自己是种桎梏,甚至也成为别人的折磨。
人生旅程,很多人就是因为放不下,担负着有形无形的行李,让自己绑手绑脚,本来可以尽入眼底的大好美丽风景完全视而不见,让一个又一个的美好「当下」从眼前熘走。难怪知名作家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会说:「拥有更多,不代表你不会还想要更多。如果你总是想要更多──更有钱、更漂亮、更有名,你将因小失大。」
其实,放下并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拥有的一切,而是放下心中的执着。本书集结1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心理励志作家小品文,透过72则小故事与读者分享,当你放下心中的执念,当下的快乐就像四季盛产的水果,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将唾手可得。
作者简介
王筱君
理性生活、感性思考,喜爱听故事更乐于把动人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李佳静
1976年生,现居新店,写过数百首诗,得过七个文学奖,现着迷于小故事及插画。
汪采晴
大学念的是物理,研究所转向统计发展,硕士学位拿到前,又决定再多念了哲学……试过了种种工作后,发现:只在写作中,得以平静。
林仁培
创意行销及婚礼顾问SOHO;热爱从旅行看见生命,由思考遇见世界,让创作内化自己。
梁文馨
毕业于文大广告系,曾任广告公司文案,现任职于学学文创,诗作曾获纽西兰华文创作奖。
许芸齐
己未年生的猫,左手广告文案,右手专心创作。着有《欢迎捡走这颗心》、《爱的发声练习》。
曾于岑
曾任杂志社主编、科技公司资深文案,喜欢在故事中感受历练的智慧,希望透过故事分享感动与快乐。
连采宜
中学教师;写作和旅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自由。
卢宜湘
任职贸易公司广宣企画;珍惜生命,充实内外在专业涵养,用行动实现更多采人生体验。
蔡子怡
爱笑、爱听、爱看、爱说、爱家的爱书人,抱持着开心过生活,每天都充满笑容喜悦。
<作者序>找到人生的两把万能钥匙
PART- 1 前脚踏出去,后脚自然就会跟上来
1.鸢尾花与莲雾树
2.让风筝高飞的方法
3.三个算命仙
4.贫穷的富翁和富有的乞丐
5.稀饭里的自在
6.尽责的母亲
7.已经习惯了
8.一碗粥的代价
9.老员外的绍兴酒
10.头彩的滋味
11.五岁的品味
12.还重不重?
13.小沙弥点灯
14.最美丽的鼻子
15.一幅好画的贬值
16.快乐的花圃
17.假画的价值
18.嫁不出去的美女
19.邻居的太太
20.最有用的教诲
21.最美的风景
22.真假公主
23.红灯区的觉者
24.缺角的琉璃杯
25.不医病患的医生
PART- 2 放不下我执,是一种灵魂的胃溃疡
26.让灵魂赶上来
27.成为迎向暴风雨的麦子
28算命师与盐巴水
29一艘船的容量
30画窗前的鲜花
31大口唿吸,就是幸福
32把儿子当丈夫的妇人
33.一直都在的花香
34.坐船的人
35.不见了的老花眼镜
36.流浪者的油菜花田
37.模特儿的问题
38.投资大师的愿望
39.让婚姻幸福的传家宝
40.谢谢你犯了错
41.遗失的行李箱
42.草屋里的老和尚
43.面对自己,就是最好的生日礼物
44.上了路,才知道前方的精采
45.得了第一名之后呢?
46.丢掉身上的烂苹果
47.治癒忧郁症的咖啡
48.亲情应该也有停损点
49.人生要多少才会「够了」
50.愧疚的老师父
PART- 3 懂得放下,快乐就像四季盛产的水果随手可得
51.赶走幸福的农夫
52.播种善良的种子
53.如何进入永恆的境界?
54.只收自己买得起的礼物
55.好命的媳妇
56.希望是最好的药石
57.真正的富人
58.挫折回力球
59.吃苦的质与量
60.跑龙套的女孩
61.没有运气好这件事?
