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绝对是你迈向成功的垫脚石!
修好这门社会必修学分,面对任何困难都有贵人相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做人可以犯错,但千万不能犯傻。
不论年纪大小,若是不懂人情世故,
就无法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别让白目了你!
你是否觉得:
.不论你再怎么会做事,工作再怎么认真,升官加薪永远没你的份?
.每次朋友来借钱,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借出去的却总是有去无回?
.一直怀才不遇,就算伯乐已经在眼前,却还是没法抓住他的目光?
.在陌生人面前太过羞涩,老是给人不好的第一印象?
.自以为聪明早已看透世事,却总是被人骗?……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人情世故这四个字!
搞懂人情世故不是教你学奸巧,而是教你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处事的基本技能。教你在芸芸众生中,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把自己的才干发挥到极致。
作者简介
赵一
曾任职法律相关工作,在法律界打拚多年,阅历丰富。由于工作因素,见过各式各样的人,对人性有相当程度的研究与了解,因此撰写了本书,希望能给初出社会的人一些忠言,让大家都能更愉快的工作与生活。
着作有《说话的艺术全集》受到广大读者好评。
前言 早懂人情世故这门课 003
第一章 做人可以犯错但不能犯「傻」 017
最险热心肠:越是热心,越要小心 018
最毒一夜情:一夜升温的友情不可靠 020
最狠啥都忍:咬人的狗不叫,严防能忍之人 021
最阴背后刀:盯住眼前蝉,更要小心背后的黄雀 024
最好造污点:自损有时可保身 026
第二章 有些心机一定要做到 029
留三分理:话到嘴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030
分一杯羹:风光不可占尽,宜分他人一杯羹 032
不贪小利:不要被骗,看清利中的钩子 035
不陷表象:莫被表面现象迷惑,以免陷入骗局 036
淬火效应:解决争吵,冷处理显奇效 038
处变不惊:遭遇突袭,冷静思考 040
克制冒进:趁着老虎打盹的时候出击 043
第三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 045
海绵式说话:有些话得弹性回答 046
为底线设防:有些秘密不能被抄底 048
保留点隐私:有些心事放肚里 050
为自己避事:有些事惹不起躲得掉 051
防治伪君子:有些人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053
手套加棍子:有些人得警惕 055
朋友分等级:有些人不可深交 057
第四章 再忙也要挤进成功者的圈子 059
走进成功的行列 060
让强者的养分加速自身成长 062
让贵人帮你实现梦想 064
让诤友充当你的镜子 067
让对手时刻激励你前进 070
让搭档之长补己之短 072
让小人物发挥能量 074
第五章 借力借势借关系 077
站在别人的风头上 078
制造舆论,壮大声势 080
狐假虎威,借对手之威造势 084
骂名有用,乘逆势走红 086
联合虾米,吃掉大鱼 088
借能人之手办好棘手之事 090
第六章 自己才是最需要推销的成品 093
老王卖瓜,必须自夸 094
自卑者错过机遇,自信者抓住机遇 096
聪明人要懂得自我推销 100
往脸上贴金,增加筹码 104
以小搏大,「炒」出最大价值 106
制造地球没有我就停止转动的效果 110
增添个人人格魅力 112
在重要场合曝光 115
第七章 请人帮忙的艺术 117
请人办事要观色 118
应对好胜用激将 120
交情不深给甜头 122
钓人钓鱼投饵钩 125
第八章 在陌生人面前不羞涩 129
初次见面要自信 130
初次见面的礼仪 131
第一句话就扣人心弦 133
和陌生人交谈的五个技巧 135
微笑最易博得对方好感 137
第九章 就算缺钱也不能缺关系 139
亲戚:平时多走动,急时有亲情 140
朋友:友情也需要投资 141
同学:保持联系,加深感情 141
熟人:不需太常联系 143
邻里:主动帮忙,好事同欢 144
第十章 做人做事有备用方案 147
人生变幻莫测,需随机应变 148
不按规则就是一种规则 151
变通退避,趋吉避凶 153
比别人多想一步 155
有些言语入耳不入心 157
第十一章 做人要不卑不亢 161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162
隐藏锋芒,免遭风雨侵蚀 164
能屈能伸,伺机而动 166
不把别人比下去,自己不被踩下去 168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170
第十二章 吃点亏不是坏事 173
吃小亏占大便宜 174
面对皇亲国戚,有理也要吃哑巴亏 176
吃眼前亏换长线利 179
栽好树,让兔子撞上来 181
权利与责任共生,担起责任换取权利 183
第十三章 职场是个深水区 187
应征有心思:履历表看的是细节 188
面试有心眼:揣摩问题的弦外之音 190
谈薪要注重:价值和需求 192
求职有技巧:脸皮厚点没关系 194
说话有保留:把过去成绩压箱底 196
就业有退路:找工作,要给自己留余地 199
处世有原则:与同事多同流少合污 201
淡化功劳:把光环让给上司 202
第十四章 人情永远是最大的生意 205
