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天堂与地狱」的奇妙体验您有过吗?
就由瑞典知名神学家──伊曼纽.史威登堡先生,为您一一揭幕……
被主耶稣亲自指定撰写一系列属天书籍的十七世纪瑞典神学家──史威登堡先生,共出版了18本神学的着作,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天堂与地狱》一书;透过他数十年来穿越天堂与地狱以及灵界的实际经验,忠实地记录所见所闻,成为今日你我可以信赖的属灵实据,实为不可多得的个人灵修参考书。
本书特色
◎理论结合实际经验,让读者更清楚明了
◎深入浅出地阐述神学,修正很多人对于神学得误解
作者简介
伊曼纽.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
1688年1月29日–1772年3月29日,生于瑞典,是一名科学家,哲学家,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和神学家。作为一名发明家和科学家,史威登堡有个丰富的职业生涯。1741年,他在五十三岁时进入了一个灵性的阶段。1744年4月6日复活节的週末,他开始体验了异梦和异象。并最终导致他个人灵性的的觉醒,在当时,他声称被主耶稣指定来书写一系列关于属天的书籍,目的是要更正当前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神开了他的眼睛,使他从此可以自由的参观并访问天堂和地狱,并且跟天使,魔鬼和其他的灵魂交谈。在他余生的28年岁月里,他撰写并出版了18本神学的着作,其中最着名的就是《天堂与地狱》一书,以及一些未发表的神学作品。
史威登堡在他的神学着作中,说明了神圣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存在于一人,也就是独一的真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诚如歌罗西书 2:9所教导。史威登堡也拒绝救恩单单的来自信心的说法,因为他认为信心和爱心是构成救恩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根据史威登堡,信心存在的目的,是要引领一个人在真理的信仰中生活,并要彰显出个人在爱心里的行为,诚如哥林多前书 13:13以及和雅各书2:20所教导。
译者简介
叶雷恩(Ryan Yeh)
机械工程硕士,神学院进修,业余翻译
译者序
作者序
1.主耶稣是天堂的神
2.主耶稣的神性创造了天堂
3.主在天堂的神性是祂的爱及对邻舍(他人)的体贴
4.天堂是由两个国度组成的
5.天堂有三层
6.天堂是由无数个社区组合而成
7.每一社区都是天堂的缩影,每一天使是天堂最小的组成
8.整个天堂,形如单一个体,亦反映着单一性
9.天堂的每一个社区反映着单一性
10.每个天使有着完美的人形
11.因着主神圣的人性,整个天堂及天堂的各部份都反映着人性的组成
12.在天堂的每件事都和人们互相对应联系着
13.天堂和地上的每件事互相对应联系着
14.天堂的太阳
15.天堂的光和热
16.天堂的四个区域
17.天使们在天堂状态的变更
18.天堂的时间
19.在天堂的表像和外在样式
20.天使们的穿着
21.天使们的家和住所
22.天堂的空间
23.天堂的样式,决定了人们的结合和彼此的联系
24.天堂的政府形式
25.天堂的敬拜
26.天使们的权能
27.天使们的语言
28.天使们如何和我们说话
29.天堂的书写
30.天使的智慧
31.天使们在天堂之纯真的状态
32.在天堂里平安的状态
33.天堂与人类的联合
34.天堂透过圣经与我们合一
35.天堂与地狱都来自人类
36.在天堂的非基督徒,或教会外的人们
37.在天堂的小孩 38.在天堂的智者及单纯的人
39.节录自天国的奥秘,关于知识种类之不同
40.富有的和贫穷的人在天堂
41.天堂的婚姻
42.天使在天堂都在做什么
43.属天的喜悦和快乐
44.天堂的广大
45.灵魂的世界(灵界)以及我们死后的状态
46.灵界是什么样的地方
47.我们每个人是个内在的灵魂
48.进入永恆的生命
49.死亡之后,我们拥有一个人形的样式
50.死亡之后,我们享有完全和世上一样的感官,记忆,思想和情感;除了属世的肉体外,我们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51.我们死后的特质,是决定于我们在世上时的生命光景
52.我们死后,每个人生前所喜好的乐趣,都变成所相对应的事情
53.我们死后的第一个状态
54.我们死后的第二个状态
55.我们死后的第三个状态,也就是教导那些将要进入天堂的人们之状态
56.没有人可以只凭着神的慈悲,而进天堂
57.过着属天的生活,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难
58.地狱
59.主掌管着地狱
60.主不会将任何人丢进地狱,是灵魂们将自己丢进去的
61.所有在地狱的人是因着对自己及对世界之爱,被吸附在邪恶及因果之错误内
62.地狱之火及哀哭切齿
63.地狱邪灵之恶意及狡诈之技俩
64.地狱的外观,位置,以及数目
65.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
66.我们的自由决定在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
作者序
在马太福音24章,我们可以看到主耶稣对使徒们谈到末世,末后的教会和其预言关乎爱和信心在先后顺序上的光景。祂说:「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方:原文是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马太福音24:29~31)
当人们了解字面上的意思,他们会相信这些事都将会发生,正如圣经字面上的叙述。在末后的世代称为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这不只是太阳和月亮会变黑,并且众星要从天上坠落。且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祂要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且有使者吹响号筒。这也包括四处的预言,说明这看的见的世界将要被毁灭,之后新天新地将会出现。
许多今日处在教会的人是持有此末世概念的想法。但相信此说法的人并未真正的了解其中所隐藏的深度,在于圣经经文的细节。这些细节中含有属灵意义。对于那些人而言,在意的不光是外在及字意上将发生的事,且属灵上及天上真正将发生的事。这陈述不仅是词句上代表的意义,且是每件真正将要发生的事。
