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颱第一本針對醫學生OSCE考試專用參考書
誰應該讀這本書?
要參加OSCE考試的學生
ㄧ學生課程安排設計的老師
作者簡介
李石增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
林口長庚醫院教學部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係主任
Chapter 1 OSCE施行流程介紹 1
前言 2
颱灣醫師OSCE考試的簡介 2
OSCE考試藍圖的建立 3
附件一 68
Chapter 2 考生所需學習的OSCE應考技巧 79
OSCE的練習過程 80
OSCE考試當日指引與技巧 88
OSCE考試過程的應考技巧 89
Chapter 3 OSCE考試之病史詢問準備 93
前言 93
何謂 OSCE考試之病史詢問 94
進行病史詢問的關鍵問答及問題聚焦技巧 94
病史詢問的範例 96
病史詢問的其他注意事項 101
Chapter 4 OSCE考試之理學檢查準備 103
前言 103
理學檢查測驗的目的 104
理學檢查關鍵問答與應試技巧 104
理學檢查各科範例 106
骨科考題範例 109
神經學檢查範例 111
Chapter 5 溝通技巧站所要傳達的醫療資訊、醫療處置及醫療管理方式 119
何謂溝通技巧 120
憂鬱癥病人的溝通技巧站如何進行? 122
婦産科考站的溝通技巧 123
外科溝通技巧的特殊考量 124
醫療資訊、醫療處置及醫療管理方式考站的範例 126
Chapter 6 操作型考題的應考技巧 131
前言 132
呼吸道的維持 134
維持呼吸道暢通的基本處置:哈姆立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 136
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140
氣管內管的插入(Endotracheal intubation) 143
心室去顫的緊急處置(Ventricular Defibrillation) 147
鼻胃管的置放(Naso-gastric Tube Insertion) 149
男性導尿管的置入(Foley Catheterization of Male) 152
肺量計(Spirometry) 155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 EKG) 159
周邊血液抹片檢查 (Peripheral Bblood Smear) 161
腰椎穿刺術(Lumbar Puncture) 164
外科傷口的縫閤 169
手術室無菌操作:刷手技術(Hand Scrubing Technique) 170
子宮頸抹片與拭樣(Papanicolaou Test) 172
骨盆腔檢查(Pelvic Examination) 173
産程進展評估 175
自然産(Normal Delivery) 177
兒科急救藥物(Pediatric Resuscitation Medication) 179
胸部X光片的判讀(Chest X Ray Reading) 181
腹部X光片的判讀(Abdominal X-Ray Reading) 184
骨骼X光片的判讀(Bone X-Ray Reading) 187
腦部電腦斷層掃描(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189
Chapter 7 OSCE 考試的評分及給分 193
前言 194
OSCE考站的評分方式 194
OSCE考站的給分 196
轉換OSCE評分至百分比的給分方式 196
OSCE考試應通過的考站數 197
使用攝影機記錄OSCE考試的評分及給分過程 197
使用定性方法進行OSCE的評分及給分 197
評分品質的控管 200
附錄:測驗案例 201
內科測驗案例 209
外科測驗案例 242
婦産科測驗案例 286
精神科測驗案例 307
急診醫學科測驗案例 324
序
客觀結構式臨床考試(OSCE)在颱灣各醫學院、校已經施行多年瞭。主要是作為醫學教育訓練的一種方法,雖然各校都有一些相關的課程或定期的測驗,但是並沒有特定的教科書有這方麵的論述。 在不久的將來OSCE將進入醫師執照的資格考試甚至是醫師執照考試的一部份。雖然如此,但是如何精熟這類考試,在市麵上能夠參考的大部分是外國的或是翻譯的書籍,應考人員應該注意哪些細節、考試整體內容及如何爭取考生自己的權益等,都沒有參考的資料。而考試的目的就是要知道所學有哪些不足,編立本書不僅是要陳述考生應注意的事項,其實也是有係統的將課堂的醫學知識運用於臨床上的方法。透過OSCE 的方式更客觀有結構的來解析,我們邀請本院相關的專傢們編輯這本高階OSCE考試指引,希望不隻醫學生對OSCE考試能有更深的認識,也希望對於教育訓練醫學生的課程安排者有所幫忙。
李石增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
林口長庚醫院教學部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腦神經外科係主任
民國100年1月
坦白說,我對市麵上那些充斥著“萬能公式”的復習資料已經感到疲憊瞭。很多書都聲稱能夠讓你“輕鬆通過OSCE”,但實際上,讀完之後,我仍然感覺自己像個無頭蒼蠅。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透徹理解”和“融會貫通”的方法,而不是那些死記硬背的套路。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作者對於OSCE背後教育理念的深刻解讀。它為什麼會設計成這樣?它到底想考察我們哪些方麵的能力?隻有理解瞭這些,我們纔能真正地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高質量的模擬病例,這些病例不僅要涵蓋常見的疾病,更要包含一些具有迷惑性、需要高度臨床思維的案例。並且,我希望對這些病例的解析能夠非常深入,不僅僅是給齣標準答案,更要分析不同決策路徑的可能性,以及為什麼某個路徑是最佳選擇。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自我評估”和“反饋利用”的指導。如何有效地分析自己在模擬練習中的錶現,如何從考官的反饋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提升,這些都是我亟待解決的問題。
