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就能改写人生,
45个可能改变您一生故事,
给生命轻松合理的好解释,
给您不一样的崭新视野。
45则醍醐灌顶的大智慧,
一篇篇隽永的温馨警言,
再加以匠心独运的点拨,
即将开拓您崭新的人生。
作者简介
刘明凡
经营管理硕士。
历任传销公司副总经理、跨国企业台湾分公司最高负责人。
现任生化科技公司副总裁。
着有《用幽默化解困境》等书。
1如何让石头漂起来
2吹小号的小毛头
3世界冠军算个啥
4麦卡维的力量
5澳洲空军的最后一个问题
6该从哪头吃香蕉
7愚蠢问题的启示
8抓住你偶尔翻看日记的感觉
9每一种改变都需要付出代价
10学会做成功路上的「飞行员」
11雕刻之道对做人做事的启示
12从咖啡与茶看日本的「拿来」
13读书是怎样决定命运的
14学会翻转铜板,让钱为你而舞动
15他是怎样发现速食面的
16想问题,还是想方法
17别说梦想一文不值
18幻想,能让生活改版
19莫把做事当做戏
20放弃做别人,选择做自己
21成功从做好自己开始
22老作家的精神
23你努力过了吗
24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努力进取
25笨小孩,你能赶上来
26为什么弱者能打败强者
27胆识是个「多义词」
28助人未必为乐
29每天工作深深唿吸
30小到倒一杯茶的事情
31高薪是靠「剪刀」赢来的
32 今天,你「F」了没有
33阳光般地活在风雨中
34失败的真相
35「小」看伟人有收获
36春花夏页中潜藏着果实
37别与身边的财富擦肩而过
38用执着煲一碗成功的鸡汤
39关注细节,就是一种智慧
40雷根夫人的尊严
41把名声送给别人
42懂得宽容利己利人
43面对绝境,从「心」出发
44像蜘蛛一样,只对结网感兴趣
45有毅力的人值得信任
46小气是为了赚取自己的钱
47留迹应在别人没踩过的地方
48不在无力改变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49必须每天都做的一件事
50心灵的温度,决定你的高度
原书名:选0或选1
前言
据说中国大陆家电制造龙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在一次会议上问自己的手下:诸位有谁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让一块石头从水面上浮起来。下属纷纷献计:把石头掏空!放在木板上!造块假石头!……
张瑞敏一边听着,一边笑着摇头,直到最后得到正确答案──速度。
这是个难题吗?
相信所有玩过打水飘的小孩都能轻松回答这个问题。当石头能以足够的速度掠过水面的时候,它就会形成水漂,自然也能够在水面之上做短暂地漂浮。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基本启示──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只要稍微转个角度,就可以找到一个轻松又合理的答案。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吹小号的小毛头可以教你如何突破能力局限的盲点,麦卡维的力量教你如何突破假象,发现真知;速食面的发明史则能够让我们学会如何发现机遇……
本书收集了五十个能够帮助读者改变思维方式的好故事,在这五十篇启迪心灵的小故事中阐述了五十个醍醐灌顶的大智慧。编者匠心独运,为每篇故事精心配上隽永的警言,再加以微妙点拨,必能为读者打开一个新视角。
改变思维逻辑就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常识经常会蒙蔽我的眼睛,思考如何让石头漂浮起来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这本书的标题着实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它时,“问题的答案在看事情的角度”这几个字就如同一个神秘的引子,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尤其是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和挑战时,总会不自觉地去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本书的标题似乎直接点破了我内心深处一直在寻找的某种方法论,一种能够改变我看待问题的方式,从而找到解决方案的钥匙。我设想着,作者或许会通过分享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故事、深刻的洞察,甚至是一些巧妙的比喻,来引导读者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会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那些看似棘手的问题。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可能性。那种感觉就像是,你站在一扇紧锁的门前,用尽力气却无法推开,而这本书也许会告诉你,这扇门其实是向内开的,或者,它本身就不是一道门,而是一个可以绕过去的障碍。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不在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在于赋予我提问和寻找答案的能力,让我自己成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救赎。这种主动性和赋权感,是我对这本书最深的期待。
评分这本《问题的答案在看事情的角度》光是书名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我甚至觉得它听起来像是一本充满了哲学思辨的书籍。我常常在想,我们是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是全盘接受了外界的信息,或者被固有的经验所束缚,而很少去主动地审视这些“看法”本身是否站得住脚。这本书,似乎就是在邀请我们去进行一场关于“看”的革命。它会不会带领我们去解构那些我们以为坚不可摧的认知,然后用一种全新的、或许是更加自由和包容的眼光去重新审视世界?我猜测,作者会巧妙地运用类比和隐喻,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也许他会讲述一些历史故事,展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同一件事情的,从而揭示视角的差异如何塑造了历史的走向。又或许,他会分享一些科学研究的成果,用数据和逻辑来证明,改变观察角度能够带来多么显著的认知升级。我尤其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能够培养“元认知”的方法,也就是让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从而识别出那些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和盲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这本书的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不仅帮助我解决具体的问题,更能从根本上提升我的思考能力。