储蓄人情,先开人情帐户 206
关键时刻拉人一把 208
投资人情生意,一本万利 210
收获人情,借不如送 212
让别人欠你人情 214
与其让对方感激你,不如让他有求于你 216
第十五章 隐性放款,长远投资 221
小庙上香,急时才有佛脚抱 222
时时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224
平常联络感情,日久才有人情 225
故意让人占便宜 227
第十六章 爱情要保险,更要保鲜 229
装煳涂是爱情保鲜的最高境界 230
选择理想对象的四个原则 231
浪漫到底 235
防止七年之痒 237
婆婆需要好好哄 239
附 录 人情世故须知 243
学点操纵术,掌握主动权 244
社会生存常识 257
前言
早懂人情世故这门课
不知何时起,美国影集开始风靡大江南北,十季完结后的《六人行》,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另一部生活情境喜剧《宅男行不行》(The Big Bang Theory)正如它的英文片名,在众人眼中爆炸开来。如果说三男三女的《六人行》探讨了友情、爱情这两个永不变的主题,那么四男一女的《宅男行不行》好像没那么多爱情的文章可以写,所以真正的焦点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交往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更别提日益增多的自闭症、强迫症人群了。《宅男行不行》中,男主角的人际交往就一直亮着红灯。四个男主角,他们的IQ(智商)都在一六○以上,他们对科学理论倒背如流,他们用科学原理辩论,甚至企图用科学来处理日常生活。他们认同宇宙大爆炸理论,却不知道现实的生活也像经历了大爆炸一样复杂。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形态各异的星球以及星球上的万物生灵,生活大爆炸产生了各式各样的人以及数不清的人生脸谱。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大爆炸的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无法套用「宇宙」大爆炸理论,譬如说人际交往、人情世故。
大爆炸后的现实生活当需一套新的「生活爆炸」理论来诠释,诠释这个理论需要的是EQ(情商)、是人情世故之学,而他们的EQ却被过高的IQ彻底压制了,始终发展不起来,所以他们始终都在用IQ工作,也用IQ生活,这导致他们在科学领域游刃有余,却在生活里寸步难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部影集被译为《宅男行不行》的原因。如果直译为大爆炸理论,也许主题还不够鲜明,而《宅男行不行》就不一样了。大爆炸理论指的是宇宙大爆炸,而他们却偏用科学理论来指导自己身处的如同经历过大爆炸一样复杂的现实生活,所以才有了那一出出的闹剧、喜剧。
在《宅男行不行》中,薛尔登无疑是最具「笑果」的。他的IQ高达一八七,五年级以后就开始上大学了,身为大学教授的他甚至可以把煎蛋都当做科学实验。他率真、固执,接受不了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破坏他的生活规律,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直言、不知变通被新校长开除,而他还固执着不肯低头道歉。因为他不知道怎样识人辨人,不知道怎样才能安身立命,更别提明哲保身、拓展人脉、平步青云了。
现实生活中,笑料百出的薛尔登有很多粉丝,可是这些粉丝想必谁也不想和他一样用高IQ思考,用低EQ生活,更不想让这样反差的「笑果」在自己身上重演。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许没有他那么高的IQ,但敢肯定的是,我们这些IQ普通的人,没有谁愿意用自己现有的EQ来换取等值甚至是超值的IQ,因为我们生活在现实中,而不是美式情境喜剧当中。
现实的水太深,狂风巨浪以及潜伏的重重危机随时都会把自己的小帆船卷入漩涡,从此万劫不复。IQ再高,若EQ太低,也有可能使小船在瞬间被沖垮,毁了你的前途和希望。
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薛尔登他们的影子,只是影集把他们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表现得更为夸张。我们的IQ没他们高,EQ也不至于像他们那么低,但是我们身处的社会却一点也不比他们的简单,想一想,有多少人感叹过人情世故的复杂和难以驾驭。
生活中,不乏步入社会的优等生在工作中却发展得不如中等生甚至劣等生的现象,因为学校里从来没有「人情世故」这门课。不少优等生的IQ可能没有薛尔登他们高,EQ却并不比他们高几分。很多人,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在抱怨生活,埋怨复杂的人情世故将自己折磨得焦头烂额,却从来没有想过,EQ是可以提高的,人情世故是可以学的,自己也可以在繁复纷乱中活出一份优雅、一份自在。其实说到底,只是太不懂人情世故,或者和薛尔登他们一样,把科学理论当做生活处事的全部智慧,却不懂得爆炸的生活需要爆炸的理论来解题。实际上在爆炸的生活中,要懂得处理大爆炸生活的「爆炸理论」(而不是宇宙大爆炸理论),以「爆」制「爆」,才能优雅、快乐地生活。
