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十二篇故事,以洪佳君、黄志雄为楷模,从求学、运动选手、政治生涯中所秉持的信念,告诉我们如何克服低潮和不顺遂,养成坚持到底的毅力,提升挫折耐受度;同时也告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尊重师长、朋友,与人分工合作,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书特色
作者分享无数的案例,在在对青少年诉说成功的价值不在考试分数;成功需要很多努力,并非来自偶然。让青少年从活生生的例子中,学习到成长过程中应有的处世态度。
本书启示
考试分数是短暂的,人生的价值才是长久的。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凭空掉下来的功成名就。在看到别人发光发热的同时,也应该同时想到背后的原因,不是一句「运气好」就可以解释一切。
作者简介
洪佳君
【现职】
台北县议会第16届议员
救国团树林市团委会会长
【学历】
中国文化大学运动研究所硕士
黄志雄
【现职】
第七届立法委员
【学历】
国立体育大学博士班
中国文化大学运动教练研究所硕士毕业
主编简介
薛春光
【现职】
台北县立龙埔国中校长
台北县中小学校长协会第四届理事长
【经历】
历经专任2年,导师11年,训导主任4年半,教务主任1年半,借调教育局1年,台北县石碇、竹围、板桥等三所国中校长,台北县中小学校长协会第三届理事长,中华民国中小学校长协会筹备处主任。
【荣誉事蹟】
1.93年教育部「校长领导卓越奖」
2.98学年度全国技艺教育绩优人员
3.99年度全国师铎奖
4.《我来自板桥-100人故事集》(板桥市公所出版)其中「热情篇」的一位
主编序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积极促成这本书的出版并答应接下此书主编工作,除了是出自内心对志雄、佳君一路走来努力不懈、真诚待人的喜爱与推崇外,更主要的原因是出自我对「体育人」的认识。
回顾过去我与体育人接触的经验,从年轻时对明星运动选手偶像崇拜的少年情怀,到后续自己从事教职之后,与体育人诸多的合作与互动,我慢慢地发现也感受到体育人独特的人格特质,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体育人有「耐操」、「耐劳」、不畏艰辛,具备经得起痛苦磨练的精神。因为运动选手的培育过程是孤独的,从小就必须持续不断的训练、锻鍊以培养良好体能,每日更需反覆不辍的勤练、苦练精进技能。提升体能与技能的过程绝对辛苦,但是,这也只是在竞技场上能绽放出耀眼成绩的基本功。基本功外,在运动场上竞技的过程,必须具备高度抗压、情绪管理的能力,无论是在一路领先的场合,或是处在劣势、面对全场喝倒采的观众,或是遇到裁判欠公的比赛皆然。比赛结束,成绩如果在预期之内,甚至超水准演出,庆功宴接二连三是必然;反观失败者,只好黯然离开,下次再来。所以,一位优秀的运动选手必须具备「压力管理」、「情绪管理」与「挫折容忍」的能力。
再者,体育人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任何一个出色优秀的体育团队,都深具绝对的向心力与强大的凝聚力,不管是单项个人、团体比赛或诸多体育活动,选手、教练团、后援会甚至后勤支援等诸多单位彼此间必须有良好合作默契、共同遵守团体纪律,因此也造就了体育人对于伙伴间彼此相互扶持的兄弟情谊,以及对自己所属团队高度的「认同感」。
最后,更值得一提的是体育人重视辈分「伦理」的传统,以及尊敬、服从教练指导的师徒情谊;这样的精神亦展现在体育人退下战甲,转而投入其他职场后,对于工作敬业的态度与重视职场伦理的表现。
现今社会正值传统价值观流失、新的道德规范尚待建立的当下,体育人这种令人敬重的人格特质弥足珍贵。志雄与佳君正具备了体育人独特的人格特质。他们在体坛对于学弟、学妹多所礼让与提携的事蹟众所周知,例如2004年雅典奥运,志雄「越级挑战」,面对奥运夺金的巨额奖金与光环,仍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考量,把自己最好的机会留给朱木炎。总算,朱木炎也没有让志雄失望,金牌并未外流!而「越级挑战」,志雄获得了银牌,这面银牌的赢得,我认为比金牌更值得尊敬、歌颂与流传!「放下个人成就,视团体荣誉为己任」,这就是志雄与佳君一贯的行径。
毕竟,选手的运动生命有限,离开竞技场后的运动员表现又如何,是否依然有光鲜亮丽的演出?生涯转换或规画是否顺利?是否继续成为下一个角色的成功典范?颇值得大家关心!很多选手在退去明星光环之后,无法成功转换角色,迷失自我;也有选手开出各式条件,早早卡位职缺。而志雄与佳君却选择了一条艰辛却有意义的路。
基于「放弃小我、完成大我」的想法,希望把大众利益摆在第一优先,志雄放弃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义无反顾的投入台湾民主政治,希望贡献一己之力服务社会国家人群!因为,志雄与佳君多年来在国际赛会中,累积许多成长的经验与感触,让他们体悟到:唯有国家民族团结强盛,站在国际舞台上才有国民的尊荣感!也因此,近年来他们两位总是独排亲友众议,坚持做对的事。从当年站在国际奥运上代表国家争取荣耀的心情,转而投入现今街头巷弄里听取民众的心声,然后再站上国会殿堂,代表乡亲们为台湾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发声;眼前这对贤伉俪的精神与行动力,令我深深的感佩,也让我亲眼目睹了体育精神并不是只有胜负,还有更美好的人性光辉存在于斯。
在国际比赛风光获奖以及议事殿堂专业问政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为人知的奋斗与辛酸。在本书中,我们试着透过志雄、佳君的现身说法,探究并找寻运动选手可取法的精神与事蹟,作为我们社会大众及学校学生学习的楷模,希望借由发扬运动家的精神,可以作为品格教育的优良教材,更可以为今日纷乱的社会现象注入一股清流。我也相信这些体育人为台湾社会所立下的佳言懿行,是足以为当代典范并传颂于后世的!
