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一座來瞭就不想走的城市 ~
自古即為天府之國
今日成為亞洲第一個獲得聯閤國教科文組織
授予「美食之都」殊榮的城市
50傢餐館全麵深度採訪
提供超過350道川菜的照片
135道以上餐館火爆菜的食譜
讓您體驗川菜之美
發現麻辣不是川菜的全部
清鮮纔是真高檔的川菜飲食風情
本書所有餐館皆由成都美食專傢推薦,再經過編者實地品嘗後篩選齣的五十傢火爆餐館,涵蓋高中低各個檔次,讓您一次就成為成都美食通。
透過大量的精美照片為您營造身曆其境的閱讀新經驗,如同畫冊般展現令人流涎的佳肴菜品。
書中提供豐富的覓食資訊和旅遊資訊讓讀者輕鬆享受佳肴、體驗川味風情,為好吃嘴們提供愉悅的吃、耍新體驗。
PS.本書以插卡方式,隨書附贈火爆餐館隨身手冊。
作者簡介
蔡名雄(颱灣.新竹1973~)
齣版人,專業美食攝影師。
愛好並鑽研四川美食與文化多年。
策劃、攝影、製作《川味河鮮料理事典》、《郭主義招牌川菜》、《中華料理時尚派對》、《欣葉心颱菜情》、《颱灣大廚-鄭衍基》、《磅蛋糕123》、《小烤箱料理大魔法》、《吃五色好氣色》、《簡單料理健康素》、《快樂茶料理》、…等數十本烹飪相關齣版品。
從四川引進颱灣齣版、發行多本餐飲專業與川菜烹飪、文化圖書,有《川菜味型烹調指南》、《川菜烹飪事典 上、下》、《說食-關於中華美食的十麵解讀》、《論食-關於中華烹飪的十麵論述》、《當筷子遇上刀叉》。
齣版序
推薦序 梁幼祥
成都──世界級的美食之都
如何使用本書?
成都市簡圖
市中心區
01中華老字號 陳麻婆豆腐店
02中華老字號 盤飧市
03中華老字號 龍抄手
04成都印象
05蓉國食府
06蜀府宴語
07上席
08寬巷子3號
09張烤鴨風味酒樓
10添意酒樓
11食裏酒香
12芙蓉國大酒店
13俊宏酒樓
14一把骨骨頭砂鍋
15羅妹[火巴]泥鰍.爬爬蝦
16翅味鮮
東城區
17老房子第四城.花園餐廳
18成都紅杏酒傢
19新華吃典:吃喝是一門學問
20成都天香仁和酒樓
21蜀滋香土雞館
22蜀味居
◎好耍旅遊資訊
西城區
23蜀粹典藏
24大蓉和酒樓
25文杏酒樓
26芙蓉凰花園酒樓
27李記老味道
28芙蓉錦匯陽光酒樓
29武陵山珍
30龍鳳瓦罐煨湯酒樓
31禾杏廚房
32李莊白肉:大塊吃肉的愜意
南城區
33韓記燉品
34汴氏菜根香
35溫鴨子酒樓
36 哇哇叫
37私傢小廚
38鍋鍋香.乾鍋香辣館沸城店
◎好耍旅遊資訊
北城區
39藍色港灣酒樓
40悟園餐飲會所
41莊子村川菜酒樓
42六月雪
郊區
43崇州 明軒食府
44崇州 名人凱宴
45龍泉驛 栗香居闆栗雞
46華陽 川粵成精品菜館
47華陽 渠江漁港
48 華陽 西蜀人傢
49華陽 南草坪川桂軒
50華陽左岸花都美食街
巴蜀芋兒雞
老田坎土鱔魚莊
◎好耍旅遊資訊
推薦序
川菜的美味和川廚的用心讓人上癮
在古代,成都對外的交通雖然不是那麼發達,可是卻一直是個人文薈萃、物産豐富、人民安居樂業的好地方。在曆史上,它有過因戰亂而變故,幾乎是空城的局麵,但很快的,這大環境仍被新移民接受並於此紮根。
多年前我初到成都,那時的成都沒什麼色彩,樸拙的灰衣、綠褲,代錶瞭他們當時經濟情況的色彩;可是當用餐時間到瞭,從館子的熱絡、菜色的多元,紅得令人噴火的佳餚一道道堆得滿桌都是,街頭的菜館塞滿瞭在那兒閑擺、嗑瓜子的閑人,這說明瞭四川人是個再窮也懂得享受、愛休閑的群落。
自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一直到現今,成都人的笑容更多瞭,衣食住行快速地充滿色彩,休閑娛樂更是不落人後,難怪有人說川人如水,更說「少不入蜀、老不離川」,意思是說四川,尤其是成都,悠閑快活,年輕人一來會被安逸的環境消弭得沒瞭鬥誌,可是老來退休,在這兒可是歡樂的天堂。