而人情世故之学,不仅关乎EQ,也正是这生活大爆炸理论的精要之处。懂人情世故不是教你诈,只是教你在社会当中学会处事的基本技能。就像游泳,身处危险的深水区,如果你会游泳,不管是自由式还是蛙式、蝶式,也不管你游得怎么样,重要的是能游就淹不死。当然技巧多、游得好就不仅能保命,还能在深水区中获得不同的享受。这就像每个人都有EQ,本能地懂得一点「人之常情」,如同一个能在水里翻腾的人,而那些游泳运动员甚至花式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不仅能翻腾、淹不死,还能获得如鱼得水般的享受。他们的游刃有余多半不是天生的,就像EQ,通过后天努力就可以到达。
所以说,懂得「人情世故」并不是要教你学厚黑,等游得好了以后去把不会游泳的人拖下水,而是将EQ提到应有的高度,不要像薛尔登他们一样,用仅有的EQ毁了高IQ本来该拥有的优雅生活。
这本书就是运用了《宅男行不行》的「爆炸」理论,只不过这个理论不需要对宇宙大爆炸理论运用自如的高IQ,平凡的我们就完全能够读懂。它也许不能像情境喜剧一样以极端的反差制造非凡的喜剧效果,但是它能以情境喜剧的简单幽默,轻松改变你的生活。
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芸芸众生、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书。
这是一门教你在纷繁无常的生活中,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狂风乍起时静观雨霁的处世必修课。
这是一把钥匙,拥有了它就有安全感,无论何时何地,转动它便能打开智慧的锁,开启幸福的门,踏上成功的路。当你从象牙塔进社会的大门,这把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便少了忐忑不安,多了坦荡从容。
烦躁、迷惑、犹豫不决的时候、静享一缕书香、无须煮酒论史的深奥晦涩,用最简单的语言点醒最复杂的人情世故。
说实话,刚拿到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市面上类似的书籍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讲些鸡汤式的大道理,读完之后感觉和没读一样。但这本书,从开头就给了我惊喜。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但又不是那种生硬的教条,而是充满了一种生活化的智慧。他分享的很多经历,都是我曾经或正在经历的,那种共鸣感让我爱不释手。我记得书里讲到如何处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如何跟那些比较难缠的上司或者同事打交道。我一直在这方面比较吃亏,总是默默忍受,或者选择逃避。但看了作者的分析,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温和的坚持和巧妙的沟通,比一味地忍让或者直接对抗要有效得多。书中还有一个章节讲到如何识人,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深交。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之前总是凭感觉,结果被一些所谓的"朋友"伤害过。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比如观察对方在不同情境下的反应,看他对弱者的态度等等,这些都非常具体,很容易就能应用到生活中。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没有把人情世故描绘成一种冰冷、功利的东西,而是把它看作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艺术,一种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下,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开始就吸引了我,"年轻可以犯错,不能犯傻",这句话直击人心,仿佛是过去那个莽撞、又渴望成长的自己发出的呐喊。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坦诚又带着点自嘲的叙述方式打动了。他没有高高在上地讲道理,而是像一个亲切的长辈,或者是一个经历过风雨的朋友,娓娓道来那些在人情世故的海洋里摸爬滚打的经验。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傻"的定义,它不是指智力上的不足,而是指那些因为年轻气盛、不懂变通、固执己见而错失的机会,或者给自己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有令人捧腹的,也有让人唏嘘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我一直觉得,人情世故这门课,课堂上老师不会教,书本里也难以找到现成的答案,只能靠自己去体会,去撞壁。而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浓缩了他人智慧的指南,它能帮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少受一些无谓的伤。它不是教你圆滑世故,而是教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更聪明地保护自己,更有效地与人相处,更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被点醒了,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解的人际关系,那些让我犹豫不决的选择,似乎都找到了新的理解角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一直以来对“人情世故”的理解都太片面了。