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意义

神话与意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laude Levi-Straus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李维史陀为结构主义的开山祖师,台湾已相继出版《野性的思维》、《忧郁的热带》、《神话学》四卷本等大部头的论文集。《神话与意义》这本演讲集,是一本能让初学者轻松且快速理解结构人类学大师主要理念的入门读物。它的简单轻巧并不影响李维史陀陈述其经由厚重论述而得到的重要发现与结论。

  本书乃根据1977年底,李维史陀为加拿大国家广播电台所做的一系列演讲编印而成,内容涵括李维史陀分析神话的重要概念。全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神话与科学的邂逅
  第二章:「原始的」思维与「文明的」心智
  第三章:兔唇与双胞胎:一宗神话的分裂
  第四章:当神话变成历史
  第五章:神话与音乐

  透过李维史陀简单的举例,平易近人的语言,言简意赅的阐述,读者可轻松一览结构人类学派对神话研究的概貌。本书简单清楚、立论清晰,不失做为了解结构主义与李维史陀的入门小书。

作者简介

李维史陀(Claude Levi-Strauss,1908.11.28~2009.11.1)

  法国当代着名人类学家,结构主义开派宗师。1908年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早年于巴黎索邦大学攻读哲学、法律,后改攻人类学。1934年到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并从事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印第安人之田野研究,发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二次大战期间,任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其受语言学家贾克慎(R. Jakoson)影响,以结构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原始」民族的亲属制度与文化。1950年任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社会人类研究室)指导教授,1959年受聘为法兰西学院社会人类学讲座教授。

  李维史陀为研究亲属关系、宗教仪式与神话等集体现象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影响遍及人类学、神话学、语言学、文学批评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主要着作有:《野性的思维》、《神话学》四卷、《结构人类学》等书。

译者简介

杨德睿

  1993年台湾大学政治学硕士,1997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现于伦敦政经学院(LSE)人类学系博士班就读。译有《原始的叛乱》、《波柏》等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第三章

兔唇与双胞胎
——一宗分裂的神话

这章的开场白,是一位西班牙传教士阿里阿嘉(P. J. de Arriaga)神父,于十六世纪末在祕鲁所记录的一段令人费解的观察,这段材料刊载在他的《根绝祕鲁的偶像崇拜》(Extirpacion de la Idolatria del Peru)(Lima 1621)一书中。他提到:当时的祕鲁,某个地方的神职人员在某次特别酷寒的时节,将当地居民中凡是出生时是脚先出娘胎的、兔唇的,还有双胞胎的,统统都叫过来,指控他们是造成严寒的罪魁祸首,据说他们被迫吃下了盐和胡椒,又被迫令悔过和招认其罪孽。

好,接下来讲。双胞胎与节气失序有关联的想法,在全世界各地都非常普遍地为人所接受,包括加拿大在内。可是如众所周知的:在英属哥伦比亚的海岸地带的印第安人之中,双胞胎却被赋与了带来好天气、驱走暴风雨等等之类的特异功能,不过,这不在我所想要考虑的问题之内。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所有的神话学家──例如曾经几次引述阿里阿嘉的作品的詹姆士.弗雷泽爵士(Sir James Frazer)──都不曾问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有兔唇的人和双胞胎会被认为在某方面是相同的?」我认为问题的症结似乎在于找出:为什么是兔唇?为什么是双胞胎?又为什么将兔唇和双胞胎凑在一块儿?