62.向往海边的天鹅
63.敢梦就有希望
64.倒下十三次的男孩
65.丑陋的人,往往看不见自己的真面目
66.换颗心的山羊
67.救命的空瓶子
68.让女子外遇的丝巾
69.刺猬的优雅
70.赢过苏东坡的年轻人
71.世上最快乐的人
72.乐在其中,是最好的奖赏
作者序
找到人生的两把万能钥匙
连续的阴雨天气之后,阳光终于在週末露了脸,在公园看见一对骑脚踏车的小姊弟,觉得很有意思。小弟弟约莫五、六岁,小姊姊约十岁左右。小弟弟身子摇摇晃晃的踩着脚踏车,边喊:「爸爸,你不能放手喔!」他们的爸爸在后面弯着腰、扶着小小的脚踏车,帮忙慢慢的推进。小姊姊熟练的骑着稍微大台一点的脚踏车,经过他们时,还炫耀式的将双手放开,就在车子快要倒向一边时,她又抓住龙头,掌握住方向,奔驰向前。
小姊姊在公园绕了好几圈之后,她骑到气喘吁吁的爸爸旁边,「爸爸!你放手啦!你不放手,弟弟永远都学不会啦!」
小弟弟听到,怕跌倒又大叫::「爸爸,你不能放手,不然我会跌倒啦!」
小姊姊说:「跌到又不会死!胆小鬼!」她朝弟弟扮个鬼脸,又骑走了!
不禁想到,这不就像我们常常会面临的问题吗?舍不得放掉某种依恋,将自己困在一种前进不能、后退也不能的困境中,像小弟弟要依赖爸爸扶着他的脚踏车一样;但是他不丢掉那种依恋,就永远学不会骑脚踏车,无法像小姊姊一样奔驰向前。
人生很多的困境,不也像学骑脚踏车,或熘冰、游泳一样吗?在过程最多只会让你跌得鼻青脸肿,或多呛了几口水,像小姊姊说的「跌倒又不会死」。学会放手,就能享受迎风驰骋、优游海上的快感,才能自由的。这些技能一旦学会就不会忘记,困境的历练也会蕴化成你生存的能量。
最近因为肩膀的旧疾又发作,经朋友介绍到一家新的复健诊所治疗,在等待的时候,一个十来岁、浓眉大眼、样貌端正的小男孩在我身边蹦来蹦去,猜测他应该是过动儿。护士走过来,叫他安静坐好,但他一秒都静不下来,在小小的长条椅上跳上跳下;一个弹跳,他身子一偏,撞到了我,我的肩膀痛的叫了出来,引来了旁人的注目,也让两个大人火速赶到我们身边,穿着白袍的治疗师将小男孩领走去上课了,留下一个满脸歉意的妇女一直对我说抱歉,她是小男孩的妈妈。
我扶着疼痛不已的肩膀,勉强挤出笑容说:「没关系。」
小男孩的妈妈在我旁边坐下来,向我述说小男孩来这边上课之后,已经进步很多了,她没有任何一句抱怨的话语,一直含笑说着,小男孩因为过动闯了多少祸、发生过哪些趣事。有些事,我听来都觉得艰辛万分,难以想像要如何面对这样一个随时会有状况的小孩,而且是永无止境。但在这位妈妈身上我看不到一丝的怨怼,她完全正面的接受这样的状况,还像说趣事般逗得我发笑不已。她说很感恩老天赐给她这个小男生,也把他们带来这里复建之类的话题。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映在这位妈妈身上,我忽然觉得她好像是天使。而她,不正是「活在当下」最好的例子吗?