志雄、佳君这对曾在国际比赛风光获奖的选手,成功的转化角色成为在议事殿堂专业问政的民意代表,如今他们又有了新的突破──《看见生命之光》──他们的新书出版了!细细阅读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更肯定了我当初的看法:他们对每件事,总是一步一脚印的努力,脚踏实地的奋斗;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成功不在输赢,在情操。
本书能顺利出刊,除了感谢幼狮公司的支持与志雄、佳君愿意分享外,特别感谢两位好同事如杏、淑珍的协助,及她们所提供的许多宝贵的意见。
这套书展现了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观,作者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却又构建得逻辑严谨。我被书中对“未知”的探索所深深吸引,那种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对生命起源的追问,都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求知欲。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善于用一种旁观者的视角,去审视人类的文明,去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哲学思考”的部分,它引导我去思考一些宏大的命题,比如时间的本质,意识的边界,以及我们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智力的冒险,它不断挑战我的思维极限,让我看到不同的可能性。作者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引导我去思考,去探索。它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或许就在于不断地探索和追问。这本书,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对生命的奥秘充满了敬畏。
评分这套书的格局非常宏大,它不仅仅是讲述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更是将个人的命运置于更广阔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进行审视。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的挣扎、选择、成长,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时代洪流”的描绘所打动,在巨大的历史变迁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但正是这些渺小的个体,用他们的坚持和信念,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动人的篇章。那些在变革中失去,又在新的时代里重生的故事,让我对生命的韧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在叙事上也非常巧妙,张弛有度,既有宏大的史诗感,又不失人性的温度。我常常会在阅读时,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所牵引,为他们的遭遇感到悲伤,又为他们的崛起而感到欣慰。这本书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命,与时代的脉络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读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激荡着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爱”的深刻剖析。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浪漫爱情,而是将爱的范畴拓展到了亲情、友情,甚至是对于生命本身的热爱。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付出与牺牲”的描写所打动,那些无声的奉献,那些默默的守护,才是最动人的力量。我曾在一个雨夜,读到书中关于一位母亲对孩子无私的爱,那种深沉而坚韧的情感,让我潸然泪下。作者用最朴实的语言,描绘出最不平凡的爱,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爱”的真谛,它不是索取,不是占有,而是给予,是成全。它让我明白,爱能够治愈伤痛,爱能够点燃希望,爱是生命中最强大的驱动力。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心中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它正在慢慢发芽,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恩和热爱。我希望能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去温暖更多的人,让这个世界因为爱而变得更加美好。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片刻的感动,更像是点燃了我内心深处某种沉睡已久的火焰。初读之时,就被那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所吸引,仿佛作者用最真挚的情感,一点点剥开生活的层层面纱,露出其中最纯粹、最耀眼的光芒。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都仿佛是从生活的土壤中汲取养分,生长出的最饱满的花朵。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希望”的描绘,它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扎根于现实的泥土,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依然能看见那微弱却顽强的生机。我常常会在某个瞬间,回想起书中某个细微的描写,比如一次不经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鼓励,或者是在绝望中看到的一线曙光。这些细节,如同散落在生命长河中的珍珠,闪烁着独特的光泽,提醒着我,即使生活布满荆棘,也总有值得我们去爱、去坚持的事物。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一场漫长而迷茫的旅途中,收到了一位智者递来的火把,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疲惫的心灵。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看到了生命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也激起了我再次勇敢面对挑战的勇气。这本书,真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我“看见了生命之光”。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触动灵魂的书,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脆弱。作者的文字带着一种诗意的力量,仿佛能直接穿透人心,触碰到那些最柔软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连接”的探讨,它不仅仅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与自然、与宇宙,甚至与自我深层意识的对话。书中那些关于“孤独”与“寻找”的描写,让我感同身受。在现代社会,我们仿佛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但内心的孤独感却愈发强烈。这本书提供了一种解读,一种慰藉,它告诉我,即使我们感到孤单,但我们从未真正与世界隔绝,我们始终在以一种我们可能尚未察觉的方式,与生命之网相连。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让我得以审视自己的内心,理解那些潜藏的恐惧与渴望。作者用一种非常温柔的笔触,引导我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处。这本书,让我对“存在”有了更深的体悟,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