正如有些时候会发生的状况一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南美洲跳到北美洲,因为一则北美洲的神话将会给予我们解开一则南美洲神话的线索。许多人曾抨击我的这种做法,他们认为某族群的神话只能在该族群本身的文化框架内来诠释、理解。借由回应这类反对意见之便,我想说明几点看法。

首先,在哥伦布到达之前的美洲的人口远远多于我们以往的猜测,我认为这一事实是相当明确的,近年来所谓的柏克莱学派(Berkeley school)也证实了这一点。既然其人口如此众多,显然这些众多的人口会有相当程度的相互接触,而信仰、习惯和风俗,容我大胆的说,定会广为流布。任何一群人都会知道其邻近的群体所发生的状况到相当的程度。第二点,就眼前我们所考虑的这个案子来说,这些神话并不是分别在祕鲁和加拿大相互隔绝地存在,相反的,在这两地之间,我们一再地发现到相同的神话的存在。它们事实上是泛美洲的神话,而不是疏隔零散地分布在这个大陆上不同地区的神话。

好,言归正传。在图皮纳姆巴(Tupinambas)族(在欧洲人发现新大陆时早已世居于巴西滨海地区的印第安人)以及祕鲁的印第安人之中,都有这样一则神话:一个很猥琐的男人用一种邪恶的手法成功地诱骗了一个女人。这则神话最广为人知的版本,是由法国僧侣安德烈.塞维特(André Thevet)于十六世纪所作的记录,该版本说道:这个被诱骗失身的女人生下了双胞胎,其中的一胎得之于她合法的丈夫,另一胎则来自那个计诱她的骗子。那个女人原本是要去拜见将会成为她的丈夫的一个神,当她走在半路上,那名骗子出来纠缠,使她误信他就是那尊神;于是,她就怀了那骗子的孩子。后来她发现了她合法的未婚夫,她又怀了他的孩子,结果生下了双胞胎。由于这对假的双胞胎其实来自不同的父亲,他们有着正好相反的特征:一个是英勇的,另一个则是怯懦的;一个是印第安人的保卫者,另一个则是白人的狗腿子;一个给印第安人带来好处,相反的,另一个则带来了一大堆不幸事件。

在北美洲,我们碰巧可以发现到一模一样的神话,特别是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西北隅。然而,与南美洲的版本相比对,来自加拿大地区的说法显现出了两点重要的差异。例如居住于洛矶山脉的库特尼(Kootenay)族,以生下双胞胎为结局的故事只有一则,后来这对双胞胎中一个成为太阳,另一个成为月亮。此外,一些居住于英属哥伦比亚的赛里(Salish)语系印第安人,例如汤普森印第安人(Thompson Indians)和欧卡那冈(Okanagan)族,则传说一对姊妹被显然不同的两人所分别诱骗,结果她们分别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不是真的双胞胎,因为他们并非一母所生,但既然他们在一模一样的环境下出生的,至少就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观点来看,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近似于双胞胎。

从我努力想要表明的观点来看,这几个版本是比较重要的。赛里语系的版本削弱了男主角的双生子性格,因为这对「双胞胎」不是亲兄弟──他们是表兄弟,只不过他们出生的环境极为相近──都是生于一场拐骗。尽管如此,其根本的意念却仍然完全相同,因为在所有的版本中,这两位男主角都不是真正的双胞胎;他们都是由截然不同的父亲所生,即便在南美洲的版本中亦然,而且这两个父亲具有相反的性格,这项特征将会通过他们的举止以及其后裔的行为表现出来。

因此,我们或许可以说:在所有的案例中,凡是被人说成是或者相信是双胞胎的小孩(如库特尼族的版本),后来都会有不同的遭遇,而这日后遭遇的不同,我姑且这么说,将会拆散他们的双胞胎关系。而且,将一开始时被视为双胞胎(不论是真的双胞胎或近似于双胞胎)的两人析离为两个个体,是出自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各种神话版本的基本性格。

在这则神话的赛里语系版本中,有一个令人十分好奇而且重要有细节。你可记得:在这个版本中没有任何双胞胎存在,因为是两个姊妹分别出外去寻找自己的丈夫。先是一位老祖母告诉她们可以凭借如何如何的特征认出各自的丈夫,然后她们分别被半路上遇见的骗子蒙骗,而相信那登徒子就是自己应以身相许的良人。她们与骗徒春宵一度之后,后来分别产下一男。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