最后,我想与读者分享的是,或许可以把「放下」当作是一种自我疗癒的良方,像那位过动儿的妈妈,她放下了「为什么我的小孩会这样?」的无解问题,而在这里面有两把万能钥匙,「同理心」是一支万能钥匙,「满足感恩」则是另一支万能钥匙,只要拥有这两把钥匙,「活在当下」不再是一种态度,而是赢过别人、超越自己的方法。
这本书的名字真是直击人心,“选择放下,就能活在当下”,我一直以来都被“过去”和“未来”牵绊着,总觉得如果当初那个选择没做,现在就会完全不同;或者总是在为明天的无数种可能性焦虑。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放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并非意味着放弃或者妥协,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那些寓言小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比如那个关于“抓不住的沙子”的故事,我以前总是拼命去抓住,结果什么都没剩下,现在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强求不得,顺其自然反而能得到更多。还有那个“石头和水”的故事,水滴石穿的力量,让我重新审视了坚持的意义,但同时也提醒我,坚持不应该是死守,而是在适时的时候改变方向,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本书让我开始真正地去体会“当下”的意义,不再沉溺于过去的悔恨,也不再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惶恐。我开始留意身边的美好,感受每一次呼吸,品味每一顿饭,和亲人朋友的每一次交谈。这种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书中的故事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里悄然发芽,让我看到了活在当下的可能性,也给了我勇气去实践。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和我一样,被执念困扰,渴望获得内心平静的人。它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点醒了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智慧。
评分我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读到这本书的,本来没抱太大期待,想着可能又是心灵鸡汤一类的读物。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简短、生动的寓言故事来阐述“放下”的智慧。这些故事有的来自东方哲学,有的似乎是作者原创,但都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鸣。我特别喜欢那个关于“笼子里的鸟”的故事,它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很多时候,束缚我们的并不是外界的牢笼,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当我们不再为“如果……会怎样”而纠结,不再为“我应该……”而强迫自己,才能真正地挣脱心灵的枷锁。书中的72个故事,每一篇都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的执念和贪婪,也指引了通往解脱的道路。我尝试着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在面对工作压力时,学会放下对完美的追求,接受“够好就好”;在与人交往中,放下对他人评价的在意,更关注自己的感受。虽然过程有反复,但这本书给我的指引是清晰而有力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书,而是会让你反复咀嚼,并在不同的情境下获得新的感悟。如果你也觉得生活让你喘不过气,被各种想法和情绪缠绕,不妨翻开这本书,或许你会找到属于你的那份宁静。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特别容易“想太多”的人,事情还没发生,脑子里就已经上演了一百种可能,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往坏了想。这种状态让我活得非常疲惫,总觉得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喘不过气来。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选择放下,就能活在当下——3》这本书,名字就特别吸引我,感觉像是一剂良药。这本书的内容,与其说是“书”,不如说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心理游戏”。那些寓言小故事,简直是太有想象力了!它们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执念,那些我们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的“卡点”,给具象化了。读故事的时候,我常常会心一笑,然后猛然惊醒,“哎呀,这说的就是我啊!” 比如,书中有一个关于“紧握石头”的故事,我立刻就联想到自己对过去某些不愉快经历的耿耿于怀,总是不愿意放开,结果让自己的手一直处于疼痛状态。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给了我一种“可行性”。它不是空喊口号,而是通过这些小故事,一点点地渗透,让我体会到“放下”之后的那种轻松和自在。我开始尝试在遇到烦心事时,去想一想书里的某个故事,试图用故事里的智慧去化解当下的情绪。这种转变,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感觉真的不一样了,整个人好像卸下了不少沉重的包袱。
评分我是一位非常注重内容深度和思想性的读者,对于那些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的书籍是很难产生好感的。然而,《选择放下,就能活在当下——3》这本书,以其独特的寓言形式,却深深地吸引了我。它并非是用大段的文字去堆砌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精炼、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层层剥茧,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内心的执念。这些故事的叙事技巧非常高明,它们往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场景开篇,却能在结尾处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哲学命题。比如,书中关于“失去”与“获得”的辩证关系,通过一个关于“空碗”的故事得以巧妙阐释。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害怕失去而紧抓不放,殊不知,真正的获得,有时恰恰来自于一种无畏的舍弃。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当下”的价值。我们总是活在过去的回忆或未来的想象中,却忽略了生命中最真实的时刻——此刻。那些故事,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不耀眼,却能指引迷航的心灵,找到回家的路。它让我明白,放下并非是懦弱的逃避,而是一种勇敢的抉择,是对自我的解放。这本书值得反复品读,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智慧和力量。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名字有点像市面上那些“速成”心灵鸡汤,我一开始是有些犹豫的。但读了几篇之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这本书的“寓言”部分,真的是写得太巧妙了。它们不像成人童话那么晦涩,也不像哲学论文那么枯燥,而是用一种极其简洁、形象的方式,就把一个复杂的心理困境给展现出来了。比如说,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总是在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山顶,却忽略了沿途的美景。我读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自己过去那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偏执,明明已经很累了,却还在逼迫自己往前冲,结果身心俱疲,也错过了很多身边的快乐。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是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放下”,而是通过故事,让你自己去“领悟”为什么需要放下,以及放下之后会带来什么。那种顿悟的感觉,远比被强行灌输道理要深刻得多。72个小故事,每一个都像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心灵按摩”,帮你疏通那些纠结的经络。我最近在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总是想着如何去“改变”对方,或者去“讨好”对方,结果搞得自己很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应该先放下对“改变”的执念,放下对“被认可”的渴望,从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开始。这种思维的转变,真的太重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