我曾经觉得,会做人,就是圆滑、讨好、逢场作戏。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用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人情世故”不是让你变成另一个人,而是让你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更聪明地与他人互动。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一点:年轻时可以犯错,但不能犯傻。这里的“傻”不是指愚蠢,而是指那些不计后果的冲动,那些不懂得变通的固执,那些不了解人性弱点的天真。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雷区”的例子,比如如何拒绝别人,如何回应别人的过分要求,如何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以前我总是很纠结,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对的。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用一种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去应对,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作者的叙述风格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枯燥,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聊天,一边听故事,一边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生存。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人,总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笨手笨脚的,说错话,做错事是家常便饭。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年轻可以犯错,不能犯傻”,这不就是我最需要的吗?我一直以为,犯错是年轻人成长的必经之路,但“犯傻”,我却不想再犯了。这本书就像是我在人际关系迷宫里找到的一张地图,指引我避开那些我可能踩到的“坑”。作者的文笔非常朴实,但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道理,都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没有说教,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了那些宝贵的人生经验。我最喜欢书中关于“情商”的讨论,作者认为情商不是虚伪的迎合,而是深刻的理解和恰当的回应。他举了很多例子,说明了在不同的场合,如何运用智慧去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让别人感到舒服,同时又不委屈自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挫败,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处理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有效地与他人建立连接。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之前从未注意到的风景。我一直以为,人情世故是天生的,有些人就是天生会做人,而有些人就像我一样,注定在这方面“不行”。但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人情世故是可以学习的,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作者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和实践。他没有讲什么深奥的理论,而是从我们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的场景入手,比如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与家人沟通,如何处理朋友间的误会等等。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边界感”的探讨,这一点我之前一直做得不好,总是很难拒绝别人,也容易把自己的事情告诉不熟的人。作者在书中给出了很多建议,让我明白,如何既能保持真诚,又能保护好自己。而且,这本书并没有鼓励你去变得世故圆滑,而是强调了在真诚的基础上,用智慧去处理人际关系。它教你如何识别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如何远离那些消耗你能量的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都变得更积极了,也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