過去,成都的吃,對初來乍到的外地人而言,都會被那紅火的辣與麻嗆得人仰馬翻;而現在的成都餐飲界,一直在追求進步,從衛生齣發,追求健康和美味兼具的國際標準,輕油減鹽更是他們改良的目標,至於麻與辣還是他們絕不退卻的本宗正味。
我有一些朋友初到成都,弄不清川菜的風味特色,常點錯菜,如怕辣,點瞭一道「水煮牛肉」,上桌纔發現這是川菜中麻辣味最濃的菜;又如想吃得簡單便宜一點,就點瞭「開水白菜」,開水煮的,肯定便宜,結帳纔發現這是川菜中最高檔的湯菜,價格高啊!弄得頭三天是鼻涕眼淚直流,總是要經過三、四天纔吃齣瞭心得。從其蒸、炒、燜、燒的各種烹調手法中,去體驗各種香氣的呈現;通常一週後就會和川味談起瞭戀愛!難怪許多人懷疑,成都的美食可能放瞭罌粟、鴉片之類的,讓大夥兒上癮得難以自拔。其實是川菜的美味和川廚的用心讓人上癮的。
多年來,成都政府與民間業者通力閤作,從文化、藝術及其悠久的曆史作基調,加上豐富多元的飲食元素作錶現,令聯閤國教科文組織的觀察代錶在兩年多的考核中大為感動,特頒發瞭「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授予成都市民間與政府,這是很不容易的殊榮!
我最喜歡的攝影老師──大雄(編者),走訪蓉城多年,專注在四川美食與飲食文化,現在把成都川菜的香鮮麻辣集結成冊,以一個省外川菜愛好者的角度,從烹調到尋味,為饕客大眾們整理齣一本吃川味的指南食書──《城市饕客第一部:成都火爆餐館(川菜部)》,在每一頁的內容裏,您都會體會到他的有心和用心。我說成都的朋友該感謝他,愛川味的外地朋友更該感謝他。期盼大雄能尋更多美味,依然如此深入編輯齣版,為美味饕客謀福、謀樂!
梁幼祥
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常務理事 / 成都市美食之都促進會──海外傳播大使
2011年4月於颱北
齣版序
「好吃嘴」──應該是成都人最感到自豪的稱號!
成都人也的確牛,吃成瞭狀元,將成都市吃齣個第一來──亞洲第一個聯閤國文教組織認可並授予「美食之都」稱號的城市。因此來到成都,懂吃將讓您更受歡迎。
身為颱灣攝影人的川菜美食與文化的愛好者,多年往來成都及四川各地後,發現和成都人聊「吃」最能感受他們的熱情,不論是齣租車的師傅、市場的大嬸、小販老闆、問路的陌生對象…每個人都能為你擺上一迴龍門陣。就是這樣的熱情促成瞭此書的策劃與製作,再透過成都從事美食相關工作的好友們,從成都好吃嘴的角度嚴選推薦,走訪成都五十餘傢地道且蓬勃發展的火爆酒樓、餐館。
每到一處,眼睛忙著瞧觀景窗、手忙著按快門、嘴裏忙著嘗鮮,耳朵忙著聽老闆、總廚用我似懂非懂的川話聊著美味佳肴和火爆秘訣,最後纔能用海量的精美菜品圖與餐館氣氛圖,形成直觀的圖像閱讀,如同菜品畫冊般的嚮美食愛好者展現令人流涎的佳肴菜品,以突顯麻辣不是川菜的全部,清鮮纔是真高檔的川菜飲食風情。本書還搭配上適當而足夠的資訊讓讀者輕鬆享受菜肴的滋味、體驗多樣飲食風情,也讓餐飲專業從業人員,透過畫冊般餐館介紹的圖書提升自我或瞭解最新餐飲趨勢。
每傢火爆餐館的介紹中都附有二、三道特色菜肴的烹調方法,讓讀者可以在傢自己嘗試烹煮火爆名菜。或許其中受限於食材、配料的地方性而無法全盤效法,不過,這不也正是地方菜係各有獨特,無可取代之處?在此與讀者分享,絕非想讓您「嚴肅」以對,將本書視作鍛練廚藝最佳秘笈,而是真誠的期望此書成為饕客們汲取「美食之都」精粹的美食指南,特彆製作、分享的菜譜與餐飲管理交流的美食書,是對饕客們的一種敬意,難料臥虎藏龍能吃齣一番學問、一門生意?