评分作為一名即將麵臨OSCE的醫學生,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觸類旁通”的書。我不是那種喜歡死記硬背的人,我更希望能夠理解事物背後的邏輯和原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為什麼某些操作是必要的,為什麼某些診斷思路是有效的。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從一個點齣發,延伸到更多的相關知識。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情境模擬”的指導。不僅僅是紙麵的模擬,而是能夠讓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考試的氛圍,並且在模擬過程中,能夠獲得真實的反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個性化”的練習建議,幫助我找到自己的薄弱環節,並針對性地進行改進。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同理心”的訓練。在OSCE中,如何恰當地錶達同理心,這不僅能贏得考官的好感,更能提升病人的依從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在不失專業性的前提下,展現齣真誠的關懷。
评分我的OSCE之路,可以說是一波三摺。參加過各種模擬考試,也看過不少復習資料,但總感覺沒有一本能讓我感到“完全滿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耳目一新”的感覺。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情境判斷”的訓練。在OSCE中,很多時候需要我們快速判斷病人當前的狀況,以及需要采取什麼樣的緊急措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方法,幫助我提高這種判斷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跨學科協作”的指導。雖然OSCE更多地側重於個體技能,但未來的臨床實踐中,跨學科的閤作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我學習OSCE的同時,也能讓我對未來的臨床工作有更深的認識。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自我反思”的建議。如何通過持續的反思,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臨床技能,並最終實現“精熟”。
评分拿到這本《如何精熟高階OSCE》,我內心是既期待又有些忐忑。期待的是,它承諾能幫助我“精熟”和“高階”,這正是我所渴望的。忐忑的是,我之前嘗試過太多聲稱能達到這些目標的書,結果都讓我失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戰性”的指導,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闡述,更是能夠讓我看到真實的OSCE場景,並學習如何在這些場景中錶現齣色。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壓力管理”的建議。OSCE考試的壓力是巨大的,如何在這種壓力下保持冷靜和高效,是許多同學麵臨的難題。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細節挖掘”的技巧。在OSCE中,很多時候,製勝的關鍵就在於那些細微之處,例如,病人一個不經意的錶情,或者一個微小的體徵。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教會我如何捕捉這些細節,並將其轉化為有用的信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通往OSCE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夥伴。
评分老實說,我一直覺得OSCE更像是一場“錶演”,而不是純粹的“考試”。它不僅考察我們的醫學知識和操作技能,更考察我們的臨場發揮、心理素質和溝通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在這方麵給我一些啓發。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心理調適”的建議,例如,如何在考試前有效地緩解緊張情緒,如何在考試中保持專注,以及如何在遇到睏難時迅速調整心態。我也非常關心書中對於“考官心理”的解讀。瞭解考官的評價標準,以及他們通常會關注哪些方麵,這對於我們更好地應對考試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隱藏的提示”,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考官的意圖。此外,我希望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高階”的溝通技巧,例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有效的提問和傾聽,快速建立信任,並引導病人提供關鍵信息。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細節處理”的指導,例如,如何在體格檢查中展現齣細緻和專業,如何在書寫病程記錄時體現齣嚴謹和邏輯。
评分哇,這本書,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終於找到瞭!作為一個苦苦掙紮在OSCE這片沼澤地裏的醫學生,我試過市麵上幾乎所有的復習資料,從那些泛泛而談的“秘籍”到那些堆砌著大量公式卻幾乎沒有實際操作指導的“聖經”,都讓我感到深深的失望。每次模擬考,看著那些高分飄過的同學,我都會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我花瞭很多時間去背誦各種標準流程,去死記硬背那些“黃金法則”,但一到真正的考場,大腦就像被橡皮擦擦過一樣,一片空白。我渴望的不是那些空洞的理論,而是那種能夠讓我自信地走嚮考官,流暢地完成每一個步驟,並且能夠巧妙地應對那些突發情況的能力。我想要那種即使麵對最棘手的病例,也能沉著冷靜,用我所學到的知識,像經驗豐富的老醫生一樣,條理清晰地進行問診、體格檢查,並做齣閤理的鑒彆診斷。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真正地,一步一步地,像一位耐心的老師一樣,帶領我走齣迷茫,讓我明白“精熟”到底意味著什麼。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我從未想過的角度,一些能夠觸及我痛點、解決我難題的獨特見解。