圣经所阐述的是属灵上真正的对应联系(correspondence),因此其酝含着深度的意义。关于这些属灵上含意的说明都可在我另一着作《天国的奥秘》(Secrets of Heaven)中找到。另一部份的说明亦可在我对启示录中针对白马的解释找到。对于主在经文中所讲的「祂要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这些都需要有较深入的认知和理解。「日头就变黑了」说明着主对于爱的态度(译註:圣经中太阳预表主对于爱的态度,因此神就是爱)。而月亮说明着主对于信心的态度(译註:圣经中月亮预表主对于信心的态度,说明在主里的信心)。天上众星说明着在人心中的良善和真理,或慈爱和信心。人子的兆头显在天上预表神真理的展现。地上哀哭的万族说明着真理和良善。或信和爱。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说明着祂以话语(圣经)和启示同在。天上的云字意上指神的话语和荣耀的内涵。使者,用号筒的大声指天堂,亦指神的真理。
如此我们可以明嘹主话语的含意。在这里说明着在末后的教会当不再有爱时,会连信心也失去了(译註:加5:6,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主将会揭露圣经中隐藏于更深层的属天含意,在书中将针对天堂和地狱,及人死后的情况特别的揭露出来。现今在教会的人事实上对天堂和地狱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或人死后的情况也不清楚。尽管在圣经中每样事情都有说明。然而许多从小在教会中长大的人却拒绝接受此事实。在他们的心中,他们询问着有谁从死后回来告诉他们人死后的光景。
为了避免此负面的态度,特别是在人际中普遍流行的那些迂腐且只存着简单信心的属世智慧。神允准我和天使们相处并面对面交谈。我也被许可以13年的历程来察看什么是天堂和地狱。而现在我被许可将所见所闻描述出来,以便在希望中抖落无知并驱散怀疑。
在今日有这直接的启示是来自即将再来的主的指示。
《天堂与地狱》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就像一首精心谱写的交响乐。我不得不惊叹于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他能够用最精炼的词语勾勒出最生动的画面,用最富感染力的句子触动读者最柔软的心弦。有时候,我会被书中那些意象丰富的描写所震撼,仿佛能看到、听到、甚至闻到那些描绘的场景;有时候,我又会被那些哲学性的讨论所吸引,它们层层递进,引发了我对生命、宇宙以及存在的深层思考。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输入,更是一种感官和心灵的洗礼。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拿到《天堂与地狱》这本书时,我对它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因为我通常不太容易被那些过于抽象或概念化的作品打动。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它并非是空中楼阁般的哲学论述,而是将深奥的理念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情节之中。我发现自己完全被故事所吸引,随着角色的经历而起伏,他们的喜怒哀乐似乎也成了我自己的感受。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每一个章节都像是精心设计的拼图,当你逐渐将其拼接完整时,一个宏大的图景便展现在你眼前,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实在是一种极大的阅读享受。
评分读《天堂与地狱》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思维的探险。这本书提出的概念和思考角度,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它挑战了我固有的认知,让我开始反思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书中对于人性的刻画尤其深刻,作者似乎拥有一种洞察人心的能力,能够精准地捕捉到角色内心最隐秘的角落,并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常常因为书中某个角色的命运而唏嘘,又或者因为某个观点而陷入沉思。它不像某些书那样直白地告诉你“这是对的”或“那是错的”,而是提供了一片广阔的思考空间,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和判断。
评分《天堂与地狱》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醉感。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那别致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仿佛预示着一场跨越界限的奇妙旅程。翻开书页,一股古老而又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文字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都透露着一种精心打磨的匠心。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之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一个由文字构建的宏大世界。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巧妙地将不同的视角和时间线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又引人入胜的氛围。
评分《天堂与地狱》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它似乎触及到了我内心深处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和困惑。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又富有力量,他能够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亲身经历了角色的挣扎与蜕变。我常常会在某个深夜,放下手中的书,久久地凝视着窗外的夜空,思考着书中提出的那些关于选择、关于命运、关于存在的命题。这本书并非是那种一次性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籍,它会一直在你的脑海中盘旋,不断地引发新的思考,不断地带来新的启示,是一种能够陪伴你成长的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