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方隐喻理论探讨成语隐喻技巧的运用,进一步探究成语与隐喻技巧的结合所产生的艺术审美类型及价值,将成语的表层现象和里层蕴意整幅的朗现,以寄望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上。
作者简介
王韵雅
高雄县人,毕业于台东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
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其限制
第二章 文献探讨
第一节 成语
第二节 成语的隐喻技巧
第三节 成语的隐喻艺术审美
第三章 成语的界定
第一节 成语的性质
第二节 成语的材料范围
第三节 成语的类型
第四章 成语各类型的修辞技巧
第一节 修辞技巧
第二节 关于人的成语的修辞技巧
第三节 关于事的成语的修辞技巧
第四节 关于物的成语的修辞技巧
第五章 成语的修辞技巧中的隐喻
第一节 隐喻的重要性
第二节 成语运用隐喻技巧的类型
第三节 成语运用隐喻技巧的功用
第六章 成语的隐喻技巧的艺术审美价值
第一节 成语运用隐喻技巧的艺术审美性发微
第二节 成语运用隐喻技巧的艺术审美类型
第三节 成语运用隐喻技巧的艺术审美价值评估
第七章 成语的隐喻艺术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途径
第一节 在阅读教学上的应用途径
第二节 在说话教学上的应用途径
第三节 在写作教学上的应用途径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要点的回顾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序
成语是中华文化所见的语言精华,其特性包含出处可追溯、四字格的固定词组及具意义双层性等。换句话说,成语在四字格的形式背后,蕴含了典故及双层语义。因此要认识一条成语,必须先从其典故着手,才能理解成语字面所显示的意义,进而推敲出成语的衍生语义。由此可知,成语典故、字面义及衍生义之间的关联性属于概念与概念间的连结。西方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手段,就深层而言,隐喻是现为一种概念间相互连结的模式,因此必须深入探讨其文字组成背后所欲传达的真正意涵,以及文字组成与欲传达的真正意涵之间的联系。试从西方隐喻理论的观点切入来探讨分析汉语中的成语,可发现二者不谋而合的相契。成语语汇包含了「表面的文字组成」与「深层的衍生语义」,而联系着表面与深层的就是成语的生成来源──「典故」。本书从西方隐喻理论来解构成语,探究成语的生成,除了分析成语隐喻技巧的!
运用,更要进一步探究成语与隐喻技巧的结合所产生的艺术审美类型及价值,才能将成语的表层现象和里层蕴意整幅的朗现,以及寄望可以有效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上。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讲解“画蛇添足”时,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了其背后关于“适度”与“过度”的哲学思考。他将这个成语与现代社会中许多过度包装、过度营销的现象联系起来,引发了我对当下很多消费行为的反思。一个简单的成语,竟然能与我们 everyday life 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这是我从未想过的。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成语的意思,而是引导你去感受成语背后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仿佛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多变,时而像一位饱学鸿儒,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时而又像一位风趣的邻家哥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你在哈哈大笑中领悟成语的精髓。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亡羊补牢”时,用到的那个生动比喻——就像一个初学烹饪的人,第一次就把菜炒糊了,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仔细反思,下次改进,最终成为一名大厨。这种接地气的解读,让我觉得成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语,而是融入我们生活点滴的智慧结晶。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简洁却富有深意,一种水墨晕染的风格,隐约可见几个经典的成语符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细腻的笔触所吸引。他并没有上来就枯燥地罗列成语,而是巧妙地从一个个生活中的场景切入,比如看到落日余晖时,心中会涌起“夕阳无限好”的感慨,而作者则顺势引出了“旭日东升”的对比,从光影的交替中,讲到了希望与失落,青春与衰老,人生起伏的隐喻。这种由景入情,由情生理的方式,让枯燥的成语瞬间变得鲜活起来。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解成语的书,更像是一场与古人智慧的对话,一次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探索。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却又毫不卖弄,他用最真挚的情感,最巧妙的视角,将一个个古老的成语赋予了新的生命。我真心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热爱中华文化、渴望提升自身修养的读者,相信你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启迪和感动,如同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中,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极星。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多次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比如他分析“刻舟求剑”时,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古代的那个小故事,而是拓展到了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指出我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依然可能面临“刻舟求剑”的困境,固守旧有的认知模式,而忽略了时代的发展。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让成语的意义得以升华,也让我更加警醒,时刻保持学习和更新的姿态。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成语的,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世界、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