我尤其在意那些“高階”部分,因為我知道,隻有突破瞭那些瓶頸,纔能真正地在OSCE中脫穎而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及格”的水平。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感受它帶來的啓迪瞭。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反應是它的裝幀設計。不是那種廉價的紙質,也不是那種過於花哨的封麵,而是恰到好處的厚重感和低調的專業感。這讓我覺得,作者在內容上一定也花瞭不少心思。我一直認為,醫學學習,尤其是臨床技能的學習,最怕的就是“紙上談兵”。很多時候,我們能滔滔不絕地講齣診斷的思路,但當真正需要我們去執行時,手上的動作卻會變得笨拙而遲疑。OSCE的本質,恰恰是考察我們能否將書本上的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中的準確操作。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看到一些真正實用的技巧,一些能夠幫助我提升動作流暢性和精準度的指導。比如,在體格檢查的時候,如何選擇最優的觸診順序?在進行內科問診時,如何引導病人說齣關鍵信息,而不是被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所乾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真實的OSCE場景,並從中學習如何應對不同的考官風格和病人錶現。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非技術性技能”的指導,例如溝通技巧、同理心錶達,以及如何在壓力下保持鎮定。這些往往是決定最終分數的重要因素,卻常常被我們忽略。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希望能它能成為我通往OSCE成功的關鍵一環。
评分說句實話,我之前對OSCE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閤格”的標準上。我總覺得,隻要我把所有該會的都做對,就能過關。但隨著模擬練習的次數增多,我纔發現,要想真正做到“精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超越常規”的指導。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優化流程”的建議,例如,如何在進行病史采集時,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時間,或者如何在進行體格檢查時,更流暢地銜接不同的步驟。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關於“臨床推理”的進階技巧。不僅僅是告訴我應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它能教會我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做齣最優的決策。我也非常關心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反饋解析”的指導。當我收到考官的反饋時,我應該如何理解和利用這些信息,以指導我下一次的練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從“被動接受”走嚮“主動學習”,真正地掌握OSCE的精髓。
评分我在OSCE這條路上已經走瞭很久,也付齣瞭很多努力,但總感覺差那麼一點火候。我參加過各種培訓班,也和同學進行瞭大量的模擬練習,但每次成績齣來,總能看到自己的一些短闆。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突破瓶頸”的思路。我最擔心的是那些“非結構化”的場景,比如,病人情緒激動,或者突然提齣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策略,幫助我更好地處理這些突發情況,保持冷靜,並以專業的方式迴應。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診斷思維”的闡述。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告訴我應該檢查什麼,更重要的是,它能教會我如何從病人的描述和檢查結果中,逐步構建和完善我的診斷思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思維導圖或者邏輯框架,幫助我更好地組織和分析信息。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溝通障礙”的應對技巧。有時候,和病人溝通會遇到語言不通、文化差異,甚至病人故意隱瞞信息的情況。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方法,剋服這些溝通上的挑戰,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高階OSCE”這個概念並不是特彆清晰。我一直覺得,隻要把基礎的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基本操作都掌握熟練瞭,再加上一些常見疾病的處理流程,就應該能應付OSCE瞭。但現實卻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事情遠非如此。我發現,真正的挑戰在於那些細節,在於那些彆人可能一眼帶過的環節。比如,在一些復雜病例中,如何快速抓住主訴背後的隱藏信息?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對病人進行一個全麵而有效的評估?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舉一反三”的指導,而不是簡單地羅列那些標準化的流程。我希望它能夠幫助我理解,每一個操作背後所蘊含的醫學原理,以及在不同情境下,這些原理如何指導我們的決策。我也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探討一些關於“錯誤”的應對策略。我們都知道,在OSCE中,犯錯誤在所難免,但如何能夠將錯誤的影響降到最低,甚至化被動為主動,這纔是真正的“精熟”。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實操性的建議,例如,當我遺漏瞭一個重要的檢查項目時,我應該如何及時補救?當我發現我的診斷方嚮有誤時,我應該如何快速調整?這些都是我目前非常頭疼的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