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 知行合一 仁和谦让 人际互动更圆融
以德服人 与人同好恶 管理可以很艺术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到底谈什么?
孔子的思想有多前卫?为何被誉为至圣先师?
史上第一本「易」解四书,
刘君祖老师以易经为钥,带我们步步深入,
从四书的微言大义中,我们看到民主,接近真理,并从中领略圣贤的伟大智慧。
刘君祖老师的四书新解:
◎孔子反对特权,主张施行王道政治。天子可贬逐,诸侯当退位,2500年前,这是非常进步的的革命思想。
◎孔子反对官位世袭。所谓「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要先学习礼乐才能做官。又说:「绘事后素。」仁德如同美女,礼节就像脂粉,天生丽质还要再施以脂粉才会相得益彰。
◎「游于艺」并不是指从事艺术活动。能将错综复杂、风波险恶的人际关系,调理圆融,分寸拿捏恰到好处,才是真正的「游于艺」。
◎贤贤易色之「易」,朱熹解释成替换,以尊重贤人之心替代好色心,迂腐高调实在不通。「易」应解释成轻视,男子择偶应看重贤德,轻视美色。
四书思想博大精深,其根柢在于五经,五经须通,才能真正了解四书所言为何;五经有其严密的理论体系,四书则因机触发,讲的往往是千锤百鍊后的结论。
刘君祖老师以易学为骨干,将四书五经贯穿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旁通佛、道思想,为欲了解四书的现代人提供一个直通儒家心钥的不二法门。
作者简介
刘君祖
一九五二年生于台湾台中,祖籍湖南宁乡。台湾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硕士。精研儒家学说,尤其深修易经,将难解的易理,以生活化的实例佐证解读,授课讲学,学生遍及政商及民间,现任台湾周易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着作:《忧患之书》、《时习易》、《易经的第一堂课》、《易经与现代生活》(三卷)、《易经与生涯规划》(三卷)、《易经与终极关怀》(三卷),以及有声书:《复见天地之心》、《易经的决策智慧》、《易经的感情世界》、《易经的教育思想》等。
专文推荐——看懂四书,无忧无惧
自序——朋友讲习
第一篇:世界大同的理想
超前二千五百年的革命思想
全民平等,打倒特权,天子只是公仆
易经揭示全民共治理念
不为王室和诸候效力
入世与隐世的抉择
体察天地之道,落实人间修行
国有道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则退隐
真实面对自己,无愧于心
每个人各自职位上尽心力做到最好,就是至善
领导人的言行,影响社会风气的好坏
与民同好恶,才能得民心
得民心,就能得天下
霸功之后,必须行王道以德服人
政治智慧与才干,必须与时势配合
小国的自处之道
小国行仁政以心服人,仍可能享有天下
在上位者的言行,必然引起在下者效法
大国之间的小国,别选边靠
上下都不遵守规矩法度,国家很快会灭亡
诗书礼乐,管理众人之事必备
循循善诱与自悟自得
音乐反映出治世、乱世
诗经反映社会现象及民生疾苦
读经贵在贯通,发挥运用
孔子引诗经抒情
论语大量引诗书
第二篇:圣贤的知行之道
知行合一
说到就要做到
无法符合中庸之道,至少也要有进取之心
君子重大义,不执着于小诚小信
先知先觉,典型在夙昔
求仁得仁,无怨也
伯夷玉洁冰清,伊尹承担大任,柳下惠与众和合,孔子与时具进
豪杰自己就可兴起为文王
仁心仁德
孟子舍我其谁的气魄
孔子称述先圣前贤,有教无类
第三篇:孔子学生教我们的事
颜回:克己复礼 子路:临事不惧
一日行仁易,永恆行仁难
凡事三思,别冲动行事
子贡:自知知人 宰予:自我多言
子贡出谋策画,澈底改变国际形势
捍卫师道,不遗余力
自我中心,言多必失
冉求:长袖善舞 子张:缺乏自省
在下者动逢迎、诱使在上者为恶,罪不可赦
六艺是待人接物最实际的生活技能
子张自命不凡,不见容于同侪
子游:大才小用 子夏:继往开来
仁德是礼的根本
子张太过,子夏不及,皆不符中道
有若:以和为贵、曾参:重视孝道
以和为贵,社会和谐
领导者要懂得自省
功名利禄是空
闵子骞:沉静慎言 仲弓:雍容大度 樊迟:器量狭小
为人雍容大度,才具人君之器
生活俭朴,自我约束
领导者要懂得举用好人,教化坏人变好人
公冶长:直言招祸、南容:韬光养晦、原宪:知耻
治世做官,乱世遁隐装傻自保
圣人不藏私
志同道合者,天下皆兄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