评分《问题的答案在看事情的角度》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一种非常微妙但又极其强大的力量——改变认知。我总觉得,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所体验到的世界。如果一个人总是看到问题的阴暗面,那么他的人生自然会充满坎坷;反之,如果一个人能够发现事物中的积极因素,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更加充满阳光。因此,这本书的标题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是一种承诺,一种关于如何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承诺。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引人入胜的语言,将那些深刻的道理娓娓道来。也许他会用一些生动的故事,讲述普通人如何通过改变看待问题的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又或许,他会分享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些跨越时空的思想,依然能够为现代人提供宝贵的启示。我尤其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同理心”和“非评判性思维”的论述。在我看来,很多冲突和误解,都源于我们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或者急于对事物做出评判。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在这方面有所提升,那将是对我意义非凡的收获。我希望它能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自己思维的局限,并且激励我去探索更广阔的认知天地。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标题,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视角”这个词,以及它在认知心理学和解决问题领域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困在原地,不是因为问题本身有多么不可逾越,而是因为我们始终用同一套僵化的思维框架去解读和应对。我想象着,作者会以一种非常温和但又极具穿透力的方式,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或许,他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例子,比如“杯子是半满还是半空”,来引出关于乐观与悲观的讨论,但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去探讨,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选择某一种解读,以及这种选择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方法或练习,让我们能够切实地练习“换角度思考”的能力。比如,在面对工作中的冲突时,如何去理解对方的立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如何从中看到成长的契机;甚至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如何超越表面的言语,去感受对方未曾表达的情绪。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能够真正地帮助我培养一种思维的韧性和灵活性,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乐趣和意义。
评分看到“问题的答案在看事情的角度”这个书名,我脑子里最先闪过的画面不是具体的场景,而是一种模糊但又充满吸引力的状态。那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迷雾中突然看到一丝曙光,或者在茫茫大海中找到方向。我想象着,这本书会以一种非常个人化、对话式的方式展开,仿佛作者就坐在我对面,用充满智慧和同理心的方式,和我一起探讨那些让我们感到困惑的议题。它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心理学上的概念,比如认知失调、归因错误,或者是一些更偏向于东方哲学的智慧,强调“无为”或者“顺应自然”?我特别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能够立刻实践的工具或者技巧。例如,当我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时,是否能够利用书中的方法,快速地调整我的思维模式,从而找到新的突破口?或者,当我与家人发生争执时,是否能够运用书中的智慧,去理解对方的想法,化解矛盾?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带来片刻的启发,而是能够真正地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参照系”,在我遇到困难时,能够及时地拉我一把,让我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并且相信,答案往往就在我们不曾留意过的角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