當然,有瞭吃,總也是要玩,「玩」在川話中習慣說「耍」,好耍資訊就一定少不瞭。本書以成都市區為主,分成六大區:市中心區、城東區、城西區、城南區、城北區和三環外郊區,好耍資訊跟著這些分區作介紹,讓您吃、耍一條龍,不浪費時間在交通上。
期待此書可以為眾多的「好吃嘴」、美食愛好者帶來愉悅的吃、耍新體驗,成為全國美食愛好者人手必備的美食指南,「城市饕客」係列也將成為您、我的暗號,敬請期待係列書和各式主題的火爆餐館介紹,如火鍋、農傢樂、異國料理等。
蔡名雄
賽尚 總編輯
2011.初春於颱北
註:成都人慣用語,「好吃嘴」指愛吃也懂吃的人,在成都好吃嘴是受歡迎的,背後的象徵意義是懂得生活,一起來當個好吃嘴吧。但如果您聽到有人說您是「好吃狗」,韆萬彆生氣,還要謝謝他的贊美,因「好吃狗」是重慶的說法,與「好吃嘴」一樣是有褒奬的意思。
作為一個對川菜情有獨鍾的美食愛好者,這本書簡直是我夢寐以求的寶藏。它不僅僅是一本菜譜,更像是一次深入成都美食文化的奇幻旅程。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他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食材和步驟,而是用一種近乎詩意的語言,去描繪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那些食材的來源、廚師的用心、以及食客品嘗時的那種幸福感。我特彆享受閱讀過程中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正置身於成都街頭的小巷,耳邊是熱鬧的叫賣聲,鼻尖是各種誘人的味道。書裏對“亞洲第一美食之都”的解讀也讓我茅塞頓開,原來成都的美食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包容萬象的文化。
评分終於入手瞭這本傳說中的《川菜部》!一直聽聞成都美食名聲在外,這次終於有機會在傢也能“嘗遍”亞洲美食之都的精髓瞭。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有吸引力,那種紅彤彤、油亮亮的視覺衝擊,瞬間就能勾起食欲,仿佛聞到瞭廚房裏飄來的陣陣香氣。翻開書頁,那種厚重感和紙質的觸感都讓人覺得很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品。我尤其喜歡它那種把川菜的“香、鮮、麻、辣”描繪得淋灕盡緻的文字,讀著讀著,嘴巴就開始不自覺地分泌唾液,腦子裏已經開始構思周末要去哪裏尋找類似的菜肴瞭。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隱藏在城市深處、卻又口碑爆棚的“火爆餐館”充滿好奇,而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川菜部》讓我看到,即使在“亞洲第一美食之都”,依然有那麼些小小的店麵,卻蘊藏著驚人的味道。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不僅介紹瞭那些經典的川菜,更挖掘瞭一些不為人知卻又令人驚艷的特色菜肴。最讓我驚喜的是,隨書附贈的“火爆餐館隨身手冊”,簡直太貼心瞭!有瞭它,感覺就像擁有瞭一張藏寶圖,下次去成都,絕對可以跟著它去“探險”,找到那些真正地道、接地氣的美食。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紙麵本身,它更是連接我與成都美食世界的橋梁。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真的無可挑剔,每一頁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美食畫捲。我喜歡它那種大膽而又不失格調的色彩運用,尤其是那些菜品的圖片,簡直就像是從相機裏直接跳齣來一樣,油光鋥亮,色彩鮮艷,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文字方麵,作者的錶達方式非常有特色,他不是那種乾巴巴的介紹,而是充滿情感和故事性,仿佛在娓娓道來一位老朋友在分享他的美食秘籍。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在學習如何烹飪,更是在感受一種熱愛生活的態度,一種對美食極緻追求的精神。它讓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成都之行,希望能親身去感受那些書中所描繪的“香鮮麻辣”。
评分作為一名普通的讀者,我本以為這是一本純粹的菜譜,但《川菜部》卻給瞭我意想不到的驚喜。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具體的菜肴,更是一種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寫照。作者用一種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將成都這座城市的活力和熱情,以及它在美食方麵獨樹一幟的地位,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書中對“香、鮮、麻、辣”這些川菜核心元素的深入解讀,讓我對川菜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隨書附贈的“火爆餐館隨身手冊”,更是為我這樣計劃去成都旅行的美食愛好者提供瞭極大的便利,感覺就像是獲得瞭一份獨傢的美食攻略,讓我對未來的美食探索充滿瞭信心和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